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托夫以梦幻现实交融的笔触在《骑着鹿穿越森林》这部小说中向我们讲述了三位主人公在冰原生活的故事,新青年作家的功底与思想也令人赞叹。然而作品并非完美无瑕,行文之间仍有很多需要考究的地方,有众多显著的缺点,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作家丰沛的想象力、超出同龄人的创作格局和流露在文字中深邃的思考,正是它们构成了《骑着鹿穿越森林》这样优秀的作品。
关键词:想象力; 人文思语言; 情节; 创作格局; 想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内涵充实的故事情节
90后新生作家小托夫在长篇文学作品《骑着鹿穿越森林》[1]中,勾勒出一场阴差阳错的爱情故事,绵延出新旧时代的变迁下人们的迷茫与选择。
小说的大背景中,传统部落的风俗民情、自然生态都受到现代社会的冲击,最后一个萨满的去世,狩猎的禁止,伐木的兴盛,城镇化的推进,也让这片森林的居民不知何去何从,对往昔和今后的生活发出了复杂的咏叹。读者由诸多宛如梦境的意象出发,仿似骑着一只白色驯鹿,为各色人物的命运走向或欢喜或唏嘘:文明的冲击与颠覆,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命运与归宿,人生抉择与其代价……这些主题共同构成了小说情节发展线索,读后令人回味。
二、丰富新颖的叙事艺术
从情节和描写来看,这部小说的创作许多地方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很好地体现了作者丰沛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感情。
(一)多主题交融的故事主线
总览全书之后,我们大致可以提炼出这几条主线:哈库与妮娜、哈库与路平、冰原镇的生活与环境以及瓦沙与妮娜、哈库之间的关系。
哈库与妮娜的关系作为全书线索的总领,两人的关系经历了复杂的变化:童年挚友,青年爱侣,瓦沙插手后,妮娜痛苦牺牲掉与哈库的感情来成全良心。可以说,无论这两人过去、现在、将来是何种关系,二人早已成为了彼此灵魂上的依托,再也无法分割。无奈虽是情比金坚,却经历外界种种摧残不得圆满。我们可以设想,作者是否表达了这样的一种含义:再真挚的感情,也是逃不过时间的考验,感情在现实面前往往十分脆弱。但是,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在熬过了黑夜,执手登上天梯之后,哪怕最后没能时刻陪伴在彼此身边,但彼此的身心已经得到了莫大的成长,懂得了接受包容,懂得了坚韧执着,在这一刻,其实也是圆满的。这也是哈库与妮娜二人感情不同于一般男女感情的升华之处,整个作品也因为这里得到升华。
哈库与路平可以说是人生半路引为知己,他们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并不是因为他们秉性或志趣相同,而是因为对彼此心意的珍惜,对彼此人格的了解与呵护:路平虽不羁放纵却能认真的对待哈库,为哈库排忧解难;哈库也拿出淳朴热忱将路平视为兄弟,在面临灾难时,路平愿为哈库牺牲,前去顶罪,哈库也明确的回绝“那一天永远不会来”[1]。作者通过这两个朋友之间的关系,向我们表达了一种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我们不需要志同道合,我们不需要视作筹码的恩惠互利,我们需要的是彼此心底的了解与尊重,是彼此的热情与真诚,坦荡与奉献。这可能是作者借这二人关系对挚友做出的定义,也让读者在这两人的情意中读出了感动。
冰原镇的变迁,则是作者对城镇化冲击下传统文明的变动与人们生活方式的重新选择下迷茫心态的阐述。猎物越来越少,狩猎文明也终将随之消失。贪婪驱使下的盗猎却一直在压榨生态的剩余价值,历代生活于此的人们面对如此行径,家园与信仰被践踏,却又无能为力。最后的萨满去世,是否意味着冰原部落文明也将随历史的风尘消散?人们在新时代的轨道上,下一步又该何去何从?这一切都没人知道,作者也没有给读者答案,而是给了读者这样一个情境,让我们和他一同反思人类社会在前进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可以说,本书的故事也表达了一个人类个体自诞生后,对身处的世界和自己经历的各种追问,也体现了人生道路上的种种痛苦。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3]中对人类的遥远未来的命运展开设想,而小托夫借着小说向现世的我们追问:我是谁?世界是什么样子?我会遇到什么?我又该往哪儿去?我所经历的这一切,又有怎样的意义?字里行间,都给了读者莫大的思考。
(二)开放式的故事结局
在故事的结尾,瓦沙突如其来的死亡迎来了全书情节的高潮。一个生命毫无预兆的逝去给哈库、妮娜的关系带来剧烈的冲击,彼此互相坚信的善良在此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他们二人的关系之后当如何?命运走向又当如何?文章的结尾,哈库说“那一天永远不会来”[1],是有怎样的含义?最后他“扶着驯鹿硕大的犄角”[1],“迈开健壮有力的四蹄奔跑起来,跑出冰原镇,跑入森林里”[1],是寻找救赎、承担痛苦,还是逃避罪责?
