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类型,掌握解题技巧。
【关键词】了解 掌握 效益优化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此种题型旨在考查考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从未学过的历史材料中发现、汲取、整理出具有史学价值的信息,并由此形成相应的认识、评价等学科能力。它具有材料来源广、信息容量大、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强等特点。许多学生在考试中无从下手失分严重。那么,怎样才能解答好这一题型呢?笔者分别从类型和解题技巧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 基本类型:
1、 按材料类别分:
(1) 文字材料型试题
它主要是从历史典籍碑刻类(如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或名言、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学作品类(如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传说)以及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截取一部分文字材料作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题目,考查学生分析、运用史料的能力。
(2) 图片图表型材料解析题
历史图片图表型试题是以图片、图表和历史地图等作为载体而命制的一种重要题型。该类型试题具有新颖直观、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等特点。从命题形式来看,在高考中这类题目主要是利用图片和数据统计表两种载体进行命制。图片主要包括历史照片、漫画、邮票、宣传画、美术作品、宣传标语、历史文物、历史遗迹、历史地图等;数据统计表计要包括表格、坐标轴图、柱状图、曲线图、圆形比例图等,它们能够反映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数据比例统计等。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表历史信息,挖掘图片、图表反映的历史时期(阶段)蕴涵的历史观点、历史本质及其历史结论等能力。
(3) 开放探究型材料解析题
开放探究型试题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而流行起来的一种材料型问答题,是高考逐渐加大考查力度的重要题型之一。这主要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问题情景,以图片、历史地图、文字等材料为历史信息的载体,通过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提出问题,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让学生确定探究的主题、解答相关问题,然后由学生说明该课题研究的意义,最后由学生提供研究该课题的方法等。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评判方法采用分层次、采意式。
2、 按设置的问题分:
(1) 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概括、分析、概述、指出……
(2) 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3)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4) 对比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说明、指出导同点(或各自特点)……
(5) 简述……的启示
3、 据答案来源分
(1) 来源于材料的答案:指从指定材料中概括、归纳或摘录的答案;
(2) 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指出自课本的原话、某种观点、认识或看法等;
(3) 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多指根据相关历史知识归纳答案;
4、 据答案内容分:
(1) 限定性或半限定性答案:指来源于课本或材料中的答案。如: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和部分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2) 开放性答案:指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如:启示题和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二、 解题技巧
第一种类型的材料都有其特定的解题技巧,可是不管是什么样的解题技巧,归纳起来始终不过下面这两个方面:
1、 解题过程应把握好5个环节:读、找、接、答
(1) 阅读理解材料——读
首先是确定解析对象和时空条件,一般可以根据材料的出处、按语、注释或内容确认。其次是准确识别材料中对历史的叙述、描述的和对历史的看法、评价之间的不同,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对历史的叙述、描述是表达客观历史事实本身;对历史的看法、评价是表述作者对自己的一种态度。二者在后人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2) 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找
“获取有效信息”是针对材料的设问而言,考生根据问题有的放矢地认识材料。有效信息是一个相对概念,如果提供的材料和设问有关,就是有效信息;反之,就是无效信息。在试题中,材料的有效信息具有下列特点:一是对于已学知识来说,具有结构的完整性,它能纳入已学知识的网络之中,形成新情境、新构架;二是对于设问来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三是对论证核心思想来说,具有特定的实用性。有效信息埋藏在许多无效信息之中,从上述三个特点的交叉位置上就能获取,也就是说,要从可能反映历史事物本质属性和特征的角度去寻找信息。
(3) 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接:
“材料处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材料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为主,结合所学知识为辅,嫁接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嫁接主要指根据问题把材料中涉及的历史知识和课本的相关历史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或者把材料中涉及的历史知识还原或定位到课本中去。
