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藻类种类及其意义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zhch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藻类的细胞结构不同,把藻类分为原核藻类、真核藻类.对高中生物有关藻类进行生理、生态方面的分析,并对在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藻类问题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生物教学藻类水华珊瑚礁发菜地衣
  藻类植物一般都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能利用光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能独立生活的一类自养原植体植物.藻类植物体在形态上是千差万别的,它能适应各种生态环境,广泛地出现在生产生活中,课本中也应用了很多次.例如: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中涉及到了水绵;原核细胞中的模式生物蓝藻;观察叶绿体用到了黑藻叶;群落演替中出现的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地衣;深海物种多样性中出现的珊瑚虫和藻类的共生体珊瑚礁等.由于出现的种类多,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甚至于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混淆一些藻类的类别及特点,对藻类相关的环境问题的本质及应用理解不够.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
  一、藻类的种类
  1.原核藻类
  这类藻类由原核细胞构成,以细胞直接分裂的方法繁殖,还可以产生孢子或者进行无性生殖.原核藻类包括全部的蓝藻纲,蓝藻纲分为球藻目、管胞藻目和颤藻目.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常见的原核藻类有蓝藻、颤藻、蓝球藻、念珠藻、发菜、鱼腥藻等.
  2.真核藻类
  真核藻类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繁殖方式多种,有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等.真核藻类包括硅藻门、裸藻门、绿藻门、甲藻门、金藻门、红藻门、黄藻门、褐藻门.课本中常见的有黑藻、硅藻和绿藻门里面的水绵、衣藻、团藻、轮藻、伞藻、小球藻等.生活中常见的有紫菜、石花菜、海带等.
  3.如何辨析藻类细胞结构
  在高中生物课本中出现了很多藻类,没有具体的划分
  哪种属于原核,哪种属于真核,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出现的用途,辨析其细胞结构.比如: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用黑藻叶观察叶绿体,体现黑藻有除核糖体之外的细胞器,说明黑藻是真核藻类.在细胞核具有的功能资料分析中,用两种伞藻做了嫁接和核移植实验,表明了伞藻有细胞核,所以伞藻也属于真核藻类.在叶绿体的功能资料分析中,用水绵做实验材料,来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这个实验中,水绵独特的带状叶绿体会给学生很深的印象,当然对于记住它是真核藻类也会有所帮助.
  例如,关于蓝藻与黑藻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有双层膜包被的细胞核
  B.均以DNA为主要的遗传物质
  C.在线粒体内膜上都发生电子传递过程
  D.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生产者
  这道题中涉及两种类型的藻类,蓝藻是讲原核细胞时的模式生物,黑藻是观察叶绿体的材料,所以属于真核藻类.有了这样的概念后,这道题就容易判断了.
  二、与藻类相关的问题
  1.身兼荒漠开发先锋与土壤沙化诱因的两种角色——发菜
  发菜其实是蓝藻的一种,它能用无机碳和无机氮合成有机碳和有机氮,对改良荒漠土壤,繁衍其他生物有着重要意义.发菜被誉为“开发荒漠的先锋”.由于发菜跟“发财”谐音,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特别喜欢它,不惜以重金购买馈赠亲朋或制作佳肴,从而导致发菜的价格一路攀升.受到利益的驱使,很多人去草原搂发菜.一耙搂下去,地表的土层全部散开,地表上较浅的植物一搂而尽,就连扎根较深的荆棘、驼绒藜也受到了破坏,使草原植被受到大面积破坏,原本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加速了草原沙化和一些珍稀物种的灭绝,导致草原风灾和旱灾程度加重、沙尘暴的加剧.
  2.现代生物进化的奠基者和水华赤潮的始蛹者——蓝藻
  当原始的蓝藻诞生后,它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大量的O2,使生物代谢由厌氧型进化为需氧型.由于需氧型代谢比厌氧型代谢能量利用效率高,需氧型生物的出现使地球上的生命活动更趋活跃,生物进化的进程也随之加快.此外,由于大气圈中氧气增多,在平流层形成能够吸收大部分紫外线的臭氧层,使地球表面除海水对生物起到庇护作用以外,又增加了一层保护层,从而为古生代植物的登陆创造了条件.所以说蓝藻不仅是现在环境的开创者,也是后来生物发展的铺路石.
  然而“水体的癌症”——水华赤潮是由蓝藻、硅藻、绿藻等引起的,蓝藻引起的最普遍.由于人们过量施用化肥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所流入水域的氮、磷等元素积聚,这样就会引起藻类的迅速繁殖,使水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水华和赤潮可存在营养物质的循环,使得水体难以自净,破坏野生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同时使水中的溶解氧量逐渐降低,从而导致水中的鱼类、虾类等水生动物大量窒息死亡.有些次生代谢产物通过食物链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厌氧细菌大量繁殖,使水体中的硫和氮被还原成硫化氢、有机硫化物和氨气,使水变臭,影响生活饮用水源.
