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如何体现新课标、新理念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ciquer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的教学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表演独角戏,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出例题、讲例题、变例题,学生根据例题解答与例题相似题目的,这种方式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观看、被迫接受的地位,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挫。《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发现、自我学习、自我交流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一、观念更新、改变教法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总是放在知识结果的传授上,教师很在意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仅仅是一个答案成为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占据了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整个空间,我觉得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尽可能的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交流意识、自我反省、对外界观察的能力,让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互动,而不是配合,使教学过程转化为一个富有情感交流的师生双方的双簧,而不是以学生为观众、讲台为舞台、教师为演员的独角戏。因而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师生关系一定要开放,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数学课上应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尤其在低年级教学中,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它教材也可以这样做。我们不能把数学课变成枯燥无味、让学生学而生厌的课。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备教材备学生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思维背景、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个性品质等有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当承认并正视和尊重这种差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文字的表达能力,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有没有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允许课堂上有学生语言交流的时间,当然也不能忽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促进。这样一节枯燥的数学课才能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为学生尽可能提供多的资源
  学生毕竟是个学习者,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要为学生提供课堂学习所需要的资源。比如,为学生提供实物材料和设备供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向学生介绍电视中与数学相关的栏目,组织学生对某些内 进行交流,向学生提供数学课外书籍等。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对数学结论的掌握,同时更要关注他们对结论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体验、感受和理解,这往往是我们老师忽视了引导在理解感悟的过程中学生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评价。避免机械性学习,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有的同学在学习中重视对知识的机械性、生硬性记忆,其结果是掌握知识的程度效率低下,也将严重影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挥。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开放性的提问,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回答。答案一定会是丰富多彩,这可以作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根据这些答案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而拙劣的学习方法(如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学生的智慧得不到发挥。所以,如果我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那我们的教学也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回顾与预习
  指导学生一定要养成先看书后做作业的良好习惯。现在学生的通病是仅仅把教材当做一个习题簿子,做作业用到它,而后就放置一边。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要指导学生在做作业之前一定要认真地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结合教师课堂讲授,把知识梳理一遍,之后再去做作业,就会少走弯路,既保证了作业质量,又做到了充分的巩固、复习。预习能帮助学生加深对下节要学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的眼界,拓宽思路,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与习惯。
  总之,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经过努力取得的学习成果和进步,获得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互联网云平台、学习社区、MOOCs、电子白板、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新型教与学模式走进课堂,充分体现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课改精神,体现了教育信息化新常态的伟大变革、知识与信息的融合与创新。随即,微课,开启了教育“微时代”的大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迅速地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转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策略,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为此,笔者在教学策略中引入微课,并进行了教
期刊
古人说:“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人视水见行,视民知治否”。大意是说:用水作为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行状,用百姓作镜子,则可以照出治理情况如何。今天,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问题。群众的满意程度是检验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尺。把群众的意见作为我们的镜子,百姓的期待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百姓的口碑
期刊
一、游戏式学习的涵义  游戏式学习又叫做学习游戏化,就是在学习游戏化观念指导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就培养目标、发展、评价方式以及学习者年龄心理特征与教学策略方面,借鉴游戏,设计、选择适当的发展工具、评价方法、教学策略的一种学习方式。[1]游戏式学习与普通游戏的差别是两者的目的不同,普通游戏关注的是娱乐,而游戏式学习关注的教育。  二、游戏式学习的发展现状  教育游戏的研究与开发己经有了较长的历史,而
期刊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师,需要教师的发展。一支素质高,专业强的教师队伍是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坚强后盾。因此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师如何实现专业化发展就成为了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而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非常复杂、要求极高的活动。如何能确保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有效的评价体制。新课程理念中提出的发展性评价注重评测过
期刊
基于微视频的教学是一种全新的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式。结合小学信息技术课及当前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微视频的特点,为进一步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借鉴。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里,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捷性,我们使用3G、GPRS、wifi等通过一些移动设备,比如平板电脑、手机等等来获取信息为我们服务,这些都无形中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因此,为了适应人们碎片化学
期刊
在新接触一位学生时,班主任快速、准确地了解他的身心成长情况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但是由于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性格等方面的限制,一些学生无法准确地描绘出自己的感受,且这种情况年龄越小越明显。相反,绘画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不论画法、技巧,只要提笔就能在纸张上作画。针对于此,我通过长期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树木人格理论作为一种较易操作和掌握的人格投射测试方式,非常适合
期刊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一般是在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对运动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让运动成为一种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大大提高了课堂
期刊
有一种教学效果状态在全国农村初级中学是普遍存在的,那就是会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因为诸多方面的原因而踏进“三农”阵线,成为这里面的一员。农村初中毕业生则是培养农村合格劳动者的后备力量。身为农村新时代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其文化素质,是可以应付生产中劳动资料所自然带来的影响;而让他们真正实现生产实践中的资本运行与操作生产显而易见的资本效率,则需要他们在尚未涉足农村各种产业结构的操作之前,先期让他们
期刊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要不断地发现、纠正、解决班级和学生存在的问题。  当班主任发现班级、学生存在某些问题的时候,往往会采用点面结合的办法去解决。“面”即通过在全班中教育、引导以修正和解决班级存在的问题,“点”即找相关的学生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找学生单独谈心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是面向全班同学进行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这里所说的“问题学生”,是指行为习惯偏离了正常的
期刊
隔代教育是指祖辈与孙辈生活在一起,对孙辈承担一定的或主要的教育责任的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隔代教育呈增长趋势,据相关调查,我国近一半的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也就是说,我国家庭中普遍存在着隔代教育,所以隔代教育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质量,关系到社会的长远发展,社会各界对此褒贬不一:一方面它帮助因各种原因无法照顾幼儿的父母解决了后顾之忧;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