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雀东南飞》是一出遗恨千古的婚姻悲剧、生命悲剧。焦刘二人的悲剧中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刘兰芝忍辱负重是否可以维系自己的婚姻
有人认为,若刘兰芝对婆婆的小折磨能够隐忍不言,就不致引起丈夫对婆婆的不满,因而也不会引发婆婆与丈夫的激烈冲突,不致使自己被婆婆所遣。此论似是而非。
兰芝成婚二三年来,与丈夫“相见常日稀”,但是兰芝“守节情不移”,而且“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可以说肩挑着家庭重担的兰芝是一个优秀的妻子,一个称职的儿媳。那为什么焦仲卿的母亲还要儿子(将儿媳)“便可速遣去,遣去慎莫留”呢?焦母自己的说法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刘兰芝的理解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就是说,婆婆的指责只是一种借口而已,再能干的媳妇,也难在焦家立足。
刘兰芝的感觉是对的——婆婆对儿子直言不讳地说:“吾已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阿母为汝求。”看来,焦母对儿媳的不满已经积压久矣,达到了必欲休之的地步,她甚至将下任的儿媳都物色好了。至于人家允不允婚,婚后是否称他之意,那是另一回事了。可以确定的是焦母休媳的决心早已下定,儿子前来为爱妻道委屈,正好引燃了她的火药桶而已。
因此可以说,焦母休媳之心早已有之,翻脸只是早晚间事,兰芝再忍辱负重也于事无补。从这个角度说,焦刘二人婚姻悲剧的首恶就是焦仲卿之母了,她的专横,她的挑剔,她的不容,毁坏了一桩好婚姻,拆散了一对恩爱夫妻。至于焦母为什么视儿媳为眼中刺,必欲去之而后快,后文再做论述。
二、焦母为什么不喜欢刘兰芝
焦仲卿的母亲对刘兰芝的态度可谓“深恶痛绝”,面对儿子“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的激烈反抗,面对儿子“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的绝命警告,她一再无动于衷,一点也不肯给儿子(实际是不肯给儿媳)让步,以至于酿成悲剧。我们不禁要问:何以至此?
首先,可以排除焦刘二人因自由恋爱成婚而引发焦母不满这一条,因为诗中没有丝毫的蛛丝马迹。
按照焦母的说法:“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这也许是存在的,毕竟刘兰芝是十七八岁的青年(现代人眼中这个年龄段还是“孩子”),言语、行动难免有不当之处。但是,被扣上“无礼节”的帽子,性质可就严重了,汉朝“七出”中的首条就是“不顺父母”,即对不顺父母的妇人,男方可以无条件离婚。其实,“无礼节”的真正秘密可能就是“举动自专由”。一者,家中除了焦仲卿年幼的妹妹之外,只有一个中年失偶的婆婆和一个长年“留空房”的新媳妇,两人在一起有多少话可说呢?交流之少是确定的了。郁闷就是家庭的气氛主调了。兰芝只能埋头干活以排解苦闷,婆婆就要专享婆婆之威福了。他要的是儿媳的低眉顺眼、母长母短的问候与请示。问题是刘兰芝非常聪明、极为能干,这种人一般长于做事而拙于“做人”,她会果断干练的干好自己的事,可能不会花费心思去讨婆婆的欢心,这就被婆婆视为“举动自专由”了。但她肯定不是一个“无礼节”的人,你看她在遭遣离家之际,辞别婆婆时自谦地说:“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又关切地说:“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说明兰芝是知书达理之人。与兰芝的聪慧、明理相比,婆婆就相形见绌了,婆婆能不因而心生嫉妒吗?
正是因为兰芝的美丽、明理、能干,彻底地俘虏了焦仲卿的心,以至于说出“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的话,此话在焦母看来是没有志气的话,这种儿女情长的表现为封建社会的家长普遍不满(如陆游的爱妻唐婉儿是从小青梅竹马的表妹,是双方家长满意的婚姻,只因为夫妻俩过于恩爱,陆游母亲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竟毅然驱遣了亲侄女),更何况焦仲卿言下之意是满足于一个好媳妇,竟无心上进了。而焦母认为“儿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虽为小吏,但是还正年轻,前途未可限量啊。儿子却流露出无心上进之意,岂不更令母亲恼火,说不定她因此而把兰芝视为影响儿子上进的“祸根”。
如此说来,刘兰芝被婆婆深恶,竟然不是因为不肖,而是因为优秀。
对封建社会的已婚中国女人来说,靠山有三。一是丈夫,二是娘家,三是儿女。刘兰芝固然有爱她的丈夫,但他不是强悍的母亲的对手,不能尽到保护妻子之责;而娘家呢,母亲只有“大悲催”,徒自悲愤而已,兄长呢,也没有出头为妹妹做主(主倒是做了,不过做的是逼妹再嫁)——兰芝还能指靠什么呢?儿女吗?说到这,倒是引出了一个新的猜测,刘兰芝结婚两三年了,仍未生育,这也可能是婆婆不待见她的又一重要原因了。如果她生有一男半女,想必婆婆也不会像这样逼人太甚吧?