(4) 思维转换——转:思维转换也是解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文综解题过程中所涉及的思维转换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政史地不同学科之间的思维转换;二是同一学科中纵向和横向知识的思维转换。在解答历史材料解题中的比较说明题时,纵向和横向知识的思维转换显得非常重要。
(5) 组织答案——答:组织答案是解题的归宿或落脚点,组织答案要做到以下的几点要求。
2、 组织答案的基本要求
(1) 答案要做到“两化”;要点化、系统化
① 要点化:文综历史非选择题高考阅卷一般都是按答案要点给分,因此,在组织答案时,首先要量分确定答案要点,文综历史科一般1个要点2—4分;其次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分辨能力。
② 系统化:组织答案时,在注意要点化的同时,还要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来考虑问题,尽量做到答案的系统化。
(2) 语言要做到“兩化”,简单化、专业化
① 简单化:组织答案时,要尽量做到高度概括、语言精炼,以便于阅卷老师快速阅读定分。有的考生在答题时因为怕遗漏要点,总是答得太多。然面,高考阅卷的速度很快,阅卷老师大多反对答得太多的做法。更何况,言多便失,答得太多会冲淡答案要点,往往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② 专业化:组织答案时,语言除了要做到简单化外,还要尽可能地用历史学科语言作答。这样做可以起到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作用。
(3) 书写要做到“三化”;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
① 段落化:文综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往往有几大问,因此,要求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要把每一大问的答案独成一段。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漏答现象,也有利于卷面保持整洁。还能方便阅卷老师对号入座,快速阅卷。
② 序号化:文综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每一问都有1—4个答案要点,所以,要求考生组织答案时把每一大问的答案要点用序号标明,以便阅卷老师迅速阅卷和判分。
③ 条理化:次序条理分明。有些答案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来回答,因此,考生组组答案时要有次序条理,这样做既可避免重复,又可避免漏答,并且卷面整洁,易得高分。
如果了解了材料解析题的基本类型和解题技巧,那么就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等于解决了高考历史中最棘手的问题。当然,要学生掌握上述的解题技巧,是必须建立在学生掌握较牢固的基础知识之上的,没有掌握基础知识,就无从谈什么解题方法,再好的方法也是等于零的。
【关键词】了解 掌握 效益优化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此种题型旨在考查考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从未学过的历史材料中发现、汲取、整理出具有史学价值的信息,并由此形成相应的认识、评价等学科能力。它具有材料来源广、信息容量大、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强等特点。许多学生在考试中无从下手失分严重。那么,怎样才能解答好这一题型呢?笔者分别从类型和解题技巧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 基本类型:
1、 按材料类别分:
(1) 文字材料型试题
它主要是从历史典籍碑刻类(如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或名言、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学作品类(如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传说)以及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截取一部分文字材料作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题目,考查学生分析、运用史料的能力。
(2) 图片图表型材料解析题
历史图片图表型试题是以图片、图表和历史地图等作为载体而命制的一种重要题型。该类型试题具有新颖直观、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等特点。从命题形式来看,在高考中这类题目主要是利用图片和数据统计表两种载体进行命制。图片主要包括历史照片、漫画、邮票、宣传画、美术作品、宣传标语、历史文物、历史遗迹、历史地图等;数据统计表计要包括表格、坐标轴图、柱状图、曲线图、圆形比例图等,它们能够反映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数据比例统计等。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表历史信息,挖掘图片、图表反映的历史时期(阶段)蕴涵的历史观点、历史本质及其历史结论等能力。
(3) 开放探究型材料解析题
开放探究型试题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而流行起来的一种材料型问答题,是高考逐渐加大考查力度的重要题型之一。这主要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问题情景,以图片、历史地图、文字等材料为历史信息的载体,通过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提出问题,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让学生确定探究的主题、解答相关问题,然后由学生说明该课题研究的意义,最后由学生提供研究该课题的方法等。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评判方法采用分层次、采意式。
2、 按设置的问题分:
(1) 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概括、分析、概述、指出……
