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_y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小组合作学习是以自主教学为中心,以团队合作为辅助,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实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为今后初中数学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凭借独特的教育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授课形式,使学生能更自由、更畅所欲言地进行数学问题交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解决能力的主动性。
   结合当前新课改的背景,初中数学教师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对数学疑难、难点问题进行交流并解决数学产生的问题,这样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同时还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时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让课堂变得灵活,从而使学生能在轻松、欢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主要体现,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由以前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效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质量,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所以说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在不断变化。一个公司的成立不仅仅是一个人就能实现其规模壮大的,都是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协助成立的,初中数学教学也一样,数学类型多样且复杂,在数学学习中往往会因为一点方程式偏差就导致整个思路的紊乱。因此,在数学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都要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数学的思路,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扩散能力。同时也说明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一定的地位。
   (二)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数学学科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对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2]。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有限的课堂内进行最大限度的交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扩展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感受数学的乐趣,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三)教学实践的需要
   在实施新课改后,自主、合作、探究已成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树立正确、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和目标,将小组合作学习融入数学教学中,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有价值的数学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积极性[3]。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一)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在数学课堂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时,成绩好、性格开朗的学生能积极地进行数学问题讨论,但在同组中腼腆内向的学生在讨论时,只想听取其他学生的交流意见,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长期下去,腼腆内向的学生可能在以后的讨论中直接从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口中获得答案,从而导致他们不独立思考,逐渐成形依赖。这样做会导致学生个体出现较大的差异,导致成绩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除此之外,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面对不同的答案会直接公布正确答案,沒有让学生进行问题的解决,这样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二)小组合作讨论跑题
   有时在小组讨论时,一些淘气的学生在讨论的时间里探讨一些学习以外的事情,在教师进行提问时会通过旁边小组索要问题答案,这样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阻碍学生对问题的探讨、研究方向,从而出现成绩下滑、成绩不理想的情况。
   (三)没有树立合作学习的具体目标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时间短,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找不到相对有效的应用策略。例如,在小组合作分组中,教师往往为了节省时间让前后桌的学生进行讨论,但这样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有的小组合作可以讨论的热火朝天,但有的小组在讨论时却不知从哪里开始,这样的分配会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无法取得一致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差距逐渐拉大。
   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时遇到以上情况时,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互补性进行分组讨论,使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价值,尽可能地让每个小组的能力与知识达到同一平面,从而更好地形成小组竞争关系,在互相“比赛”的模式下更好地学习数学。
   三、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策略方法
   数学是初中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从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说,很多初中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会感到有一定的困难、不愿学数学。因为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针对这种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模式的教学,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然后根据学生小组合作的反馈进行针对性的解决[4]。
   (一)合理组建小组,熟练掌握小组合作规则
   要想小组合作学习最大化,就要进行合理的小组分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前后桌进行合理分配,还可以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差异等进行分组,让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小组合作学习的人员有一定的差异,让成绩薄弱的学生在成绩优秀的学生的带动下进行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成绩薄弱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可以让性格开朗的学生和性格沉默寡言的学生进行搭配,让性格开朗的学生辅助沉默寡言的学生进行学习。这种优势互补的搭配有利于小组角色的分工,使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选出学习成绩好、组织管理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小组组长不仅承担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还维系着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例如,初三是中学最为关键的一年,在小组合作时小组组长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带动全员小组共同学习,给班级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进入班级后就能感到学习的动力。    但在小组讨论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发生,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强调先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将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才能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敢于回答问题,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事先做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这样学生才能在小组合作中达到共赢的效果。
   (二)加强教师指导和参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风格,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所讲述的数学知识进行预习,勾画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完成数学课程的预习任务。这样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学生才不会有很大压力,并且能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将预习时所认为的难点进行逐一消化、理解。例如,在教學“二元一次方程”时,学生可以先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的了解,然后在教师授课中充分学习不懂的地方,从而更好地解决不懂的地方。或者在独立思考后仍感到疑惑不解,教师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利用询问其他同学的方法,从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改变教学模式时也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对数学认识进行独立思考,只有通过独立思考学生才会对问题有一定的认识,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流方式,也是学生实际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小组学习合作中,学生应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时要对不会表达意见的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尽快地融入小组合作学习中。因此,教师应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多注意观察学生的变化,在观察到有问题的学生时及时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一些思维能力弱、表达能力欠缺的学生也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表现和互相交流。除此之外,在小组学习中遇到意见不统一或理解不一致时,就要通过小组讨论对问题展开深入性交流,这时教师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在学生进行讨论时要求每位参与讨论的学生要讲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对其有异议的地方进行解决、归纳整理。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还能为今后的数学教学带来一定的帮助。
   (四)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评价
   在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的自豪感,从而使学生对数学有一定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让学生了解小组中出现的问题所在,从而更好地解决小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使其感受数学中的魅力。
   总体来说,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在学习中激发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思维扩散能力、表达能力,还让学生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有了更想学习数学的冲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应正确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何风苹,吴辉忠.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2021(16):9-10.
