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卖泥塘》(统编本二下)教学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ey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
  《青蛙卖泥塘》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青蛙觉得自己居住的烂泥塘不怎么样,不愿意住在泥塘里,就想把它卖掉。在卖泥塘的过程中,他听取了老牛、野鸭、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小狐狸等小动物的建议,在泥塘周围种了草,往泥塘里引了水,还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盖了房。不知不觉中,烂泥塘被改造成美丽的家园。看着这美好的环境,青蛙不再卖泥塘了。故事告诉学生,通过劳动,用勤劳的双手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这一道理。
  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圈画出本课生字,试着口头组词。
  教学目标:
  1.认识“卖、牌”等15个生字;会写“蛙、卖”等8个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故事。
  3.读懂故事,明白用双手可以创造美好环境的道理。
  4.展开想象,对文本进行补白。联系生活,向别人推荐一样东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
  1.揭示课题《青蛙卖泥塘》,识记生字“卖”。
  2.生读课题,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3.师生共同梳理疑难问题。(预设: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怎样卖泥塘?泥塘卖出去了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认识生字,扫清障碍。
  (1)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然后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检查初读情况。
  ①课件出示学生会认的生字,学生自由认读;
  ②出示生字卡片(先是带拼音,然后去拼音),指名开火车读生字,归类指导读准前鼻音“茵、灌”,后鼻音“坑、挺、泳、愣”;平舌音“撒、栽”,翘舌音“舒”;撮口音“缺”。
  ③识记生字:学生围绕“识记了哪些生字”“怎样识记”两方面内容,交流识记方法。师适时点拨、引导,梳理识记方法,重点指导如下:
  A.联系生活识字:卖(买卖)。
  B.借助插图识字:牌(牌子)、吆(吆喝)、坑(水坑)。
  C.以旧带新识字:挺(蜓)、
  茵(因)。
  D.结合字理识字:缺(缶:瓦罐;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开口。造字本义:瓦罐等盛器被打开破口)。
  ④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正音。
  2.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生再读课文,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怎样卖泥塘?泥塘卖出去了吗?
  (2)指名回答,师适时引导归纳,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第3~5自然段,思考:青蛙怎样叫卖泥塘?听了老牛的建议,他怎么想、怎么做?泥塘发生了什么变化?
  2.生自读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确定集体交流点拨
  重点。
  3.集体交流:
  (1)出示句子:“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
  起来。
  ①指导理解“吆喝”,说说生活中见过的吆喝叫卖的情景。
  ②试着学习青蛙吆喝叫卖,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出示句子: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①联系插图理解“水坑坑”。
  ②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老牛的诚恳和不满意。
  (3)出示:青蛙想……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①画出“采集”“播撒”等动词,知道青蛙所做的事情,感受青蛙的勤劳。
  ②读“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借助课件,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绿茵茵”,想象画面,说说看到的画面。
  ③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青蛙心理活动的描写可读出肯定的语气;第二句青蛙采集、播撒草籽的描写可读得轻快些;第三句泥塘的变化要读出青蛙满意、舒服的感觉。
  (4)回读第3~5自然段,感知文章结构:青蛙吆喝叫卖——老牛提出建议——老牛不买离开——青蛙所想所做——泥塘发生变化。
  四、指导书写,拓展延伸
  1.整体观察,掌握规律。
  (1)出示生字(卖、泉、应),指名带读。
  (2)观察结构,发现规律。根据字形结构引导学生掌握书写的基本规律:“卖、泉”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做到上窄下宽;“应”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被包围的部分要与包围部分相称,保持字的重心平稳。
  2.重点指导,书写生字。
  (1)“卖”的书写要注意第三笔是横钩,最后一笔是点,第二笔为压线竖。
  (2)“泉”字书写要注意最后一笔是捺,第五笔横写在横中线上,第六笔竖钩写在竖中线上。
  (3)“应”字的书写要注意第一笔“点”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要写得短一些,第三笔竖撇应伸展。
  3.开展比赛,师生评选。
  开展“小小书法家”擂台赛,师生共同评选出优秀作品。
  4.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课后再次写自己觉得不满
  意的生字。
  (2)熟读课文,尝试自学第6~8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谈话导入
  1.出示词语:卖掉、烂泥塘、牌子、吆喝、水坑坑、挺舒服、采集、播撒、绿茵茵、灌水、缺点儿、游泳、愣住。(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听写词语:卖掉、泉水、应该。   3.师谈话过渡,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细读了课文第3~5自然段,知道在卖泥塘的过程中,青蛙听取了老牛的建议,在泥塘周围种了草。看,春天来了,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这下,青蛙能把泥塘卖出去吗?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故事去探究,去发现吧!
