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的家庭教育,并不存在教条,更多的是父母的处事习惯,对待事物的认知水平和对待能力。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在家庭教育方面,一直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动念写此文,或许更多的是想和其他家长分享交流下经验,以便日后更踏实地以老妈自居。
关键词:家庭教育;童趣;阅读;视野
普通:也会恼怒、会生气,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妈妈的形象
在成为妈妈之前,我对自己有过N种为人母形象的设想,比如温柔、慈爱、宽容、有耐心等等。但在真正成为了妈妈之后,这些曾经想象中的标准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我终究也成了那种会恼怒、会生气、会对着孩子大声叫的妈妈。
确实,我也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妈妈。对孩子,没有太多要求,有个快乐的童年,有份不错的心情,足矣。
童趣:尽我所能让孩子感受什么是纯真的生活——妈妈的期盼
相比我们小时候,现在的孩子已经少了很多乐趣。我们小时候,可以在小河沟里摸鱼,可以结伴去小溪里抓螃蟹,每到桃子成熟的季节,几个小伙伴就偷偷地溜上后山偷桃子。那时候的溪水很清,泉水可以直接用手舀着喝,爸爸妈妈从山上回来就有野果吃。
现在的孩子,再也无法拥有我们童年时的待遇,但作为妈妈,我会尽我所能让孩子感受什么是纯真的生活。我会和孩子一起去地里挖野菜,一起看小蝌蚪,一起感受新鲜的空气。相比严厉的妈妈,我更愿意成为孩子的朋友。记得很早以前有一部电视剧叫《少年方世玉》,最打动我的就是方世玉和自己父母的相处方式,可以没大没小,直接称呼老妈翠花姐,称呼老爸德哥,和妈妈出门可以勾肩搭背,貌似姐弟。我期待的父母观就是这样的,父母和孩子平等民主地相处,没有所谓的長辈晚辈,没有那么多陈规旧俗,有的只是相互理解,欢声笑语。也许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很难,但我一直在努力。
学习:不需要你第一名,但需要你认真感悟过程——妈妈的体会
说说孩子的学习吧。一直觉得学习是最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我对孩子的成绩真的不在乎。换句话说,我更在乎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鉴于自己小时候背负过异常大的心理压力,我对孩子说的最多的是:妈妈不要求你考一百分,不需要第一名,但是你要认真体会这个过程,努力的过程比结果重要。
所以,我家的孩子从来不参加补习,写完作业爱怎么玩怎么玩。我也很少提醒孩子什么时候该写作业了,因为我认为这是她自己的事,她需要有这样的能力来安排自己的事情。
为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开阔孩子视野——妈妈的引领
为人方面,我一直引导孩子要低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每个人都是一个特别的个体,都值得尊重。为让孩子有更宽阔的视野,每个暑假,我都会带孩子出去旅游,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不一样的海阔天空。其实,旅行更多的是想让孩子去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途中的自理能力,出门时内心的淡然和从容。每次旅行回来,都是收获满满,充满美好的回忆。
阅读:以“读”浸润孩子的人生,终身受益——妈妈的理念
一、 如何充实有趣地度过假期
一到放假,孩子如何充实有趣地度过假期是每个家长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孩子的妈妈,我选择适量地让孩子看看书,简单地写写内心的感受;或是完全不用写,以语言交流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表达内心的思想。对于孩子来说,爱玩是天性。也许一本书放到她面前,五分钟不到,注意力就开始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去了。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以适当的方式来提醒让她继续或是作一些方式上的调整。
二、 如何高效地去看一本书
如果能养成认真看书的习惯,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件终身受益的事。但是如何高效地去看一本书,也是需要技巧的。反思一下我自己看书的方法,大体总结起来是这样的:拿到一本书,先看目录,理清整本书的架构,大体能总结出来这本书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是第一步。第二步,看章节名称,可以大概把整本书肢解成几个大的模块,从而进一步了解作者是从哪些大的方面来阐述自己观点的。最后一步,才是看书的具体内容,当然包括前言(看前言的目的也只是为了理解作者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的此书)。
