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时都会有“意外”发生。我们要将这些生成当作宝贵资源,有效加以利用。本文笔者通过具体案例来阐述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有效利用意外的生成资源,让英语课堂绽放精彩。
【关键词】英语课堂;意外资源;有效利用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主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经验、思想,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变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也使得教师对教学过程难以预料,随时都会有“意外生成”。当你得意洋洋地揣摩着自己的课堂构思走进教室,却被教室突发的一切打乱了你课前精心的设计;当你正沉浸在理想的教学活动中时,却有学生“节外生枝”,让你措手不及;如果我们能捕捉这种意外,将它当成我们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一种宝贵资源,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它,并运用自身的教学机智,让这些“意外”发挥最大的功效,那么我们就能收获一份份意外的精彩。
一、捕捉“亮点”,闪耀智慧之光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答,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教学预设,出现一些具有亮点的回答。这些具有灵性的回答可能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是我们课堂宝贵的动态生成资源这时,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运用教学智慧,敏于捕捉,用心去听,及时肯定,多加表扬,并及时地捕捉和利用“价值不菲”的信息,激活其他学生的思维。
[案例一]:笔者在上四年级上unit 4 What would you like? Part A Let’s learn 在教学noodles这个单词时,我提问了Do you like noodles? Yes, I do .No, I don’t. 在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回答的兴趣盎然。然而,重复几次后,孩子们的兴趣开始慢慢减退。这时有个小孩子还笑嘻嘻地说:“I like egg noodles. .”并伸出舌头舔一下发出吃面时的声音。 这个不一样的声音和动作引起了大家的哄笑。“Oh!Wonderful!”我情不自禁地赞扬他。没想到这个小插曲又一次激发起孩子们的兴趣。于是,我顺水推舟,干脆让台下学生来个“奇思妙想”。台下的孩子纷纷举手,有的说I like beef noodles. 有的说 I like chicken noodles . 有的说I like apple noodles等等。不时有同学举手,不时有新的想法产生。
简析:正是因为我巧妙的利用了这一“亮点”,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既训练了学生的句型I like …,又扩大了他们的词汇量。也正是因为我及时捕捉到的课堂信息“价值不菲”,所以,才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课堂上,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让课堂闪耀智慧的光芒。
二、点化“错误”,发挥错误之价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和那样的的问题或错误是正常现象。辩证地看,学生犯错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因为学生犯错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发现的過程,其中蕴含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要将错误藏着、捂着,或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而应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错误资源,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把错误化为一次新的学习,让错误发挥其潜在的教育价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究后得到结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达到共同的兴奋点。“错误”也因此而“发挥价值”。这种“价值的发挥”,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在学生平时的“错误”中捕捉、挖掘、积累和培养。
[案例二]:笔者曾教PEP五年级上册,Unit 5 My new room 时,突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书中有错误:“There is a big closet, a new air-conditioner and a new mirror .”这句话有两个以上名词了, 因此There is 应改为There are这下所有的学生都附和着说错误。面对这个问题,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示意他们观察课文中的句子。不时听到学生说:“你们看外面还有There are two bedrooms, a kitchen, a bathroom and a living room.还有 There is a mirror a bed and a big closet. 学 生一起通过比较和分析,突然一个学生大声说道:“我知道了,不是看有多少个名词而是看挨在There is 和There are 边上得那个名词是单数还是复数,如果是单数就用There is ,如果是复数就用There are.”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笔者又通过具体的实例练习了there is 和there are 的用法,There are two books, a pencil-case and a ruler in my bag. There is a pencil-case, two books and a ruler in my bag等。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简析:学生发现书中的“错误”,促成了这一生成点的产生。笔者不急于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及时捕捉到了这一生成点,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由错误到正确的自我探究过程。捕捉课堂上的错误,认识和辨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寻求改正错误的方法,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说,错误是极具课程意义的课堂动态资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材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留下的空间。教师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发现错误,让错误发挥它的价值。
三、化解“尴尬”,迸发创新之火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小尴尬”, 如一只小鸟或一只蜜蜂飞进教室引起的课堂骚动,或者是不明原因的学生的怪问。这些超出了我们的预设范围,干扰了我们正常的课堂教学。面对出乎意料的“尴尬”,教师做为一名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不应该视而不见或是简单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随机应变,追随学生的兴趣爱好,抓住教学中的“意外”灵活调控教学。在这种时候,要善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避免质疑孩子的尴尬局面,让课堂教学迸发创新火花。 [案例三]: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英语课,一位教师准备新授一些walk,run,swim,climb,fly动作类的词并让学生能运用句型“I can …”进行描述。教师为了直观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事先预想了相应的动作,并准备了相应的单词卡片。当上课还未满10分钟时,就听坐在后排的男生忽然大声喊起来:“蜜蜂!蜜蜂!”顿时整个班级骚动起来,蜜蜂飞到哪,哪里就传出叫声,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转移到蜜蜂身上,全然不顾后面有老师在听课。教师对这一现象也有些措手不及。但马上就看见教师指着乱飞的蜜蜂大声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有学生马上回答说:I can see a bee.紧接着又听到教师说:Look at the bee. It can fly.并引导学生说:Little bee, little bee, fly out, fly out!
