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最为重要特征就是“写意”,也就是将画师心中道德、情感、理想寓于物象之中,比如梅兰竹菊。尽管国画也描摹客观、自然,但其根本宗旨在表达内心。中国画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之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最合适概括。在初中国画教学中,要积极开掘学生审美心理,引导学生以景抒情、以象表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中国画鉴赏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画鉴赏;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运用分析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4-238
引言
中國画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瑰宝,是古人智慧的结晶。经过历史传承,已经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也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教育,旨在进行优良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时加强历史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国画属于美术领域,对绘画、书法、篆刻、诗歌等进行了完美融合。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美术课程教学逐渐被重视,而中国画鉴赏教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从中国画鉴赏教学现状来看,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形式单一呆板,国画鉴赏缺少文化底蕴的融合,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
一、中国画鉴赏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中国画鉴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情怀。另外,可以让学生接受更多艺术熏陶,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使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提升,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以及文明素质。同时还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
二、中国画鉴赏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一)引导创作,深化学习体验
由于受西方绘画技法影响,初中美术已将素描、色彩等作为教学主旋律,却淡化了国画技法,这不能不说是美术教学的悲哀。中国画蕴含着中国美学、哲学与文化精神,应当予以传承。美术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欣赏,更应引导创作。只有通过创作,才能深化学生认知、感受与体验。对初中生来说,要夯实学生国画创作基本功,强化笔墨技法学习。比如笔法,包括平、圆、重、留、变等,墨法,包括破墨法、泼墨法、积墨法等。在创作中,让学生感悟书画六法之精髓(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要引导学生以笔作形,以墨写意,从而让笔与墨巧妙配合,创造出富有灵气、意蕴的作品。古人云“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就是强调写意国画不仅要做到形似,更重要的是做到勾线、用墨、写意的娴熟运用和融会贯通。“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白石语)。要引导学生重点感悟中国画的“线造型”,既要学练大师“点线面”,以临摹为基础,又要引
(二)加强对中国国画的认知和解读
加强中国国画的认知与解读,应正确处理好形神关系的认知与解读。“形”与“神”是一对共生的矛盾体,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形”通过“神”来表达其存在,“神”寄托于“形”之上。东晋画家顾恺之在国画的绘制上坚持形神合一,神在形上显,神在形中现。形的描绘是为了神的体现,以形显神的技法使形神有效地辩证统一。关于“形”与“神”的关系,在前面的文章中分析过,但却一直无法清晰地阐述。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神”体现的是情感。因此在对外绘画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过程中,可以将中国国画的“形”和“神”各自阐述。通过前文的研究分析,中国的文人最大程度上掌握着对国画的话语权,在画面中不仅体现绘制物象的外在的“形”及其内含的精神,同时体现了自身的感情意趣、审美情感。
(三)拓展艺术作品,领悟国画内涵
在学生具备了中国画基础鉴赏能力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更多的经典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国画鉴赏,从而对国画艺术内涵有更深的领悟。在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得到普及。教师可以在课前事先收集国画作品,做好课堂教学设计。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将国画作品展示给学生,并可以多收集一些关于这些国画作品的背景资料、作者简介等,丰富作品的文化底蕴。例如可以给学生展示张大千1935年创作的著名的《荷花图》,画中两柄如伞之荷,通天彻地,荷柄刚劲中又不乏婀娜,姿态优美无比,荷叶的画法是极为随意的“破笔”,但是又异常和谐,非常统一,充分体现了画家作画时的技法精巧,成竹在胸。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张大千一生酷爱荷花,赞誉荷花“君子之风,其清穆如”体现荷花的高洁,他画的荷花也能充分展现荷花的精气神。同时可以讲解一些张大千的简介,如其在东西方艺坛都享有极高声誉,被西方艺坛称为“东方之笔”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中国画的热爱之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国画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其内涵丰富与深厚,极富审美情趣。做好跨国画鉴赏与传播工作,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艺术理论与观念,实现绘画工具的多样性,我国的中国国画在跨文化视角下必将真正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魏立晓.初中美术中国画鉴赏教学的实践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96.
