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阅读教学呼唤高效课堂,课堂的高效,源于教师的高效提问:摒弃一问一答的满堂问,以“主话题”引领生本对话、师生对话,使课堂提问呈现简约美。“主问题”就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重要的提问或问题,提问的简约可以留给学生充分的感悟、理解、交流、提升空间。设计提纲挈领的“主问题”引领学生阅读感悟,可以使师生从繁琐的“你答我问”、“一问一答”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从而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文章围绕《孔乙己》的教学谈谈主问题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孔乙己》 主问题 设计方法
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我在文章的看似矛盾之处设计“主问题”——“大约”和“的确”矛盾吗?以此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自主对文章进行深入解读,给学生留足了阅读感悟的空间,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认识、理解、品析、欣赏和探究,从而提高了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情景描述
师:“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中的“大约”和“的确”矛盾吗?
有生下意识地说“不”,有生说从词义上看矛盾。
师:咱们到文中找答案吧,也许鲁迅自有鲁迅的道理。
生热情高涨,皱眉思忖者有之,低声讨论者有之。待生考虑成熟,师组织交流。
生1:说“孔乙己的确死了”是有道理的,因为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他最后一次去咸亨酒店是“用手走来”的,说明他被打残废了,就无法“替人家抄抄书”来养活自己了。
师:哦,是丁举人害死了孔乙己,如果没有丁举人,孔乙己就不会死了,对吗?
生2:那还会有王举人、李举人……孔乙己还是会死。文中说“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从这“竟”字看出,在人们眼中丁举人是很可怕很凶残的人,而且从我们读过的一些抨击清代科举制度的小说中可以看出,读书人中举后就可以作威作福無法无天了,所以孔乙己冒犯了其他举人,也是同样下场。
师:你能从一个字读出一个人、一群人,实在了不起啊。如此看来,举人对孔乙己的死负全责,是不是?
生3:不完全是这样,孔乙己自己也是凶手……
师微笑:愿听其详。
生3:孔乙己的好逸恶劳害死了他。文中说“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具备劳动条件,但他不在田间劳作,却去偷东西,说明他不愿意出力干活。
生4:当酒客们问他是不是当真认识字时,他“不屑置辩”,从这“不屑”一词中,我看出他心里看不起这些庄稼人。
生5:对,他心里瞧不起这些“短衣帮”,所以他穷困潦倒却硬是穿着长衫,因为长衫是读书人的象征。说明在他心里,只有一样事情是高贵的,那就是读书中举,所以他不愿“降低身份”去劳动。
师:看来孔乙己是中了“读书中举”的毒,因为封建的科举制度告诉他“万般……”
生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师:如此看来,孔乙己必死无疑,那为什么又要用“大约”呢?
生1:“大约”表推测,因为小伙计没有亲眼看到孔乙己的死。
生2:对一个人的死只是猜测却并不深究,说明他们对孔乙己的生死毫不关心,他们很冷漠。
师:“冷漠”?他们并不是面无表情的人啊,他们整天笑着。
生3:那是对孔乙己的嘲笑,他们脸上笑着,心里冷漠着。
生4:拿孔乙己的“捞不到秀才”、偷东西、被打这些事情取笑,拿别人的伤疤当下酒菜,更见这些人的残忍。
生5:他们和孔乙己这个可怜的人一样处在社会的底层,但他们没有同病相怜,却以取笑“另一个自己”为乐,更显出他们的麻木。
生6:孔乙己是可怜,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读书中举”像个薄情寡义的恋人抛弃了他,他却执迷不悟。
师:那你给他怎样的建议呢?
