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物理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时将主动权还给学生,注重对学生多种能力及素养的全方位培养。对此,从注重实验过程、设计拓展问题、理解物理概念、加强反思总结四个方面重点探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包括品格素养和关键能力两部分,在物理领域内核心素养主要是指科研态度、家国情怀、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思维品质等,涵盖学生所有的知识、技能。虽然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必考项目,但是很少会有教师让学生真正动手操作,多停留在实验演示方面,甚至个别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组织实验,致使学生处于被动、机械学习的状态,难以真正在物理实验中有所收获和发展,这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极为不利。故此,笔者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就如何在实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一些看法及建议。
一、注重实验过程,培养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树立理性思维,敢于对当前的物理现象及物理事物进行评判质疑,并通过实验、实践等方法论证猜想结果是否正确。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组织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时,要以指导启发为主,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尊重科学的严谨性,严格按照要求操作部署实验环节,各种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做到理性、科学。
以“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实验为例,在实验中学生会遇到电源短路、电流表短路、闭合开关小灯泡不发光等实验操作问题。此时此刻,教师先不要直接插手学生的实验活动,而是要让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及方法进行重新回顾,思考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进而对其进行分析解决,以便保证物理实验的顺利进行,这对学生实事求是科研态度的培养具有良好作用。
二、设计拓展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教师要善于打破常规,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物理知识点的同时,还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开展实验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一些教材中没有的实验问题,引导学生在实验中通过论证、分析等方式加以解决,强化物理实验的探究性和实验性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浮沉条件及应用”知识点讲解为例,教师可向学生提出“橡皮泥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何通过量筒和水对其进行密度估测”这一问题,学生可以对其进行交流讨论,应用浮沉条件知识设计物理实验,并及时调整物理实验中的流程,保证物理实验结果的精准性。通过这一拓展性问题的设计提出与实验解决,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这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及探究能力的形成大有裨益。
三、理解物理概念,培养观察能力
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高度凝结的产物,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要求较高,很多初中生很难透彻、全面地理解物理概念。因此,教师可以物理概念为切入点,设计并组织实施物理实验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探索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将物理概念牢记于心,明白物理概念中所蕴含的物理现象,更好地了解物理的本质。对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参与,操作实验仪器,根据说明书及注意事项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一旦发现问题,则需要对其进行解决,形成循环往复的过程,深刻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这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作用。
以“摩擦力”物理实验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的方式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具体流程如下:教师让班级内的学生将双手的全部力气放在按压桌面上,按照“向前推动——向后拖动”的顺序移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双手会产生阻力,其被称为“摩擦力”。随后,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软毛小刷子拿出来,用力按压刷毛并将其向前移动,让学生观察移动时刷毛的方向是否发生变化,随后判断摩擦力方向与物理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最后,用两只硬毛刷子在桌面模仿人走路的样子,让学生观察刷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可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步朝着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加深学生对摩擦力概念理解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意识。
综上所述,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教师可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借助具体的实验操作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公式、概念、定律等知识点,这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以实验教学为载体,将核心素养培育融入其中,并以此为导向组织实施物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在实验参与中树立科学态度,设计拓展类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观察分析中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并及时总结、反思物理实验,为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武蕾叶.核心素养理念下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资讯,2020,18(16):155-156.
[2]梁国平.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5):241-242.
[3]杨小春.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素养培育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7):22.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包括品格素养和关键能力两部分,在物理领域内核心素养主要是指科研态度、家国情怀、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思维品质等,涵盖学生所有的知识、技能。虽然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必考项目,但是很少会有教师让学生真正动手操作,多停留在实验演示方面,甚至个别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组织实验,致使学生处于被动、机械学习的状态,难以真正在物理实验中有所收获和发展,这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极为不利。故此,笔者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就如何在实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一些看法及建议。
一、注重实验过程,培养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树立理性思维,敢于对当前的物理现象及物理事物进行评判质疑,并通过实验、实践等方法论证猜想结果是否正确。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组织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时,要以指导启发为主,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尊重科学的严谨性,严格按照要求操作部署实验环节,各种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做到理性、科学。
以“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实验为例,在实验中学生会遇到电源短路、电流表短路、闭合开关小灯泡不发光等实验操作问题。此时此刻,教师先不要直接插手学生的实验活动,而是要让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及方法进行重新回顾,思考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进而对其进行分析解决,以便保证物理实验的顺利进行,这对学生实事求是科研态度的培养具有良好作用。
二、设计拓展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教师要善于打破常规,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物理知识点的同时,还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开展实验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一些教材中没有的实验问题,引导学生在实验中通过论证、分析等方式加以解决,强化物理实验的探究性和实验性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浮沉条件及应用”知识点讲解为例,教师可向学生提出“橡皮泥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何通过量筒和水对其进行密度估测”这一问题,学生可以对其进行交流讨论,应用浮沉条件知识设计物理实验,并及时调整物理实验中的流程,保证物理实验结果的精准性。通过这一拓展性问题的设计提出与实验解决,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这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及探究能力的形成大有裨益。
三、理解物理概念,培养观察能力
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高度凝结的产物,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要求较高,很多初中生很难透彻、全面地理解物理概念。因此,教师可以物理概念为切入点,设计并组织实施物理实验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探索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将物理概念牢记于心,明白物理概念中所蕴含的物理现象,更好地了解物理的本质。对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参与,操作实验仪器,根据说明书及注意事项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一旦发现问题,则需要对其进行解决,形成循环往复的过程,深刻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这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作用。
以“摩擦力”物理实验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的方式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具体流程如下:教师让班级内的学生将双手的全部力气放在按压桌面上,按照“向前推动——向后拖动”的顺序移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双手会产生阻力,其被称为“摩擦力”。随后,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软毛小刷子拿出来,用力按压刷毛并将其向前移动,让学生观察移动时刷毛的方向是否发生变化,随后判断摩擦力方向与物理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最后,用两只硬毛刷子在桌面模仿人走路的样子,让学生观察刷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可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步朝着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加深学生对摩擦力概念理解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意识。
综上所述,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教师可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借助具体的实验操作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公式、概念、定律等知识点,这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以实验教学为载体,将核心素养培育融入其中,并以此为导向组织实施物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在实验参与中树立科学态度,设计拓展类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观察分析中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并及时总结、反思物理实验,为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武蕾叶.核心素养理念下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资讯,2020,18(16):155-156.
[2]梁国平.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5):241-242.
[3]杨小春.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素养培育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