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批注属于良好的阅读习惯之一,有利于学生在对语言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凸显自身的思考以及感悟,促使读、思、写三者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与文章的直接对话。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阅读能力不强的情况。文章主要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
所谓批注式阅读,就是在对文本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在空白处进行书写或标记,使用文字或符号对自身的疑惑、思考以及感受进行表达。“批”为主观感受,通常使用感性的语言进行表达,“注”为文本中存在的重点、难点或疑点,一般采用圈点勾画的形式进行表示。批注式阅读有利于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在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促使学生对阅读活动进行深度参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批注的形式开展阅读活动,在所阅读的文本中留下阅读过和思考过的痕迹,促使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一、应用批注式教学的意义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应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行充分激发,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对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行评价,从而获取有关于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启示,进而领悟文章内涵。所以,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体验给予充分的尊重,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并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予以充分的尊重。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对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适时地对学生给予点拨和指导。从总体上看,应用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变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转变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开展阅读活动,从而有效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主动探究[1]。
二、批注式阅读的类型
(一)背景式批注
背景式批注就是对文章中涉及的背景材料以及各方面相关知识进行批注,类似于对文章进行预习的笔记。例如在对《苏州园林》一课进行学习之前,为了促使学生养成预习以及对知识进行自主积累的习惯,教师可引导学生首先对文章进行阅读,之后根据文章的写作思路等应用背景式批注,促使学生对文章所描写的建筑风格、事物特征、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联想式批注
应用联想式批注,有利于促使学生更加有效地把握文章主旨,并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从而实现对于信息的有效归类以及对于知识的合理迁移。例如在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句进行阅读时,学生能够感受诗句中蕴含着作者对于母亲浓郁的感恩之情,此时就可采用联想式批注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内化,从而更加深刻地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感受[2]。
(三)感悟式批注
感悟式批注就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使用文字对自身情感进行表达的一种方式。学生对文中的情节以及人物产生共鸣或具有独特感受时,均可应用该方式。例如在对“邓稼先毅然回国”的片段进行阅读时,学生的内心充满感动,就可即时做出“热爱祖国”“向邓稼先学习”等批注,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而且能够更加有效地理解文本,把握主旨。
(四)质疑式批注
“质疑”是学生发展个性的重要基础之一。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对存在疑问的部分进行质疑。例如在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句进行阅读时,学生即可向教师提问:“冬天的气温很低,已经能够把人冻死,为什么酒肉还会放坏直至发臭?”此时教师给予学生指点,引导其对相关资料进行查询。学生发现,其中的“臭”字应该读作“嗅”,意为“闻”。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调动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
(一)在课前阅读过程中进行自由批注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来说,课前阅读是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进行课前阅读的过程中采用批注式阅读的方式,可以对文本的写作技巧进行评价,也可以对自身的阅读感受进行记录,还可以对其中的重点语句进行个性化解读。
例如在对《济南的冬天》一文进行课前阅读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自由批注,促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对文章脉络进行把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整体的层次进行划分,了解文章中所讲述的故事,并对其中的立意和整体题材进行明确。
若课前阅读的文本属于文言文类型,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对文本的主旨和思想内容进行标注,对其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充分掌握。例如在对《爱莲说》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自由批注,教师应将课前阅读的目的设置为“把握文章整体脉络”,为之后的课堂教学活动打下稳定的情感基础。并且,教师可要求学生对作者在文本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进行简单了解,并鼓励学生结合工具书、搜索引擎等对文中的陌生词句进行注释。
需要注意的是,对阅读文本进行批注时,有必要针对现代文和文言文进行区分。因为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同一词汇在文章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所以对现代文和文言文进行阅读,需要分别对其中的关键词汇含义进行掌握,并对文章大意进行了解[3]。
(二)采用课中批注的方式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