全班同学都跟着兴奋起来,边挥动双臂边重复这句话。当蜜蜂停在窗户上,教师把窗打开,小蜜蜂飞了出去。接下去教授表示动作的几个单词时,教师放弃了出示图片的方法,而是顺着“The little bee can fly.”的思路提出问题: I’m a bee. I can fly. Then,who are you? What can you do? 听了这个问题之后,学生的思路一下被打开,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说道:I’m a rabbit. I can jump. I’m a fish .I can swim. I’m a bear. I can climb. I’m a tiger. I can run…
简析:教师的机智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对偶发事件的处理和应急能力。这位教师能及時化解课堂上出现的“尴尬”,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变“尴尬”为自己的教学资源,随机调整了教学内容,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有效的调控,使教学目标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顺利完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巧引“辩论”, 助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不同的见解。当学生有不同想法或发生意见分歧时,可以引导学生以“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人独特体验,还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有效地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在争辩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他们反应灵敏、有主见、善于表达、有个性的地精彩表现。这样的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处理方式,关注了学生的心理现实性和儿童认知兴趣,加上教师的辅助语言起到渲染气氛、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学生运用英语表达发挥极致,提高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助学生全面发展。
[案例四]:笔者在教学四年级下At a farm Part B Let’s learn公开课时,在巩固拓展环节,笔者请学生说自己喜欢的农作物,并说明理由,如I like cucumbers,because they are tender and green, they are fresh. I like onions. because they are round, pink and white, they are yummy. 只有少数活跃者参与其中,大部分同学兴趣黯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为什么参与度不高呢?我突发奇想,何不来一场“自由辩论赛”,看哪种食物喜欢的人最多。于是我当裁判,在cucumber, onion, potato, carrot单词下面画一个农场,学生每说一个喜好理由,我就在该农场里画农作物,看哪个农场的农作物最多。学生突然兴趣高昂起来,说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争强好胜,为自己喜欢的农作物“debate(争辩)”。如:I like carrots . they are long and orange. They are yummy. I like potatos, they are brown. They are healthy for us,…
简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他们反应灵敏、有主见、善于表达、有个别学生的回答让你眼前一亮。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辩论”,既巩固了单词,训练了孩子的句型,又扩大了他们的词汇量,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尊重了学生的个人独特体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我们的课堂中随时都有“意外生成”,我们教师应及时捕捉和巧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敢于因势利导、打破计划,经常对预定的目标、内容进行反思和调整,促进学生的发展。动态生成式教学,不图省事和形式,追求真实自然,让学生能想、能干、能看、能谈。为了更好地捕捉和巧用动态生成资源,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适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进程或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实现比预想设计更好的教学目标,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使课堂教学更有活力。
“意外生成”是挑战,也是教育智慧迸发和提升的机遇;它是障碍,也是教学中独特的资源。它需要教师长期蕴积的教育艺术,也需要教师充满创造的教育机智;它呼唤教师要冷静思考,更呼唤教师用心去感应,去捕捉。
因此,我们要用一颗灵动的心去感应,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捕捉和有效利用这些“意外生成”,并将其巧妙地转化为积极的动态教学资源。让我们不但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更要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巧用”动态生成资源,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样我们的英语课堂就会因“生成”而靓丽不断,因“巧用”而精彩不断。
参考文献:
[1]陈怡.关注动态生成资源.中小学教学与研究,2007(5).
[2]陈华忠.课堂教学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放出异彩.辽宁教育,2006(9).
[3]龚海平.小学英语与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的利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3).
