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茫茫,生死难忘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city_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一首传诵千古的诗词名篇。本文分别从画面美、情韵美和悲剧美等三个不同的层面,揭示了作品深刻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画面美 情韵美 悲剧美 美学价值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首缠绵深沉、情真意切、令人几欲断肠的词作,更是中国文学史上“悼亡诗”中的经典。词的下片中,有一句“小轩窗,正梳妆”的细节描写,这六个字,看似直白明了,简单平常,实则意味绵长,意趣丰富,可谓将苏轼对亡妻王弗的怀念之情及哀悼之痛表达到了极致。下面,笔者且对“小轩窗,正梳妆”中所蕴含的三重美学价值作一探究与分析。
  第一重美感:画面美。
  “小轩窗,正梳妆”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画面美。所谓的“轩”,古代专指有窗槛小室。小巧轩窗于外,年轻女子于内,深浅相映,层次分明:前者明,后者暗;前者近,后者远;前者静,后者动。将这充满着鲜活生命力的六个文字具象化,于是,我们目中所见,乃是人与物相互融合之景。
  在明净小巧、精致漂亮的轩窗的掩映下,画面的核心人物——王弗——就更加突出、愈加生动了。古人很善于描摹女性美感的生活细节。白居易有诗“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写的是贵妃新浴;李清照的词“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写的是少女含羞;温庭筠曰“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写的是思妇懒床;而苏轼写的则是爱妻对镜。王弗16岁出嫁,26岁亡故,因此,嫁至苏家的这10年,正是王弗一生中最美好最灿烂的青春年华。青春与美貌是紧相关联的,所以这“正梳妆”的美丽女子,自然让人产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联想,花儿映衬下的白肤,乌髻,红唇,更为这画面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生活与艺术在此交相融合,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何其美感的画面啊!
  第二重美感:情韵美。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阅读这六字中细致的情韵美感。先从梳妆者的角度来看。李白诗句道“云想衣裳花想容”,物犹如此,人又何如?由此及彼,可见爱美乃人之天性,更是女子之天性。年轻美貌的王弗在妆台前细心打扮自己,与其理解为对自己容颜的爱护与珍惜,不如理解为天性使然。从军归来的花木兰回家后首先做的事情不就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么?通过这一生活细节的描绘,一种真实的情韵美洋溢而出。
  再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美是要人欣赏的,没有欣赏者的美是不如意的,是有所缺憾的。空谷中自生自灭的幽兰,断桥边寂寞无主的梅花,其最终“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命运定然是令人惋惜的。值得庆幸的是,苍天没有让这美人对镜的瞬间毫无痕迹地消逝,王弗的身边恰巧出现了一位高智商且高情商的旁观者。隔窗有眼,窗内人的一举一动尽皆落入苏轼眼底。他被眼前正专心梳妆打扮的妻子吸引住了,他沉醉了,似乎记起了当年“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日子。因妻子用心专注,故此他可以驻足慢慢欣赏;因窗子小巧,故此他可以“偷窥”而不用担心被发现——其实,发现了也没关系的,读者不妨自己想象被发现后可能会发生的情境吧。
  六个字,再现了不加掩饰的原味生活,再现了夫妻间的恩爱之情。其琴瑟和鸣的情韵之美,已是至浓至醇!
  第三重美感:悲剧美。
  倘若“小轩窗,正梳妆”的美学意义仅仅停留在以上两个层面上,那么其价值就难免流于凡俗了。事实上,苏轼终究是苏轼,他似乎深谙西方近现代悲剧美学理论,或者说,他的审美意识已经具备了近现代悲剧美学的精髓,他通过画面给读者留下了第三重美感,那就是最为震撼人心的——悲剧美。具体而言,“小轩窗,正梳妆”的悲剧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实与梦境的巨大反差,另一是暖色与冷色的鲜明对比。
  梦中的情境愈是真实,对于现实而言它就愈是虚幻迷离;爱人之间愈是相亲相爱,其死别就愈令人心痛垂涕。作者以乐景衬哀情,“小轩窗,正梳妆”将这对年轻夫妻别后重逢的场景描摹得如此逼真可感、温馨甜蜜,实际上就意味着梦醒之后无边的凄苦,以及在现实世界中永远无法抹平的创痛。不仅如此,作者在结句中对举而出另一幅画面——“明月夜,短松冈”,给予读者以更强烈的感官刺激。月明如水,短松森森,多么凄清的环境呵!亡妻已杳,远客独悲,多么悲怆的心境呵!弹指十年竟已物是人非,念及于此,不由悲从中来。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十年茫茫,生死难忘。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说:“悲剧是最高形式的藝术。”悲剧美是沉痛的,因此能深入骨髓;悲剧美又是崇高的,因此可映照千秋!对苏轼而言,难忘的是生死相隔之痛,是那未了的情缘。而对于我们今人而言,难忘的则是《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美学价值,以及其美感情境带来的不朽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诗歌文化记载着华夏民族的心灵历程,诗歌教学需立足于中华文化的特点,在意象的解读中品味漫漫长河中的文化意蕴和民族精神。  【关键词】诗歌 意象 教学思考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通过引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来感受诗歌的美。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把握实现的。  诗歌中的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客观形象与诗人心灵融
