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若干问题分析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_8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雀东南飞》是一出遗恨千古的婚姻悲剧、生命悲剧。焦刘二人的悲剧中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刘兰芝忍辱负重是否可以维系自己的婚姻
  有人认为,若刘兰芝对婆婆的小折磨能够隐忍不言,就不致引起丈夫对婆婆的不满,因而也不会引发婆婆与丈夫的激烈冲突,不致使自己被婆婆所遣。此论似是而非。
  兰芝成婚二三年来,与丈夫“相见常日稀”,但是兰芝“守节情不移”,而且“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可以说肩挑着家庭重担的兰芝是一个优秀的妻子,一个称职的儿媳。那为什么焦仲卿的母亲还要儿子(将儿媳)“便可速遣去,遣去慎莫留”呢?焦母自己的说法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刘兰芝的理解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就是说,婆婆的指责只是一种借口而已,再能干的媳妇,也难在焦家立足。
  刘兰芝的感觉是对的——婆婆对儿子直言不讳地说:“吾已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阿母为汝求。”看来,焦母对儿媳的不满已经积压久矣,达到了必欲休之的地步,她甚至将下任的儿媳都物色好了。至于人家允不允婚,婚后是否称他之意,那是另一回事了。可以确定的是焦母休媳的决心早已下定,儿子前来为爱妻道委屈,正好引燃了她的火药桶而已。
  因此可以说,焦母休媳之心早已有之,翻脸只是早晚间事,兰芝再忍辱负重也于事无补。从这个角度说,焦刘二人婚姻悲剧的首恶就是焦仲卿之母了,她的专横,她的挑剔,她的不容,毁坏了一桩好婚姻,拆散了一对恩爱夫妻。至于焦母为什么视儿媳为眼中刺,必欲去之而后快,后文再做论述。
  二、焦母为什么不喜欢刘兰芝
  焦仲卿的母亲对刘兰芝的态度可谓“深恶痛绝”,面对儿子“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的激烈反抗,面对儿子“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的绝命警告,她一再无动于衷,一点也不肯给儿子(实际是不肯给儿媳)让步,以至于酿成悲剧。我们不禁要问:何以至此?
  首先,可以排除焦刘二人因自由恋爱成婚而引发焦母不满这一条,因为诗中没有丝毫的蛛丝马迹。
  按照焦母的说法:“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这也许是存在的,毕竟刘兰芝是十七八岁的青年(现代人眼中这个年龄段还是“孩子”),言语、行动难免有不当之处。但是,被扣上“无礼节”的帽子,性质可就严重了,汉朝“七出”中的首条就是“不顺父母”,即对不顺父母的妇人,男方可以无条件离婚。其实,“无礼节”的真正秘密可能就是“举动自专由”。一者,家中除了焦仲卿年幼的妹妹之外,只有一个中年失偶的婆婆和一个长年“留空房”的新媳妇,两人在一起有多少话可说呢?交流之少是确定的了。郁闷就是家庭的气氛主调了。兰芝只能埋头干活以排解苦闷,婆婆就要专享婆婆之威福了。他要的是儿媳的低眉顺眼、母长母短的问候与请示。问题是刘兰芝非常聪明、极为能干,这种人一般长于做事而拙于“做人”,她会果断干练的干好自己的事,可能不会花费心思去讨婆婆的欢心,这就被婆婆视为“举动自专由”了。但她肯定不是一个“无礼节”的人,你看她在遭遣离家之际,辞别婆婆时自谦地说:“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又关切地说:“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说明兰芝是知书达理之人。与兰芝的聪慧、明理相比,婆婆就相形见绌了,婆婆能不因而心生嫉妒吗?
  正是因为兰芝的美丽、明理、能干,彻底地俘虏了焦仲卿的心,以至于说出“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的话,此话在焦母看来是没有志气的话,这种儿女情长的表现为封建社会的家长普遍不满(如陆游的爱妻唐婉儿是从小青梅竹马的表妹,是双方家长满意的婚姻,只因为夫妻俩过于恩爱,陆游母亲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竟毅然驱遣了亲侄女),更何况焦仲卿言下之意是满足于一个好媳妇,竟无心上进了。而焦母认为“儿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虽为小吏,但是还正年轻,前途未可限量啊。儿子却流露出无心上进之意,岂不更令母亲恼火,说不定她因此而把兰芝视为影响儿子上进的“祸根”。
  如此说来,刘兰芝被婆婆深恶,竟然不是因为不肖,而是因为优秀。
  对封建社会的已婚中国女人来说,靠山有三。一是丈夫,二是娘家,三是儿女。刘兰芝固然有爱她的丈夫,但他不是强悍的母亲的对手,不能尽到保护妻子之责;而娘家呢,母亲只有“大悲催”,徒自悲愤而已,兄长呢,也没有出头为妹妹做主(主倒是做了,不过做的是逼妹再嫁)——兰芝还能指靠什么呢?儿女吗?说到这,倒是引出了一个新的猜测,刘兰芝结婚两三年了,仍未生育,这也可能是婆婆不待见她的又一重要原因了。如果她生有一男半女,想必婆婆也不会像这样逼人太甚吧?