三、 如何引导孩子看一本书
(一) 陪孩子读书时,需要有意识地引导
孩子看书时,不能要求像大人一样用自己的技巧或是多年来积累下来的阅读方法来读一本书。记得一次假期,我陪女儿读了一本书。刚拿到这本书,孩子首先是被书中的插画所吸引,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插画。然后我问孩子,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书名的意思是什么?让她大概猜猜作者写的是什么方面的内容。这时,孩子的大脑已经开启思考模式,让她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到底是写什么的。
(二) 开启阅读之旅,需要有意识地带着疑问
当和孩子一起慢慢地读完第一段话,停住,问一个问题:这段话在说什么?孩子这时会望着我,结结巴巴地总结段落大意,但凡能总结得差不多,也就说明这段话没白读。然后,继续按这个方法往下,直到读完最后一段。这时,每段话大概说了些什么内容。
(三) 共阅精彩美文,静享亲子交流时光
也许,这样的方式,只适合我和我的孩子。但不管一本书看完后,孩子的收获有多少,至少一起阅读的过程是美好的。也许,很多时候,繁忙的工作让亲子间的精神交流出现断档,但至少在一起阅读这一刻,作为一个妈妈,能感受到暖暖的幸福,让孩子顺着自己的引导,意识慢慢靠近,也是另一种静待花开的喜悦。
浅谈至此吧。我就是这样一个对孩子没有具体的要求,很随意的妈妈。但我相信,我对生活的坦然,必然能最大限度地感染给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孩子常对我说:妈妈你别吵我,我还没做好自己的事情。虽然有点无语,但我的内心是欣慰的,她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作为妈妈,我只需静静地看着就好。
参考文献:
[1]张洪华.和而不同和合而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合作的生态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10).
[2]李璐.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教育模式及特点探析[J].社科纵横,2009,(11).
作者简介:方青青,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花桥乡中心小学。
关键词:家庭教育;童趣;阅读;视野
普通:也会恼怒、会生气,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妈妈的形象
在成为妈妈之前,我对自己有过N种为人母形象的设想,比如温柔、慈爱、宽容、有耐心等等。但在真正成为了妈妈之后,这些曾经想象中的标准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我终究也成了那种会恼怒、会生气、会对着孩子大声叫的妈妈。
确实,我也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妈妈。对孩子,没有太多要求,有个快乐的童年,有份不错的心情,足矣。
童趣:尽我所能让孩子感受什么是纯真的生活——妈妈的期盼
相比我们小时候,现在的孩子已经少了很多乐趣。我们小时候,可以在小河沟里摸鱼,可以结伴去小溪里抓螃蟹,每到桃子成熟的季节,几个小伙伴就偷偷地溜上后山偷桃子。那时候的溪水很清,泉水可以直接用手舀着喝,爸爸妈妈从山上回来就有野果吃。
现在的孩子,再也无法拥有我们童年时的待遇,但作为妈妈,我会尽我所能让孩子感受什么是纯真的生活。我会和孩子一起去地里挖野菜,一起看小蝌蚪,一起感受新鲜的空气。相比严厉的妈妈,我更愿意成为孩子的朋友。记得很早以前有一部电视剧叫《少年方世玉》,最打动我的就是方世玉和自己父母的相处方式,可以没大没小,直接称呼老妈翠花姐,称呼老爸德哥,和妈妈出门可以勾肩搭背,貌似姐弟。我期待的父母观就是这样的,父母和孩子平等民主地相处,没有所谓的長辈晚辈,没有那么多陈规旧俗,有的只是相互理解,欢声笑语。也许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很难,但我一直在努力。
学习:不需要你第一名,但需要你认真感悟过程——妈妈的体会
说说孩子的学习吧。一直觉得学习是最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我对孩子的成绩真的不在乎。换句话说,我更在乎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鉴于自己小时候背负过异常大的心理压力,我对孩子说的最多的是:妈妈不要求你考一百分,不需要第一名,但是你要认真体会这个过程,努力的过程比结果重要。
所以,我家的孩子从来不参加补习,写完作业爱怎么玩怎么玩。我也很少提醒孩子什么时候该写作业了,因为我认为这是她自己的事,她需要有这样的能力来安排自己的事情。