【摘要】当前高中生作文普遍出现趋同化现象,这与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理想归宿是完全相悖的。要打破这种状况,首先要从教师做起,改变观念,加强指导,合理讲评。这也依靠学生的写作智慧,要思维求异、用材求新,语言求鲜。  【关键词】作文 趋同 讲评 求异  写作上亦步亦趋,简单模仿,是一大弊病。宋人黄庭坚诗云:“文章最忌随人后”,又云:“随人作计终后人”。黄庭坚的这些话,本指诗文而言,不幸时隔千年,这两句话对
【摘 要】对语文教学质量偏低的指责几乎从来没有间断过,而语文教学质量偏低的根本原因却是语文学科建设没有搞好。本文探讨了语文学科建设没有搞好的主要表现、原因,并提出了学科建设的针对性意见。  【关键词】学科建设 表现 原因 措施    语文自1904年清政府“癸卯学制”规定单独设科以来,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但它从来没有消停过,先后经历过三次大的激烈争论:文白之争,“语”“文”之争,工具性与思想
【摘 要】《项脊轩志》是一篇记叙性的抒情散文。全文以“悲”为感情基调,重点叙写了对三代女性的追思。对三代女性的追思都充满悲情,却各有特点,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剪材艺术和抒情手段。  【关键词】《项脊轩志》;“悲”;感情;艺术    《项脊轩志》是一篇记叙性的抒情散文。全文以“悲”为感情基调,读来真切自然,深沉委婉,感人至深。笔者在此就作者归有光对母亲、祖母、妻子的回忆浅谈一下本文“悲”的艺术。  其一
【摘 要】引导学生品悟诗歌深刻的内蕴及丰富的情感,是诗歌鉴赏教学的基本任务。本文以《短歌行》的教学为例,探讨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涵咏以品,美谈以悟,语如珍珠,层层深入,简而有章。  【关键词】诗歌教学 鉴赏 品味 《短歌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
【摘 要】古诗词鉴赏是近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一种常见题型,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该类题型解答方法与技巧的指导。本文对此作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认为应该仔细阅读作品及题目,整体认知文本,按试题要求寻找答题切入点,然后规范作答。  【关键词】高考语文 古诗鉴赏 解题方法    古诗鉴赏题在高中语文考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有阅读方法,解题有解题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才能在鉴赏测试中立于不败之
【摘要】杜牧的《阿房宫赋》是中国古典诗文中的经典作品,本文从几个不同角度详细分析论述了文本的语言艺术特质。  【关键词】杜牧 古代文学 文本鉴赏 语言艺术    杜牧的《阿房宫赋》能历经几百年文学长河的淘洗,成为文赋之精品,让人常读常新,如品香茗、饮醇酒,齿间余香,三日不绝,与其语言的精美、醇厚有很大的关系。笔者以为下面三方面的处理尤为独特、成功。    一、叠用修辞,内涵丰富    优秀的作品常
【摘 要】《诗经·卫风·氓》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中的“与”字在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两种版本中都解释为介词“同”,这是一个错误的解释。从前后文是否意思一致、现代汉语角度、造成错误的根源以及钱钟书著作与清代学者吴昌莹的旁证及直接证据可知,“与”字应该解释为“如”才正确。  【关键词】注释 虚词 与 同 如    《诗经·卫风·氓》一诗已被选入人教版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多年,并且也被选入现行新课改教材必修
【摘 要】所谓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令人无限遐想的空间,让人放飞思维、创造美好的意境。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这样的留白,只要教师细心寻找、用心挖掘,这些留白都可以成为训练学生想象作文的绝好题材。  【关键词】留白 想象作文 课本 题材    一、巧用插图,填充“留白”  插图是无声的立体语言,是让人产生无限想象的空间。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借助文中的插图结合文本进行合理想象,作适当的填白:先引导学生对插
【摘要】辛弃疾是我国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之一,其诗词中却不乏与酒相关的名篇佳作,从中流露出的苦闷情结,对研究辛弃疾的性格和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辛弃疾诗酒苦闷情结    一、传奇坎坷的英雄之途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的确,稼轩之词,或作窾坎镗鞳愤激不平之声,或发豪气洋溢力扭乾坤之音;或抒沉郁顿挫壮志难酬之情,或叹缱绻悱恻人生苦短之悲,近千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