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课文的研读,要力求别出心裁,这是教师研读教材创造性的体现,它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细部开掘中有独特见解的个性研究。
关键词:研读课文;语文
中国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6 -01
语文教师在对文本研读的过程中存在着这几种问题:肢解文本,将完整的文章拆得支离破碎,忽视了文章的整体性、完整性;浅尝辄止,将研读停留在文字表面上,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忽视了文章的艺术性、内隐性;脱离文本,将课外大量的所谓相关知识引进来。
为了改变上述情况,笔者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些探索。
一、读出内容,整体感知。
教师要全身心地研读文本,尽可能全面、正确、深入地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感情,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如果对于文本的解读与把握不甚到位,就会大大削弱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学生难以进入情境。例如《土地的誓言》一课,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在1941年9月18日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十周年而抒写的。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要用充满深情的语调来诵读,但是于细微之处又有变化。在读到“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时揣摩: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思考:土地的誓言是作者离开家乡后对家乡的思念,对故土的热爱,为什么作者对家乡的土地爱得如此深沉?作者又是怎样表达他的这种深情的?通过朗读去寻找课文中的美,并将找出的句子、语段反复朗读,让文中的“悲愤”、“苦难”、“耻辱”、“爱国”震撼在灵魂里!
二、读出思路,分析综合。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里的“真”首先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欲要传达的思想或创作意图,这里的“路”就是文章中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文章思路是阅读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方法。
例如《白杨礼赞》一文,其结构是:景美——形美——神美。其结构安排的内在联系是层层递进的,最后达到了礼赞的高潮,这正反映了人们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我们理解了为什么这样安排结构的道理,也就了解了怎样写的问题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
要深入把握文本的思路,也可以抓住文章的题目、段意、关键词语、开头结尾等,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沟通,从而得到一些特别的收获。例如《三峡》的“峡”字的意思是“两山夹水,有山有水的地方”。我发现,《三峡》一文的结构也就像这个“峡”字,首尾写山,中间夹着写水的内容。文章开头写山,写了峡之长、山之连、山之高,是下文写水之湍急的张本。文章结构的巧妙之处在于:开头明写山,暗写水;结尾明写水,暗写山。这样就形成了“两山夹水”的结构形式。
三、读出语言,品味精彩。
中学语文教材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是一个美丽而博大的知识海洋,沉淀着丰富的知识板块,蕴藏着精粹的知识宝藏。例如研读《白杨礼赞》,不仅仅去读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也不仅仅去读白杨树的景美、形美、神美,而是要敏锐地发现文章奥妙无穷的句式,悉心玩赏作者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从句子写得富有韵味、充满情感的角度,提取文中并列式、因果式、假设式、递进式、设问式、比拟式、对比式、排比式等8种不同的“抒情句”;从运用不同语法手段写句的角度,发现文中复杂谓语句和复杂定语句。正是对课文语言的这种个性化、艺术化的发现与思考,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创造性的美感。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课文有趣的语言现象,把那些看似枯燥乏味、难读难教的课文,也能上得诗意盎然、妙趣横生。例如读《生物入侵者》,发现文中一组有趣的书面语词,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读《论求知》,发现文中一组有趣的“三列”段式,体味课文的写段之妙……
四、读出个性,质疑探究。
倡导教师对课文的个性化研读,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以自己独特的体验,涵泳感悟,解读文本。读出个性,就是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增加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厚度。如从发散的角度发现、探究课文的美点、妙点、弱点、疵点;从纵深的角度发现、探究课文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的特别之处等等。
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迁移拓展,走出课本,实现文本解读的再创造。它可以是文本之间的拓展、可以是读的拓展、可以是写的拓展、可以是生活空间的拓展甚至是从原文本向超文本的价值空间的拓展。比如读《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可以延伸文本,联系田震演唱的《月牙泉》这样一首歌曲中提到了“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的呼唤,通过歌曲的感染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最后就是写作延伸,渗透文本了,让学生写一封保护环境的书信。
总之,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认真自主地研读课文,不要过份依赖教参。教师研读课文,可运用一些方法,力求有自己独特的发现,类联以求趣,系统以求全,探幽以求奇,创新以求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余映潮.余映潮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3]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对课文的研读,要力求别出心裁,这是教师研读教材创造性的体现,它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细部开掘中有独特见解的个性研究。
