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留守学生 心理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14
我校地处桂平西山脚下,现有学生868人,其中25%为留守学生,为避免其出现“亲情饥渴”,在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我校着手进行《纠正留守学生不良心理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一、 创设关爱和谐的校园文化
我校坚持把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纳入学校的常规工作中,做到管理上不盲目,教育上不松懈,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实施“关爱留守学生,关怀留守儿童的家庭,关注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系列活动。
1. 建立留守学生档案
通过建立与健全留守学生档案,让每一位校级管理人员和教师都做到“四熟悉”、“当好四员”。即熟悉留守学生家庭背景,熟悉留守学生思想表现,熟悉留守学生学习成绩,熟悉留守学生日常行为,在此基础上,当好留守学生的情感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指导员、思想品德辅导员。
2. 建立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机制
根据留守学生分布在各年级各班级的情况,我校建立了“班级—学校—家庭”三级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机制。
“班级是我家”,我们以班为单位,组建一个个温馨的大家。学校以班主任为留守学生代理家长,把班级建成“留守学生之家”,使留守学生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减少他们受教育的断层与情感世界的真空。
“学校是乐园”,学校通过“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完善等级制评价—设专项评奖机制”三步积极营造“思进和谐、灵活创优”的校园文化,有效激发留守学生“渴望进步,渴望成功”的强烈的学习欲望,让每一位留守学生在校时都能时时处处感受到温暖和快乐。
“家庭是亲情港湾”,学校通过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为留守学生安装“亲情电话机”,不仅让留守学生父母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还为他们随时进行亲子沟通提供了便利,让他们给孩子更多的亲情关爱。
3. 开展帮扶活动
我们一方面建立班级“帮扶留守学生信息库”,并落实结对子名单上交学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帮扶留守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同时,每月开展一次“星级学生评比活动”,激励留守学生扬起前进风帆,树立奋斗目标,争当星级学生。
二、 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
健康心理需要精心的培育。为使全体留守学生一直保持健康的心态和阳光的行为,我校努力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
1. 情感交融,形成亲情氛围
积极的情绪情感是形成健康的心理氛围的基础和核心。实践中,我们积极引导留守学生融入大集体,学做小主人。学校少先队组织深入开展“拉手关爱留守少年儿童行动”,并落实到每月一次的主题活动中,让留守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感受集体温暖,在活动中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如2010年,学校少先队就先后组织了留守学生事迹报告会、“我和妈妈说说心里话”等活动,吸引全校学生参与。学校还积极开展争当五好少年活动,有效增强了留守学生自强不息、发奋学习的意识。
2. 心理相融,培育亲师氛围
营造健康心理氛围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心理相融,只有心理相融,留守学生与教师之间才能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富有凝聚力,培育出更深、更浓的亲师氛围。
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首先,我们要求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其次,我们把“走到学生中间去,与留守学生一对一亲情对话”作为班主任工作常规明确下来,增加老师与留守学生沟通的渠道,促进师生心理相融。
3. 正确评价,保护和谐氛围
远离家长的孩子更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我们要求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做到:一是科学对待第一印象。作为学校管理者和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品德表现和学业,重视学生的发展过程,全面正确地评价每一个学生,防止走入“先入为主”的心理误区。 二是抛开定型观念。学校管理者和老师不能在头脑中形成对某个学生的固定印象,不应看到某种事就和某个学生联系起来,或把他归入某个群体之中。三是防止“落差效应”。不能因为优秀生犯一两次错误而对他降低信任度,也不能因为后进生和优秀生的差距太大,而忽视后进生微小的进步,丧失激励后进生的良好机会。评价一个学生,既要横向比,也要纵向比,不能把学生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个体,这样才能保护和谐的教育氛围。
营造关爱和谐的校园文化和健康的校园氛围,为我校的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勃勃生机。他们更加懂事了:每周他们会通过“亲情电话机”与家长沟通,汇报自己这一周在学习上的快乐与收获,问候父母近期的身体、工作。他们更加勤奋学习了:全校217名留守学生每学期语文、数学两科期末考试成绩全都合格了。他们更加阳光了:在每学期学校表彰的校园文明之星中,30%是留守学生!
