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研读课文十分必要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666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课文的研读,要力求别出心裁,这是教师研读教材创造性的体现,它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细部开掘中有独特见解的个性研究。
  关键词:研读课文;语文
  中国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6 -01
  语文教师在对文本研读的过程中存在着这几种问题:肢解文本,将完整的文章拆得支离破碎,忽视了文章的整体性、完整性;浅尝辄止,将研读停留在文字表面上,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忽视了文章的艺术性、内隐性;脱离文本,将课外大量的所谓相关知识引进来。
  为了改变上述情况,笔者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些探索。
  
  一、读出内容,整体感知。
  教师要全身心地研读文本,尽可能全面、正确、深入地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感情,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如果对于文本的解读与把握不甚到位,就会大大削弱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学生难以进入情境。例如《土地的誓言》一课,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在1941年9月18日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十周年而抒写的。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要用充满深情的语调来诵读,但是于细微之处又有变化。在读到“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时揣摩: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思考:土地的誓言是作者离开家乡后对家乡的思念,对故土的热爱,为什么作者对家乡的土地爱得如此深沉?作者又是怎样表达他的这种深情的?通过朗读去寻找课文中的美,并将找出的句子、语段反复朗读,让文中的“悲愤”、“苦难”、“耻辱”、“爱国”震撼在灵魂里!
  
  二、读出思路,分析综合。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里的“真”首先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欲要传达的思想或创作意图,这里的“路”就是文章中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文章思路是阅读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方法。
  例如《白杨礼赞》一文,其结构是:景美——形美——神美。其结构安排的内在联系是层层递进的,最后达到了礼赞的高潮,这正反映了人们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我们理解了为什么这样安排结构的道理,也就了解了怎样写的问题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
  要深入把握文本的思路,也可以抓住文章的题目、段意、关键词语、开头结尾等,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沟通,从而得到一些特别的收获。例如《三峡》的“峡”字的意思是“两山夹水,有山有水的地方”。我发现,《三峡》一文的结构也就像这个“峡”字,首尾写山,中间夹着写水的内容。文章开头写山,写了峡之长、山之连、山之高,是下文写水之湍急的张本。文章结构的巧妙之处在于:开头明写山,暗写水;结尾明写水,暗写山。这样就形成了“两山夹水”的结构形式。
  
  三、读出语言,品味精彩。
  中学语文教材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是一个美丽而博大的知识海洋,沉淀着丰富的知识板块,蕴藏着精粹的知识宝藏。例如研读《白杨礼赞》,不仅仅去读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也不仅仅去读白杨树的景美、形美、神美,而是要敏锐地发现文章奥妙无穷的句式,悉心玩赏作者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从句子写得富有韵味、充满情感的角度,提取文中并列式、因果式、假设式、递进式、设问式、比拟式、对比式、排比式等8种不同的“抒情句”;从运用不同语法手段写句的角度,发现文中复杂谓语句和复杂定语句。正是对课文语言的这种个性化、艺术化的发现与思考,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创造性的美感。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课文有趣的语言现象,把那些看似枯燥乏味、难读难教的课文,也能上得诗意盎然、妙趣横生。例如读《生物入侵者》,发现文中一组有趣的书面语词,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读《论求知》,发现文中一组有趣的“三列”段式,体味课文的写段之妙……
  
  四、读出个性,质疑探究。
  倡导教师对课文的个性化研读,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以自己独特的体验,涵泳感悟,解读文本。读出个性,就是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增加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厚度。如从发散的角度发现、探究课文的美点、妙点、弱点、疵点;从纵深的角度发现、探究课文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的特别之处等等。
  
  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迁移拓展,走出课本,实现文本解读的再创造。它可以是文本之间的拓展、可以是读的拓展、可以是写的拓展、可以是生活空间的拓展甚至是从原文本向超文本的价值空间的拓展。比如读《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可以延伸文本,联系田震演唱的《月牙泉》这样一首歌曲中提到了“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的呼唤,通过歌曲的感染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最后就是写作延伸,渗透文本了,让学生写一封保护环境的书信。
  总之,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认真自主地研读课文,不要过份依赖教参。教师研读课文,可运用一些方法,力求有自己独特的发现,类联以求趣,系统以求全,探幽以求奇,创新以求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余映潮.余映潮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3]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 要:《莫高窟》片段同课异构的对比,验证了要优化教学内容先要加强课程意识。  关键词:课程意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6-078-1      课程意识,就是用课程价值的眼光去优化教学内容,需要语文教师不仅要看懂教材内容,还要看准除教材内容之外的课程内容,并能合理实施。目前来看,解读文本内容为主要目标、手段的教学模
摘要:同一文本不同的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实际从不同角度切入,设计教学流程,结合自身或校本实际,最大化地开发与利用文本,从而追求课堂教学的多样化、个性化。  关键词:同一文本;不同处理;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7-076-1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无论哪种版本的教材都把其作为古代文学的重要篇目加以编排。近来笔者连续听了
摘要:学生在课堂中所凸显出的错误是课堂教学的真实反馈。在课堂上,学生的错误是一个很好的资源,教师若能善于捕捉和巧妙地运用这一错误资源,往往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学生;错误;价值利用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18-2  听了许多节公开课,那些课堂上的孩子对于老师的提问,回答得如行云流水一般,有的时候真可以说是“滴水不漏”。我
摘 要:“教是为了不教。”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教师都不仅力求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更重要的要培养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相关学习方法。本文就盲校解剖生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进行阐释说明。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对教材文本的适时使用;2.对教材文本的科学使用;3.注重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4.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归纳整理,找出规律。  关键词:解剖生理教学;学习方法;渗透  中图分类号:G761
摘 要: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激活幼儿的科学兴趣是萌发幼儿科学精神,培养幼儿科学方法、合作态度的重要条件,是幼儿科学探究活动取得成效的动力源泉。本文通过对“快乐转转转”主题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初步探讨了激活兴趣在幼儿科学活动中的基本规律和教育功能。  关键词:科学;探究活动;规律;功能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写话教学要求以人为本,重视学生话语的自主性、开放性,使学生能够快乐、灵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在创造与表达的过程中张扬个性、塑造自我。  关键词:语言;写话;桎梏;开放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3-039-1    小学的写话教学是学生学习作文的起始阶段,它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新课程
摘 要: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学生要健康快乐成长,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社会、家庭和学校必须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发展差异,教育才能为学生精彩的人生奠基这一理念。  关键词:学生;个体差异;承认差异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1-010-2  因为家庭背景、环境氛围、启蒙教育、智商、心理素质、性格、思维和行为方式等的不同,学生各有特点,之间
摘 要:2012年5月29日,江苏省教育厅在江苏教育电视台隆重举办了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汇演,语文、化学、体育、思品、音乐等多门学科的青年教师参加了汇报演出。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了观看这次表彰大会之后的感悟。  关键词: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科技;真善美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4-005-2  2012年5月29日,江苏省教育厅在江苏教
摘要: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低下的现象在农村小学教学中仍然存在,如何提高习作教学质量是当前许多教师经常探讨的话题。本文从习作概念模糊化、教学意识开放化、习作内容生活化、批改形式多样化等方面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改进;习作教学;提升;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91-1  一、习作概念模糊
摘 要:本文从一节名师模仿课入手,分析了名家名师们的成功教学对我们普通教师教学的指导作用,并结合自身实际,探讨了如何改进以取得更大进步。  关键词:数学;名师课堂;模仿;改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5-051-1  名家名师们成功的教学案例不仅为我们的课堂教学作了示范,更是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懈追求的目标。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