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语文学习的必要性研究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v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阅读能力、语言艺术、文字功底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但是,目前我国大学课程中语文课程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提高语文课程“江湖地位”、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对比大学生高考语文和英语成绩着手,阐述了大学生语文功底现状,分析了学生功底薄弱的原因和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提升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语文学习 必要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作为我国母语,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和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语文作为我国的母语学科,毫无疑问在我国教育方面占据着学科之母的地位,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全球化发展,国际交流日益密切,外语学习热潮持续高涨,英语教育全面铺开。然而,作为母语学科的语文教学却在英语热潮之下被忽略,甚至有被英语学科赶超的趋势,母语教学缺失问题日益突出,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带来的弊端也逐步显现。与此同时,低水平的语文文化水平对外语学习的负迁移作用,导致英语学习效果不佳,母语学习也逐渐势弱,引起了社会广泛讨论与担忧。为实现语文学习与英语学习互促并进,实现双赢目的,本文探讨了语文素质水平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进而分析加强语文学习的必要性。
   一.当代大学生高考语文和英语成绩比较及其内在关联
   (一)当代大学生高考语文和英语成绩现状
   为了直观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英语水平,笔者对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014-2017级815名大学生的高考成绩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815名学生当中,语文、英语最高分分别为130分和145分,平均分分别为108.5分和118.7分,语文成绩均劣于英语成绩。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也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在中文写作方面存在极大的不足,作文功底差,多数同学不愿写作也不会写作,一方面表现在标点、语法运用混乱,另一方面表现在行文结构无逻辑,还表现在文字苍白无力,无营养、无内涵。
   (二)语文素质水平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先行学习知识往往影响后续学习,在教育心理学中这现象称为“学习的迁移”(郭钟庆,2004)。在双语学习领域,后来,人们提出了更为适用的理论,即“语言迁移理论”,该理论认为,母语会因目的语与自身语言特征地相似或差异而对目的语习得过程中起正迁移或负迁移作用。
   本文通过对语文学习与英语学习的相关性分析来验证汉语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为分析探讨语文水平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论证语文成绩与英语成绩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为语文英语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学习自信提供数据支持。样本选取了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014级~2017级,园艺、茶学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共81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学生地高考语文成绩与英语成绩作为样本数据,进行比较研究。
   2.数据结果分析
   从语文成绩与英语成绩描述性统计量结果可以看出,参与分析的两个变量样本数目均为815, 其中,语文成绩的平均值是108.5000,标准偏差是8.5370;英语成绩的平均值是118.6704,标准偏差是12.0691。在统计数据中,标准差是表示一组数据关于均值的平均离散程度,那么从二者标准差可以看出高考英语成绩的之间的离散程度比语文成绩地离散程度大。
   语文成绩与英语成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考语文成绩与高考英语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0734,且在0.05的显著水平上与0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在0.05的显著水平上,所选样本群体的高考语文成绩与高考英语成绩具有相关性,虽然相关程度不高,但也成正相关性;通过比对高考语文成绩与高考英语成绩的相关系数可看出,二者皆成正相关性,且高考语文成绩对高考英语成绩的影响力更大。这为语文水平在英语学习中的发挥着正迁移作用提供了论证。
   语文作为我国的母语学科,对于第二语言——英语的学习有一定限制,但不应过度的讨论母语对目的语学习的负迁移效应,而应发掘其正迁移作用。拥有高语文素质水平的学生在英语阅读中能更加容易体会英语文章的情感色彩与内蕴;在英语翻译中能更巧妙与准确地运中汉语词汇;在英语写作中能对题意领会透彻,写出具有完整结构与丰富立意的文章(王前,2015)。简而言之,语文文化素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且是持续性、双向性的影响。汉语词汇量越丰富,阅读量越大,写作实践量越充分足,语文运用能力越强,英语学习受到的正面影响和正向迁移作用也相应提高(刘桂英2011)。
   二.大学生语文素质势弱的原因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内受重视程度越发提高,英语课程在中小学学习阶段以及在中考和高考中的重要性也逐步提升,大学期间英语更是作为大一、大二时期的必修课,而语文课程只是在某一学期作为选修课存在,甚至有的学校或者专业根本就没开设语文相关课程,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对母语课程学习的热情和投入。另外,学校教学方式的落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等都是当代大学生语文素质势弱的重要原因。
   1.大学生自身学习动力不足。普遍来讲,当代大学生对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提高母语水平的态度较为消极。曾有研究者对江西师范大学在校生进行問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中学时期的语文知识掌握不扎实,这也说明,在应试教育下,学生注重的是如何在语文上考取更高的分数,而不是真正把知识化为己用(李弘孝,2010)。此外,作为我国的母语学科,学生从小就处于汉语学习的环境中,对待语文学习会抱有一种侥幸心理,觉得在现有的环境中没必要再加强学习;而且语文更多是对学生主观能力的考查,与之相比,在英语学习上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专项练习便能立竿见影,自然能更受到学生的追捧。    2.语文教学方式不完善。语文具有两大属性,人文性与工具性,这也注定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不同。比起侧重理论方法讲授,一个问题对应唯一答案的专业学科,语文更忌讳的是失去个性,千人一面的教学方式(金海鹰等,2016)。学生并非没有提升文学素养的需求,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沿用了生硬古板的方式,讲授内容常年雷同,教学方式模式化;抑或是教学的定位重点与学生需求出现偏差,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的特点,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或者过于追求语文的人文性,却忽略了漢语交流,文字表达等基本工具属性。综上所述,最主要原因还在于课程定位不明确。
