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敢于“自主表达”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53-01
  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中,能够提出问题来很难,提出来后能够用数学符号把它表达出来,就更难。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自由地发表见解(包含不同的观点),善于发现问题,乐于提出问题,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甚至辩论、争论,同时能自主地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经验,是新课程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要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自由平等对话的“心理平台”,教师要从培养学生敢于“自主表达”入手。
  一、构建新型课堂秩序,让学生有自由话语权
  小学课堂中,学生公平话语权的缺失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和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小学生的课堂,学生没有倾听的习惯,老师发表意见时,学生容易走神,没等老师把话说完,他就抢着说;同学发言时,他不专心听,只顾自己把想说的说完;有的优秀生恨不得每次都提问他,不给别人表达的机会……。这样会不会扰乱课堂秩序?会不会影响教育公平?应该说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传统教育中,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第一位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是天经地义的。教师认为自己是教学中心,是课堂的主导者和控制者,因而有意无意地维护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权威,挤压了学生展现其主体性的时间和空间。有的教师为了所谓的“高效”,要求课堂一定要有良好的秩序,容不得学生半点自由。但是,不能因为要有所谓安静的课堂秩序,就剥夺了小学生的自由话语权,即便一节课都“鸦雀无声”,学生也未必就听进去了,相反这种课堂只能是一潭死水,毫无生命力的灌输,学生变得被动、沉闷、压抑,影响了思维和个性的发展。教学中,只要老师引导得法,控制有度,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因此,我们构建一种新型的、和谐的课堂秩序,既要注意培养小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充分尊重别人的发言,又要给儿童充分表达和交流的权利,让每个儿童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平等关怀。当然,课堂上学生的自由话语权,也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积极鼓励孩子独特而富有个性的发言,给予儿童质疑教师的权利,让孩子主动发言,自主交流,敢于辩论,同时也要有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否则,也会造成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言的不公平。教师要不断增强自己课堂的调控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静心倾听,自主表达。
  二、营造和谐教学氛围,让学生能轻松“自主表达”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有了可喜得变化。但有的教师仍然是课堂上讲得多,练得少,提问得多,讨论得少。有的老师评价学生是否优秀,主要一条就是看学生上课是否注意听讲。面对那些课堂上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学生,不是驾驭不了,就是一味镇压。课堂上教师一人唱主角,少数优秀生当配角,其余则当观众,缺乏生机与活力,显然这样的课堂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表达,还课堂生动与灵气,是我们应該关注的。师生之间保持心灵上的交流,才能创造出一种民主、和谐、激情和宽松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处于思维活跃、心情舒畅、自由放飞的心理状态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让课堂上每一个生命个体从过去依附教师话语的地位走向自我表达的自由,教师应该充满激情地进入教学情境,始终用微笑的目光保持和学生的交流,让每一个角落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亲切的目光。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更应仔细地听,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激励,即使学生说错了,教师也是给予善意的点拨,想方设法减轻学生因发言不好而产生的心理压力。教师要沉下身子,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成为学生的一员,和学生共享课堂的每一次互动,在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心与心的碰撞,让学生在大胆的自主表达中逐渐自信起来,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关注学生真实的思维世界,整个教学过程师生在平等、民主、和谐中进行真诚的“对话”和“互动”,形成了思想与情感的真正交流,做到了“以人为本”,这样师生彼此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了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培养学生敢于说不,敢于挑战权威,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迸发耀眼的创新火花。
  三、创设生动问题情境,让学生能主动“自主表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积极营建有利于学生自主表达的空间,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数学的情境中有话可说,激发学生敢于展示自我,敢于挑战自我。如,教学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
  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又能和大家一起探讨有趣的数学问题了!现在让我们走进生活,找一找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课本P79主题图)
  师:在这幅街区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找一找。(学生汇报,教师点击课件,在电子白板上依次划出红色的平面图形)。
  生1:斑马线上有长方形,地砖上有正方形。
  生2:房顶上有三角形,左边的花坛是长方形的,右边的花坛是平行四边形的。
  生3:车窗是梯形的。
  生4:车轮是圆形的。
  ……
  师: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说一说。
  师:你们知道这两个花坛中哪个面积大吗?老师把它们画在白板上来观察。
  生1:抢先站起来: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2:起来反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
  生3:我认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样大。
  ……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概括等行为来解决新问题,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寻”数学,在实践操作中“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用”数学。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能主动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地讨论、交流,在自由、轻松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实现了心灵的自由对话和思维的个性张扬。
  作者简介:
  王明豹,男,1972年出生,本科学历。宿迁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泗洪县实验小学副校长。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数学自身的发展,其作用已远远不是原来那么狭窄,数学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  【关键词】生活 兴趣 精彩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40-01  信息化的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教育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新旧教育观念急剧的碰撞中,我们关注课堂教学改革,抓住教学实践这个层面,用电教手段展示新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42-01  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数学基本技能的主要渠道。数学课堂教学艺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即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并得学生最富于感情的反应的时刻,此时,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数学教学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
【中图分类号】G633.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45-01  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的性质和判定非常重要,下面结合例题认识一下它们的运用:  例1:(如图)已知?荀ABCD的周长为20cm,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AC的垂线,分别交AD、 BC于点E、F,连接CE,求△CED的周长。  分析:由?荀ABCD可知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新课改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误区,倡导关注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树立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的教学宗旨,更为关注学生的个体感受和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贯彻新课改的精神,进一步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满足学生的主体需求,实现教学相长的和谐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根据新课改的认识实际和中学数学教学实践,探讨了中学数学教学的有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48-01  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怎样才能使学生在数学课上积极主动地学习呢?我认为,数学教学应在教师的关爱、理解、激励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习热情,发展思维能力,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  一、创设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50-01  高中数学第二册(06年版)(下)立体几何一章中有这样一道例题:一个角所在平面外一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则该点到这个平面的射影在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上。  对此例题的证明本文不去探讨,只对所涉及的问题做一探讨:  (1)依据角的定义,角的边是射线,而点到射线的距离是无定义的概念。命题中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进入小学课堂,显示了它明显的优势,它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于一体,图形清晰、动态感强、速度快、信息量大、信息传输质量高、交互性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实现的效果,起到了教师用语言难以替代的作用。
【摘要】《数学分析》是应用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本文就《数学分析》知识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和《常微分方程》中的应用做了汇总。  【关键词】数学分析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数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55-01  数学是研究自然科学的基础工具之一,对科技领域和现代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