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教育活动观摩、研评,是幼儿教师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成长最直接、最常见的一种途径,是幼儿教师在教育行动中获得处理复杂的、不确定情境中的知识和能力,甚至是获得教育智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活动目标;背景;途径;方法
在各种各样的幼儿园教育观评活动中,普遍存在着“观得多,思得少;听得多,评得少”的现象。究其原因,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观评的目的性不明,没有任务。幼儿园教师参加观评活动,往往是服从幼儿园的安排,而非个人的需要,或者只是完成个人观课节数的要求,所以常常是“人在心不在”,更谈不上观后评了。二是观评的内容不解,没有方法。幼儿园教师在观评活动中大多是只用眼和耳,却不会用腦和口,一方面受到传统教研模式的限制,即被动式观评;另一方面也受到个人能力的限制,不知道观什么,评什么,怎么观,怎么评。因此,围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观评,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
在幼儿园,每一个教育活动都由活动产生背景、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三个主要因素构成,缺少任何一个部分,都是不完整的。而这三个部分又是紧密相关、无法独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产生、相互影响。
活动产生背景,即活动从哪里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对各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时又提出了“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要产生,比如小班健康活动《勇敢的小雪人》就来自“3-4岁幼儿能延地面直线或在较矮物体上走一段;分散跑时能躲避他人的碰撞”的发展需要。幼儿总是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对事物充满兴趣,所以幼儿园生成教育活动往往来自幼儿的生活和兴趣,比如秋天幼儿午餐后的散步活动,各种各样飘落的树叶引起了幼儿关注,在捡落叶、观察比较树叶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于是主题综合教育活动《树叶》就产生了。
找准活动从哪里来,也就能清楚地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以及幼儿的兴趣点和已有经验层次,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无疑是最基础的基础。
活动目标,即活动将把幼儿带到哪里去。目标体现的是教育活动的价值、引领和自我教育,即活动目标不仅要体现活动材料的价值,同时也要体现活动材料对幼儿的引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可能达到的目标,充分体现教育活动的主体性、指向性和可测性。比如大班艺术活动《好玩的沙画》,活动目标是:体验沙画创意的新奇,感受创作的快乐;初步尝试运用撒、抠,抓,刮,漏等方法进行沙画创作;尝试用新的材料和多种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从目标的表述上体现了活动的主体性,即幼儿体验、感受、幼儿尝试、幼儿表达;从目标的维度上体现了活动的指向性,即在情感、认知和能力三个方面要达成的目标;从目标的内容上体现了活动的可测性,即幼儿对沙画的好奇心、创作的欲望以及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更是把活动选材——沙画所带来的奇妙的教育价值体现了出来,通过引领幼儿想象、创作和自由表达,获得沙画的相关知识和艺术表现技能。
准确解读活动目标,是教师对学科领域价值的深层领悟、对活动方向的准确把握的专业要求。
教育活动内容,即通过什么途径或方法,发挥选材的作用,实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一个教育活动最直接最可见的部分就是活动内容,它是由教与学这两种活动组成的复合性活动。如何教,如何学,教学如何相长,教与学是如何实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观评活动的主要内容。《指南》指出:“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也就是说,幼儿的原有经验、知识是教与学的起点,也是教育活动过程中的重要资源。《指南》又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可见,幼儿是在游戏中学,是一种自发自愿又自主的活动。因此,无论是教的策略还是学的方法,不仅要以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还要以帮助和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建构新知为最终目的。例如大班语言活动《动物服务中心》,整个活动以幼儿熟悉认识的动物为基础,创设生活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回忆、运用各种动物的特征或习性的过程中,通过设疑、猜想、模仿等方式,激发幼儿一路探寻、一路想象、一路表达,从说一个短句,到说一句完整的话,到说一段话,层层递进,幼儿在自主愉快的情景中深度感知体验助人的快乐、大胆探索解决问题后的新知建构中完成了整个活动。
幼儿园教师的观评活动是获得教育技能、专业成长的一种学习方式,而这样的学习必须是本人心智积极参与的过程。只有这样,教育的智慧才能在心灵扎根、生长、开花、结果;也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回归原旨,尊重幼儿,为幼儿营造自由、平等的教育环境,让幼儿享受快乐而有尊严的童年生活。
参考文献:
[1]崔永漷.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J].教育研究,2012(5).
[2]韩月红.“学”与“教”的原点性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13(5).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教育部,2012(9).