就像小托夫在后记里说的一样,“人生即开放式”[1],作者负责把故事情节叙于纸上,而读者可以借此展开无限的思考,“安排符合自己心意的结尾,也许会更有趣一些。”[1]作者设置这样一个开放式结局,意在向读者传达,人生中有一些际遇是不可预测的,“充满了无数的变故与可能”[1],“人的心境时时刻刻都在变化”[1]。所以,人生没有什么既定的结局,只有未知的走向。
作者有意留白,让读者在情节与现实间恍惚,感动和共鸣主导着读者对作品的阅读。小托夫同样用无限的思维空间告诉读者,世界有其残酷冷峻的一面,也不乏感化人心的温情,这两种力量的对立与调和,是这部小说集着力探讨的命题,也是关乎所有读者的命题。
三、脱节生硬的局部缺陷
小托夫在这部小说中展现了非凡的笔力和可观的思想深度、广度,然而情节设置与描写却存在缺陷。
关于文笔,文字的流畅度不差,但缺少美感。作者的初衷是要追求简约美,但简约并不代表文字简单,简单到趋于单调则会损失表达美感、情感的能力,用词简单更不能和文字简劲等同。有了一定名家经典的阅读后,会发现语言明显缺少韵味和意境
此外,作者對人物性格的塑造也不够立体。以主角哈库为例分析,哈库经历了年少丧父,中年丧妻,自己心爱的女人为了拯救自己儿时的挚友,取消了婚约,人生大起大落,形成的性格特点应该多面复杂,他对爱情的观点、为人处事的态度、说话的语气神态等方面应该有更多的细节去填充,这都是本小说缺失的。妮娜的性格问题也是如此。小托夫给妮娜的性格叙述是“坚强隐忍,仗义负责”[1],读者却无法从本书中找到印证,从而只能把她的性格气质作为一个单调的符号。哈库被众人怀疑谋杀时,他的情绪应该如何?作者这么写:“纷至沓来的质疑让哈库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和寒冷……他只是抽烟,对路平的提问闻而不答。”[1]本应复杂的心理活动此时描写得未免显得过于草率。 作者通常以凌驾的姿态去描写当事人的心理状态,这样的结果就是缺少代入感。一个个本应有血有肉的角色没有建立起来,成了一个个符号,性格特色很难有什么显著的区别,都成了作者统一的情绪描述。
究其原因,也是新生代作家都面临的问题,那就是文字笔力不够,写作视野不够宽广,经验不够老到,老到至能够支撑起一部具有纯真而优质的动态画面、人物情节丰满灵动的作品。同样,小托夫作为作家本身对本小说写作情感的把控力,也未能在各个情节中做到有的放矢,不多一分,不少一厘,让感情真正无痕地融入到作品中去。这也是年轻带给他的局限性。
在《骑着鹿穿越森林》这部小说中,小托夫摆脱了年轻作者局限于自我情绪表述的桎梏,用大胆又深沉的笔触,以丰沛的想象力驱动,运用独特的视角,对生与死、人与自然、生命归宿和人性伦理进行了思考,仅凭这份视野,就将已与沉迷自我抒怀无法自拔、耽于诉苦呻吟的一众青春文学作家区分开来,从青春作家中脱颖而出。小托夫真正做到了以一个作家应有的人文情怀来考量世界,考量作品,表达了人类个体对自我、群体的思考。无论他做的是否足够好,但这份精神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小托夫这样一个从出生到成长都在汉地的作家,凭着高超的想象力、悲悯的情怀和扎实的背景知识储备造就了一部鄂温克民族的牧歌,不但克服了题材陌生、宏大带来的行文窘迫感,更成功刻画了一部以小见大的民族史诗。早前,迟子建写了一部《额尔古纳河右岸》[3],也表达了对鄂温克族命运的思考。