[2]凌纪云.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国画教学摭谈[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96.
[3]赵荷婷.初中美术课堂中国画示范教学的探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22-523.
关键词:中国画鉴赏;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运用分析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4-238
引言
中國画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瑰宝,是古人智慧的结晶。经过历史传承,已经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也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教育,旨在进行优良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时加强历史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国画属于美术领域,对绘画、书法、篆刻、诗歌等进行了完美融合。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美术课程教学逐渐被重视,而中国画鉴赏教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从中国画鉴赏教学现状来看,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形式单一呆板,国画鉴赏缺少文化底蕴的融合,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
一、中国画鉴赏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中国画鉴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情怀。另外,可以让学生接受更多艺术熏陶,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使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提升,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以及文明素质。同时还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
二、中国画鉴赏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一)引导创作,深化学习体验
由于受西方绘画技法影响,初中美术已将素描、色彩等作为教学主旋律,却淡化了国画技法,这不能不说是美术教学的悲哀。中国画蕴含着中国美学、哲学与文化精神,应当予以传承。美术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欣赏,更应引导创作。只有通过创作,才能深化学生认知、感受与体验。对初中生来说,要夯实学生国画创作基本功,强化笔墨技法学习。比如笔法,包括平、圆、重、留、变等,墨法,包括破墨法、泼墨法、积墨法等。在创作中,让学生感悟书画六法之精髓(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要引导学生以笔作形,以墨写意,从而让笔与墨巧妙配合,创造出富有灵气、意蕴的作品。古人云“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就是强调写意国画不仅要做到形似,更重要的是做到勾线、用墨、写意的娴熟运用和融会贯通。“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白石语)。要引导学生重点感悟中国画的“线造型”,既要学练大师“点线面”,以临摹为基础,又要引
(二)加强对中国国画的认知和解读
加强中国国画的认知与解读,应正确处理好形神关系的认知与解读。“形”与“神”是一对共生的矛盾体,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形”通过“神”来表达其存在,“神”寄托于“形”之上。东晋画家顾恺之在国画的绘制上坚持形神合一,神在形上显,神在形中现。形的描绘是为了神的体现,以形显神的技法使形神有效地辩证统一。关于“形”与“神”的关系,在前面的文章中分析过,但却一直无法清晰地阐述。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神”体现的是情感。因此在对外绘画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过程中,可以将中国国画的“形”和“神”各自阐述。通过前文的研究分析,中国的文人最大程度上掌握着对国画的话语权,在画面中不仅体现绘制物象的外在的“形”及其内含的精神,同时体现了自身的感情意趣、审美情感。
(三)拓展艺术作品,领悟国画内涵
在学生具备了中国画基础鉴赏能力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更多的经典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国画鉴赏,从而对国画艺术内涵有更深的领悟。在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得到普及。教师可以在课前事先收集国画作品,做好课堂教学设计。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将国画作品展示给学生,并可以多收集一些关于这些国画作品的背景资料、作者简介等,丰富作品的文化底蕴。例如可以给学生展示张大千1935年创作的著名的《荷花图》,画中两柄如伞之荷,通天彻地,荷柄刚劲中又不乏婀娜,姿态优美无比,荷叶的画法是极为随意的“破笔”,但是又异常和谐,非常统一,充分体现了画家作画时的技法精巧,成竹在胸。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张大千一生酷爱荷花,赞誉荷花“君子之风,其清穆如”体现荷花的高洁,他画的荷花也能充分展现荷花的精气神。同时可以讲解一些张大千的简介,如其在东西方艺坛都享有极高声誉,被西方艺坛称为“东方之笔”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中国画的热爱之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国画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其内涵丰富与深厚,极富审美情趣。做好跨国画鉴赏与传播工作,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艺术理论与观念,实现绘画工具的多样性,我国的中国国画在跨文化视角下必将真正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魏立晓.初中美术中国画鉴赏教学的实践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96.
[2]凌纪云.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国画教学摭谈[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96.
[3]赵荷婷.初中美术课堂中国画示范教学的探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2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