课中批注这一教学环节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起到一定的考验作用。在此环节,教师要结合本節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课前批注进行传阅和交流的方式,对自身的批注进行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并更新自身对于文章的理解,促使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此外,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课前批注情况进行观察,若学生存在批注过于随意的情况,教师应对其进行适当的指点,引导其对随意批注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深化,并帮助学生意识到课前批注的重要性。学生如果想要对于文本进行更加个性化的理解,则可以以教师的指导为基础,对自身零散的批注进行有效的整理和总结。 例如在对《口技》这一课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为了明确应用批注这一方式的目标,同时对学生的批注内容进行合理指导,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掌握,例如:“(1)文章中如何对口技人高超的技艺进行表现?(2)哪些属于正面描写?(3)哪些属于侧面描写?(4)描写的方式能够体现出怎样的效果?(5)分别能够起到哪些作用?”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就能够逐渐了解该篇文章所表达的深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细节之处进行批注,促使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和理解不断细化,真正领悟文章所表达的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使用相关参考书,但不能完全受其左右。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以及个性化的想法,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阅读,逐渐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
(三)在课后延伸的过程中实现有效拓展
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并将文本中的精华部分转化成为自身的文学内涵。所以,学生在对文本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要用心细致地阅读,从中获取心灵上的感悟,而非单纯地对文字进行阅读。阅读批注能够体现学生对于文本的见解。所以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批注内容予以充分重视,引导学生根据批注内容对写作技巧进行学习和应用,促使学生的阅读领悟能力得到逐渐提升。并且,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课中的批注与课前的批注进行对比,明确其中的差异,并对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促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文学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对《我的叔叔于勒》一课进行教学之后,为了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得到进一步升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前与课中的批注,结合课文内容,对该篇文章进行续写,以进一步深化课文的主题,同时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进行探究,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对题材相似的不同文本进行阅读对比,使学生对更多的写作方法进行掌握,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视野,升华学生的阅读感悟[5]。
四、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批注式阅读方法,有利于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初中文言文,可以采用批注式阅读方式,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发展学生的应用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分析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朱生珕.如何让批注式阅读为初中语文教学增色添彩 [J].语文课内外,2020(18):256.
丁灵芝.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研究 [J].语文课内外,2019(03):184.
丁敏,王苏.批注式阅读,让阅读更有效——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实践與探索 [J].课外语文(下),2018(11):143.
厉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注式阅读的应用策略 [J].考试周刊,2018(A5):47.
赵楠.关于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J].读书文摘,2017(16):152.
【关键词】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
所谓批注式阅读,就是在对文本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在空白处进行书写或标记,使用文字或符号对自身的疑惑、思考以及感受进行表达。“批”为主观感受,通常使用感性的语言进行表达,“注”为文本中存在的重点、难点或疑点,一般采用圈点勾画的形式进行表示。批注式阅读有利于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在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促使学生对阅读活动进行深度参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批注的形式开展阅读活动,在所阅读的文本中留下阅读过和思考过的痕迹,促使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一、应用批注式教学的意义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应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行充分激发,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对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行评价,从而获取有关于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启示,进而领悟文章内涵。所以,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体验给予充分的尊重,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并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予以充分的尊重。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对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适时地对学生给予点拨和指导。从总体上看,应用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变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转变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开展阅读活动,从而有效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主动探究[1]。
二、批注式阅读的类型
(一)背景式批注
背景式批注就是对文章中涉及的背景材料以及各方面相关知识进行批注,类似于对文章进行预习的笔记。例如在对《苏州园林》一课进行学习之前,为了促使学生养成预习以及对知识进行自主积累的习惯,教师可引导学生首先对文章进行阅读,之后根据文章的写作思路等应用背景式批注,促使学生对文章所描写的建筑风格、事物特征、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联想式批注
应用联想式批注,有利于促使学生更加有效地把握文章主旨,并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从而实现对于信息的有效归类以及对于知识的合理迁移。例如在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句进行阅读时,学生能够感受诗句中蕴含着作者对于母亲浓郁的感恩之情,此时就可采用联想式批注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内化,从而更加深刻地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感受[2]。
(三)感悟式批注
感悟式批注就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使用文字对自身情感进行表达的一种方式。学生对文中的情节以及人物产生共鸣或具有独特感受时,均可应用该方式。例如在对“邓稼先毅然回国”的片段进行阅读时,学生的内心充满感动,就可即时做出“热爱祖国”“向邓稼先学习”等批注,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而且能够更加有效地理解文本,把握主旨。