  二、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6~8自然段。
  (1)学生回顾第3~5自然段的学习过程,尝试自主学习第6~8自然段,思考:野鸭提出什么建议?青蛙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2)小组交流,集体交流,师点拨指导。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回味第3~5自然段的朗读,自由练读,然后展示练读成效。
  2.学习第10自然段。
  (1)自读第10自然段,说说还有哪些小动物给青蛙提出什么建议,青蛙又会怎么想,怎么做,泥塘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习第3~8自然段的写法,借助以下填空题,练习说话想象补白。(课件出示:________飞过来,看了看泥塘,说:“________ 。” 没有买泥塘,走了。青蛙想,________。于是他________。)
  (2)学生自由练说,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师生评价提升。
  3.学习第11、12自然段。
  (1)自读第11、12自然段,说说青蛙为什么不再卖泥塘了。
  (2)集体交流:
  ①出示句子:“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
  A.抓住“多好的地方”,先让学生说说泥塘好在哪里;接着引导学生想象蝴蝶飞舞、小鸟唱歌的情景;然后指导理解“尽情”,体会游泳、晒太阳的快乐。
  B.围绕“青蛙最后吆喝了些什么”练习说话,进一步感受泥塘的美好。师相机引导学生感受向别人推荐物品的要点——运用连接词(如:“有________ ,有________ ,有 ________。可以 ________。可以________ 。这儿还有________ 。”)说出物品的优点,为完成课后作业推荐一样物品进行适当的方法指点。
  C.指导有感情朗读:“多好的地方”,语调可以稍微上扬,并稍作強调;描写泥塘美景“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的部分可读得轻快些;描写泥塘的好处和便利“你可以……。你可以……。这儿还有……”,这部分要读出青蛙快乐的情感。
  ②出示句子:青蛙说到这里,突然愣住了,他想: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
  A.想象青蛙的神情,在表演中理解“愣住”。说说青蛙为什么愣住了?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B.议一议:青蛙为什么不再卖泥塘了?这下他明白了什么?在口语交际中明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这一道理。
  C.指导有感情朗读。
  三、表演朗读,积累语言
  1.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课
  文,演一演这个故事。
  2.小组展示,生评价,师适时
  指导。
  3.全班展示。生分组戴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故事。
  四、整体关照,写好生字
  1.整体观察,区分结构。
  (1)出示生字(蛙、搬、倒、籽、破),指名带读。
  (2)观察结构,发现规律。根据字形结构引导学生掌握书写的基本规律:“蛙、籽、破”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做到左窄右宽;“搬、倒”是左中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左
  中右三部分的宽窄和每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重点指导,书写生字。
  (1)“蛙”字的书写要注意左边“虫”字短小偏左上,第五笔提画斜上,右边四横要注意长短和间距。
  (2)“搬”字的书写要注意左边稍
  窄,中、右略宽,以及第六笔的书写位置。
  (3)“倒”的书写要注意左右稍窄,中间略宽,第七笔为压线竖。
  (4)“破”的书写要注意左窄右宽,“皮”字一撇撇“石”下。
  3.作品展示,师生评议。
  展示学生书写作品,师生共同评议,学生再次书写生字。
  作业设计
  1.小组合作向同学推荐物品,
  要求说清楚推荐物品的特点及推荐的原因。
  2.试着通过劳动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如打理卧室、整理书房等),并跟同学说说劳动感受。
其他文献
文本解读  《蜘蛛开店》从整体考量,课文情节贴近儿童生活,生动有趣。招牌上的广告内容写一次,再换了一次,最后又换一次,每一次来的顾客都出乎蜘蛛的意料,让人忍俊不禁。这种经典童话的反复叙事结构,拥有巨大的想象张力,也有了被儿童阅读发现的可能,激发了儿童阅读、思考、表达的欲望,非常适合用来训练儿童朗读、复述故事的能力,培养儿童初步感知、模仿自然段的言语表达范式,实现二年级下学期到三年级上学期在阅读教学
【设计理念】  本单元教学设计重在加强教学资源间的联系、创设整体学习情境,使学习单元具有整体性、挑战性。设计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使“课堂”变为  “学堂”。  “快乐读书吧”重在学习阅读封面,感受阅读的快乐、培养爱护图书的习惯。  【内容简介】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是科普文章。教学这类课文,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启蒙和科学兴趣的培养,应学习准确运用语言文字。本单
