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评价证据成为有效教学的“基石”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GKD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学生获得具体进步或发展的教学。其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学生获得的进步越多,教学就越有效。从“有效教学”的定义可看出,与新课程所要求的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理念是一致的。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最大的进步?我想,通过多样式评价,如:与学生的交流,课前、课上的测试、课上的反映,了解学生关于新课内容的学习起点、思维难点等,并以此作为评价后的证据,指导并调整我们的教学,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应该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1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让预设更显前瞻性
  案例一凹、凸透镜简易图的画法——模型法
  [TP7CW30。TIF,Y#]
  学生找到了可以通过“摸”的方法来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后,教师ppt展示如图1所示透镜的模型图,问:哪个是凸透镜?哪个是凹透镜?会判断的请举手。
  举手的学生不多。学生的回答是:“透镜应该是圆的,怎么就画成这个样子了,不认识了。”
  我问了一个学生:“那个A是什么?”
  她说:“蛮像一粒瓜子”
  透镜的实物体验到示意图的转化过程,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跳跃到抽象思维,而且思维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圆圆的透镜是正视透镜的结果,示意图则是侧视的结果,是通过对比的方法画出他们不同点,便于区分的结果,对八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
  因为凹、凸透镜的模型示意图不是重点,所以很多老师都没有重视,总是站在老师的角度认为学生对这个图应该是认识的,而现实却不是这样的。
  有了以上的经验,在今年参加的评比课之前,笔者作了一个前侧,结果和前面的经验符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认识这两个图,好好的凸透镜、凹透镜怎么画成这个样子?
  [TP7CW31。TIF,BP#]
  如果对AB图形不认可的话,那对后面透镜的辨别是难上加难了。
  故而老师应该给学生搭建一个思维“梯子”,让凹凸透镜模型图 “理”直气壮的出现在学生面前。否则是一种机械式的灌输,学生很难跨过这个坎,也许他整节课都在想,圆圆的透镜怎么会画成这样两个图形呢?
  案例二我的课堂实录
  [TP7CW32。TIF,Y#]
  通过“摸”的方法,知道凹、凸透镜的形状区别后,PPT打出两个正视的圆的透镜。
  “请你判断哪个是凸透镜?哪个是凹透镜?”学生无法回答。
  “那怎么画才能判断?”
  学生思考了一会儿,终于有一位学生举手了。
  “要画它们的侧面”
  “有创意,能说说为什么吗?”
  “因为只有从侧面看,才能表现出他们的不同点”
  “好的,请大家先侧面看看透镜再试着画画看。”
  学生认真画、修改,教师再PPT打出上面模型图图,学生便很容易分辨了。
  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个学习需求,特别是学生们的共同需求。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预设,精心安排教学活动,在这样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是学生所迫切需要的,受到学生喜欢的,深入学生心灵的教学。
  2及时收集评价证据,让课堂教学更精准
  课堂上教师通过一双发现的眼睛或者即时的评价任务,不断对课堂中的学习证据进行收集与分析,及时为教学进行导航。
  案例三关于透镜焦点的“焦”字的写法
  学生实验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后,请同学在学案上画出光折射的路径。画好后学生发现凸透镜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个点。学生说把这个点称为焦点。
  于是,就请学生把“焦点”写在这个点的边上,并随意请两位学生写在黑板上。
  发现很多同学都写了相交的“交”,黑板上两位学生的表现也正合我“意”——一个是相交的“交”,一个是烧焦的“焦”。
  我们的评价任务是——让学生写出焦点的“焦”,“评价证据”就是学生在完成评价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可测量、可评价的“学习证据”——“交”与“焦”之间的矛盾。基于这样的“评价证据”,在课堂上就不能简单的告知,我们的教学策略要随时变化,使教师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
  案例四于是我请同学们谈谈各自的理由。
  “我发现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都会聚并相交于这一点,故而我选择相交的‘交’”。很多同学都表示赞同。
  “我选择烧焦的‘焦’,小时候玩过凸透镜,这个焦点能把一张纸烤焦,还能点燃,我认为光是热的,带有能量,用烧焦的‘焦’既说明是光线的相交点,还能反映出光是具有能量的,把这些能量会聚在一起,就把纸烧了。”
  然后请学生思考,并作出最后的选择,发现学生都认可了烧焦的“焦”,更能显示该点的物理特性。
  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习得知识的过程。
  在认识凸透镜的实焦点和凹透镜的虚焦点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认识两者的本质区别,以加深对他们的认识。
  3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让预设更具准确性
  案例五探究近视眼的缺陷
  前些日子听了几节《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探究近视眼的缺陷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大部分老师按照书本的步骤,要求学生把实验做了一遍,而没有把实验的精髓点明,导致研究的目的不明确,得到结论的证据不够充分。
  [TP7CW33。TIF,Y#]
  原探究实验如图4所示,它淡化了已有生活经验的知识——近视眼戴凹透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突出研究了仅凭生活经验无法获得的知识——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还是后?这个转变彰显新课程理念——突出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既然要找出近视眼所成像在视网膜的前还是后?那么找出视网膜的位置是必须的,其中哪些操作是为了找出视网膜的位置呢?文中是这么描述的——“将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并标出此时光屏的位置”。一些老师没有给学生好好的解读,更加没有突出或点明以上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找到视网膜的位置。   书本中没有强调说明“此位置就是视网膜的位置”,也许是编者给老师的一个评价任务,让听课的老师获得一个对上课老师的评价证据。说明有些老师对文本的研究和解读是不够的、不到位的。
  老师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学生对这个探究的认识,导致此实验仅仅是教师说一步,学生跟着做一步,对实验的整体、系统的认识不够,实验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新课时要关注本探究的这个细节,更要在练习中讲究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切实深入领会本探究的实际意义。
