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有效教学成为落实教育改革的关键词,也是学科教师越来越重视的问题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发展数学思维,以获得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对有效教学的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游戏场景;生活实例;小组合作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上升期,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抓住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之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同时,这一教学理念与素质教育观念相契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数学的趣味化特征,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并使学生习惯性地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以保障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小学数学为切入点,从“构建游戏场景、引用生活实例、小组合作方式”三个方面对有效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构建游戏场景,活跃课堂氛围
由于小学数学知识大多数以数字、符号、概念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此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也常常使课堂产生沉闷的氛围,导致教学低效甚至无效。因此,教師应根据小学生爱动这一心理特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构建游戏场景,学生不自觉地参与其中。这样不仅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新知识,还能活跃课堂氛围,以提升教学质量。
以“可能性”章节为例,为了使学生对可能性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笔者首先提出:“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做一个幸运转盘的游戏,看看哪位同学比较幸运,能够转到一等奖。”由于学生们都想成为那个“幸运者”,于是学生纷纷举手示意想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这时,课堂氛围变得较为活跃,在此情况下,组织学生开展“幸运转盘”游戏活动,请每个学生走到讲台上,转动课前准备好的转盘。游戏结束后,提出:“刚刚有些学生是幸运者,转到了一等奖,有的同学转到了二等奖,有的同学转到了参与奖,转到哪个奖,都是有可能的,这节课我们就研究一下可能性”,于是展开了教学活动。因此,通过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也使得后续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用生活实例,引发情感共鸣
数学知识大多数来自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学生常常对新知识产生陌生感,导致很难融入学习活动中,对知识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概念层面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新知识赋予生活化特点,并引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例,这样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还能够拉近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同时,学生也能够体会到新知识的应用价值,以保障后续教学的顺利展开。
以“负数”章节为例,为了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负数,笔者首先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展示多个城市的温度。有些城市最低温度为零下20摄氏度,有些城市的温度为20摄氏度,由于学生对温度并不感到陌生,在此情况下,请学生思考并回答:“各数所代表的意思”,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对某个城市的最低温度与最高温度进行叙述,再次提出:“如何运用数字代表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呢?”学生产生了求知欲望,于是引出了“负数”这一概念,并展开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因此,引入生活实例,不仅让学生感同身受,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负数的理解,从而为后续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三、小组合作方式,激发探究欲望
现代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恰恰顺应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应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并组织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使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其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以“位置和方向”章节为例,为了使学生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笔者课前请学生准备好刻度尺、量角器、铅笔等学习用具。首先组织学生分组,随后请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将导学案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如:“图中,学校在小明家北偏什么的位置上,距离为多少?”随后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同时,学生将自己的观念与小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分享、探讨,并最终找到问题所对应的答案。一段时间后,小组代表将小组内讨论后的结果表达出来,最后,笔者将学生表达的结果进行强调与补充。通过这一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每个学生获得新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使学生在交流互助的过程中,思维更加具有独立性和灵活性。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同时,教师也不能忽视学生内在情感的变化,使学生保持一定的学习热情,此外,也应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活学生的各项潜力,从而促进有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建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2017,4(4):117-118.
[2]张晓平.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应用模式探究[J].学周刊,2017(29):164-165.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游戏场景;生活实例;小组合作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上升期,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抓住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之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同时,这一教学理念与素质教育观念相契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数学的趣味化特征,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并使学生习惯性地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以保障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小学数学为切入点,从“构建游戏场景、引用生活实例、小组合作方式”三个方面对有效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构建游戏场景,活跃课堂氛围
由于小学数学知识大多数以数字、符号、概念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此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也常常使课堂产生沉闷的氛围,导致教学低效甚至无效。因此,教師应根据小学生爱动这一心理特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构建游戏场景,学生不自觉地参与其中。这样不仅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新知识,还能活跃课堂氛围,以提升教学质量。
以“可能性”章节为例,为了使学生对可能性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笔者首先提出:“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做一个幸运转盘的游戏,看看哪位同学比较幸运,能够转到一等奖。”由于学生们都想成为那个“幸运者”,于是学生纷纷举手示意想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这时,课堂氛围变得较为活跃,在此情况下,组织学生开展“幸运转盘”游戏活动,请每个学生走到讲台上,转动课前准备好的转盘。游戏结束后,提出:“刚刚有些学生是幸运者,转到了一等奖,有的同学转到了二等奖,有的同学转到了参与奖,转到哪个奖,都是有可能的,这节课我们就研究一下可能性”,于是展开了教学活动。因此,通过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也使得后续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用生活实例,引发情感共鸣
数学知识大多数来自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学生常常对新知识产生陌生感,导致很难融入学习活动中,对知识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概念层面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新知识赋予生活化特点,并引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例,这样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还能够拉近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同时,学生也能够体会到新知识的应用价值,以保障后续教学的顺利展开。
以“负数”章节为例,为了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负数,笔者首先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展示多个城市的温度。有些城市最低温度为零下20摄氏度,有些城市的温度为20摄氏度,由于学生对温度并不感到陌生,在此情况下,请学生思考并回答:“各数所代表的意思”,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对某个城市的最低温度与最高温度进行叙述,再次提出:“如何运用数字代表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呢?”学生产生了求知欲望,于是引出了“负数”这一概念,并展开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因此,引入生活实例,不仅让学生感同身受,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负数的理解,从而为后续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三、小组合作方式,激发探究欲望
现代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恰恰顺应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应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并组织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使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其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以“位置和方向”章节为例,为了使学生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笔者课前请学生准备好刻度尺、量角器、铅笔等学习用具。首先组织学生分组,随后请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将导学案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如:“图中,学校在小明家北偏什么的位置上,距离为多少?”随后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同时,学生将自己的观念与小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分享、探讨,并最终找到问题所对应的答案。一段时间后,小组代表将小组内讨论后的结果表达出来,最后,笔者将学生表达的结果进行强调与补充。通过这一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每个学生获得新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使学生在交流互助的过程中,思维更加具有独立性和灵活性。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同时,教师也不能忽视学生内在情感的变化,使学生保持一定的学习热情,此外,也应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活学生的各项潜力,从而促进有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建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2017,4(4):117-118.
[2]张晓平.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应用模式探究[J].学周刊,2017(29):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