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第一责任人,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推进和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成败。
关键词:教师;创新教育
1 更新教育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行动的灵魂,观念指导行动,行动又深化观念的转变。没有正确的教育观作为导向,就不会有教师扎实有效的创新实践,也就不会形成较强的教学创新能力。为了使学生多注意基础理论的学习,用卷面考试来检测教学情况未尝不可,但是如果把它作为一成不变的评估体系,那就失之偏颇了。因为在这样一种氛围下造就的教师角色,体现不出教师劳动的创造本质,也贬低了教师应有的生命价值。我们不可能指望缺乏创新能力的教师能培养出勇于创新的学生。要纠正这种偏颇,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首先应该摈弃标准件型的人才观——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人、塑造人的观念,因为这种人才观束缚、扼杀学生个体创造的潜能。现实生活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在学校听话的、书面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踏上社会后,未必是创造型的人才。实践告诉我们:只有那些素质全面特别是具有科学批判精神和探索、发现能力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其次,是树立新的师生观,构建教学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和做法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多向思辩力。而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良好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更感到亲切和自然,它胜过了许多教育。
2 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并非毫无使用价值,但在新形势下教师应在新观念的指导下,给教学方法注入新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唯书本而照本宣科,而应博览相关书籍,了解社会和企业的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最佳的组合,教给学生最有用的知识。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教师应站在科学的最前沿,把最新的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态度,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此,教师关注的应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而更应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努力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教会学生终身受益的思想、方法、观念、意识、态度、精神以及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多边活动,影响效果的因素有很多,通过长期的探素和研究,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总结了很多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探索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技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由于课程的性质、学生的基础及教学环境的不同,每一堂课的教学方法也不会相同。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3 掌握现代技术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教育信息的搜集、整理、利用等日益向大容量、网络化、快速化方向发展,呼唤着每一位教师加快掌握各种新的教学手段,去迅速适应科技发展的新要求。可以说,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我们要想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从而实现教学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不可能的。因此,形势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注意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其他先进教育技术,并能逐步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学习创意、制作多媒体课件,力求使课件系列化、模块化和网络化,以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功能。课件设计时要注意在进行相关知识的讲授时,容量要适中。
在当前信息化的社会,教师如果没有捕捉、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不可能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动力,也就难以形成教学创新的能力。平日里我们常常看到有的教师很用功,掌握了大量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在他们口中、笔下却是杂乱无章的,更没有从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而有的教师却能够根据看起来很平常的资料提出属于自己的深刻思想,并且叙述清晰。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这样的教师缺乏对信息的筛选、吸纳,对资源整合、提炼精华的能力。
4 树立责任意识
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创新,凡是在社会历史领域进行活动的人,都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关键在于我们愿意不愿意去创新,是不是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己任,是不是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目标来看待。我们要从为学生升学负责,转变为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从为学生的学习、升学作规划,转变为为学生的一生作规划。只要我们牢固树立起一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为学生的一生作规划”的责任意识,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去改变我们自己,就没有理由不去为我们的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活动。很多教师怕改革、怕影响升学率、怕家长抱怨,因而被迫或自愿地沉睡在古老的教育模式之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靠苦干、加班、超负荷地工作以换取升学率。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全新意识: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应树立教育科研责任意识。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更不是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
总而言之,要成为一个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教师,在思想上要突出一个“敢”字,在理念上要突出一个“新”,只要方向正确,我们应该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提高教学质量。在行动上要突出一个“实”字,不做表面文章、不人云亦云,学实用的知识、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做有实效的事情。
(责任编辑 杜和)
关键词:教师;创新教育
1 更新教育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行动的灵魂,观念指导行动,行动又深化观念的转变。没有正确的教育观作为导向,就不会有教师扎实有效的创新实践,也就不会形成较强的教学创新能力。为了使学生多注意基础理论的学习,用卷面考试来检测教学情况未尝不可,但是如果把它作为一成不变的评估体系,那就失之偏颇了。因为在这样一种氛围下造就的教师角色,体现不出教师劳动的创造本质,也贬低了教师应有的生命价值。我们不可能指望缺乏创新能力的教师能培养出勇于创新的学生。要纠正这种偏颇,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首先应该摈弃标准件型的人才观——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人、塑造人的观念,因为这种人才观束缚、扼杀学生个体创造的潜能。现实生活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在学校听话的、书面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踏上社会后,未必是创造型的人才。实践告诉我们:只有那些素质全面特别是具有科学批判精神和探索、发现能力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其次,是树立新的师生观,构建教学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和做法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多向思辩力。而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良好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更感到亲切和自然,它胜过了许多教育。
2 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并非毫无使用价值,但在新形势下教师应在新观念的指导下,给教学方法注入新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唯书本而照本宣科,而应博览相关书籍,了解社会和企业的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最佳的组合,教给学生最有用的知识。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教师应站在科学的最前沿,把最新的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态度,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此,教师关注的应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而更应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努力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教会学生终身受益的思想、方法、观念、意识、态度、精神以及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多边活动,影响效果的因素有很多,通过长期的探素和研究,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总结了很多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探索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技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由于课程的性质、学生的基础及教学环境的不同,每一堂课的教学方法也不会相同。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3 掌握现代技术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教育信息的搜集、整理、利用等日益向大容量、网络化、快速化方向发展,呼唤着每一位教师加快掌握各种新的教学手段,去迅速适应科技发展的新要求。可以说,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我们要想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从而实现教学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不可能的。因此,形势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注意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其他先进教育技术,并能逐步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学习创意、制作多媒体课件,力求使课件系列化、模块化和网络化,以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功能。课件设计时要注意在进行相关知识的讲授时,容量要适中。
在当前信息化的社会,教师如果没有捕捉、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不可能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动力,也就难以形成教学创新的能力。平日里我们常常看到有的教师很用功,掌握了大量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在他们口中、笔下却是杂乱无章的,更没有从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而有的教师却能够根据看起来很平常的资料提出属于自己的深刻思想,并且叙述清晰。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这样的教师缺乏对信息的筛选、吸纳,对资源整合、提炼精华的能力。
4 树立责任意识
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创新,凡是在社会历史领域进行活动的人,都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关键在于我们愿意不愿意去创新,是不是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己任,是不是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目标来看待。我们要从为学生升学负责,转变为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从为学生的学习、升学作规划,转变为为学生的一生作规划。只要我们牢固树立起一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为学生的一生作规划”的责任意识,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去改变我们自己,就没有理由不去为我们的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活动。很多教师怕改革、怕影响升学率、怕家长抱怨,因而被迫或自愿地沉睡在古老的教育模式之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靠苦干、加班、超负荷地工作以换取升学率。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全新意识: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应树立教育科研责任意识。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更不是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
总而言之,要成为一个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教师,在思想上要突出一个“敢”字,在理念上要突出一个“新”,只要方向正确,我们应该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提高教学质量。在行动上要突出一个“实”字,不做表面文章、不人云亦云,学实用的知识、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做有实效的事情。
(责任编辑 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