对小托夫来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无疑耸立难攀,小托夫却独辟蹊径,绕过其并不擅长的丛林生活经历描写,把笔触重点放在冰原镇这个聚居点,用现代生活的视角去解构人与自然的主题,文笔清新,立意高远清峻。苏轼说美好的人生“应似飞鸿踏雪泥”[4],好的文章也当如此。《骑着鹿穿越森林》[1]给读者留下了深刻而不凝重的阅读感受,好比飞鸿振翅,灿烂地划过天空后,又浅浅落下,留下清新灵动的脚印,烙印在读者心间。
纵使小说存在许多瑕疵,但瑕不掩瑜,《骑着鹿穿越森林》无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小托夫也是一位優秀的作家。将一个虚构的故事立于真实又高于真实,是每一个创作者的追求,至少在小托夫这里,他成功实现了这一追求,同时让读者看到了他身上关于创作的更宏大的可能,昂首走向更加粗粝广阔、浪漫雄豪的人间。人生“充满无数的变故与可能”[1],艺术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小托夫.骑着鹿穿越森林[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
[2]邓楠.中国魔幻现实主义述评[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4).
[3]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4]苏轼.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作者简介:黎宇(1998-),男, 汉族,安徽省芜湖市人,中国语言文学在读硕士,单位: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关键词:想象力; 人文思语言; 情节; 创作格局; 想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内涵充实的故事情节
90后新生作家小托夫在长篇文学作品《骑着鹿穿越森林》[1]中,勾勒出一场阴差阳错的爱情故事,绵延出新旧时代的变迁下人们的迷茫与选择。
小说的大背景中,传统部落的风俗民情、自然生态都受到现代社会的冲击,最后一个萨满的去世,狩猎的禁止,伐木的兴盛,城镇化的推进,也让这片森林的居民不知何去何从,对往昔和今后的生活发出了复杂的咏叹。读者由诸多宛如梦境的意象出发,仿似骑着一只白色驯鹿,为各色人物的命运走向或欢喜或唏嘘:文明的冲击与颠覆,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命运与归宿,人生抉择与其代价……这些主题共同构成了小说情节发展线索,读后令人回味。
二、丰富新颖的叙事艺术
从情节和描写来看,这部小说的创作许多地方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很好地体现了作者丰沛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感情。
(一)多主题交融的故事主线
总览全书之后,我们大致可以提炼出这几条主线:哈库与妮娜、哈库与路平、冰原镇的生活与环境以及瓦沙与妮娜、哈库之间的关系。