(四)质疑式批注
“质疑”是学生发展个性的重要基础之一。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对存在疑问的部分进行质疑。例如在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句进行阅读时,学生即可向教师提问:“冬天的气温很低,已经能够把人冻死,为什么酒肉还会放坏直至发臭?”此时教师给予学生指点,引导其对相关资料进行查询。学生发现,其中的“臭”字应该读作“嗅”,意为“闻”。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调动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
(一)在课前阅读过程中进行自由批注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来说,课前阅读是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进行课前阅读的过程中采用批注式阅读的方式,可以对文本的写作技巧进行评价,也可以对自身的阅读感受进行记录,还可以对其中的重点语句进行个性化解读。
例如在对《济南的冬天》一文进行课前阅读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自由批注,促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对文章脉络进行把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整体的层次进行划分,了解文章中所讲述的故事,并对其中的立意和整体题材进行明确。
若课前阅读的文本属于文言文类型,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对文本的主旨和思想内容进行标注,对其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充分掌握。例如在对《爱莲说》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自由批注,教师应将课前阅读的目的设置为“把握文章整体脉络”,为之后的课堂教学活动打下稳定的情感基础。并且,教师可要求学生对作者在文本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进行简单了解,并鼓励学生结合工具书、搜索引擎等对文中的陌生词句进行注释。
需要注意的是,对阅读文本进行批注时,有必要针对现代文和文言文进行区分。因为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同一词汇在文章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所以对现代文和文言文进行阅读,需要分别对其中的关键词汇含义进行掌握,并对文章大意进行了解[3]。
(二)采用课中批注的方式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
课中批注这一教学环节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起到一定的考验作用。在此环节,教师要结合本節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课前批注进行传阅和交流的方式,对自身的批注进行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并更新自身对于文章的理解,促使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此外,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课前批注情况进行观察,若学生存在批注过于随意的情况,教师应对其进行适当的指点,引导其对随意批注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深化,并帮助学生意识到课前批注的重要性。学生如果想要对于文本进行更加个性化的理解,则可以以教师的指导为基础,对自身零散的批注进行有效的整理和总结。 例如在对《口技》这一课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为了明确应用批注这一方式的目标,同时对学生的批注内容进行合理指导,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掌握,例如:“(1)文章中如何对口技人高超的技艺进行表现?(2)哪些属于正面描写?(3)哪些属于侧面描写?(4)描写的方式能够体现出怎样的效果?(5)分别能够起到哪些作用?”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就能够逐渐了解该篇文章所表达的深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细节之处进行批注,促使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和理解不断细化,真正领悟文章所表达的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使用相关参考书,但不能完全受其左右。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以及个性化的想法,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阅读,逐渐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
(三)在课后延伸的过程中实现有效拓展
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并将文本中的精华部分转化成为自身的文学内涵。所以,学生在对文本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要用心细致地阅读,从中获取心灵上的感悟,而非单纯地对文字进行阅读。阅读批注能够体现学生对于文本的见解。所以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批注内容予以充分重视,引导学生根据批注内容对写作技巧进行学习和应用,促使学生的阅读领悟能力得到逐渐提升。并且,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课中的批注与课前的批注进行对比,明确其中的差异,并对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促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文学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对《我的叔叔于勒》一课进行教学之后,为了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得到进一步升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前与课中的批注,结合课文内容,对该篇文章进行续写,以进一步深化课文的主题,同时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进行探究,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对题材相似的不同文本进行阅读对比,使学生对更多的写作方法进行掌握,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视野,升华学生的阅读感悟[5]。
四、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批注式阅读方法,有利于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初中文言文,可以采用批注式阅读方式,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发展学生的应用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分析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朱生珕.如何让批注式阅读为初中语文教学增色添彩 [J].语文课内外,2020(18):256.
丁灵芝.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研究 [J].语文课内外,2019(03):184.
丁敏,王苏.批注式阅读,让阅读更有效——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实践與探索 [J].课外语文(下),2018(11):143.
厉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注式阅读的应用策略 [J].考试周刊,2018(A5):47.
赵楠.关于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J].读书文摘,2017(1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