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X)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c76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伏罗希洛夫的“含沙射影”
  1954年9月底,赫鲁晓夫率领苏联代表团来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五周年庆典,行前讨论苏共中央的一个文件稿,其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经济援助,以及把旅顺军港交还中国。苏共中央主席团其他成员都对这个文件表示同意,并签了字,唯独伏罗希洛夫表示反对,认为苏联无力承担对中国的大规模援助,也不该把旅顺港还给中国,因为那是“俄日战争期间沙俄丧失的领地”。但由于赫鲁晓夫的坚持,伏罗希洛夫最后还是放弃了自己的意见,“勉强在文件上签了字”。事情就此完结,赫鲁晓夫启程去北京。1955年5月驻旅顺口的苏军撤回国内,军港全部交还中国。不过这件事最令人感慨的还不是伏罗希洛夫的“反对”,而是他在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上的那段表白:“首先请允许我感谢党和中央委员会,今天并没有因为我有不同意见而逮捕我,把我送进监狱,而是让我自由表述意见。”(《苏联专家在中国》第190—192页,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5月版)
  伏罗希洛夫敢于发表这样的感慨,全在于至高无上的斯大林已经在一年半以前(1953年3月)去世了。斯大林在世的时候,所有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人,都被以各种罪名清洗掉了。伏罗希洛夫能够在残酷的肃反中幸存下来,甚至在斯大林时代还居于了高位(中央主席团执行局成员),靠的就是永远与斯大林保持一致,绝不提出任何反对意见。他现在这样公开感慨,在座的人都明白是对斯大林时代的一种否定和讽刺,也是对当今“政治规矩”的赞扬。他这种对斯大林的公开否定虽然含蓄,也相当“模糊”,但在时间上,却比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做那个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要早了将近两年。中国人常说“风起于青萍之末”,赫鲁晓夫敢于在此后做那个长篇大报告,大概最先也是从类似伏罗希洛夫这样的“含沙射影”中得到了一些启发吧——虽然伏罗希洛夫后来对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的做法也不完全同意。
  玄奘西行與鉴真东渡
  中国唐朝时有两个和尚很有名,两位相距大约一百年,做的事情差不多,都是为了“弘扬佛法”,史书上有明确记载,文艺作品中也都有描写和渲染。当然也有不同。前一个是玄奘和尚,从长安出发,走陆路往西方到印度,是去取经求法,是为了“学习先进经验”。后一个是鉴真和尚,乘船东渡日本,目的是为了传经送宝,“传播先进经验”。这两位高僧一个西行一个东渡,一个当学生一个做老师,都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了无数困难,其行为都算是中外文化史、交往史上的大事。但玄奘到达印度是“一次成功”,只花了大约三年时间。而鉴真的东渡前后共进行了六次,历时11年,眼睛都弄瞎了,在第六次才最后成功抵达日本。就经历的风险和波折来说,鉴真不仅一点也不亚于玄奘,反而还更“丰富多彩”一些。但后来玄奘的名字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一说起“唐僧”好像就是他一人,知名度不晓得大过鉴真多少倍,其原因恐怕不能不是那本神话小说《西游记》的影响。如果也有一位文学大师以鉴真为主人公早早写一部精彩的《东渡记》出来,玄奘在全国民众当中的名气是不是还有如今这么大,那是要打一个大问号的。
  【童 玲/图】
其他文献
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自序中说:“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此言很是确切。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学说便成为官方学说,历朝历代均以儒学为治国之本,纪统由此划一,法度以此厘定,其间虽曾因“上之所好”有儒佛、儒道之争,但儒学却始终高踞主导地位,以至二千余年。  儒学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自然便是道德治国了,因为儒学乃道德哲学,讲的是伦理纲常,倡导的是“仁、义、礼、智、
期刊