   [2]张华超.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21(5):9,11.
   [3]孙尚强.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9):213.
   [4]安士荣.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家长,2021(14):116-117.
其他文献
摘 要:九年级化学是初中化学课堂的最终阶段,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助力学生基础知识储备的增加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更需要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行素养,用于为其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从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着手分析,以求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课堂;德育   化学课程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成为开展德育的载体,采取科学、合理的渗透融合
摘 要:结合核心素养,开发适合学生的班本教育课程,是拉近师生关系,让教育教学在学生身上发挥更大作用的关键,更是素质教育理念下让教育教学全面、优质地助力每一位学生成长的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生;班本;课程开发;策略   班本教育课程是在校本课程的基础上,结合班级文化、学生情况,从学生发展、教育教学需要出发,开发研究的更适合班级学生的课程。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更有针对性、预见性,使教育更加
摘 要:通过论述开展指向内生力提升的主要方式,分析高中生涯发展辅导实践效果,促进学生夯实终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积极思考发展方向,有效做出人生选择,切实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指向内生力;普通高中;生涯发展   高中学生基本处于生涯探索时期,主要面临各类涉及毕生职业发展,同时与此年龄段特别相关的基础任务,需要积极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效做出人生选择。因此开展指向内生力提升的
摘 要:物理知识重在解释世间万物运作的原理,因此物理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劳动过程。初中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如何将来源于生活的这些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劳动教育中,这是在“德智体美劳”情境下教育教学的重要方面。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提取一些物理问题,并能用数学思维解决这些问题,不但可以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提升动手能力及对各学科的融会贯通,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   关键
在现代社会,学校在提倡耕读时,需要基于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组织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确保体力劳动能够有效结合脑力劳动,使学生实现学科学习和劳动教育有效结合,进而使其教育工作
摘 要: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高效多元化融合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迫在眉睫,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一道实践难题。就二者的不同之处及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具体方法和措施,通过分析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探究促使一种多模态、多线路混合的新模式教学形态出现,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线上教育;线下教育;化学;多元化融合   2016年,教育部印发的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紧密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里,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环节,生物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结合生活事物,渗透生命观念;鼓励自主实验,锻炼科学思维;注重兴趣引导,鼓励科学探究;讨论现实问题,贯彻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展开探究。   关键词:生物实验;核心素养;初中生物;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
摘 要:首先阐释微课与数学认知的契合度分析,以此确定研究起点;接着从微课是学生认知的风向标、微课是学生认知的加速器等两个角度深入阐述微课应用于数学教学的有效探究;最后简述微课应用于数学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微课;高中数学;应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下,数学教师纷纷致力于教学资源的创新探究中,积极谋求高中生数学学习、快乐交互、自主成长的科学途径。在此过程中,微课犹如一支“轻骑兵”在
摘 要:新时期,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将艺术素质测评引入音乐教学当中,推动初中音乐教学实效性的提升。简述了初中音乐教学运用艺术素质测评的原则,探究了基于艺术素质测评的初中音乐教学实效性提升的策略。主要包括运用传统答题方式进行艺术素质测评,注重引入创造力艺术素质测评内容,加强谈话形式进行艺术素质测评。   关键词:艺术素质测评;初中音乐教学;实效性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推进的背景下,音乐逐渐成为一
摘 要: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要培育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更要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综合素养,以此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奠定基础。即在此背景下展开研究,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提出新的策略与方法,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重心,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渗透内容,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路径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