作者简介:吴萍,安徽省马鞍山市,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关键词:活动目标;背景;途径;方法
在各种各样的幼儿园教育观评活动中,普遍存在着“观得多,思得少;听得多,评得少”的现象。究其原因,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观评的目的性不明,没有任务。幼儿园教师参加观评活动,往往是服从幼儿园的安排,而非个人的需要,或者只是完成个人观课节数的要求,所以常常是“人在心不在”,更谈不上观后评了。二是观评的内容不解,没有方法。幼儿园教师在观评活动中大多是只用眼和耳,却不会用腦和口,一方面受到传统教研模式的限制,即被动式观评;另一方面也受到个人能力的限制,不知道观什么,评什么,怎么观,怎么评。因此,围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观评,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
在幼儿园,每一个教育活动都由活动产生背景、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三个主要因素构成,缺少任何一个部分,都是不完整的。而这三个部分又是紧密相关、无法独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产生、相互影响。
活动产生背景,即活动从哪里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对各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时又提出了“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要产生,比如小班健康活动《勇敢的小雪人》就来自“3-4岁幼儿能延地面直线或在较矮物体上走一段;分散跑时能躲避他人的碰撞”的发展需要。幼儿总是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对事物充满兴趣,所以幼儿园生成教育活动往往来自幼儿的生活和兴趣,比如秋天幼儿午餐后的散步活动,各种各样飘落的树叶引起了幼儿关注,在捡落叶、观察比较树叶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于是主题综合教育活动《树叶》就产生了。
找准活动从哪里来,也就能清楚地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以及幼儿的兴趣点和已有经验层次,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无疑是最基础的基础。
活动目标,即活动将把幼儿带到哪里去。目标体现的是教育活动的价值、引领和自我教育,即活动目标不仅要体现活动材料的价值,同时也要体现活动材料对幼儿的引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可能达到的目标,充分体现教育活动的主体性、指向性和可测性。比如大班艺术活动《好玩的沙画》,活动目标是:体验沙画创意的新奇,感受创作的快乐;初步尝试运用撒、抠,抓,刮,漏等方法进行沙画创作;尝试用新的材料和多种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从目标的表述上体现了活动的主体性,即幼儿体验、感受、幼儿尝试、幼儿表达;从目标的维度上体现了活动的指向性,即在情感、认知和能力三个方面要达成的目标;从目标的内容上体现了活动的可测性,即幼儿对沙画的好奇心、创作的欲望以及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更是把活动选材——沙画所带来的奇妙的教育价值体现了出来,通过引领幼儿想象、创作和自由表达,获得沙画的相关知识和艺术表现技能。
准确解读活动目标,是教师对学科领域价值的深层领悟、对活动方向的准确把握的专业要求。
教育活动内容,即通过什么途径或方法,发挥选材的作用,实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一个教育活动最直接最可见的部分就是活动内容,它是由教与学这两种活动组成的复合性活动。如何教,如何学,教学如何相长,教与学是如何实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观评活动的主要内容。《指南》指出:“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也就是说,幼儿的原有经验、知识是教与学的起点,也是教育活动过程中的重要资源。《指南》又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可见,幼儿是在游戏中学,是一种自发自愿又自主的活动。因此,无论是教的策略还是学的方法,不仅要以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还要以帮助和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建构新知为最终目的。例如大班语言活动《动物服务中心》,整个活动以幼儿熟悉认识的动物为基础,创设生活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回忆、运用各种动物的特征或习性的过程中,通过设疑、猜想、模仿等方式,激发幼儿一路探寻、一路想象、一路表达,从说一个短句,到说一句完整的话,到说一段话,层层递进,幼儿在自主愉快的情景中深度感知体验助人的快乐、大胆探索解决问题后的新知建构中完成了整个活动。
幼儿园教师的观评活动是获得教育技能、专业成长的一种学习方式,而这样的学习必须是本人心智积极参与的过程。只有这样,教育的智慧才能在心灵扎根、生长、开花、结果;也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回归原旨,尊重幼儿,为幼儿营造自由、平等的教育环境,让幼儿享受快乐而有尊严的童年生活。
参考文献:
[1]崔永漷.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J].教育研究,2012(5).
[2]韩月红.“学”与“教”的原点性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13(5).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教育部,2012(9).
作者简介:吴萍,安徽省马鞍山市,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