哈库与妮娜的关系作为全书线索的总领,两人的关系经历了复杂的变化:童年挚友,青年爱侣,瓦沙插手后,妮娜痛苦牺牲掉与哈库的感情来成全良心。可以说,无论这两人过去、现在、将来是何种关系,二人早已成为了彼此灵魂上的依托,再也无法分割。无奈虽是情比金坚,却经历外界种种摧残不得圆满。我们可以设想,作者是否表达了这样的一种含义:再真挚的感情,也是逃不过时间的考验,感情在现实面前往往十分脆弱。但是,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在熬过了黑夜,执手登上天梯之后,哪怕最后没能时刻陪伴在彼此身边,但彼此的身心已经得到了莫大的成长,懂得了接受包容,懂得了坚韧执着,在这一刻,其实也是圆满的。这也是哈库与妮娜二人感情不同于一般男女感情的升华之处,整个作品也因为这里得到升华。
哈库与路平可以说是人生半路引为知己,他们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并不是因为他们秉性或志趣相同,而是因为对彼此心意的珍惜,对彼此人格的了解与呵护:路平虽不羁放纵却能认真的对待哈库,为哈库排忧解难;哈库也拿出淳朴热忱将路平视为兄弟,在面临灾难时,路平愿为哈库牺牲,前去顶罪,哈库也明确的回绝“那一天永远不会来”[1]。作者通过这两个朋友之间的关系,向我们表达了一种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我们不需要志同道合,我们不需要视作筹码的恩惠互利,我们需要的是彼此心底的了解与尊重,是彼此的热情与真诚,坦荡与奉献。这可能是作者借这二人关系对挚友做出的定义,也让读者在这两人的情意中读出了感动。
冰原镇的变迁,则是作者对城镇化冲击下传统文明的变动与人们生活方式的重新选择下迷茫心态的阐述。猎物越来越少,狩猎文明也终将随之消失。贪婪驱使下的盗猎却一直在压榨生态的剩余价值,历代生活于此的人们面对如此行径,家园与信仰被践踏,却又无能为力。最后的萨满去世,是否意味着冰原部落文明也将随历史的风尘消散?人们在新时代的轨道上,下一步又该何去何从?这一切都没人知道,作者也没有给读者答案,而是给了读者这样一个情境,让我们和他一同反思人类社会在前进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可以说,本书的故事也表达了一个人类个体自诞生后,对身处的世界和自己经历的各种追问,也体现了人生道路上的种种痛苦。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3]中对人类的遥远未来的命运展开设想,而小托夫借着小说向现世的我们追问:我是谁?世界是什么样子?我会遇到什么?我又该往哪儿去?我所经历的这一切,又有怎样的意义?字里行间,都给了读者莫大的思考。
(二)开放式的故事结局
在故事的结尾,瓦沙突如其来的死亡迎来了全书情节的高潮。一个生命毫无预兆的逝去给哈库、妮娜的关系带来剧烈的冲击,彼此互相坚信的善良在此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他们二人的关系之后当如何?命运走向又当如何?文章的结尾,哈库说“那一天永远不会来”[1],是有怎样的含义?最后他“扶着驯鹿硕大的犄角”[1],“迈开健壮有力的四蹄奔跑起来,跑出冰原镇,跑入森林里”[1],是寻找救赎、承担痛苦,还是逃避罪责?
