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工作当中不断地进行反思,找到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因素,从而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丰富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转变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鉴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门提倡减轻学生的负担、构建高效的课堂,因此,教师也开始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很多教师将目光转向了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给小学数学课堂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但是從实际的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产生了误解,在追求减负的道路上走向了极端,出现了在课堂上全程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况,忽视了板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学生忙着观察和记忆多媒体上的信息,却没有时间去消化这些信息,导致一堂课下来,虽然看似教师将知识都讲清楚了,但是学生真正获得的内容却变少了,出现了课堂教学质量下降的情况。
2、课堂节奏控制失调
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满堂灌的情况,很多教师都希望在短短的课堂四十分钟内给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而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教师应当要形成松弛有度的教学节奏观念,结合对学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的认识,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将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对教学节奏的把握十分不足,往往是讲到哪里算哪里,课堂看似挥洒自如、十分开放,但是学生获得的知识却很少。
3、学生课堂表现和成绩不成正比
虽然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是提升学生的成绩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在现如今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程度看似很高,对教师提问也可以很好地回答,但是到了考试时却出现了不理想的情况,这说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浮于表面,没有有效地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二、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1、优化师生关系
了解学生学情不光要看学生的学科成绩,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观察和分析学生。这些都要建立在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基础上。为此,教师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在课前同学生交谈,使师生间的情谊得以促进。
教师要懂得赏识学生。例如,在看到学生换了发型,教师可以询问是谁为她梳的头发,进而夸赞其家长手巧能干;在发现学生主动将倒在教室中的扫把捡起时,教师可以夸赞他们懂事勤劳,在家里一定也是家长的好帮手。这时学生会主动向教师分享自己在家中都曾帮助过家长做过哪些家务,以及平时是怎样整理自己房间的等等。在获得此讯息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的肯定并表扬他们,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灵距离,并在学生中树立榜样。这样也会让更多的学生愿意主动与教师分享自己的心里话,并在课堂上表现的更为活跃,敢于表达自己的观感,从而使教学效率得到保障。
其次,教师也要多多关心和询问学生。例如,教师应当积极主动的同这类学生沟通,多询问学生是否掌握了新知,课下多给予他们关爱与帮助。这也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的有效途径。小学生对学科的学习态度很容易产生爱屋及乌现象,为此,教师只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能够提高课堂学生的参与性,进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创设生活情境
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其心智相对不成熟,还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段。为此,教师在充分认识到其心理特点之后,根据其心理状态,尽可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为其创设相关生活情境。
例如,在讲解到“简易方程”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有效结合“六一”儿童节的相关素材,让学生有较强的生活体验。并通过这种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体验生活、感知生活。教师可以向学生抛出问题:在儿童节的时候,需要买10个笔记本和20支铅笔。其中,笔记本共花了40元,铅笔共花了30元,问:笔记本和铅笔的单价各多少元?在抛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结合课本上的内容和教师所讲解的重点内容,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深入到学生之间,为其提供帮助和指导。在完成了几分钟的讨论之后,安排小组的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对其所讲述的内容进行评价,并对其进行鼓励,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较高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3、设置引导问题
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答实际的问题,其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就高段的小学数学而言,其难度在不断的增加。如若仍然采用传统的机械模仿方式,学生是很难获得较高的成绩的,也不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重难点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融入问题引导策略,则是基于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中提出合理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互动,在该环节中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
例如,“圆”这一节课程,需要学生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心、半径以及直径,能够借助工具画出不同大小的圆,利用圆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该节课程中,教师就可以以问题为导向构建互动式课堂,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拿出一个封闭的袋子,告诉学生这里面是各种各样的图形,让学生边摸边思考这是什么样的图形,并在班级中展示。在拿出圆时,学生会说出这是由曲线组成的一个平面图形。接着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如问题一:生活中是否见过圆?问题二:总结这些圆都有哪些特征?问题三:如何根据圆的半径画出一个圆呢?在问题的引导之下,教师逐步开拓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构建了一个互动式的数学课堂,同时也帮助学生掌握了重点以及难点的知识。
三、结语
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数学学科的教学变得更顺利,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运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方式,帮助小学生学好数学学科,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好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翟清芳. 浅谈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7):39.
[2] 张英.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 考试周刊,2019(89):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