在传统的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采用“讲授法”展开教学,在课堂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跟随着教师的问题阅读课文,理解中心思想。这样的授课模式固然能够传授语文知识,却忽视了学生主体,又使得课堂单调无趣。“本真语文”课堂强调立足学生主体,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习、真正成长。而微课能够将抽象化为具象,将静态变为动态,十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性格特征,容易打开学生阅读的大门。  一、微课的内
美丽的校园里,回廊间、草地旁、摇椅前总能看到徜徉在书海里的孩子们。曾几何时,我们悄然间播下了闲暇阅读的种子,让学生的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瞧着学生沉醉在文字世界的“孤读”模样,一些想法油然而生:一个人封闭的阅读感知太过单一,学生在个体的闲暇阅读中汲取不够,闲暇的交互锻炼也太少……如何引领学生主动、自由地分享,让他们的闲暇不再“孤读”呢?我们开始了新的尝试:  一、意趣分享——碎片化时间的自由展示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劝、且”等17个生字,会写“朗、却”等8个字。  2.通过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语境中体会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态度,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体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词语  (课前在黑板上贴一堵石崖、一棵杨树,在石崖和杨树之间画一条小河。)  同学们,黑板上有一只可爱的小动物,谁知道它的名字?(指名读课题
【经典重现】  《颗粒归公》教学实录  袁 瑢  第一课时  一、出示塑像,引出课题  师:我这里有一个少数民族打鼓的塑像。这个塑像是用泥捏的,上面还涂上颜色,很好看。(出示:捏niē)用手指头把软的东西弄成一定的形状叫“捏”,你们捏过什么吗?  生:我捏过橡皮泥。  生:在科技课上,我们用橡皮泥捏过压缩机。  师:在天津有一家捏泥人的艺术家,姓张。(出示:张)他们的作品很受人们的欢迎,大家亲切地
推荐语  我眼中的杨舸是一个认真执著却又随遇而安的人。说她“随遇而安”,是因为无论是在名校还是到薄弱学校任教,她都安之若素,踏实工作;她的“认真执著”,表现在从教师到校长,她从没有脱离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线,几乎一直走在前沿。二十余年,她从区学科带头人、区名师到市学科带头人、省学科带头人,从东湖区“中坚杯”到南昌市“园丁杯”再到省“赣教杯”,直至全国大赛,她一路披荆斩棘、风雨兼程,从不懈怠。她还是个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在危难面前沉着冷静、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老支书形象。  2.学习课文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体会作者以环境描写、人物对比凸显人物形象,以设置悬念增加感染力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反馈预习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桥。  师:同学们已经根据自主学习单的要求预习了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注意“漏”“贼”等生字的写法。  2.结合“最有意思的内容”捕捉信息,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分角色朗读,结合“老虎和贼的所想”体会故事的趣味性,明白“做贼心虚”的道理。  4.借助课后示意图和“老虎和贼的所想”详细地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一、猜字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汉字猜猜猜,谁来挑战,这是什么字?出示图片。  2.“漏”是什
《慈母情深》是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是根据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同名小说删改而成。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舐犊情深”。  母爱是人世间亘古不变的主题,《慈母情深》一文是这个主题下很典型的一种演绎。故事的背景就在母亲工作的车间,尽管“我”只是向母亲要“一元五角”买一本长篇小说,但结合故事时代背景,这“一元五角”就显得“重逾千钧”了。作者选取去工厂向母亲要钱买书这样的一个具体场面,用特写的镜头予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