生6:改变方向呗,不能在这一棵树上吊死,改掉好逸恶劳的习惯,种地去,或者去私塾教教书,老老实实凭本事挣碗饭吃。
师:有道理,改变自己,使自己融入到社会中群体中,就不会像孔乙己一样穿着长衫站着喝酒,不伦不类,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二、反思和分析
在本课教学中,我从文章中看似矛盾的一句话入手,设计“主问题”——“大约”和“的确”矛盾吗?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将学生引入到对文本的解读中,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阅读文本、找出答案的过程中,自主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对人物悲剧命运及其原因的探究、对小说主旨的初步理解等重要阅读感悟任务。在组织、引导学生交流自主解读成果的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感悟,因势利导,利用“追问”引导学生将对文本的解读引向更宽更深处,例如“如果没有丁举人,孔乙己就不会死了吗?”,引导学生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注重根据文章的特点进行“主问题”的设计:
1.在关键词语处设疑
很多文章中会出现关键词,它或浓缩了文章的主旨,或凝聚了作者的情感,它是进入文本、理解文章的一把金钥匙,抓住这样的关键词语来设计“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文本、高效解读文本。例如在教学《春酒》一课时,我抓住“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一句中的“家乡味”一词,设计“主问题”——这“家乡味”究竟是什么味道呢?将学生引入对文章的阅读感悟中。
2.在过渡语句处设疑
过渡句承上启下,可以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过渡句设计“主问题”,可以统摄对全文的解读,从而提纲挈领,创造阅读教学提问的简约美。例如《孔乙己》一文中第9自然段“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就是文章的过渡段,可以根据这一段设计问题:孔乙己的哪些地方使人快活?“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说明了什么?从而将学生引入到对文章的解读中。
3.在看似矛盾处设疑
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巧妙地抓住一些文章中出现的看似矛盾的语句,设计“主问题”,就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学生带着疑惑和解疑的热情,在亢奋的状态中,进入文本的解读,这样的阅读感悟一定是高效的。例如在本课的教学中,就在文章的“看似矛盾处”设疑,引导学生完成对文章的自主高效解读。
4.在细微差别处设疑
一些文章中的有些句子会反复出现,但又有细微差别,而这“细微差别”处往往是作者的匠心独运处,也往往是解读文本的“通幽曲径”。例如《行道树》一文中,开头一段是“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结尾一段是“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我就引导学生比较阅读这两段,提问“这两段有什么不同?你从这种不同里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感悟。
特级教师闫学说:“美的课堂对学生而言,应是一种解放与激发,要使学生自由地驰骋于思维的无限世界中;课堂不是一座禁锢与控制学生的华丽建筑,它应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星球,有着适合任何一种花朵开放的土壤。”我认为,设计“主问题”,可以使课堂提问呈现一种简约美,使师生从繁琐的“你问我答”中解放出来,从而给学生留下静心阅读、用心感悟的空间。在交流的环节中,他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感悟,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智慧在这里碰撞,擦出璀璨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之花在这润泽的课堂上竞相开放。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孔乙己》 主问题 设计方法
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我在文章的看似矛盾之处设计“主问题”——“大约”和“的确”矛盾吗?以此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自主对文章进行深入解读,给学生留足了阅读感悟的空间,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认识、理解、品析、欣赏和探究,从而提高了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情景描述
师:“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中的“大约”和“的确”矛盾吗?
有生下意识地说“不”,有生说从词义上看矛盾。
师:咱们到文中找答案吧,也许鲁迅自有鲁迅的道理。
生热情高涨,皱眉思忖者有之,低声讨论者有之。待生考虑成熟,师组织交流。
生1:说“孔乙己的确死了”是有道理的,因为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他最后一次去咸亨酒店是“用手走来”的,说明他被打残废了,就无法“替人家抄抄书”来养活自己了。
师:哦,是丁举人害死了孔乙己,如果没有丁举人,孔乙己就不会死了,对吗?
生2:那还会有王举人、李举人……孔乙己还是会死。文中说“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从这“竟”字看出,在人们眼中丁举人是很可怕很凶残的人,而且从我们读过的一些抨击清代科举制度的小说中可以看出,读书人中举后就可以作威作福無法无天了,所以孔乙己冒犯了其他举人,也是同样下场。
师:你能从一个字读出一个人、一群人,实在了不起啊。如此看来,举人对孔乙己的死负全责,是不是?
生3:不完全是这样,孔乙己自己也是凶手……
师微笑:愿听其详。
生3:孔乙己的好逸恶劳害死了他。文中说“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具备劳动条件,但他不在田间劳作,却去偷东西,说明他不愿意出力干活。
生4:当酒客们问他是不是当真认识字时,他“不屑置辩”,从这“不屑”一词中,我看出他心里看不起这些庄稼人。
生5:对,他心里瞧不起这些“短衣帮”,所以他穷困潦倒却硬是穿着长衫,因为长衫是读书人的象征。说明在他心里,只有一样事情是高贵的,那就是读书中举,所以他不愿“降低身份”去劳动。
师:看来孔乙己是中了“读书中举”的毒,因为封建的科举制度告诉他“万般……”
生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师:如此看来,孔乙己必死无疑,那为什么又要用“大约”呢?
