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前谈话,是只存在于公开课、教学评比等活动中的一个特殊环节。谈话的有效性越来越受教师的关注,联系文本内容,设计语言运用型课前谈话,往往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语用视野下“课前谈话”设计的有效性,笔者尝试从链接游戏、关注文体、关照表达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同时,在设计中不能剑走偏锋,一味地灌输文本内容,让学生失去了对文本内容的兴趣,在尺度上要注意把握,才能展示可人的语味儿。
关键词 课前谈话;语用策略;张弛有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6-0183-01
课前谈话,是只存在于公开课、教学评比等活动中的一个特殊环节。它的存在,犹如戏剧的“序幕”,必须要讲究艺术。一段“你侬我侬”的课前谈话会为一堂好课添砖加瓦,奇妙无穷。那么课前谈话在教师心中当前的地位如何,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前谈话,让它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呢?笔者试图从现状分析、方法探索、尺度把握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雾里看花探现状
现如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关注,课前谈话的有效性是否受到关注呢?笔者对街道内部分学校40余位语文老师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课前谈话情况调查。
在调查中发现,抽样的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工作5年以内的有15人,工作5~15年的有20余人,工作15年以上的为6人。大部分教师觉得上公开课前准备课前谈话还是有必要的,认为有效的谈话可以对后面的教学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没有老师详细关注了解过名师的课前谈话。从问卷调查的前几道题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课前谈话已经成为教师公开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它的作用也是老师们比较认可的,但是对于老师们而言,课前谈话的功能较为单一。
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以简单的聊天方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感是老师们选择较多的形式,而语言运用型课前谈话虽然采用的教师较少,但是教师基本都认同它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帮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关系呢?仔细一想,不外乎以下几点原因:(1)语言运用型课前谈话虽好,但掌握不好反而冷场。(2)太麻烦,有点事倍功半。(3)对教学班级具体学情不了解,不好准确把握设计尺度。
二、绝知此事须策略
(一)链接游戏,趣文联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充满趣味性、游戏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部分教师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经常才课前谈话中采用游戏互动,像脑筋急转弯、猜谜语之类。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许多教师采用的游戏往往功能性太少,简单地指向游戏和调动学生活跃性本身,要知道这些与文本内容无联系的游戏,反而让“动”起来的学生很难静下来进入课堂学习。因此,课前谈话,有时候可以链接与文本相关联的游戏。这样既能通过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对教师的兴趣和好感,又能通过游戏帮助他们提前进入学习学习状态。
(二)关注文体,凸显特征
当前小学语文课本中入编的文本大多都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各类文本都承载着编者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思想,教师在设计中也应当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在课前谈话编写中,教师要有选择地关注该文本的特点,考虑文本的受众兴奋点和课前谈话的契合度,让学生知晓这类文章学习的着重点和阅读策略,带着学生从學“一篇”到“一类”的发展。
(三)关照表达,渗透写法
一些课文的语言表达比较抽象,仅在课文中理解,对学生较为困难,课前谈话就起到了将抽象生活化、趣味化的作用。
如《晏子使楚》这则文本,内容浅显易懂,讲的是楚王三次借机为难晏子,晏子足智多谋地化解难堪,维护了尊严。文中晏子的语言精妙绝伦,非常有探讨价值。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晏子的语言艺术外,又让学生体会晏子应对的巧妙和他强烈的爱国之情是这篇课文的难点。有老师的课前谈话中通过两个故事的言外之意,引领了学生学习课文、感受语言的思路,为后面的学习课文奠定了思路方向,同时在交流中教师的提问总是引导学生站在故事中智者的角度去揣摩,为后面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以主人公的身份感受一个顾全大局、足智勇敢的晏子打下基础。
三、张弛有度抻语味儿
课前谈话时间不多,教师不能一味地剑走偏锋,一味地灌输文本内容,让学生失去了对文本内容的兴趣,在量度上要注意把握,才能展示可人的语味儿。
(1)内容铺垫要恰当。课前谈话是为新授课做铺垫,内容上不能主次颠倒,在谈话中不能迫不及待地将教学方法、阅读策略全部渗透其中。
(2)气氛营造要适度。为了缓解公开课现场陌生恐慌的气氛,很多教师通常在谈话中会引入一些幽默轻松的话题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但是话题选择过于开放的话,课堂气氛会过于活跃,会让教师难以把控,反而对后面的课堂教学造成影响。
(3)话题选择要适度。创设学生已知生活领域的语用训练,从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到主动接受学习,慢慢形成语用意识。
课前谈话的时间有限,仅博众生一笑太可惜了。在设计中,它虽无固定模式,但是利用语用视野去关注文本内容,重视教学对象的学情和预设,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效地谈话,也许课前谈话就成了学生的一次语言文字运用的机会,也许它真的能四两拨千斤哦!
