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笔者的问卷调查及多年的教学体验,发现当前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美术知识储备不足;审美能力比较差;创新能力不强。笔者曾在学生中做过调查:“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之为好的作品?”学生的回答可谓五花八门,有些认为,“凭直觉,我喜欢的就是好的。”有些学生认为,“很多艺术家的作品我都看不出好在哪里,画得一点都不像,看不懂。”大部分学生都以画得像与不像实物为标准来评价作品的好坏,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好与不好的观念,都是凭直觉进行判断。可以看出,学生对美术知识缺乏了解,兴趣不浓,很少主动去学习研究,大部分学生的审美观是片面的,有些甚至以丑为美,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当然,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美术老师,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端正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与评价。《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 。”那么,作为美术教师,应如何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呢?
一、创设良好的审美环境
首先,环境美是一种综合的美.它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环境美作为自然与人共同创造的产物,具有生态性和文明性;环境作为现实的客观存在,它具有真实性、生活性、宜人性。优美环境能对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利用环境美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学校作为学生的学习场所,对学生影响是非常大的。其次,在课室走廊的外墙等学生休息活动的场所挂放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这不但美化了校园,而且使学生感受到美术无处不在,这不仅对作者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增强学生自信心与自豪感,还能起到榜样作用,影响身边的学生,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进入美术活动中,活跃美术气氛,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二、创设浓厚的审美氛围
从氛围型美学因素看,有活动双边情感交流的和谐美,思维活跃兴趣盎然的意态美等。良好的活动氛围常常是既和谐又活跃,既紧张又有序,既庄严又亲切,既有竞争向上的意识,又有漫步知识田园的情调。这种气氛是富有审美意味的。要构建出这种富有美感的活动氛围,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建立新型的师生關系,在新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对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有很大作用。第二,组织学生开展“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讨论。生活是由真假、善恶、美丑共同构建起来的,也就是说,生活是由真善美的正价值与假丑恶的反价值共同组成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价值系统,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第三,组织学生开展黑板报、手抄报比赛。美术教师可以和其他科的教师联合起来共同组织学生黑板报、手抄报比赛,在评分标准上以内容美和形式美方面作为导向,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培养和激发审美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的兴趣一旦被激发,会伴随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去积极地认知事物。由此可见,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基础,美术学科要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保有一席之地,就应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内在兴趣。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的功能,视听、图文结合,给学生全新的感受。使学生保持一种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审美角度看,唯有具有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评价。
四、引导审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灵魂,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美术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培养创新思维的特征决定了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创新是一种能力,需要教育者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给予适当的引导,因材施教,鼓励创新,在创作中鼓励学生大胆滴突出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建立宽松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思维方法上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多运用发散思维、类比思维、想象思维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因此,教师在美术鉴赏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研究美术作品的方法不是单一的,方式也可以多样,从中挖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及创新能力。
五、提高美术教师的自身素质
在教学中,教师是引路者,是引导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本身的专业技能及教学素养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必须有足够的知识才能指引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当今提倡终身教育的时代,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素质,才能在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专业水平上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要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思想道德修养方面,俗话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教师的道德表现,很容易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只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为人师表;只有具备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判断能力,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第二,文化修养方面,中国历来崇尚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教师如果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高深的文学修养和流畅的表达能力,往往能让学生所佩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第三,专业修养方面,美术专业水平是审美教育的基础与保证,因此,只有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才能令学生信服。“要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就要有水龙水。”只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时代不断的向前发展,知识不断的变化更新,美术教师应与时俱进,勤于学习,勇于探索,不断提升、完善自我。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为国家、社会培养更优秀的的人才。
一、创设良好的审美环境
首先,环境美是一种综合的美.它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环境美作为自然与人共同创造的产物,具有生态性和文明性;环境作为现实的客观存在,它具有真实性、生活性、宜人性。优美环境能对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利用环境美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学校作为学生的学习场所,对学生影响是非常大的。其次,在课室走廊的外墙等学生休息活动的场所挂放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这不但美化了校园,而且使学生感受到美术无处不在,这不仅对作者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增强学生自信心与自豪感,还能起到榜样作用,影响身边的学生,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进入美术活动中,活跃美术气氛,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二、创设浓厚的审美氛围
从氛围型美学因素看,有活动双边情感交流的和谐美,思维活跃兴趣盎然的意态美等。良好的活动氛围常常是既和谐又活跃,既紧张又有序,既庄严又亲切,既有竞争向上的意识,又有漫步知识田园的情调。这种气氛是富有审美意味的。要构建出这种富有美感的活动氛围,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建立新型的师生關系,在新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对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有很大作用。第二,组织学生开展“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讨论。生活是由真假、善恶、美丑共同构建起来的,也就是说,生活是由真善美的正价值与假丑恶的反价值共同组成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价值系统,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第三,组织学生开展黑板报、手抄报比赛。美术教师可以和其他科的教师联合起来共同组织学生黑板报、手抄报比赛,在评分标准上以内容美和形式美方面作为导向,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培养和激发审美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的兴趣一旦被激发,会伴随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去积极地认知事物。由此可见,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基础,美术学科要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保有一席之地,就应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内在兴趣。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的功能,视听、图文结合,给学生全新的感受。使学生保持一种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审美角度看,唯有具有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评价。
四、引导审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灵魂,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美术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培养创新思维的特征决定了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创新是一种能力,需要教育者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给予适当的引导,因材施教,鼓励创新,在创作中鼓励学生大胆滴突出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建立宽松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思维方法上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多运用发散思维、类比思维、想象思维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因此,教师在美术鉴赏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研究美术作品的方法不是单一的,方式也可以多样,从中挖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及创新能力。
五、提高美术教师的自身素质
在教学中,教师是引路者,是引导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本身的专业技能及教学素养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必须有足够的知识才能指引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当今提倡终身教育的时代,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素质,才能在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专业水平上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要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思想道德修养方面,俗话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教师的道德表现,很容易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只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为人师表;只有具备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判断能力,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第二,文化修养方面,中国历来崇尚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教师如果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高深的文学修养和流畅的表达能力,往往能让学生所佩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第三,专业修养方面,美术专业水平是审美教育的基础与保证,因此,只有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才能令学生信服。“要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就要有水龙水。”只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时代不断的向前发展,知识不断的变化更新,美术教师应与时俱进,勤于学习,勇于探索,不断提升、完善自我。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为国家、社会培养更优秀的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