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志愿服务的科学定位
与大学生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不同,中小学生大多数是未成年人,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成长发展阶段,他们的主要任务和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里上课学习。因此,西城区中小学志愿服务有以下定位。
以爱心培养为主要目标。志愿服务的基本宗旨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作为培育未来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学校组织,应该结合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发展需要,把爱心培养作为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目标,让中小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奉献爱,在爱的奉献中传递爱,在爱的传递中学会爱”。
以自我服务为主要内容。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还处于未成年阶段,志愿服务应该以班级、学校、家庭范围内的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社区服务、社会服务为辅助内容,这是由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技能和学校教育的特点决定的。
以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志愿服务是一项实践性活动,必须亲自参与活动和付诸行动;志愿服务需要认知学习,但更重要的是一种体验学习。体验需要组织者关注学生的活动、行动和参与,学习需要教育者关注中小学生的成长、发展和进步。
中小学志愿服务的途径和内容
学校是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基地。中小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主要在学校进行,学校应该成为中小学校志愿服务的重要基地,这样的定位可以解决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时间、基地、管理、安全、教育等一系列问题。比如,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在校内建立五十多个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初步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志愿服务基地问题;西城区广安门外第一小学构建了校内“立体式志愿服务模式”,设立班级志愿服务岗、年级志愿服务岗和校级志愿服务岗,实现了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机整合。
家庭是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场所。家庭是中小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家长是中小学生的监护人、首任教师和终身教师,因而家庭也是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场所。比如,有的学校在寒暑假布置家庭志愿服务作业,引导学生在生活自理的同时,服务家长和家庭的日常生活,纳入学生志愿服务的时数和学分制管理;有的小学通过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倡导家长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带领孩子参与一些社区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体会交流和家长带领孩子参与志愿服务的收获体会交流。
社区是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外在延伸。成人志愿服务主要在社区和社会,中小学生也应该适当参与社区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家庭和学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外在延伸。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结合示范性高中学生的能力特点,在校外开发了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基地,如为打工子弟学校孩子补课,在朝阳门医院第二病区建立临终关怀活动项目,在启蕊智障康复培训中心陪伴智障儿童,到颐寿轩敬老院与那里的老人聊天、游戏、唱歌、跳舞,与世界性环保组织“根与芽”合作,让绿色环保理念在附中生根发芽……
中小学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
中小学志愿服务教育和活动不会自动运转,需要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来推动。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是中小学全面、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核心和关键。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目前针对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国家还没有明确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在教育部文件中,普通高中要求学生在高中3年时间内完成10天的社区服务,学生可以获得2个学分。初中和小学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和要求,教育评价和督导也应该把志愿服务纳入评价体系之中。
学校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建立党委领导、德育副校长主管、团委和少先队实施的学校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尝试建立校内志愿服务学分制管理,与高中社会实践课程管理有机结合;建立与学生评价手册、综合素质评价、评优评先等相结合的志愿服务评价表彰激励机制;将志愿服务活动和德育常规管理、主题教育以及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
学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创建特色校本运行机制。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由学生处和团委共同负责,他们一直致力于科学有效的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建设,形成了独特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师大二附模式”。该模式由相互衔接的组织运行、项目发布、培训认证、学分认定、评价激励、宣传推广、支持保障、团队建设八大机制协同完成,是目前中学志愿服务活动体制、机制和实际运行最完善、最成熟的学校之一。■
与大学生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不同,中小学生大多数是未成年人,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成长发展阶段,他们的主要任务和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里上课学习。因此,西城区中小学志愿服务有以下定位。
以爱心培养为主要目标。志愿服务的基本宗旨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作为培育未来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学校组织,应该结合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发展需要,把爱心培养作为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目标,让中小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奉献爱,在爱的奉献中传递爱,在爱的传递中学会爱”。
以自我服务为主要内容。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还处于未成年阶段,志愿服务应该以班级、学校、家庭范围内的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社区服务、社会服务为辅助内容,这是由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技能和学校教育的特点决定的。
以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志愿服务是一项实践性活动,必须亲自参与活动和付诸行动;志愿服务需要认知学习,但更重要的是一种体验学习。体验需要组织者关注学生的活动、行动和参与,学习需要教育者关注中小学生的成长、发展和进步。
中小学志愿服务的途径和内容
学校是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基地。中小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主要在学校进行,学校应该成为中小学校志愿服务的重要基地,这样的定位可以解决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时间、基地、管理、安全、教育等一系列问题。比如,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在校内建立五十多个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初步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志愿服务基地问题;西城区广安门外第一小学构建了校内“立体式志愿服务模式”,设立班级志愿服务岗、年级志愿服务岗和校级志愿服务岗,实现了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机整合。
家庭是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场所。家庭是中小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家长是中小学生的监护人、首任教师和终身教师,因而家庭也是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场所。比如,有的学校在寒暑假布置家庭志愿服务作业,引导学生在生活自理的同时,服务家长和家庭的日常生活,纳入学生志愿服务的时数和学分制管理;有的小学通过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倡导家长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带领孩子参与一些社区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体会交流和家长带领孩子参与志愿服务的收获体会交流。
社区是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外在延伸。成人志愿服务主要在社区和社会,中小学生也应该适当参与社区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家庭和学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外在延伸。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结合示范性高中学生的能力特点,在校外开发了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基地,如为打工子弟学校孩子补课,在朝阳门医院第二病区建立临终关怀活动项目,在启蕊智障康复培训中心陪伴智障儿童,到颐寿轩敬老院与那里的老人聊天、游戏、唱歌、跳舞,与世界性环保组织“根与芽”合作,让绿色环保理念在附中生根发芽……
中小学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
中小学志愿服务教育和活动不会自动运转,需要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来推动。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是中小学全面、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核心和关键。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目前针对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国家还没有明确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在教育部文件中,普通高中要求学生在高中3年时间内完成10天的社区服务,学生可以获得2个学分。初中和小学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和要求,教育评价和督导也应该把志愿服务纳入评价体系之中。
学校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建立党委领导、德育副校长主管、团委和少先队实施的学校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尝试建立校内志愿服务学分制管理,与高中社会实践课程管理有机结合;建立与学生评价手册、综合素质评价、评优评先等相结合的志愿服务评价表彰激励机制;将志愿服务活动和德育常规管理、主题教育以及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
学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创建特色校本运行机制。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由学生处和团委共同负责,他们一直致力于科学有效的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建设,形成了独特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师大二附模式”。该模式由相互衔接的组织运行、项目发布、培训认证、学分认定、评价激励、宣传推广、支持保障、团队建设八大机制协同完成,是目前中学志愿服务活动体制、机制和实际运行最完善、最成熟的学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