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的高考越来越重视对作文的考察,就拿江苏高考来说吧。作文的分值,已高达70分,占高考各科总分(480分)的14.6%。甚至有人说,作文的成败决定了语文的成败,也就决定了高考的成败,可见它是重中之重,关乎着全局之成败。记叙文又是高考作文考查的重要文体,但纵观这几年学生写的记叙文,可谓问题重重,或审题不准确,或材料陈旧无真情实感,或语言幼稚干瘪。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作文缺乏主体意识,不是“我要写”,而是“要我写”。教师在辛苦地教,学生在被动地学,教师越教越苦,学生越学越累,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作文也就越来越不给力。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笔者试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兴趣的激发、作文的审题、材料的积累、语言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一次探讨。
一、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思想观念
有位哲人说的好,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决定行动。长期以来,教师受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作文教学实行的是填鸭式教育。教师站在讲台上高高在上,俯视着台下的学生,要求学生,老师说一句,学生必须记一句。老师要求学生怎么写,学生必须怎么写,不能越雷池一步。学生也受到旧的学习观念的影响,只是在被动地接受教育,不能主动地去参与作文的写作,没有自己的创造,没有自己的思想,变成了写作的机器。写作的主体意识也就丧失殆尽,结果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无病呻吟。教师应该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之中,平视学生,与学生平等地对话,平等地合作。学生也要转变旧的被动学习的思想观念,变“学习的奴隶”为“学习的主人”。如此,学生写出来的一定是充满活力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的文章。
二、大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也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话表明,在当今学生普遍患有“恐作症”的形势下,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写作,就必须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写作兴趣高了,他们就会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参与”,就会饶有兴趣地去参与,合作,探究。如何才能提高兴趣呢?可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从正确地认识学生、进而尊重学生的方面入手。不能机械地认为学生只是学习的机器,要认识到他们才是作文的主体,作文训练是一种相对独立自主化的活动。学生是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第二种方法是从作文批改方面下功夫。传统的作文批改,纯粹是教师个人的行为,批改之后教师面向学生独自说出作文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这种做法的缺点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只关心自己的作文是否被老师批评到,如果没有则万事大吉,至于教师评价其他同学的作文,他们毫不关心。可见教师这种做法丝毫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教师可以先收齐学生的作文,然后发给另外的学生,并把他们分好小组,然后小组交叉改,并让学生点评别人的作文,说出其中的优劣。这样,就把批改权交给了学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他们学习的主体意识也就增强了。
三、在审题指导上培养自主性
一篇记叙文的成败与审题准确与否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指导审题时,常常是出示一个题目之后,只是简单生硬地讲一下,接着就命令学生写。可把学生的作文收上来一看,却发现文章在审题方面出现了大问题。原因是教师在指导审题时,只是教师个人的行为,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听,至于有没有听懂,听懂了多少,就不知道了。比如,让学生写一篇记叙文《这也是一场考试》,命题后,告诉他们可以采取抓重点词语的办法来进行审题。然后让学生动起来,小组合作探讨,此时气氛热烈。不久有学生说,这里有个重点词语“考试”,由于有前面“也”的限制,表明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坐在教室里面对试卷的那种考试,更应该是精神层面上的考试。可以是精神意志上的,可以是思想品质上的,可以是行为修养上的,等等。该生说过以后,又有学生加以补充。如此,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对审题就能很好地把握,也最终激发了他们写作的主动性。
四、在材料积累上培养自主性
时下的学生写的记叙文在材料上有不少的问题,因为肚中无“米”,以致于写出来的作文胡编乱造,无病呻吟,“为赋新愁强说愁”。这里有客观的原因,现今学生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小,接触到的直接材料也就越来越少。如何才能让学生从生活中找“米”,获取真实的、新鲜的、浓情的材料呢?