为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开阔孩子视野——妈妈的引领
为人方面,我一直引导孩子要低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每个人都是一个特别的个体,都值得尊重。为让孩子有更宽阔的视野,每个暑假,我都会带孩子出去旅游,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不一样的海阔天空。其实,旅行更多的是想让孩子去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途中的自理能力,出门时内心的淡然和从容。每次旅行回来,都是收获满满,充满美好的回忆。
阅读:以“读”浸润孩子的人生,终身受益——妈妈的理念
一、 如何充实有趣地度过假期
一到放假,孩子如何充实有趣地度过假期是每个家长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孩子的妈妈,我选择适量地让孩子看看书,简单地写写内心的感受;或是完全不用写,以语言交流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表达内心的思想。对于孩子来说,爱玩是天性。也许一本书放到她面前,五分钟不到,注意力就开始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去了。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以适当的方式来提醒让她继续或是作一些方式上的调整。
二、 如何高效地去看一本书
如果能养成认真看书的习惯,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件终身受益的事。但是如何高效地去看一本书,也是需要技巧的。反思一下我自己看书的方法,大体总结起来是这样的:拿到一本书,先看目录,理清整本书的架构,大体能总结出来这本书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是第一步。第二步,看章节名称,可以大概把整本书肢解成几个大的模块,从而进一步了解作者是从哪些大的方面来阐述自己观点的。最后一步,才是看书的具体内容,当然包括前言(看前言的目的也只是为了理解作者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的此书)。
三、 如何引导孩子看一本书
(一) 陪孩子读书时,需要有意识地引导
孩子看书时,不能要求像大人一样用自己的技巧或是多年来积累下来的阅读方法来读一本书。记得一次假期,我陪女儿读了一本书。刚拿到这本书,孩子首先是被书中的插画所吸引,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插画。然后我问孩子,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书名的意思是什么?让她大概猜猜作者写的是什么方面的内容。这时,孩子的大脑已经开启思考模式,让她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到底是写什么的。
(二) 开启阅读之旅,需要有意识地带着疑问
当和孩子一起慢慢地读完第一段话,停住,问一个问题:这段话在说什么?孩子这时会望着我,结结巴巴地总结段落大意,但凡能总结得差不多,也就说明这段话没白读。然后,继续按这个方法往下,直到读完最后一段。这时,每段话大概说了些什么内容。
(三) 共阅精彩美文,静享亲子交流时光
也许,这样的方式,只适合我和我的孩子。但不管一本书看完后,孩子的收获有多少,至少一起阅读的过程是美好的。也许,很多时候,繁忙的工作让亲子间的精神交流出现断档,但至少在一起阅读这一刻,作为一个妈妈,能感受到暖暖的幸福,让孩子顺着自己的引导,意识慢慢靠近,也是另一种静待花开的喜悦。
浅谈至此吧。我就是这样一个对孩子没有具体的要求,很随意的妈妈。但我相信,我对生活的坦然,必然能最大限度地感染给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孩子常对我说:妈妈你别吵我,我还没做好自己的事情。虽然有点无语,但我的内心是欣慰的,她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作为妈妈,我只需静静地看着就好。
参考文献:
[1]张洪华.和而不同和合而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合作的生态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10).
[2]李璐.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教育模式及特点探析[J].社科纵横,2009,(11).
作者简介:方青青,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花桥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