(2) 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3)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4) 对比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说明、指出导同点(或各自特点)……
(5) 简述……的启示
3、 据答案来源分
(1) 来源于材料的答案:指从指定材料中概括、归纳或摘录的答案;
(2) 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指出自课本的原话、某种观点、认识或看法等;
(3) 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多指根据相关历史知识归纳答案;
4、 据答案内容分:
(1) 限定性或半限定性答案:指来源于课本或材料中的答案。如: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和部分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2) 开放性答案:指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如:启示题和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二、 解题技巧
第一种类型的材料都有其特定的解题技巧,可是不管是什么样的解题技巧,归纳起来始终不过下面这两个方面:
1、 解题过程应把握好5个环节:读、找、接、答
(1) 阅读理解材料——读
首先是确定解析对象和时空条件,一般可以根据材料的出处、按语、注释或内容确认。其次是准确识别材料中对历史的叙述、描述的和对历史的看法、评价之间的不同,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对历史的叙述、描述是表达客观历史事实本身;对历史的看法、评价是表述作者对自己的一种态度。二者在后人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2) 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找
“获取有效信息”是针对材料的设问而言,考生根据问题有的放矢地认识材料。有效信息是一个相对概念,如果提供的材料和设问有关,就是有效信息;反之,就是无效信息。在试题中,材料的有效信息具有下列特点:一是对于已学知识来说,具有结构的完整性,它能纳入已学知识的网络之中,形成新情境、新构架;二是对于设问来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三是对论证核心思想来说,具有特定的实用性。有效信息埋藏在许多无效信息之中,从上述三个特点的交叉位置上就能获取,也就是说,要从可能反映历史事物本质属性和特征的角度去寻找信息。
(3) 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接:
“材料处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材料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为主,结合所学知识为辅,嫁接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嫁接主要指根据问题把材料中涉及的历史知识和课本的相关历史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或者把材料中涉及的历史知识还原或定位到课本中去。
(4) 思维转换——转:思维转换也是解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文综解题过程中所涉及的思维转换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政史地不同学科之间的思维转换;二是同一学科中纵向和横向知识的思维转换。在解答历史材料解题中的比较说明题时,纵向和横向知识的思维转换显得非常重要。
(5) 组织答案——答:组织答案是解题的归宿或落脚点,组织答案要做到以下的几点要求。
2、 组织答案的基本要求
(1) 答案要做到“两化”;要点化、系统化
① 要点化:文综历史非选择题高考阅卷一般都是按答案要点给分,因此,在组织答案时,首先要量分确定答案要点,文综历史科一般1个要点2—4分;其次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分辨能力。
② 系统化:组织答案时,在注意要点化的同时,还要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来考虑问题,尽量做到答案的系统化。
(2) 语言要做到“兩化”,简单化、专业化
① 简单化:组织答案时,要尽量做到高度概括、语言精炼,以便于阅卷老师快速阅读定分。有的考生在答题时因为怕遗漏要点,总是答得太多。然面,高考阅卷的速度很快,阅卷老师大多反对答得太多的做法。更何况,言多便失,答得太多会冲淡答案要点,往往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② 专业化:组织答案时,语言除了要做到简单化外,还要尽可能地用历史学科语言作答。这样做可以起到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作用。
(3) 书写要做到“三化”;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
① 段落化:文综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往往有几大问,因此,要求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要把每一大问的答案独成一段。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漏答现象,也有利于卷面保持整洁。还能方便阅卷老师对号入座,快速阅卷。
② 序号化:文综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每一问都有1—4个答案要点,所以,要求考生组织答案时把每一大问的答案要点用序号标明,以便阅卷老师迅速阅卷和判分。
③ 条理化:次序条理分明。有些答案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来回答,因此,考生组组答案时要有次序条理,这样做既可避免重复,又可避免漏答,并且卷面整洁,易得高分。
如果了解了材料解析题的基本类型和解题技巧,那么就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等于解决了高考历史中最棘手的问题。当然,要学生掌握上述的解题技巧,是必须建立在学生掌握较牢固的基础知识之上的,没有掌握基础知识,就无从谈什么解题方法,再好的方法也是等于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