生1:“大约”表推测,因为小伙计没有亲眼看到孔乙己的死。
生2:对一个人的死只是猜测却并不深究,说明他们对孔乙己的生死毫不关心,他们很冷漠。
师:“冷漠”?他们并不是面无表情的人啊,他们整天笑着。
生3:那是对孔乙己的嘲笑,他们脸上笑着,心里冷漠着。
生4:拿孔乙己的“捞不到秀才”、偷东西、被打这些事情取笑,拿别人的伤疤当下酒菜,更见这些人的残忍。
生5:他们和孔乙己这个可怜的人一样处在社会的底层,但他们没有同病相怜,却以取笑“另一个自己”为乐,更显出他们的麻木。
生6:孔乙己是可怜,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读书中举”像个薄情寡义的恋人抛弃了他,他却执迷不悟。
师:那你给他怎样的建议呢?
生6:改变方向呗,不能在这一棵树上吊死,改掉好逸恶劳的习惯,种地去,或者去私塾教教书,老老实实凭本事挣碗饭吃。
师:有道理,改变自己,使自己融入到社会中群体中,就不会像孔乙己一样穿着长衫站着喝酒,不伦不类,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二、反思和分析
在本课教学中,我从文章中看似矛盾的一句话入手,设计“主问题”——“大约”和“的确”矛盾吗?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将学生引入到对文本的解读中,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阅读文本、找出答案的过程中,自主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对人物悲剧命运及其原因的探究、对小说主旨的初步理解等重要阅读感悟任务。在组织、引导学生交流自主解读成果的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感悟,因势利导,利用“追问”引导学生将对文本的解读引向更宽更深处,例如“如果没有丁举人,孔乙己就不会死了吗?”,引导学生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注重根据文章的特点进行“主问题”的设计:
1.在关键词语处设疑
很多文章中会出现关键词,它或浓缩了文章的主旨,或凝聚了作者的情感,它是进入文本、理解文章的一把金钥匙,抓住这样的关键词语来设计“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文本、高效解读文本。例如在教学《春酒》一课时,我抓住“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一句中的“家乡味”一词,设计“主问题”——这“家乡味”究竟是什么味道呢?将学生引入对文章的阅读感悟中。
2.在过渡语句处设疑
过渡句承上启下,可以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过渡句设计“主问题”,可以统摄对全文的解读,从而提纲挈领,创造阅读教学提问的简约美。例如《孔乙己》一文中第9自然段“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就是文章的过渡段,可以根据这一段设计问题:孔乙己的哪些地方使人快活?“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说明了什么?从而将学生引入到对文章的解读中。
3.在看似矛盾处设疑
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巧妙地抓住一些文章中出现的看似矛盾的语句,设计“主问题”,就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学生带着疑惑和解疑的热情,在亢奋的状态中,进入文本的解读,这样的阅读感悟一定是高效的。例如在本课的教学中,就在文章的“看似矛盾处”设疑,引导学生完成对文章的自主高效解读。
4.在细微差别处设疑
一些文章中的有些句子会反复出现,但又有细微差别,而这“细微差别”处往往是作者的匠心独运处,也往往是解读文本的“通幽曲径”。例如《行道树》一文中,开头一段是“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结尾一段是“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我就引导学生比较阅读这两段,提问“这两段有什么不同?你从这种不同里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感悟。
特级教师闫学说:“美的课堂对学生而言,应是一种解放与激发,要使学生自由地驰骋于思维的无限世界中;课堂不是一座禁锢与控制学生的华丽建筑,它应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星球,有着适合任何一种花朵开放的土壤。”我认为,设计“主问题”,可以使课堂提问呈现一种简约美,使师生从繁琐的“你问我答”中解放出来,从而给学生留下静心阅读、用心感悟的空间。在交流的环节中,他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感悟,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智慧在这里碰撞,擦出璀璨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之花在这润泽的课堂上竞相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