【摘 要】
:
本论文研究了纤维素酶对奶牛夏季生产性能的作用以及对人工瘤胃发酵的影响,目的是为奶牛生产中纤维素酶的应用进一步提供科学依据,并探讨纤维素酶对奶牛生产性能影响的可能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了纤维素酶对奶牛夏季生产性能的作用以及对人工瘤胃发酵的影响,目的是为奶牛生产中纤维素酶的应用进一步提供科学依据,并探讨纤维素酶对奶牛生产性能影响的可能机制。试验1研究添加纤维素酶对奶牛夏季产奶量及奶品质的影响。选用50头产奶量、泌乳期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5组(n=10),在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精料补充料中分别添加复合纤维素酶50 g/吨、100 g/吨,试验3组和试验4组的精料补充料中分别添加单一纤维素酶80 g/吨、160 g/吨,第五组为对照组。试验时间为:2005年7月15日—9月15日,分别测定5个组的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73%(P<0.05)、4.84%(P<0.05)、3.62%和0.51%,但对奶牛采食量、乳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试验2研究添加不同种类纤维素酶对人工瘤胃发酵的影响。本试验瘤胃液来自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阉公牛,体外人工瘤胃试验分为8个组,分别是空白组、对照组、复合纤维素酶3个组,分别是1、2和3组(每千克培养底物添加纤维素酶的量分别为66.7、200、100mg)和单一纤维素酶组3个组,分别是1、2和3组(每千克培养底物添加纤维素酶的量分别为66.7、200、100mg/kg),培养96h,测定人工瘤胃的产气量、发酵液pH值、干物质消失率、培养液中的NH3—N、TVFA产量及乙酸、丙酸、丁酸的产量,以研究添加纤维素酶对人工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从产气量上看,复合纤维素酶100mg/kg组的产气量最大,96h时比对照组多产气23.7%(P<0.05),产气量最小的是单一纤维素酶66.7mg/kg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从pH值看,96h除复合纤维素酶3组比对照组低0.2,其余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96h复合纤维素酶100mg/kg组的干物质消失率比对照组高7.57%,其次是复合纤维素酶200mg/kg组比对照组高5.6%;NH3—N含量从0h—24h逐渐下降至24h时最低,24h—96h NH3—N含量逐渐上升,96h复合纤维素酶3组的NH3—N浓度在各组中均最高,比对照组高4.3 mg/100ml;96h,复合纤维素酶3组的乙酸和TVFA含量最大,比对照组高7.62和9.16 m mol/L(P<0.05)。本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纤维素酶可以提高奶牛夏季的产奶量,具有缓解夏季炎热季节造成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的作用,但对奶牛采食量、牛乳品质无显著影响。纤维素酶的饲喂效果与酶的种类和添加量有关,复合纤维素酶的效果优于单一纤维素酶,而复合纤维素酶添加量以50 g/吨的饲喂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新课改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误区,倡导关注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树立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的教学宗旨,更为关注学生的个体感受和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贯彻新课改的精神,进一步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满足学生的主体需求,实现教学相长的和谐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根据新课改的认识实际和中学数学教学实践,探讨了中学数学教学的有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48-01 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怎样才能使学生在数学课上积极主动地学习呢?我认为,数学教学应在教师的关爱、理解、激励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习热情,发展思维能力,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 一、创设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50-01 高中数学第二册(06年版)(下)立体几何一章中有这样一道例题:一个角所在平面外一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则该点到这个平面的射影在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上。 对此例题的证明本文不去探讨,只对所涉及的问题做一探讨: (1)依据角的定义,角的边是射线,而点到射线的距离是无定义的概念。命题中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进入小学课堂,显示了它明显的优势,它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于一体,图形清晰、动态感强、速度快、信息量大、信息传输质量高、交互性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实现的效果,起到了教师用语言难以替代的作用。
【摘要】《数学分析》是应用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本文就《数学分析》知识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和《常微分方程》中的应用做了汇总。 【关键词】数学分析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数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55-01 数学是研究自然科学的基础工具之一,对科技领域和现代生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53-01 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中,能够提出问题来很难,提出来后能够用数学符号把它表达出来,就更难。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自由地发表见解(包含不同的观点),善于发现问题,乐于提出问题,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甚至辩论、争论,
本研究探讨了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孤雌胚体外培养部分和猪卵母细胞种内及种间显微受精一些相关问题。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部分中探讨了(1)成熟液中促性腺激素的添加方式对猪
【摘要】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学科教学改革进行深化的根本途径就是做到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有效整合。在对初中教学当中,当前以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核心内容的信息技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笔者通过多年从事初中教学的实践经验,立足于大量在课堂教学当中有效的探索,对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当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介绍,从而对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深刻体会,从而明白信息技术对教学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教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56-01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教师在课改实验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