综合上述,焦母对刘兰芝的嫌恶,首先是性格差异所致,蛮横的婆婆遇到的是一个外柔内刚的儿媳,致使她处处觉得不顺眼;其次,刘兰芝的优秀“迷惑”住了丈夫,引起了婆婆的嫉妒与仇恨;再次,刘兰芝的诉苦的话经丈夫传递于婆婆耳中,激发了婆婆的新的怨愤;最后,也许是结婚两三年无子嗣,更加减轻了兰芝在婆婆心中的分量。
不管怎么说,刘兰芝都是悲剧中的悲剧,是最令人同情的人。
(编辑:刘影)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刘兰芝忍辱负重是否可以维系自己的婚姻
有人认为,若刘兰芝对婆婆的小折磨能够隐忍不言,就不致引起丈夫对婆婆的不满,因而也不会引发婆婆与丈夫的激烈冲突,不致使自己被婆婆所遣。此论似是而非。
兰芝成婚二三年来,与丈夫“相见常日稀”,但是兰芝“守节情不移”,而且“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可以说肩挑着家庭重担的兰芝是一个优秀的妻子,一个称职的儿媳。那为什么焦仲卿的母亲还要儿子(将儿媳)“便可速遣去,遣去慎莫留”呢?焦母自己的说法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刘兰芝的理解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就是说,婆婆的指责只是一种借口而已,再能干的媳妇,也难在焦家立足。
刘兰芝的感觉是对的——婆婆对儿子直言不讳地说:“吾已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阿母为汝求。”看来,焦母对儿媳的不满已经积压久矣,达到了必欲休之的地步,她甚至将下任的儿媳都物色好了。至于人家允不允婚,婚后是否称他之意,那是另一回事了。可以确定的是焦母休媳的决心早已下定,儿子前来为爱妻道委屈,正好引燃了她的火药桶而已。
因此可以说,焦母休媳之心早已有之,翻脸只是早晚间事,兰芝再忍辱负重也于事无补。从这个角度说,焦刘二人婚姻悲剧的首恶就是焦仲卿之母了,她的专横,她的挑剔,她的不容,毁坏了一桩好婚姻,拆散了一对恩爱夫妻。至于焦母为什么视儿媳为眼中刺,必欲去之而后快,后文再做论述。
二、焦母为什么不喜欢刘兰芝
焦仲卿的母亲对刘兰芝的态度可谓“深恶痛绝”,面对儿子“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的激烈反抗,面对儿子“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的绝命警告,她一再无动于衷,一点也不肯给儿子(实际是不肯给儿媳)让步,以至于酿成悲剧。我们不禁要问:何以至此?
首先,可以排除焦刘二人因自由恋爱成婚而引发焦母不满这一条,因为诗中没有丝毫的蛛丝马迹。
按照焦母的说法:“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这也许是存在的,毕竟刘兰芝是十七八岁的青年(现代人眼中这个年龄段还是“孩子”),言语、行动难免有不当之处。但是,被扣上“无礼节”的帽子,性质可就严重了,汉朝“七出”中的首条就是“不顺父母”,即对不顺父母的妇人,男方可以无条件离婚。其实,“无礼节”的真正秘密可能就是“举动自专由”。一者,家中除了焦仲卿年幼的妹妹之外,只有一个中年失偶的婆婆和一个长年“留空房”的新媳妇,两人在一起有多少话可说呢?交流之少是确定的了。郁闷就是家庭的气氛主调了。兰芝只能埋头干活以排解苦闷,婆婆就要专享婆婆之威福了。他要的是儿媳的低眉顺眼、母长母短的问候与请示。问题是刘兰芝非常聪明、极为能干,这种人一般长于做事而拙于“做人”,她会果断干练的干好自己的事,可能不会花费心思去讨婆婆的欢心,这就被婆婆视为“举动自专由”了。但她肯定不是一个“无礼节”的人,你看她在遭遣离家之际,辞别婆婆时自谦地说:“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又关切地说:“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说明兰芝是知书达理之人。与兰芝的聪慧、明理相比,婆婆就相形见绌了,婆婆能不因而心生嫉妒吗?
正是因为兰芝的美丽、明理、能干,彻底地俘虏了焦仲卿的心,以至于说出“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的话,此话在焦母看来是没有志气的话,这种儿女情长的表现为封建社会的家长普遍不满(如陆游的爱妻唐婉儿是从小青梅竹马的表妹,是双方家长满意的婚姻,只因为夫妻俩过于恩爱,陆游母亲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竟毅然驱遣了亲侄女),更何况焦仲卿言下之意是满足于一个好媳妇,竟无心上进了。而焦母认为“儿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虽为小吏,但是还正年轻,前途未可限量啊。儿子却流露出无心上进之意,岂不更令母亲恼火,说不定她因此而把兰芝视为影响儿子上进的“祸根”。
如此说来,刘兰芝被婆婆深恶,竟然不是因为不肖,而是因为优秀。
对封建社会的已婚中国女人来说,靠山有三。一是丈夫,二是娘家,三是儿女。刘兰芝固然有爱她的丈夫,但他不是强悍的母亲的对手,不能尽到保护妻子之责;而娘家呢,母亲只有“大悲催”,徒自悲愤而已,兄长呢,也没有出头为妹妹做主(主倒是做了,不过做的是逼妹再嫁)——兰芝还能指靠什么呢?儿女吗?说到这,倒是引出了一个新的猜测,刘兰芝结婚两三年了,仍未生育,这也可能是婆婆不待见她的又一重要原因了。如果她生有一男半女,想必婆婆也不会像这样逼人太甚吧?
综合上述,焦母对刘兰芝的嫌恶,首先是性格差异所致,蛮横的婆婆遇到的是一个外柔内刚的儿媳,致使她处处觉得不顺眼;其次,刘兰芝的优秀“迷惑”住了丈夫,引起了婆婆的嫉妒与仇恨;再次,刘兰芝的诉苦的话经丈夫传递于婆婆耳中,激发了婆婆的新的怨愤;最后,也许是结婚两三年无子嗣,更加减轻了兰芝在婆婆心中的分量。
不管怎么说,刘兰芝都是悲剧中的悲剧,是最令人同情的人。
(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