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语文课改的不断推进,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仅要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要有语文味,还要有新意。怎样将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推陈出新?笔者作了初步的尝试,与君共享。
关键词:语文;教学;初探
一、巧用题目,一线串珠,出新意
一篇文章的题目往往貫穿全文的线索或概括了文章的内容,亦或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因而可以利用题目来设计课堂教学。比如:《最后一课》,这是一篇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环境、情节、人物,设计此课时,就可以充分利用题目来引导学生学习。可以先问学生“这是最后一堂什么课?”“法语课”“谁上这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弗朗士、韩麦尔先生以及镇上的人”(人物)“为什么是‘最后’一节法语课?”(环境)“他们又是如何上的这最后一节课?”(情节)……如此利用题目,在师生的问答中,对小说的三要素及课文的分析理解就自然而然达成了。再如:《美丽的颜色》一文,可以围绕着“美丽的颜色”指什么?文中还有哪些是美丽的?来设计,串联起文中“情感之美”“精神之美”“语言之美”,对文章内容、写法、语言进行品析。
二、巧用“文眼”,一线串珠,出新意
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一篇文章往往有一两个词或句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这就是文章的“文眼”。“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文眼”。例如:教学《散步》时,就可用文章开头一句话“我们在田野散步”来串起全文的阅读理解。“我们”是谁?都有怎样的特点?“在田野”散步,田野有怎样的景色?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我们“散步”的过程是如何发展、结束的?这样,由体现“文眼”的一句话就串起了对文中人物,景物描写,情节的分析与理解,从而达成对全文的理解。
三、巧用文章“生长点”,一线串珠,出新意
文章、作品总是五彩纷呈的,文题、文眼也是莫衷一是的,有些文章就不好化用前面说到的策略了。《我的叔叔于勒》大抵属于此类,经典文章,如何讲出新意?我们知道一个几何体由多个面组成,而一个平面又由无数的点组成。一篇好的文章、文学作品就像一个几何体,是立体的,是由许多的点、线、面组合而成的,而这诸多的点、线、面中总有一些起着关键的连接作用,都有其内在的“生长点”。比如《城南旧事》,兰姨娘与德先叔的这一章节可以立足小英子的情感变化把此章串起来。一个故事,离不开“巧合”,英子所见所闻是由一个个巧合组成的,讲解若干章节,又可用“巧合”串起来。而整部书则可用“别离”串起来,全书讲述的正是英子与父亲的别离,与童年的别离。“小英子”“巧合”“别离”这些都是作品的“生长点”。教学时,可以根据“生长点”组成一条上课的线,由线促成面即整体理解。而巧用这些“生长点”来设计课堂教学,无疑可令课堂熠熠生辉。文章的生长点形形色色,可以是情感,可以是情节,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它们或隐或显的存在于作品中,需要老师有一双慧眼去发掘……这样看来《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就可以利用菲利普夫妇的态度表现“变”为贯穿整堂课的生长点。通过“变”梳理情节,又可通过“如何变”来欣赏作者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进而“为什么变—什么不变”来挖掘文章的主旨,最后再以“什么不变”来启发学生情感的新体验,让学生理解作者寄寓在约瑟夫身上对亲情的呼唤和对人性的召唤的情感的和希望,真正发挥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巧用文题、文眼、文章内在“生长点”,一线串珠,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既是教师语文素养的体现,亦可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利用文题、文眼、文章内在线索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善用、巧用一线串珠的方法,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既可耳目一新,又可提升课堂语文品质。正所谓,一线串珠出新意,润物无声才满襟!
关键词:语文;教学;初探
一、巧用题目,一线串珠,出新意
一篇文章的题目往往貫穿全文的线索或概括了文章的内容,亦或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因而可以利用题目来设计课堂教学。比如:《最后一课》,这是一篇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环境、情节、人物,设计此课时,就可以充分利用题目来引导学生学习。可以先问学生“这是最后一堂什么课?”“法语课”“谁上这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弗朗士、韩麦尔先生以及镇上的人”(人物)“为什么是‘最后’一节法语课?”(环境)“他们又是如何上的这最后一节课?”(情节)……如此利用题目,在师生的问答中,对小说的三要素及课文的分析理解就自然而然达成了。再如:《美丽的颜色》一文,可以围绕着“美丽的颜色”指什么?文中还有哪些是美丽的?来设计,串联起文中“情感之美”“精神之美”“语言之美”,对文章内容、写法、语言进行品析。
二、巧用“文眼”,一线串珠,出新意
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一篇文章往往有一两个词或句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这就是文章的“文眼”。“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文眼”。例如:教学《散步》时,就可用文章开头一句话“我们在田野散步”来串起全文的阅读理解。“我们”是谁?都有怎样的特点?“在田野”散步,田野有怎样的景色?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我们“散步”的过程是如何发展、结束的?这样,由体现“文眼”的一句话就串起了对文中人物,景物描写,情节的分析与理解,从而达成对全文的理解。
三、巧用文章“生长点”,一线串珠,出新意
文章、作品总是五彩纷呈的,文题、文眼也是莫衷一是的,有些文章就不好化用前面说到的策略了。《我的叔叔于勒》大抵属于此类,经典文章,如何讲出新意?我们知道一个几何体由多个面组成,而一个平面又由无数的点组成。一篇好的文章、文学作品就像一个几何体,是立体的,是由许多的点、线、面组合而成的,而这诸多的点、线、面中总有一些起着关键的连接作用,都有其内在的“生长点”。比如《城南旧事》,兰姨娘与德先叔的这一章节可以立足小英子的情感变化把此章串起来。一个故事,离不开“巧合”,英子所见所闻是由一个个巧合组成的,讲解若干章节,又可用“巧合”串起来。而整部书则可用“别离”串起来,全书讲述的正是英子与父亲的别离,与童年的别离。“小英子”“巧合”“别离”这些都是作品的“生长点”。教学时,可以根据“生长点”组成一条上课的线,由线促成面即整体理解。而巧用这些“生长点”来设计课堂教学,无疑可令课堂熠熠生辉。文章的生长点形形色色,可以是情感,可以是情节,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它们或隐或显的存在于作品中,需要老师有一双慧眼去发掘……这样看来《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就可以利用菲利普夫妇的态度表现“变”为贯穿整堂课的生长点。通过“变”梳理情节,又可通过“如何变”来欣赏作者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进而“为什么变—什么不变”来挖掘文章的主旨,最后再以“什么不变”来启发学生情感的新体验,让学生理解作者寄寓在约瑟夫身上对亲情的呼唤和对人性的召唤的情感的和希望,真正发挥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巧用文题、文眼、文章内在“生长点”,一线串珠,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既是教师语文素养的体现,亦可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利用文题、文眼、文章内在线索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善用、巧用一线串珠的方法,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既可耳目一新,又可提升课堂语文品质。正所谓,一线串珠出新意,润物无声才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