参考文献:
[1]施靖虹.预习,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J].文教资料,2011(02).
关键词 课前谈话;语用策略;张弛有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6-0183-01
课前谈话,是只存在于公开课、教学评比等活动中的一个特殊环节。它的存在,犹如戏剧的“序幕”,必须要讲究艺术。一段“你侬我侬”的课前谈话会为一堂好课添砖加瓦,奇妙无穷。那么课前谈话在教师心中当前的地位如何,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前谈话,让它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呢?笔者试图从现状分析、方法探索、尺度把握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雾里看花探现状
现如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关注,课前谈话的有效性是否受到关注呢?笔者对街道内部分学校40余位语文老师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课前谈话情况调查。
在调查中发现,抽样的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工作5年以内的有15人,工作5~15年的有20余人,工作15年以上的为6人。大部分教师觉得上公开课前准备课前谈话还是有必要的,认为有效的谈话可以对后面的教学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没有老师详细关注了解过名师的课前谈话。从问卷调查的前几道题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课前谈话已经成为教师公开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它的作用也是老师们比较认可的,但是对于老师们而言,课前谈话的功能较为单一。
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以简单的聊天方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感是老师们选择较多的形式,而语言运用型课前谈话虽然采用的教师较少,但是教师基本都认同它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帮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关系呢?仔细一想,不外乎以下几点原因:(1)语言运用型课前谈话虽好,但掌握不好反而冷场。(2)太麻烦,有点事倍功半。(3)对教学班级具体学情不了解,不好准确把握设计尺度。
二、绝知此事须策略
(一)链接游戏,趣文联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充满趣味性、游戏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部分教师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经常才课前谈话中采用游戏互动,像脑筋急转弯、猜谜语之类。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许多教师采用的游戏往往功能性太少,简单地指向游戏和调动学生活跃性本身,要知道这些与文本内容无联系的游戏,反而让“动”起来的学生很难静下来进入课堂学习。因此,课前谈话,有时候可以链接与文本相关联的游戏。这样既能通过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对教师的兴趣和好感,又能通过游戏帮助他们提前进入学习学习状态。
(二)关注文体,凸显特征
当前小学语文课本中入编的文本大多都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各类文本都承载着编者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思想,教师在设计中也应当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在课前谈话编写中,教师要有选择地关注该文本的特点,考虑文本的受众兴奋点和课前谈话的契合度,让学生知晓这类文章学习的着重点和阅读策略,带着学生从學“一篇”到“一类”的发展。
(三)关照表达,渗透写法
一些课文的语言表达比较抽象,仅在课文中理解,对学生较为困难,课前谈话就起到了将抽象生活化、趣味化的作用。
如《晏子使楚》这则文本,内容浅显易懂,讲的是楚王三次借机为难晏子,晏子足智多谋地化解难堪,维护了尊严。文中晏子的语言精妙绝伦,非常有探讨价值。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晏子的语言艺术外,又让学生体会晏子应对的巧妙和他强烈的爱国之情是这篇课文的难点。有老师的课前谈话中通过两个故事的言外之意,引领了学生学习课文、感受语言的思路,为后面的学习课文奠定了思路方向,同时在交流中教师的提问总是引导学生站在故事中智者的角度去揣摩,为后面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以主人公的身份感受一个顾全大局、足智勇敢的晏子打下基础。
三、张弛有度抻语味儿
课前谈话时间不多,教师不能一味地剑走偏锋,一味地灌输文本内容,让学生失去了对文本内容的兴趣,在量度上要注意把握,才能展示可人的语味儿。
(1)内容铺垫要恰当。课前谈话是为新授课做铺垫,内容上不能主次颠倒,在谈话中不能迫不及待地将教学方法、阅读策略全部渗透其中。
(2)气氛营造要适度。为了缓解公开课现场陌生恐慌的气氛,很多教师通常在谈话中会引入一些幽默轻松的话题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但是话题选择过于开放的话,课堂气氛会过于活跃,会让教师难以把控,反而对后面的课堂教学造成影响。
(3)话题选择要适度。创设学生已知生活领域的语用训练,从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到主动接受学习,慢慢形成语用意识。
课前谈话的时间有限,仅博众生一笑太可惜了。在设计中,它虽无固定模式,但是利用语用视野去关注文本内容,重视教学对象的学情和预设,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效地谈话,也许课前谈话就成了学生的一次语言文字运用的机会,也许它真的能四两拨千斤哦!
参考文献:
[1]施靖虹.预习,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J].文教资料,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