关键词:研读课文;语文
中国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6 -01
语文教师在对文本研读的过程中存在着这几种问题:肢解文本,将完整的文章拆得支离破碎,忽视了文章的整体性、完整性;浅尝辄止,将研读停留在文字表面上,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忽视了文章的艺术性、内隐性;脱离文本,将课外大量的所谓相关知识引进来。
为了改变上述情况,笔者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些探索。
一、读出内容,整体感知。
教师要全身心地研读文本,尽可能全面、正确、深入地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感情,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如果对于文本的解读与把握不甚到位,就会大大削弱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学生难以进入情境。例如《土地的誓言》一课,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在1941年9月18日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十周年而抒写的。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要用充满深情的语调来诵读,但是于细微之处又有变化。在读到“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时揣摩: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思考:土地的誓言是作者离开家乡后对家乡的思念,对故土的热爱,为什么作者对家乡的土地爱得如此深沉?作者又是怎样表达他的这种深情的?通过朗读去寻找课文中的美,并将找出的句子、语段反复朗读,让文中的“悲愤”、“苦难”、“耻辱”、“爱国”震撼在灵魂里!
二、读出思路,分析综合。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里的“真”首先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欲要传达的思想或创作意图,这里的“路”就是文章中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文章思路是阅读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方法。
例如《白杨礼赞》一文,其结构是:景美——形美——神美。其结构安排的内在联系是层层递进的,最后达到了礼赞的高潮,这正反映了人们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我们理解了为什么这样安排结构的道理,也就了解了怎样写的问题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
要深入把握文本的思路,也可以抓住文章的题目、段意、关键词语、开头结尾等,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沟通,从而得到一些特别的收获。例如《三峡》的“峡”字的意思是“两山夹水,有山有水的地方”。我发现,《三峡》一文的结构也就像这个“峡”字,首尾写山,中间夹着写水的内容。文章开头写山,写了峡之长、山之连、山之高,是下文写水之湍急的张本。文章结构的巧妙之处在于:开头明写山,暗写水;结尾明写水,暗写山。这样就形成了“两山夹水”的结构形式。
三、读出语言,品味精彩。
中学语文教材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是一个美丽而博大的知识海洋,沉淀着丰富的知识板块,蕴藏着精粹的知识宝藏。例如研读《白杨礼赞》,不仅仅去读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也不仅仅去读白杨树的景美、形美、神美,而是要敏锐地发现文章奥妙无穷的句式,悉心玩赏作者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从句子写得富有韵味、充满情感的角度,提取文中并列式、因果式、假设式、递进式、设问式、比拟式、对比式、排比式等8种不同的“抒情句”;从运用不同语法手段写句的角度,发现文中复杂谓语句和复杂定语句。正是对课文语言的这种个性化、艺术化的发现与思考,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创造性的美感。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课文有趣的语言现象,把那些看似枯燥乏味、难读难教的课文,也能上得诗意盎然、妙趣横生。例如读《生物入侵者》,发现文中一组有趣的书面语词,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读《论求知》,发现文中一组有趣的“三列”段式,体味课文的写段之妙……
四、读出个性,质疑探究。
倡导教师对课文的个性化研读,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以自己独特的体验,涵泳感悟,解读文本。读出个性,就是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增加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厚度。如从发散的角度发现、探究课文的美点、妙点、弱点、疵点;从纵深的角度发现、探究课文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的特别之处等等。
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迁移拓展,走出课本,实现文本解读的再创造。它可以是文本之间的拓展、可以是读的拓展、可以是写的拓展、可以是生活空间的拓展甚至是从原文本向超文本的价值空间的拓展。比如读《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可以延伸文本,联系田震演唱的《月牙泉》这样一首歌曲中提到了“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的呼唤,通过歌曲的感染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最后就是写作延伸,渗透文本了,让学生写一封保护环境的书信。
总之,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认真自主地研读课文,不要过份依赖教参。教师研读课文,可运用一些方法,力求有自己独特的发现,类联以求趣,系统以求全,探幽以求奇,创新以求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余映潮.余映潮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3]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