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08-0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更科学、更高远的对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出了更为鲜明的教学要求,湖北教学专家余映潮老师说:“教学中没有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就没有语文教学的改革。”“学生的活动是检验课堂教学是否改革的一根标尺。”语文教学要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生活的课堂和语文的课堂结合起來。美国教育学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说:“语文的外延几乎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自然是我们生活的天地,语文教学要走出封闭课堂,就要尽可能多的走向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事事洞明皆学问”,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活动在大自然这个大课堂中。
在民族文化走势强健的今天,发挥本土民族文化所具有的优势和特长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对学生们接触乡土文化作用不大(笔者对此方面暂不展开议论)。要使乡土文化得到切实保护和生衍不息,就得大力借助学校教育,让当地乡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在课堂中为民族文化创造新鲜的血液,让乡土文化与语文教学和谐互动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紧邻开发建设中的洪泽湖湿地。洪泽湖湿地是指洪泽湖沿岸的滩涂、沼泽型湿地,主要集中在城头乡,并逐年扩展。因此,我校因地制宜,充分依托湿地资源的优势,扬长避短,有效组织开展实施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认识家乡特有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突破了学科的局限,更加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湿地、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创造、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其热爱大自然,创建和谐生活的品质。
美国科学家华特·B·科勒涅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不过,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教科书,考试靠的还是教科书,成天围着教科书打转。学生每天读的是教科书,作业写的是教科书,考试考的还是教科书。教师的绝大部分精力也放在传授知识上,单单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机器。学生通过课堂很难接触到社会“大语文”素材,课堂也几乎与“生活”隔离。然而,课堂一旦孤立于现实世界之外,将会大大降低课堂效率。因为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瀚如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只不过是沧海一栗。所以有人提出:“语文课堂呼唤生活的回归。”因为“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走进生活,语文课堂一定会从充满生命活力”。
叶圣陶的“生活本源论”指出:“语文学习得跟整个生活打成一片。”(注: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他强调了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有机、适时地灌入生活的“源头活水”,让语文学习拥抱广阔的生活,在语文的生活实践中,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语文就是生活,生活造就语文。我校地处洪泽湖湿地边缘,具有深厚的湿地文化底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结合湿地文化,让课堂真正的动起来,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让乡土文化真正的服务于教学。
如今,新课程标准反对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倡导教师与学生一起走向知识,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协作主动获得知识。为此,在使用新教材时,我在一片新课结束之前,总不忘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展开思维的双翅,自由翱翔。可以让他们随意提问、讨论、交流,甚至谈些与课文不大相关的话题。这一小段空间,往往能把课堂引向生活。美国一位叫布朗的教师在给一位考卷得了满分的学生评定成绩时,在优后面画了个减号。他说,因为这个学生现在课堂上很少提出问题。正因为美国教师有这样的教学观,也就促使学生中出现了主动学习的风气。在教学中,我把“质疑问难”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积极创造条件,着力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热情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让学生想问、敢问、善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并且特别关照后进生,鼓励中等生,让所有学生都有“我要质疑”欲望,大胆陈述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对于提得较好,较有深度的问题及时给与鼓励,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生活化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学习的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相联系,拉近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充满童趣与乐趣的学习中健康成长。我们通过带领学生游湿地,说湿地,写湿地,画湿地等一系列活动,真正的搞活课堂。
湿地文化的建设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我们将语文教学进一步生活化,让学生学会包容,在体会乡土文化韵味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美德,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政 《语文学习重要注重体验教学》上海教育科研出版社 2005年10月
[2]姚琴芳 《新课程让新课堂如此精彩》 小学教师培训 2005年6月
[3]冯晔 《社会也是课堂,生活也是老师》江苏教育报刊社 2005年10月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更科学、更高远的对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出了更为鲜明的教学要求,湖北教学专家余映潮老师说:“教学中没有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就没有语文教学的改革。”“学生的活动是检验课堂教学是否改革的一根标尺。”语文教学要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生活的课堂和语文的课堂结合起來。美国教育学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说:“语文的外延几乎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自然是我们生活的天地,语文教学要走出封闭课堂,就要尽可能多的走向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事事洞明皆学问”,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活动在大自然这个大课堂中。
在民族文化走势强健的今天,发挥本土民族文化所具有的优势和特长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对学生们接触乡土文化作用不大(笔者对此方面暂不展开议论)。要使乡土文化得到切实保护和生衍不息,就得大力借助学校教育,让当地乡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在课堂中为民族文化创造新鲜的血液,让乡土文化与语文教学和谐互动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紧邻开发建设中的洪泽湖湿地。洪泽湖湿地是指洪泽湖沿岸的滩涂、沼泽型湿地,主要集中在城头乡,并逐年扩展。因此,我校因地制宜,充分依托湿地资源的优势,扬长避短,有效组织开展实施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认识家乡特有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突破了学科的局限,更加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湿地、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创造、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其热爱大自然,创建和谐生活的品质。
美国科学家华特·B·科勒涅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不过,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教科书,考试靠的还是教科书,成天围着教科书打转。学生每天读的是教科书,作业写的是教科书,考试考的还是教科书。教师的绝大部分精力也放在传授知识上,单单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机器。学生通过课堂很难接触到社会“大语文”素材,课堂也几乎与“生活”隔离。然而,课堂一旦孤立于现实世界之外,将会大大降低课堂效率。因为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瀚如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只不过是沧海一栗。所以有人提出:“语文课堂呼唤生活的回归。”因为“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走进生活,语文课堂一定会从充满生命活力”。
叶圣陶的“生活本源论”指出:“语文学习得跟整个生活打成一片。”(注: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他强调了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有机、适时地灌入生活的“源头活水”,让语文学习拥抱广阔的生活,在语文的生活实践中,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语文就是生活,生活造就语文。我校地处洪泽湖湿地边缘,具有深厚的湿地文化底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结合湿地文化,让课堂真正的动起来,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让乡土文化真正的服务于教学。
如今,新课程标准反对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倡导教师与学生一起走向知识,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协作主动获得知识。为此,在使用新教材时,我在一片新课结束之前,总不忘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展开思维的双翅,自由翱翔。可以让他们随意提问、讨论、交流,甚至谈些与课文不大相关的话题。这一小段空间,往往能把课堂引向生活。美国一位叫布朗的教师在给一位考卷得了满分的学生评定成绩时,在优后面画了个减号。他说,因为这个学生现在课堂上很少提出问题。正因为美国教师有这样的教学观,也就促使学生中出现了主动学习的风气。在教学中,我把“质疑问难”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积极创造条件,着力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热情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让学生想问、敢问、善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并且特别关照后进生,鼓励中等生,让所有学生都有“我要质疑”欲望,大胆陈述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对于提得较好,较有深度的问题及时给与鼓励,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生活化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学习的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相联系,拉近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充满童趣与乐趣的学习中健康成长。我们通过带领学生游湿地,说湿地,写湿地,画湿地等一系列活动,真正的搞活课堂。
湿地文化的建设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我们将语文教学进一步生活化,让学生学会包容,在体会乡土文化韵味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美德,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政 《语文学习重要注重体验教学》上海教育科研出版社 2005年10月
[2]姚琴芳 《新课程让新课堂如此精彩》 小学教师培训 2005年6月
[3]冯晔 《社会也是课堂,生活也是老师》江苏教育报刊社 200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