[4]咎淑华.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学机智运用例谈.中小学教学与研究,2007(9).
【关键词】英语课堂;意外资源;有效利用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主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经验、思想,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变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也使得教师对教学过程难以预料,随时都会有“意外生成”。当你得意洋洋地揣摩着自己的课堂构思走进教室,却被教室突发的一切打乱了你课前精心的设计;当你正沉浸在理想的教学活动中时,却有学生“节外生枝”,让你措手不及;如果我们能捕捉这种意外,将它当成我们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一种宝贵资源,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它,并运用自身的教学机智,让这些“意外”发挥最大的功效,那么我们就能收获一份份意外的精彩。
一、捕捉“亮点”,闪耀智慧之光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答,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教学预设,出现一些具有亮点的回答。这些具有灵性的回答可能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是我们课堂宝贵的动态生成资源这时,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运用教学智慧,敏于捕捉,用心去听,及时肯定,多加表扬,并及时地捕捉和利用“价值不菲”的信息,激活其他学生的思维。
[案例一]:笔者在上四年级上unit 4 What would you like? Part A Let’s learn 在教学noodles这个单词时,我提问了Do you like noodles? Yes, I do .No, I don’t. 在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回答的兴趣盎然。然而,重复几次后,孩子们的兴趣开始慢慢减退。这时有个小孩子还笑嘻嘻地说:“I like egg noodles. .”并伸出舌头舔一下发出吃面时的声音。 这个不一样的声音和动作引起了大家的哄笑。“Oh!Wonderful!”我情不自禁地赞扬他。没想到这个小插曲又一次激发起孩子们的兴趣。于是,我顺水推舟,干脆让台下学生来个“奇思妙想”。台下的孩子纷纷举手,有的说I like beef noodles. 有的说 I like chicken noodles . 有的说I like apple noodles等等。不时有同学举手,不时有新的想法产生。
简析:正是因为我巧妙的利用了这一“亮点”,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既训练了学生的句型I like …,又扩大了他们的词汇量。也正是因为我及时捕捉到的课堂信息“价值不菲”,所以,才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课堂上,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让课堂闪耀智慧的光芒。
二、点化“错误”,发挥错误之价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和那样的的问题或错误是正常现象。辩证地看,学生犯错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因为学生犯错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发现的過程,其中蕴含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要将错误藏着、捂着,或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而应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错误资源,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把错误化为一次新的学习,让错误发挥其潜在的教育价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究后得到结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达到共同的兴奋点。“错误”也因此而“发挥价值”。这种“价值的发挥”,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在学生平时的“错误”中捕捉、挖掘、积累和培养。
[案例二]:笔者曾教PEP五年级上册,Unit 5 My new room 时,突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书中有错误:“There is a big closet, a new air-conditioner and a new mirror .”这句话有两个以上名词了, 因此There is 应改为There are这下所有的学生都附和着说错误。面对这个问题,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示意他们观察课文中的句子。不时听到学生说:“你们看外面还有There are two bedrooms, a kitchen, a bathroom and a living room.还有 There is a mirror a bed and a big closet. 学 生一起通过比较和分析,突然一个学生大声说道:“我知道了,不是看有多少个名词而是看挨在There is 和There are 边上得那个名词是单数还是复数,如果是单数就用There is ,如果是复数就用There are.”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笔者又通过具体的实例练习了there is 和there are 的用法,There are two books, a pencil-case and a ruler in my bag. There is a pencil-case, two books and a ruler in my bag等。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简析:学生发现书中的“错误”,促成了这一生成点的产生。笔者不急于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及时捕捉到了这一生成点,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由错误到正确的自我探究过程。捕捉课堂上的错误,认识和辨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寻求改正错误的方法,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说,错误是极具课程意义的课堂动态资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材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留下的空间。教师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发现错误,让错误发挥它的价值。
三、化解“尴尬”,迸发创新之火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小尴尬”, 如一只小鸟或一只蜜蜂飞进教室引起的课堂骚动,或者是不明原因的学生的怪问。这些超出了我们的预设范围,干扰了我们正常的课堂教学。面对出乎意料的“尴尬”,教师做为一名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不应该视而不见或是简单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随机应变,追随学生的兴趣爱好,抓住教学中的“意外”灵活调控教学。在这种时候,要善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避免质疑孩子的尴尬局面,让课堂教学迸发创新火花。 [案例三]: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英语课,一位教师准备新授一些walk,run,swim,climb,fly动作类的词并让学生能运用句型“I can …”进行描述。教师为了直观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事先预想了相应的动作,并准备了相应的单词卡片。当上课还未满10分钟时,就听坐在后排的男生忽然大声喊起来:“蜜蜂!蜜蜂!”顿时整个班级骚动起来,蜜蜂飞到哪,哪里就传出叫声,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转移到蜜蜂身上,全然不顾后面有老师在听课。教师对这一现象也有些措手不及。但马上就看见教师指着乱飞的蜜蜂大声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有学生马上回答说:I can see a bee.紧接着又听到教师说:Look at the bee. It can fly.并引导学生说:Little bee, little bee, fly out, fly out!