   3.社会环境功利性导致语文学习被忽略。在物欲追求膨大,就业压力严峻的大环境下,学生群体在分配学习时间与精力上,会不由自主地偏爱日后对自己毕业后谋求职业有帮助的课程上。较于其他课程教育而言,整个社会对于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显得不足。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许多企业会对学生的外语能力有所要求,甚至在某些高校中,外语等级考试还与学生的毕业挂钩,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势必对母语教育带来很多不良后果(那天聪,2013)。
   三.语文学习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
   1.有利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语文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起点学科,在人文精神培养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现代高等教育语文素材中多涵盖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历史发展、哲学经典文学等知识,学生带着批判与辩证的思维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能深入语文文化氛围,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提高对汉语的领悟水平,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语文兼具思想教育和道德熏陶功能,结合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德育因素,传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优良品格,扩大人生感悟,实现人格完善,在学生学习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积极的人生追求。
   2.有利于增强学生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大学生审美水平
   想象力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占据着很大比例,不仅影响着创作者,亦深刻地影响读者。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真”与“假”充分挖掘出来,在简洁的文字中将人物地动作,场景的画面,作者的思想表现出来;而学生在进行语文创作地同时,可以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地创作思维,不仅能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还能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培养(宋惠萍,2013)。再者,学习语文是一种美的享受,因为语文本身就是一副多姿多彩的画卷,用优美的语言来歌颂美好事物与高尚情操。学习语文,不仅能丰富个人情感世界,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还能提高审美情趣,树立健康的审美观,正确判断身边的是非,善恶,美丑,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培养综合文化水平
   语文本就是融“听、说、读、写”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孟庆兵,2010)。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能,并赋予其人文性,获取应用型语文技能,在大学生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如面试、写作、表达等方方面面都能派上用场。比如,在进行读的能力训练中,可以强化学生收集信息,并对其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的能力;在应用文写作中,通过学习个人简历、求职信、应聘书等使用文本的写作格式与技巧,总结现实面试过程中的提问与语言技巧,深化写作能力与沟通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四.提升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路径
   1.学校要加强大学语文教育顶层设计。首先,要明确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语文必须区别于以往中小学语文教育,要充分发挥语文教育对提升大学生“软实力”的根本作用,包括语言能力、文学底蕴、道德品质、人格魅力等,也要发挥语文教育对大学生写作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实际作用,为日后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语言和文字基础。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大学语文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通过文学赏析的方式向大学生们传授中华优秀语言艺术文化,切实提升其审美、思辨、欣赏、表达、创新等各方面能力。再次,要确保大学语文课程的必修地位。目前,很多学校都已开设《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语文课程,但属选修课范畴,相比《大学英语》必修的江湖地位,大学语文课程逊色不少。此外,在课程学分和学时上讲,英语课程所开设的学期数、学时数和学分都远高于语文课程。因此,要想引起广大师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和投入,必须将其纳入必修课程范围,而且只有增加其学时数才能确保效果。最后,要建设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一是教师队伍的数量要跟得上;二是教师队伍的质量要上得去,既要科班出身专业好,还要愿教、能教,激发学生们学习积极性。
   2.学生要充分认识提升语文素质的重要意义。主观上的兴趣爱好和客观上的必须要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兴趣爱好是广大学生主动学习的内生动力,语文课程的开设要紧扣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性格特点,在教学方法、课程内容、考核方式上均要有所体现。“必须要学”是广大学生被迫学习的外在动力,就大学四年而言,《大学语文》等相关课程调整为必修课程后,学生必须拿到该课程学分后方可毕业;就今后工作生活而言,语言作为一项基本生存技能,功力的深厚程度直接影响个人进步快慢和成就高低。
   《语文课程标准》中总结道:“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见,语文学习不仅能广泛传播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个性发展。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学习语文的必要性,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育人育才的功能,培养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用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金海鹰,黄瑶.韩国高校母语教育及其对中国母语教育的启示[J].中州大学学报,2016,33(01):79-85.