  综合上述,焦母对刘兰芝的嫌恶,首先是性格差异所致,蛮横的婆婆遇到的是一个外柔内刚的儿媳,致使她处处觉得不顺眼;其次,刘兰芝的优秀“迷惑”住了丈夫,引起了婆婆的嫉妒与仇恨;再次,刘兰芝的诉苦的话经丈夫传递于婆婆耳中,激发了婆婆的新的怨愤;最后,也许是结婚两三年无子嗣,更加减轻了兰芝在婆婆心中的分量。
  不管怎么说,刘兰芝都是悲剧中的悲剧,是最令人同情的人。
  (编辑:刘影)
其他文献
【摘要】《留侯论》是苏轼早期论说文的代表,该文是1061年(宋仁宗嘉祐六年),作者为答御试策而写的一批论策中的一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體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这篇文章很典型地表现出了苏轼早期论说文的特色。其中纵横捭阖、雄辩畅达的文风,层
【摘要】做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最佳契机,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提高学生全面素养,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出路之一。  【关键词】课题;课程化;课内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课题尽管有很多益处,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又存在诸多的困难。一是一线教师中缺乏研究性的人才;二是课题和常规教学之间的冲突;三是缺少专业性指导。这些困难往往使很多学校
【摘要】魏书生被誉为语文教育管理派的领军人物,其对教育及其规律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其语文教育思想与育人经验对当下语文教学工作者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论文首先概括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的内涵,进而分析其教育管理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最后依据其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对当下语文教师的启示。  【关键词】教育管理;语文;魏书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魏书生把管理学中的理论运用到语文教育
【摘要】只要我们老师认真上好每节口语课,并在平时多多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培养表达能力,相信我们的学生会越说越生动,享受到口语交际更多的快乐。本文以人教版《小兔运南瓜》为例对口语交际展开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兴趣;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案例背景】  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能善于交谈、与小伙伴开心地诉说自己家里的趣事,但是在正式场合或者口语交际课上,
【摘要】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教学手段焕发新机,填补了这片欣赏的真空,拓宽了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组合;效果显著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堂是生动的,趣味横生的,但是,课堂模式的程式化、固定化,学生也会有审美疲劳,随着时间的推移,语文课就会成为一潭死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教学手段焕发新机,填补了这片欣赏的真空。它以其图文并茂、影音结合
【摘要】由于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理解能力的高低,可能会出现阅读中体验的差异,阅读后感悟的差异,这都是正常现象。作为教师要珍视他们或深或浅的感悟,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要大胆地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养成良好的持续阅读的习惯,日积月累,相信他们会有更大的收获,更精彩的人生。  【关键词】小学生;读书习惯;培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由此可见读书的重要
【摘要】如果把习作比作一座高塔,热爱生活与读书、积累就是高塔的根基,就是垒砌高塔的一块块方砖,老师的习作指导就是那一纸设计。高塔的建筑根基夯实了才能垒起万丈。在教学中老师只有抓住根本,广泛训练,才有可能实现学生习作的“自由表达”。  【关键词】三四年级;学生;习作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见识少,使他们中的大多数受到心理发展特点的限制、生活经验的
【摘要】高中语文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根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诵读可以增加积累,培养语感,从而发展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阅读、写作能力,诵读过程也是一种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娴熟的诵读技巧及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及审美情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诵读;技巧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高中语文诵读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局限,很多老师过分强
【摘要】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老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素质教育包含“爱的教育”。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的背后情感依存,在班主任工作中灵活运用爱的情感教育,让爱之花永远在学生心灵盛开。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爱;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是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关键词】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生活即教育”,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陶行知也指出:教师要做“既能负指导责任”,又“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