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比较强的学科,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非常明显的人文性。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鉴于现阶段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了相关的人文素养培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文素养;初中语文教学;素材;品质
学生人文素养与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密切的关系,二者在定义上虽有不同,但在健康品质与基本素质的培养理念上是基本相同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前提条件,能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措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深入分析教材,挖掘人文素材
语文教材作为教学依据和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学价值。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能脱离语文教材内容。但是现阶段,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重视教材的人文素养培育作用,经常指导学生背诵教材上的古诗词,或者是对教材上一些优美文章进行摘抄,学生缺乏深入的体会与理解,对其人文素养的渗透不够重视,没有充分发挥人文素养的培育作用。
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寻找教材中培养人文素养的素材。例如,《纪念白求恩》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与培养人文素养相结合,深入挖掘人文素材,逐步开展人文素养培育。教师应先引导学生了解白求恩的人物背景,了解白求恩的伟大事迹,通过简单的讲解,学生能了解白求恩的事迹,再开展课文阅读,就能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人文素养,感悟白求恩的伟大精神。
二、结合学生特点,小组合作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如果缺乏学生的亲身参与,教师即使采取最佳的教学方法,组织最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也是徒劳的。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学生个体的特点相结合,发挥其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发挥认知潜力,修炼思想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可以根据班上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边学习边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例如,在执教《木兰诗》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花木兰,发现军书让年迈的父亲出征,会怎么做?”学生会发挥自身认知潜力,结合情感体验做出讨论,其中有学生会做出和花木兰同样的选择,之后教师介绍与《木兰诗》相关的人文知识,了解知识背景,再提问:“花木兰替父从军的缘由是什么?花木兰的故事意在讲述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教师通过正确地引导,帮助学生体会和掌握更多的人文知识与情感,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与课外素材相结合,进行拓展教学
社会一直在前行,教学工作也应适应社会发展,在对学生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依赖教材内容,可能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求,教师应通过一定的方式引领学生进行拓展式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拓展教材知识内容。
例如,在《理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第一自然段的四个比喻句展开分析,让学生思考理想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树立正确的理想。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将教材中的内涵挖掘出来,让学生联系自身生活,证明理想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事例予以阐明。比如,我们伟大的周恩來总理,因为从小看到祖国被外强欺凌,所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理想,他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用这个理想激励自己,并用自己一生的心血致力于壮大新中国,他的伟大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钦佩。由此得出,理想在一个人的生活与学习中有重要的指引作用,能帮助学生在迷茫的时候指明前进的方向。
四、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完善教学,优化教学形式。基于此,现代信息技术对初中生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有一定促进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制作一些慕课或者运用视频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在网络上或者手机上观看学习。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会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地完成语文知识的积累,拓宽人文知识,尤其是观看相关视频之后会受到人物精神的感染,这对于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具备积极的促进意义。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培养人文素养的价值,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拓展式教学。同时,还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多层次、多角度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提升到一个高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和优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叶弘雷,佘慧玲.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探析[J].语文课内外,2020(18).
[2]吴向明.对于初中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9(13).
关键词:人文素养;初中语文教学;素材;品质
学生人文素养与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密切的关系,二者在定义上虽有不同,但在健康品质与基本素质的培养理念上是基本相同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前提条件,能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措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深入分析教材,挖掘人文素材
语文教材作为教学依据和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学价值。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能脱离语文教材内容。但是现阶段,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重视教材的人文素养培育作用,经常指导学生背诵教材上的古诗词,或者是对教材上一些优美文章进行摘抄,学生缺乏深入的体会与理解,对其人文素养的渗透不够重视,没有充分发挥人文素养的培育作用。
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寻找教材中培养人文素养的素材。例如,《纪念白求恩》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与培养人文素养相结合,深入挖掘人文素材,逐步开展人文素养培育。教师应先引导学生了解白求恩的人物背景,了解白求恩的伟大事迹,通过简单的讲解,学生能了解白求恩的事迹,再开展课文阅读,就能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人文素养,感悟白求恩的伟大精神。
二、结合学生特点,小组合作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如果缺乏学生的亲身参与,教师即使采取最佳的教学方法,组织最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也是徒劳的。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学生个体的特点相结合,发挥其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发挥认知潜力,修炼思想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可以根据班上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边学习边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例如,在执教《木兰诗》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花木兰,发现军书让年迈的父亲出征,会怎么做?”学生会发挥自身认知潜力,结合情感体验做出讨论,其中有学生会做出和花木兰同样的选择,之后教师介绍与《木兰诗》相关的人文知识,了解知识背景,再提问:“花木兰替父从军的缘由是什么?花木兰的故事意在讲述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教师通过正确地引导,帮助学生体会和掌握更多的人文知识与情感,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与课外素材相结合,进行拓展教学
社会一直在前行,教学工作也应适应社会发展,在对学生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依赖教材内容,可能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求,教师应通过一定的方式引领学生进行拓展式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拓展教材知识内容。
例如,在《理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第一自然段的四个比喻句展开分析,让学生思考理想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树立正确的理想。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将教材中的内涵挖掘出来,让学生联系自身生活,证明理想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事例予以阐明。比如,我们伟大的周恩來总理,因为从小看到祖国被外强欺凌,所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理想,他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用这个理想激励自己,并用自己一生的心血致力于壮大新中国,他的伟大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钦佩。由此得出,理想在一个人的生活与学习中有重要的指引作用,能帮助学生在迷茫的时候指明前进的方向。
四、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完善教学,优化教学形式。基于此,现代信息技术对初中生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有一定促进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制作一些慕课或者运用视频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在网络上或者手机上观看学习。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会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地完成语文知识的积累,拓宽人文知识,尤其是观看相关视频之后会受到人物精神的感染,这对于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具备积极的促进意义。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培养人文素养的价值,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拓展式教学。同时,还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多层次、多角度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提升到一个高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和优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叶弘雷,佘慧玲.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探析[J].语文课内外,2020(18).
[2]吴向明.对于初中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