(责编 蓝能波)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14
我校地处桂平西山脚下,现有学生868人,其中25%为留守学生,为避免其出现“亲情饥渴”,在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我校着手进行《纠正留守学生不良心理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一、 创设关爱和谐的校园文化
我校坚持把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纳入学校的常规工作中,做到管理上不盲目,教育上不松懈,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实施“关爱留守学生,关怀留守儿童的家庭,关注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系列活动。
1. 建立留守学生档案
通过建立与健全留守学生档案,让每一位校级管理人员和教师都做到“四熟悉”、“当好四员”。即熟悉留守学生家庭背景,熟悉留守学生思想表现,熟悉留守学生学习成绩,熟悉留守学生日常行为,在此基础上,当好留守学生的情感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指导员、思想品德辅导员。
2. 建立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机制
根据留守学生分布在各年级各班级的情况,我校建立了“班级—学校—家庭”三级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机制。
“班级是我家”,我们以班为单位,组建一个个温馨的大家。学校以班主任为留守学生代理家长,把班级建成“留守学生之家”,使留守学生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减少他们受教育的断层与情感世界的真空。
“学校是乐园”,学校通过“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完善等级制评价—设专项评奖机制”三步积极营造“思进和谐、灵活创优”的校园文化,有效激发留守学生“渴望进步,渴望成功”的强烈的学习欲望,让每一位留守学生在校时都能时时处处感受到温暖和快乐。
“家庭是亲情港湾”,学校通过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为留守学生安装“亲情电话机”,不仅让留守学生父母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还为他们随时进行亲子沟通提供了便利,让他们给孩子更多的亲情关爱。
3. 开展帮扶活动
我们一方面建立班级“帮扶留守学生信息库”,并落实结对子名单上交学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帮扶留守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同时,每月开展一次“星级学生评比活动”,激励留守学生扬起前进风帆,树立奋斗目标,争当星级学生。
二、 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
健康心理需要精心的培育。为使全体留守学生一直保持健康的心态和阳光的行为,我校努力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
1. 情感交融,形成亲情氛围
积极的情绪情感是形成健康的心理氛围的基础和核心。实践中,我们积极引导留守学生融入大集体,学做小主人。学校少先队组织深入开展“拉手关爱留守少年儿童行动”,并落实到每月一次的主题活动中,让留守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感受集体温暖,在活动中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如2010年,学校少先队就先后组织了留守学生事迹报告会、“我和妈妈说说心里话”等活动,吸引全校学生参与。学校还积极开展争当五好少年活动,有效增强了留守学生自强不息、发奋学习的意识。
2. 心理相融,培育亲师氛围
营造健康心理氛围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心理相融,只有心理相融,留守学生与教师之间才能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富有凝聚力,培育出更深、更浓的亲师氛围。
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首先,我们要求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其次,我们把“走到学生中间去,与留守学生一对一亲情对话”作为班主任工作常规明确下来,增加老师与留守学生沟通的渠道,促进师生心理相融。
3. 正确评价,保护和谐氛围
远离家长的孩子更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我们要求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做到:一是科学对待第一印象。作为学校管理者和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品德表现和学业,重视学生的发展过程,全面正确地评价每一个学生,防止走入“先入为主”的心理误区。 二是抛开定型观念。学校管理者和老师不能在头脑中形成对某个学生的固定印象,不应看到某种事就和某个学生联系起来,或把他归入某个群体之中。三是防止“落差效应”。不能因为优秀生犯一两次错误而对他降低信任度,也不能因为后进生和优秀生的差距太大,而忽视后进生微小的进步,丧失激励后进生的良好机会。评价一个学生,既要横向比,也要纵向比,不能把学生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个体,这样才能保护和谐的教育氛围。
营造关爱和谐的校园文化和健康的校园氛围,为我校的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勃勃生机。他们更加懂事了:每周他们会通过“亲情电话机”与家长沟通,汇报自己这一周在学习上的快乐与收获,问候父母近期的身体、工作。他们更加勤奋学习了:全校217名留守学生每学期语文、数学两科期末考试成绩全都合格了。他们更加阳光了:在每学期学校表彰的校园文明之星中,30%是留守学生!
(责编 蓝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