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周围的一切看似枯燥无味,但只要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去感悟周围的一花一草、一人一事,就会发现原来生活不是白开水,而是芳香醇厚的二锅头。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悟。
五、在语言的选择上培养自主性
一篇记叙文的成功与文章的语言也有密切的关系,有人把它说成文章的外衣。如今学生写的记叙文,普遍存在着语言干瘪呆板、空洞无物的现象。尽管学生摘抄了也背诵了不少名言佳句,可是不能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究其原因,是学生只是被动地掌握,没有主动地思考。
1.点评法:引导学生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对所摘抄的语句进行恰当的点评。“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学生明白了语句美的原因之后,自然就会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2.修改法:就是把学生作文中的语句,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最后由一个学生代表本小组上黑板进行修改。
一、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思想观念
有位哲人说的好,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决定行动。长期以来,教师受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作文教学实行的是填鸭式教育。教师站在讲台上高高在上,俯视着台下的学生,要求学生,老师说一句,学生必须记一句。老师要求学生怎么写,学生必须怎么写,不能越雷池一步。学生也受到旧的学习观念的影响,只是在被动地接受教育,不能主动地去参与作文的写作,没有自己的创造,没有自己的思想,变成了写作的机器。写作的主体意识也就丧失殆尽,结果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无病呻吟。教师应该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之中,平视学生,与学生平等地对话,平等地合作。学生也要转变旧的被动学习的思想观念,变“学习的奴隶”为“学习的主人”。如此,学生写出来的一定是充满活力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的文章。
二、大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也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话表明,在当今学生普遍患有“恐作症”的形势下,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写作,就必须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写作兴趣高了,他们就会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参与”,就会饶有兴趣地去参与,合作,探究。如何才能提高兴趣呢?可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从正确地认识学生、进而尊重学生的方面入手。不能机械地认为学生只是学习的机器,要认识到他们才是作文的主体,作文训练是一种相对独立自主化的活动。学生是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第二种方法是从作文批改方面下功夫。传统的作文批改,纯粹是教师个人的行为,批改之后教师面向学生独自说出作文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这种做法的缺点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只关心自己的作文是否被老师批评到,如果没有则万事大吉,至于教师评价其他同学的作文,他们毫不关心。可见教师这种做法丝毫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教师可以先收齐学生的作文,然后发给另外的学生,并把他们分好小组,然后小组交叉改,并让学生点评别人的作文,说出其中的优劣。这样,就把批改权交给了学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他们学习的主体意识也就增强了。
三、在审题指导上培养自主性
一篇记叙文的成败与审题准确与否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指导审题时,常常是出示一个题目之后,只是简单生硬地讲一下,接着就命令学生写。可把学生的作文收上来一看,却发现文章在审题方面出现了大问题。原因是教师在指导审题时,只是教师个人的行为,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听,至于有没有听懂,听懂了多少,就不知道了。比如,让学生写一篇记叙文《这也是一场考试》,命题后,告诉他们可以采取抓重点词语的办法来进行审题。然后让学生动起来,小组合作探讨,此时气氛热烈。不久有学生说,这里有个重点词语“考试”,由于有前面“也”的限制,表明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坐在教室里面对试卷的那种考试,更应该是精神层面上的考试。可以是精神意志上的,可以是思想品质上的,可以是行为修养上的,等等。该生说过以后,又有学生加以补充。如此,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对审题就能很好地把握,也最终激发了他们写作的主动性。
四、在材料积累上培养自主性
时下的学生写的记叙文在材料上有不少的问题,因为肚中无“米”,以致于写出来的作文胡编乱造,无病呻吟,“为赋新愁强说愁”。这里有客观的原因,现今学生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小,接触到的直接材料也就越来越少。如何才能让学生从生活中找“米”,获取真实的、新鲜的、浓情的材料呢?
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周围的一切看似枯燥无味,但只要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去感悟周围的一花一草、一人一事,就会发现原来生活不是白开水,而是芳香醇厚的二锅头。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悟。
五、在语言的选择上培养自主性
一篇记叙文的成功与文章的语言也有密切的关系,有人把它说成文章的外衣。如今学生写的记叙文,普遍存在着语言干瘪呆板、空洞无物的现象。尽管学生摘抄了也背诵了不少名言佳句,可是不能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究其原因,是学生只是被动地掌握,没有主动地思考。
1.点评法:引导学生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对所摘抄的语句进行恰当的点评。“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学生明白了语句美的原因之后,自然就会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2.修改法:就是把学生作文中的语句,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最后由一个学生代表本小组上黑板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