全班同学都跟着兴奋起来,边挥动双臂边重复这句话。当蜜蜂停在窗户上,教师把窗打开,小蜜蜂飞了出去。接下去教授表示动作的几个单词时,教师放弃了出示图片的方法,而是顺着“The little bee can fly.”的思路提出问题: I’m a bee. I can fly. Then,who are you? What can you do? 听了这个问题之后,学生的思路一下被打开,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说道:I’m a rabbit. I can jump. I’m a fish .I can swim. I’m a bear. I can climb. I’m a tiger. I can run…
简析:教师的机智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对偶发事件的处理和应急能力。这位教师能及時化解课堂上出现的“尴尬”,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变“尴尬”为自己的教学资源,随机调整了教学内容,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有效的调控,使教学目标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顺利完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巧引“辩论”, 助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不同的见解。当学生有不同想法或发生意见分歧时,可以引导学生以“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人独特体验,还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有效地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在争辩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他们反应灵敏、有主见、善于表达、有个性的地精彩表现。这样的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处理方式,关注了学生的心理现实性和儿童认知兴趣,加上教师的辅助语言起到渲染气氛、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学生运用英语表达发挥极致,提高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助学生全面发展。
[案例四]:笔者在教学四年级下At a farm Part B Let’s learn公开课时,在巩固拓展环节,笔者请学生说自己喜欢的农作物,并说明理由,如I like cucumbers,because they are tender and green, they are fresh. I like onions. because they are round, pink and white, they are yummy. 只有少数活跃者参与其中,大部分同学兴趣黯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为什么参与度不高呢?我突发奇想,何不来一场“自由辩论赛”,看哪种食物喜欢的人最多。于是我当裁判,在cucumber, onion, potato, carrot单词下面画一个农场,学生每说一个喜好理由,我就在该农场里画农作物,看哪个农场的农作物最多。学生突然兴趣高昂起来,说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争强好胜,为自己喜欢的农作物“debate(争辩)”。如:I like carrots . they are long and orange. They are yummy. I like potatos, they are brown. They are healthy for us,…
简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他们反应灵敏、有主见、善于表达、有个别学生的回答让你眼前一亮。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辩论”,既巩固了单词,训练了孩子的句型,又扩大了他们的词汇量,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尊重了学生的个人独特体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我们的课堂中随时都有“意外生成”,我们教师应及时捕捉和巧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敢于因势利导、打破计划,经常对预定的目标、内容进行反思和调整,促进学生的发展。动态生成式教学,不图省事和形式,追求真实自然,让学生能想、能干、能看、能谈。为了更好地捕捉和巧用动态生成资源,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适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进程或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实现比预想设计更好的教学目标,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使课堂教学更有活力。
“意外生成”是挑战,也是教育智慧迸发和提升的机遇;它是障碍,也是教学中独特的资源。它需要教师长期蕴积的教育艺术,也需要教师充满创造的教育机智;它呼唤教师要冷静思考,更呼唤教师用心去感应,去捕捉。
因此,我们要用一颗灵动的心去感应,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捕捉和有效利用这些“意外生成”,并将其巧妙地转化为积极的动态教学资源。让我们不但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更要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巧用”动态生成资源,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样我们的英语课堂就会因“生成”而靓丽不断,因“巧用”而精彩不断。
参考文献:
[1]陈怡.关注动态生成资源.中小学教学与研究,2007(5).
[2]陈华忠.课堂教学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放出异彩.辽宁教育,2006(9).
[3]龚海平.小学英语与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的利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3).
[4]咎淑华.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学机智运用例谈.中小学教学与研究,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