就像小托夫在后记里说的一样,“人生即开放式”[1],作者负责把故事情节叙于纸上,而读者可以借此展开无限的思考,“安排符合自己心意的结尾,也许会更有趣一些。”[1]作者设置这样一个开放式结局,意在向读者传达,人生中有一些际遇是不可预测的,“充满了无数的变故与可能”[1],“人的心境时时刻刻都在变化”[1]。所以,人生没有什么既定的结局,只有未知的走向。
作者有意留白,让读者在情节与现实间恍惚,感动和共鸣主导着读者对作品的阅读。小托夫同样用无限的思维空间告诉读者,世界有其残酷冷峻的一面,也不乏感化人心的温情,这两种力量的对立与调和,是这部小说集着力探讨的命题,也是关乎所有读者的命题。
三、脱节生硬的局部缺陷
小托夫在这部小说中展现了非凡的笔力和可观的思想深度、广度,然而情节设置与描写却存在缺陷。
关于文笔,文字的流畅度不差,但缺少美感。作者的初衷是要追求简约美,但简约并不代表文字简单,简单到趋于单调则会损失表达美感、情感的能力,用词简单更不能和文字简劲等同。有了一定名家经典的阅读后,会发现语言明显缺少韵味和意境
此外,作者對人物性格的塑造也不够立体。以主角哈库为例分析,哈库经历了年少丧父,中年丧妻,自己心爱的女人为了拯救自己儿时的挚友,取消了婚约,人生大起大落,形成的性格特点应该多面复杂,他对爱情的观点、为人处事的态度、说话的语气神态等方面应该有更多的细节去填充,这都是本小说缺失的。妮娜的性格问题也是如此。小托夫给妮娜的性格叙述是“坚强隐忍,仗义负责”[1],读者却无法从本书中找到印证,从而只能把她的性格气质作为一个单调的符号。哈库被众人怀疑谋杀时,他的情绪应该如何?作者这么写:“纷至沓来的质疑让哈库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和寒冷……他只是抽烟,对路平的提问闻而不答。”[1]本应复杂的心理活动此时描写得未免显得过于草率。 作者通常以凌驾的姿态去描写当事人的心理状态,这样的结果就是缺少代入感。一个个本应有血有肉的角色没有建立起来,成了一个个符号,性格特色很难有什么显著的区别,都成了作者统一的情绪描述。
究其原因,也是新生代作家都面临的问题,那就是文字笔力不够,写作视野不够宽广,经验不够老到,老到至能够支撑起一部具有纯真而优质的动态画面、人物情节丰满灵动的作品。同样,小托夫作为作家本身对本小说写作情感的把控力,也未能在各个情节中做到有的放矢,不多一分,不少一厘,让感情真正无痕地融入到作品中去。这也是年轻带给他的局限性。
在《骑着鹿穿越森林》这部小说中,小托夫摆脱了年轻作者局限于自我情绪表述的桎梏,用大胆又深沉的笔触,以丰沛的想象力驱动,运用独特的视角,对生与死、人与自然、生命归宿和人性伦理进行了思考,仅凭这份视野,就将已与沉迷自我抒怀无法自拔、耽于诉苦呻吟的一众青春文学作家区分开来,从青春作家中脱颖而出。小托夫真正做到了以一个作家应有的人文情怀来考量世界,考量作品,表达了人类个体对自我、群体的思考。无论他做的是否足够好,但这份精神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小托夫这样一个从出生到成长都在汉地的作家,凭着高超的想象力、悲悯的情怀和扎实的背景知识储备造就了一部鄂温克民族的牧歌,不但克服了题材陌生、宏大带来的行文窘迫感,更成功刻画了一部以小见大的民族史诗。早前,迟子建写了一部《额尔古纳河右岸》[3],也表达了对鄂温克族命运的思考。对小托夫来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无疑耸立难攀,小托夫却独辟蹊径,绕过其并不擅长的丛林生活经历描写,把笔触重点放在冰原镇这个聚居点,用现代生活的视角去解构人与自然的主题,文笔清新,立意高远清峻。苏轼说美好的人生“应似飞鸿踏雪泥”[4],好的文章也当如此。《骑着鹿穿越森林》[1]给读者留下了深刻而不凝重的阅读感受,好比飞鸿振翅,灿烂地划过天空后,又浅浅落下,留下清新灵动的脚印,烙印在读者心间。
纵使小说存在许多瑕疵,但瑕不掩瑜,《骑着鹿穿越森林》无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小托夫也是一位優秀的作家。将一个虚构的故事立于真实又高于真实,是每一个创作者的追求,至少在小托夫这里,他成功实现了这一追求,同时让读者看到了他身上关于创作的更宏大的可能,昂首走向更加粗粝广阔、浪漫雄豪的人间。人生“充满无数的变故与可能”[1],艺术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小托夫.骑着鹿穿越森林[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
[2]邓楠.中国魔幻现实主义述评[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4).
[3]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4]苏轼.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作者简介:黎宇(1998-),男, 汉族,安徽省芜湖市人,中国语言文学在读硕士,单位: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