   [2]王前.从汉译英看学生汉语水平对英语水平的影响[J].才智,2015(23):136.
   [3]那天聪.大学生母语能力普遍低下的原因和对策探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62.
   [4]宋惠萍.大学语文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25):262-263.
   [5]刘桂英.浅论高校母语教育边缘化的危害[J].价值工程,2011,30(30):214-215.
   [6]孟庆兵.谈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0.
   [7]李洪孝.当代大学生母语水平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
   [8]郭钟庆.英语学习过程中语言迁移现象研究概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89-92.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星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高校應用文写作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探索基于互联网的线上和线下应用文写作教学路径,是打破传统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需要充分发挥实体课、网络平台、校园实践等社会力量协同运作的优势,构建“三位一体、协同教育”的教学模式,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 应用写作 三位一体 课程育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文化底蕴形成的重要途径。“整本书阅读”自从被应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之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更多的学生学会了如何有序开展整本书或者一类书的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经典著作,被誉为超越国界的文学作品,是引导现代年轻人追求理想的教科书。利用《鋼铁是怎样炼成的》对学生开展整本书多元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书籍内容多角度的理解,强化名著阅读的教学效果,
内容摘要:诞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打工诗”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中国“打工潮”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数以亿计的打工者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打工的艰难历程,透视出转型期的中国所发生的深刻社会变化。“打工诗”以在生存中写作的姿态,直面现实人生的惨淡与悲凉,给打工群体以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代表数以亿计的百姓发出底层的声音。当前,对“打工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本体及对整个文化语境的重要意义上,但“打工诗”也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学也产生了新的认知。各种教育理念层出不穷,都受到了教育学界的全面关注,其中生命教育理念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该理念与传统的教育理念有本质的区别,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生命的发展,贴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强调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寻找到与自然相处的能力,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生命教育理念,可以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积极
内容摘要:本文选取《哈姆雷特》朱生豪译本和梁实秋译本中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原文及译文为研究对象,结合翻译目的论的三大原则,对译文进行对比研究,从而让读者意识到翻译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并引发读者对译者与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产生新思考。   关键词:翻译 《哈姆雷特》 汉译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富盛名的作品,书中扣人心弦的剧情和作者登峰造极的艺术渲染手法,为这部著作赢得了一代代人的青睐。
内容摘要:教师如何解读教材,影响教师运作的课程以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目的论视阈下,教师解读教材要遵循连贯原则—即教师在解读教材的时候要尊重学情、忠诚原则—即教师要忠于教材进行解读、目的原则—即教师要明确作者、编者、学习者的目的、意图。本文旨在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穷人》为例,探讨目的论视阈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解读教材。   关键词:教材解读 目的论 三原则   解读教材是教师日常教学工
内容摘要:阅读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课外阅读,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文化素养的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课外阅读。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们制定阅读计划,明确阅读目标,坚持打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摘抄笔记,在竞争中展现自我,提升自我。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外阅读 指导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和语文核心素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进程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策略随之完善,逐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合。但结合我国当前语文教学情况分析,在初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缺陷,影响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因此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时,语文教师需引入多元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学习古诗文知识,熏陶良好文学素养,促使学生全面成长。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词教学 策略   我国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古诗词占有重要地位,
青年是足球的新力量和旗舰.如果将足球引入中小学的体育教室,让孩子们接触足球,体验足球,热爱足球,整个校园足球将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的足球后备人才储备将继续流动.目前,我
内容摘要:近日有幸参加一个诗歌专题同题异构的听课活动,课文内容是是高中语文部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芣苢》和《文氏外孙收麦》两首诗歌。接连听了数节课,作为一节古典诗歌鉴赏教学课,如何品读古典诗歌之美,本文结合这两首诗歌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关键词:古典诗歌 鉴赏教学 品读之美 研究   近日有幸参加一个诗歌专题同题异构的听课活动,课文内容是是高中语文部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芣苢》和《文氏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