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发掘学生自身特点着眼,针对学生自身特点,从寓教于乐 激发兴趣、动中求学 提高审美、有的放矢 引导探索、良性竞争 激励无限、因势利导 快乐学习等五个方面的论述,为学生创设更为理想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农村小学 音乐审美 学生特点 探索
在我们农村,一些平常人看来,音乐教学不像其它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事实上,它却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观点、欣赏美和创造美,潜移默化地陶冶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一种美的教育。因此,要下大力抓好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探索与改革。当城镇的孩子逐个被送入音乐培训中心的同时,农村的孩子也在发生变化,他们的好玩、好奇、好动、好胜的天性逐渐在音乐课堂上表现出来。但由于以前忽视了音乐教育中孩子们的这些特点,导致了他们想玩不敢玩、想动又不敢动……身为教育第一线的小学音乐教师,应深深地知道音乐课是让学生在唱一唱、跳一跳、动一动中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针对学生特点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他们在音乐课中真正活跃起来呢?以下是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新做法。
一、寓教于乐,激发兴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喜欢玩,我们当老师的就要想尽各种办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实践,玩中创造。?过去重“学”,今天重“玩”。巧妙地设计“玩”,努力让学生在玩中感受轻松、愉快。如我在教四年级口琴进课堂的教学时,刚开始我用了十分钟的课堂时间去给学生自己去“玩”,去发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把“玩”乐器的教学方法在于把学生从强制、说教、灌输的被动地位解救出来,努力使学生对技能的学习变为自身的需求,让他们处于一种对音乐的向往与渴求当中。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营造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不用过多的纪律约束他们,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玩”中体会学习音乐的乐趣。
二、动中求学,提高审美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同样,在教学过程中,音乐以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强弱有序的速度以及各种不同的感情变换,激起学生形体动作的反应,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启迪、诱导,尽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使他们在动中形成良好的乐感,得到良好而深刻的映象。
(一)在教学中,教师不要直接讲授乐理知识或开门见山地教唱新歌,也不要在欣赏音乐时,将自己或前人的思维过程或见解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营造一种宽松、平和、平等、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的学习平台,让学生敢动、敢说、敢做,乐于与教师及学习伙伴们“互动”交流,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充分激活、精心设置、创设适合每节音乐课内容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敢于动,乐于动。
(二)在音乐课中,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让教师变成整个学习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出适于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亲自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有利于学生淋漓尽致地表现音乐,更好地发挥音乐的能动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才有可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欣赏和掌握音乐知识技能和音乐作品。
三、有的放矢,引导探索
克拉特斯说:“探索是新思想的崭露,是一种尝试性思维的过程。”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问”是儿童好奇心和认识需要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儿童对新鲜事物的注意和探索奥秘的兴趣。“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始发环节,是知识之母,也是创造之母。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个问题毫无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创新。由此可见,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的学习兴趣源于他们满足他们天性的需要。所以,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和培养学生地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学习。
四、良性竞争,激励无限
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一大特点,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发挥学生不甘落后的心理优势,采取竞赛等手段,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广泛吸引学生参与,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索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势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仅是对学生一学期音乐课听课效果的检验,也是一次提高学生竞争意识的活动,独特的考试方法,新颖的出题形式,大大刺激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的求知欲。
五、因势利导,快乐学习
新课程强调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强调学生的审美体验,新课程同时也强调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是学生最愿意主动接受的东西,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我们音乐教师都应有选择地引导他们欣赏或演奏演唱。现在的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与崇拜是有目共睹的。教师如果能够巧妙的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把流行音乐和教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握好尺度,使自己的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作为一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我的任务是用心栽培让他们开花结果。总之,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从而找出学生在音乐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个性、智力发展等方面的心理规律,用以指导、辅助音乐教学活动,是非常有效的。让我们用新课程拍出音乐教育的新节拍,让我们展望农村音乐教育灿烂的明天和美好的未来吧!
参考文献
[1] 曹理 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
[2]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关键词】农村小学 音乐审美 学生特点 探索
在我们农村,一些平常人看来,音乐教学不像其它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事实上,它却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观点、欣赏美和创造美,潜移默化地陶冶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一种美的教育。因此,要下大力抓好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探索与改革。当城镇的孩子逐个被送入音乐培训中心的同时,农村的孩子也在发生变化,他们的好玩、好奇、好动、好胜的天性逐渐在音乐课堂上表现出来。但由于以前忽视了音乐教育中孩子们的这些特点,导致了他们想玩不敢玩、想动又不敢动……身为教育第一线的小学音乐教师,应深深地知道音乐课是让学生在唱一唱、跳一跳、动一动中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针对学生特点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他们在音乐课中真正活跃起来呢?以下是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新做法。
一、寓教于乐,激发兴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喜欢玩,我们当老师的就要想尽各种办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实践,玩中创造。?过去重“学”,今天重“玩”。巧妙地设计“玩”,努力让学生在玩中感受轻松、愉快。如我在教四年级口琴进课堂的教学时,刚开始我用了十分钟的课堂时间去给学生自己去“玩”,去发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把“玩”乐器的教学方法在于把学生从强制、说教、灌输的被动地位解救出来,努力使学生对技能的学习变为自身的需求,让他们处于一种对音乐的向往与渴求当中。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营造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不用过多的纪律约束他们,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玩”中体会学习音乐的乐趣。
二、动中求学,提高审美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同样,在教学过程中,音乐以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强弱有序的速度以及各种不同的感情变换,激起学生形体动作的反应,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启迪、诱导,尽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使他们在动中形成良好的乐感,得到良好而深刻的映象。
(一)在教学中,教师不要直接讲授乐理知识或开门见山地教唱新歌,也不要在欣赏音乐时,将自己或前人的思维过程或见解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营造一种宽松、平和、平等、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的学习平台,让学生敢动、敢说、敢做,乐于与教师及学习伙伴们“互动”交流,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充分激活、精心设置、创设适合每节音乐课内容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敢于动,乐于动。
(二)在音乐课中,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让教师变成整个学习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出适于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亲自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有利于学生淋漓尽致地表现音乐,更好地发挥音乐的能动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才有可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欣赏和掌握音乐知识技能和音乐作品。
三、有的放矢,引导探索
克拉特斯说:“探索是新思想的崭露,是一种尝试性思维的过程。”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问”是儿童好奇心和认识需要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儿童对新鲜事物的注意和探索奥秘的兴趣。“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始发环节,是知识之母,也是创造之母。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个问题毫无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创新。由此可见,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的学习兴趣源于他们满足他们天性的需要。所以,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和培养学生地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学习。
四、良性竞争,激励无限
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一大特点,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发挥学生不甘落后的心理优势,采取竞赛等手段,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广泛吸引学生参与,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索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势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仅是对学生一学期音乐课听课效果的检验,也是一次提高学生竞争意识的活动,独特的考试方法,新颖的出题形式,大大刺激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的求知欲。
五、因势利导,快乐学习
新课程强调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强调学生的审美体验,新课程同时也强调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是学生最愿意主动接受的东西,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我们音乐教师都应有选择地引导他们欣赏或演奏演唱。现在的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与崇拜是有目共睹的。教师如果能够巧妙的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把流行音乐和教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握好尺度,使自己的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作为一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我的任务是用心栽培让他们开花结果。总之,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从而找出学生在音乐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个性、智力发展等方面的心理规律,用以指导、辅助音乐教学活动,是非常有效的。让我们用新课程拍出音乐教育的新节拍,让我们展望农村音乐教育灿烂的明天和美好的未来吧!
参考文献
[1] 曹理 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
[2]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