  3.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者和海岸线的保护者——珊瑚礁
  在藻类和珊瑚虫共生组成的珊瑚礁区,它们通过食物链关系互相依存,使得珊瑚礁能够在养分稀少的深海中,保持着很高的生物多样性.藻类作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向珊瑚提供氧、糖等营养物质,同时消耗珊瑚排泄的代谢产物维持生长.珊瑚礁是全球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它在维持自身动态平衡的同时,承担着调节海洋环境,提供海岸保护,阻挡沉积物的功能;通过固氮作用进行海洋氮的循环利用,通过生物作用维护CO2和Ca的收支平衡;调节热带亚热带海洋种群食物链的平衡等.由于全球变暖等原因,珊瑚与藻类之间的共生关系被打断,藻类不得不离开珊瑚礁环境,失去了藻类的珊瑚虫会因为死亡而导致珊瑚礁逐渐白化,那里的生物多样性也将锐减,从而造成系统的崩溃.整个食物链的起始点生产者受到了破坏,当然珊瑚礁无法再继续维持平衡.
  4.藻类、真菌的共生体和初级演替的拓荒者——地衣
  地衣是多年生植物,是由一种藻和一种真菌组合的复合有机体.地衣中的藻类多为绿藻和蓝绿藻.大部分地衣是喜光性植物,要求新鮮的空气,对二氧化硫相当敏感,所以生态学上,地衣常被当成一种空气品质的指标.地衣能忍受长期的干旱,干旱时休眠,雨后恢复生长,也能忍受寒冷的环境.当它生长在峭壁或岩石时,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逐渐龟裂和破碎,再加上自然界的风化作用,使岩石表面变为土壤,为以后的群落演替创造条件,因此,地衣被称为植物演替的先驱者和开拓者.
  藻类让人们又恨又爱.多种蓝藻能固定大气中氮,适于作稻田肥料,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藻类还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较完备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是优良的食品,如发菜、葛仙米、地木耳等.在水环境保护中,可以利用蓝藻吸收工业废水中氮、磷和其他化合物,降低含量,会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同时藻类过度又会引起水污染.为了更好地利用藻类这种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舍弃传统经济模式,走生态经济之路,进行生态工程建设,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考虑环境承载力,也就是要遵循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参考文献
  吴国芳、冯志坚等.植物学(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沈萍.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宋宁、周新勇等.基于小波变换的藻类显微光谱成像分类技术.2007.发光学报.
  李淑、余克服.珊瑚礁白化研究进展.2007.生态学报.
其他文献
为了检测实际的学习效果,需要从好的练习题和试卷的完成效果进行分析.本文注重分析初中化学学生解题出错的原因,加强自我反思,改变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初中化学教育的良性发展.  一、初中化学解题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要求  首先,初中化学解题的基本要素包括读懂题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善于动脑筋将现象与书本理论知识相结合找准相关知识和信息科学思考,能够细心认真地完成整个推理和演算过程.  其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对目前主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学习借鉴之后,提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原则,制定了可行性实施方案.  为了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现对数学教学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数学教学是在学校办学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的原则进行的教学环节.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基础,
教學中的游戏一般是把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重点、难点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把它适当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游戏能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保质保量的完成学习任务.“游戏”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品质和谐发展.  一、在游戏中获得知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复习,对于每个面临中考的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数学知识也是随着教学进程逐渐的同化与迁移,每一次新知识的获取、新能力的产生都是建立在原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的.复习教学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温故知新、对数学知识点的系统梳理、对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锻炼,深化和巩固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新旧能力的交替,从而让学生具备数学思想、获得数学能力.就目前来说,复习教学并没有较为具
在傳统高中数学教学中,因考试因素所限,教师喜欢采用讲授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通过讲授,将知识点一一灌输给学生,然后以大量的练习来对学生进行训练,从而达到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目的.应该说,传统的这种教育方式对知识的传授是有较好作用的,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却有所欠缺,尤其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用甚微.而在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提倡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于是,高中数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调动学生自主动手、乐于探索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尤其对化学这样一门来源于生活现象的自然科学,更行之有效.传统的教学注重课堂教学,忽视了课外和生活实践,教师的一味灌输,使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抵触情绪.针对高中化学教学现状,本人尝试通过指导学生开展高中化学课外研究性学习,来启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提高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教学课外研究
《義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帮扶困难学生的工作机制,给予学习困难的学生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努力归因”是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努力与否.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很难将自己的成绩不好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不够.因此,我们要从“现实归因”的角度出发,对学习动机水平不高的学生,通过一定的训练,从家庭环境、教师等角度影响其学业成绩,以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自信心,提高学
数学是高考的重要课程之一.学生高考数学复习效果不理想问题非常突出,亟待我们运用有效方法解决.  一、高考数学复习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  高中数学基础差的学生表现在基础知识掌握不全,对有的知识掌握得好,而有的知识基本不知道;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一知半解,理解问题似是而非.  2.数学学习习惯较差  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课堂上只满足于听得懂,一知半解;在听课时忙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