  案例六小明从眼镜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5所示)。小明用的镜片是[CD#3]透镜,所成的是[CD#3]像(选填“虚”或“实”)。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然后在镜片前放置近视眼镜(如图6所示),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再把近视眼镜拿去,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光屏应该向[CD#3](”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TP7CW34。TIF,BP#]
  我放开手脚让学生讲:
  第一位学生从人眼的角度分析本题,她说:“戴上近视眼镜后,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说明此处就是视网膜的位置,然后拿去近视眼镜,则成了近视眼,近视眼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故而光屏要靠近凸透镜移动。”
  第二位学生从会聚能力的变化来分析,他说:“拿去近视眼镜后,只有凸透镜,会聚能力比刚才变强了,故而把像会聚到前面了,所以光屏要靠近凸透镜。”
  第三位学生从焦距的变化来分析,他说:“拿去近视眼镜(凹透镜)后,只有凸透镜,折射能力变强,焦距变短,像向前移了,所以光屏要靠近凸透镜。”
  第二和第三位学生的方法有相同之处,会聚能力强也就是焦距变短了。但思考的角度有所不同,是难能可贵的。
  我刚想结束这次讨论的时候,发现又有学生举手欲发言。
  第四位学生等效规律法,他说:“近视眼应该只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所以拿去近视眼镜后,看不清了,相当于蜡烛向远处跑了,根据物远像近的规律,像应该靠近凸透镜。”
  我听完后,一时没反应过来,后来觉得也有道理,我感谢这位学生,让我们又多了一种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也许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教学相长吧!感谢这样的学生。
  对于这样的题目,我们还可以进行变式,比如:把近视眼镜换成远视眼镜;把判断像的位置变化转换成判断戴的是近视眼镜还是远视眼镜?
  总之,要想教学更有实效,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充分分析,达到对学生总体情况与个体差异的准确认识,从而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需求、差异、思维方式等,充分预设课堂教学及教学生成的准备,课堂上能作出充分地、有针对性地思考与应对。只有这样,才能让预设有效,上出一堂精彩的物理课。
其他文献
初中物理是一门科学性、实验性、探究性较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较,案例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案例中系统、集中地展现着学科多样化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精髓,它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重要的知识载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于案例式教学策略,是迎合新课程所倡导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对学生质疑、析疑、探疑、解疑、答疑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案例式教学策略应用于初
1学习运动图象的原因  物理图象不仅能直观的反应物理量间的关系,而且可以从图象中获取有效信息,从而利用图象解决物理问题,充分展示出应用图象的优越性.  一是在高考中的地位重要常考内容;二是认识与学习其他图象问题的基础,如:F-t图象,F-t图象,U-I图象,φ-x图象等.  2获取运动图象的方法  (1)描点作图法.通过实验的方法找到相关物理量之间关系.  (2)数学函数图象.通过数学表达式作出对
期刊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于“整体法”解题都非常熟悉.采用整体法时不仅可以把多个物体作为整体进行分析,也可以把多个物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采用整体法可以避免对整体内部的力或过程进行繁锁的分析,常常使问题解决更简便、明了.所以“整体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在解题中要能运用“整体法”进行物理建模,则需要能真正把握物体与物体间或过程与过程间的关系,能认识研究对象间或研究过程间的本质和
期刊
审题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中占据着极为关键性的地位,是有效打通学生物理解题思路的钥匙.对于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型,可以对其进行科学划分,将其化解为一个个较为简单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找出各部分之间存在的关联,运用综合分析的方式找出切入口,最终完成物理问题的解答.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熟悉掌握审题、解题技巧,能够帮助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水准,推动高中物理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1运用翻译,转换物理情景 
期刊
圆在物理学中有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在涉及多对象、多情况物理情景中,求最值、边界等问题时,圆有“神奇”的作用.若能在这些问题中能巧妙、灵活地运用“圆”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列举几个实例,和读者交流.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与深化,高效课堂的构建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话题,在初中物理定律与规律探究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利用直角坐标系中的函数图像呈现相关物理量之间的数据关系(物理图像),已经逐渐形成初中物理规律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实践表明:物理图像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在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效用.笔者深知物理图像教学
题目在真空中,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只受万有引力作用,某个时刻,两球相距l0,m1的速度为v0,方向指向m2,[TP5GW160.TIF,Y#]m2的速度为v0,速度垂直于两球球心连线,问当速度v0满足什么关系时,两个小球的间距可以为无穷远.  解法一把两小球视为一系统,只有引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是动能转化为引力势能的过程,引力势能由-Gm1m2l0增加到零;又因为系统只受内力(引力),所
期刊
为提高物理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十分重要,解题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物理知识结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逆向思维法、发散思维法、整体思维法及模型思维法四种常用的物理解题方法.  1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就是和传统的、逻辑的的思维完全相反的思维模式.主要适用于相反角度、不同立场来思考问题,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审析性和创造性.  例1如图1所示,相互接触的两
期刊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  (4)使用温度计测温度.  1.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体会对温度进行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二、能力目标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