近读一篇题为《“功德无量”抑或“遗患无穷”?》的文章(《杂文月刊》2016年第6期原创版),方知毛志成先生曾极力倡导编写一部“《权力美学》读本”,“使权力显示出应有的美感,并为此而构建一个专门性的‘权力美学’”。毛先生的高论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不过,倡导编写“《权力美学》读本”是一回事,谈论“权力美学”则是另一回事。尽管将权力与美学联姻,不啻是在“拉郎配”,可“权力美学”这一概念毕竟使用并热议了
期刊
和周围人聊天,时常能感到大家的种种无奈。一个朋友写工作材料,先不说内容,光是想排比式的标题就让他焦头烂额了,我说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他说没办法,领导要求这样做。  这种无奈,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还有一些无奈则弥漫整个社会,令人担忧。比如有的落马官员觉得自己走上贪污之路很“无奈”,因为不贪就进不了“圈子”,会受到排挤,影响升迁;有的餐饮店使用地沟油也认为是“没办法”的事,因为现在做生意成本高,为了生存
期刊
盖棺论定,或曰盖棺定论,说的是一个人只有死后盖上棺材盖了,才能对其一生的是非功过作出评价。但评价归评价,要想得出一个公正的结论,却并非那么简单;要想对其“一生的功过是非”做出准确的判断,亦非易事。连“盖棺”几百年上千年的古人,至今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呢,遑论今人之“定论”!  有的人认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似乎并不在乎生前死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有的人则很在意“赢得生前身后名”,活着的时候就巴不得有
期刊
任何一个单位,似乎总有部分人嗅觉特别灵敏,大事小事未卜先知料事如神,被唤作“内参”“高参”“中情局”“路透社”,统称“消息灵通人士”。  这部分人往往有如下特征:一、人数极少,三五几个;二、基本非管理人员,在单位居底层;三、热衷于与管理层交往,彼此似乎“有关系”,但莫测高深;四、社交活跃分子,单位人群聚焦的场合,都可见他们流动的身影,标准的“长舌妇”或“长舌男”。  单位一有风吹草动,就是灵通人士
期刊
浏览报刊上刊登的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的处分案例,发现了一个共性问题:利用职务之便。有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公物的;有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和收受财物的;有利用职务之便搞权力寻租的……  有哪些“职务之便”呢?有的利用保管职工低保金的便利;有的利用发放粮食补贴款的便利;有的利用发放扶贫物资工作的便利;有的利用负责草原面积上报和草原补贴发放的便利;有的利用审核生猪病害肉无害化处理补贴的便利;有的利
期刊
汉文帝临终遗诏,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惟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他之所以有这样的“畏”与“惧”,因他自知“朕既不敏”,以己之“不敏”而肩负帝王之任,生怕“羞先帝之遗德”,愧对天下苍生。此即为汉文帝之“惧”。  汉文帝之“惧”,使他善于自省,严于自律。刚登帝位,有人进献千里马,汉文帝说,我出行之时,前有鸾旗,后有属车,日行不过三五十里,这千里马用不着啊。还因此下诏
期刊
相親等7则
期刊
秦时,巴郡(今四川阆中以东)有一位名字叫“清”(史书未记其姓氏)的女企业家,夫家数代因经营朱砂(可提炼出水银的硫化汞矿石)而成巨富。丈夫死后清未再嫁,史称其“巴寡妇清”。她独撑局面并壮大了企业规模,创造了亿万财富。  历朝帝王都重农轻商,可秦始皇是个例外,他没有打压清的企业,更没有对她横征暴敛,而是对她的“朱砂帝国”提供了很好的保护;也很敬重其为人,称其为“贞妇”。清深明大义,捐出巨额金钱助修秦长
期刊
大凡贪官在落马之后,忏悔自己堕落往往归咎于两个字:贪欲。其实,经过多年党的教育培养的领导干部大多是“根正苗红”,其也不是“一戴‘乌纱帽’,便搞‘空手道’”,有的当初还是清正廉洁的“清官”哩!然而,随着官阶的晋升、权力的递增,加上少监督、无自律,贪欲膨胀,愈演愈烈,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  湖北有个贪官叫邓乾泓(落马时的官职是通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也是一个政治上不断追求进步的青年,入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