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一首传诵千古的诗词名篇。本文分别从画面美、情韵美和悲剧美等三个不同的层面,揭示了作品深刻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画面美 情韵美 悲剧美 美学价值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首缠绵深沉、情真意切、令人几欲断肠的词作,更是中国文学史上“悼亡诗”中的经典。词的下片中,有一句“小轩窗,正梳妆”的细节描写,这六个字,看似直白明了,简单平常,实则意味绵长,意趣丰富,可谓将苏轼对亡妻王弗的怀念之情及哀悼之痛表达到了极致。下面,笔者且对“小轩窗,正梳妆”中所蕴含的三重美学价值作一探究与分析。
第一重美感:画面美。
“小轩窗,正梳妆”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画面美。所谓的“轩”,古代专指有窗槛小室。小巧轩窗于外,年轻女子于内,深浅相映,层次分明:前者明,后者暗;前者近,后者远;前者静,后者动。将这充满着鲜活生命力的六个文字具象化,于是,我们目中所见,乃是人与物相互融合之景。
在明净小巧、精致漂亮的轩窗的掩映下,画面的核心人物——王弗——就更加突出、愈加生动了。古人很善于描摹女性美感的生活细节。白居易有诗“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写的是贵妃新浴;李清照的词“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写的是少女含羞;温庭筠曰“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写的是思妇懒床;而苏轼写的则是爱妻对镜。王弗16岁出嫁,26岁亡故,因此,嫁至苏家的这10年,正是王弗一生中最美好最灿烂的青春年华。青春与美貌是紧相关联的,所以这“正梳妆”的美丽女子,自然让人产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联想,花儿映衬下的白肤,乌髻,红唇,更为这画面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生活与艺术在此交相融合,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何其美感的画面啊!
第二重美感:情韵美。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阅读这六字中细致的情韵美感。先从梳妆者的角度来看。李白诗句道“云想衣裳花想容”,物犹如此,人又何如?由此及彼,可见爱美乃人之天性,更是女子之天性。年轻美貌的王弗在妆台前细心打扮自己,与其理解为对自己容颜的爱护与珍惜,不如理解为天性使然。从军归来的花木兰回家后首先做的事情不就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么?通过这一生活细节的描绘,一种真实的情韵美洋溢而出。
再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美是要人欣赏的,没有欣赏者的美是不如意的,是有所缺憾的。空谷中自生自灭的幽兰,断桥边寂寞无主的梅花,其最终“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命运定然是令人惋惜的。值得庆幸的是,苍天没有让这美人对镜的瞬间毫无痕迹地消逝,王弗的身边恰巧出现了一位高智商且高情商的旁观者。隔窗有眼,窗内人的一举一动尽皆落入苏轼眼底。他被眼前正专心梳妆打扮的妻子吸引住了,他沉醉了,似乎记起了当年“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日子。因妻子用心专注,故此他可以驻足慢慢欣赏;因窗子小巧,故此他可以“偷窥”而不用担心被发现——其实,发现了也没关系的,读者不妨自己想象被发现后可能会发生的情境吧。
六个字,再现了不加掩饰的原味生活,再现了夫妻间的恩爱之情。其琴瑟和鸣的情韵之美,已是至浓至醇!
第三重美感:悲剧美。
倘若“小轩窗,正梳妆”的美学意义仅仅停留在以上两个层面上,那么其价值就难免流于凡俗了。事实上,苏轼终究是苏轼,他似乎深谙西方近现代悲剧美学理论,或者说,他的审美意识已经具备了近现代悲剧美学的精髓,他通过画面给读者留下了第三重美感,那就是最为震撼人心的——悲剧美。具体而言,“小轩窗,正梳妆”的悲剧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实与梦境的巨大反差,另一是暖色与冷色的鲜明对比。
梦中的情境愈是真实,对于现实而言它就愈是虚幻迷离;爱人之间愈是相亲相爱,其死别就愈令人心痛垂涕。作者以乐景衬哀情,“小轩窗,正梳妆”将这对年轻夫妻别后重逢的场景描摹得如此逼真可感、温馨甜蜜,实际上就意味着梦醒之后无边的凄苦,以及在现实世界中永远无法抹平的创痛。不仅如此,作者在结句中对举而出另一幅画面——“明月夜,短松冈”,给予读者以更强烈的感官刺激。月明如水,短松森森,多么凄清的环境呵!亡妻已杳,远客独悲,多么悲怆的心境呵!弹指十年竟已物是人非,念及于此,不由悲从中来。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十年茫茫,生死难忘。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说:“悲剧是最高形式的藝术。”悲剧美是沉痛的,因此能深入骨髓;悲剧美又是崇高的,因此可映照千秋!对苏轼而言,难忘的是生死相隔之痛,是那未了的情缘。而对于我们今人而言,难忘的则是《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美学价值,以及其美感情境带来的不朽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中学。
【关键词】画面美 情韵美 悲剧美 美学价值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首缠绵深沉、情真意切、令人几欲断肠的词作,更是中国文学史上“悼亡诗”中的经典。词的下片中,有一句“小轩窗,正梳妆”的细节描写,这六个字,看似直白明了,简单平常,实则意味绵长,意趣丰富,可谓将苏轼对亡妻王弗的怀念之情及哀悼之痛表达到了极致。下面,笔者且对“小轩窗,正梳妆”中所蕴含的三重美学价值作一探究与分析。
第一重美感:画面美。
“小轩窗,正梳妆”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画面美。所谓的“轩”,古代专指有窗槛小室。小巧轩窗于外,年轻女子于内,深浅相映,层次分明:前者明,后者暗;前者近,后者远;前者静,后者动。将这充满着鲜活生命力的六个文字具象化,于是,我们目中所见,乃是人与物相互融合之景。
在明净小巧、精致漂亮的轩窗的掩映下,画面的核心人物——王弗——就更加突出、愈加生动了。古人很善于描摹女性美感的生活细节。白居易有诗“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写的是贵妃新浴;李清照的词“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写的是少女含羞;温庭筠曰“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写的是思妇懒床;而苏轼写的则是爱妻对镜。王弗16岁出嫁,26岁亡故,因此,嫁至苏家的这10年,正是王弗一生中最美好最灿烂的青春年华。青春与美貌是紧相关联的,所以这“正梳妆”的美丽女子,自然让人产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联想,花儿映衬下的白肤,乌髻,红唇,更为这画面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生活与艺术在此交相融合,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何其美感的画面啊!
第二重美感:情韵美。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阅读这六字中细致的情韵美感。先从梳妆者的角度来看。李白诗句道“云想衣裳花想容”,物犹如此,人又何如?由此及彼,可见爱美乃人之天性,更是女子之天性。年轻美貌的王弗在妆台前细心打扮自己,与其理解为对自己容颜的爱护与珍惜,不如理解为天性使然。从军归来的花木兰回家后首先做的事情不就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么?通过这一生活细节的描绘,一种真实的情韵美洋溢而出。
再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美是要人欣赏的,没有欣赏者的美是不如意的,是有所缺憾的。空谷中自生自灭的幽兰,断桥边寂寞无主的梅花,其最终“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命运定然是令人惋惜的。值得庆幸的是,苍天没有让这美人对镜的瞬间毫无痕迹地消逝,王弗的身边恰巧出现了一位高智商且高情商的旁观者。隔窗有眼,窗内人的一举一动尽皆落入苏轼眼底。他被眼前正专心梳妆打扮的妻子吸引住了,他沉醉了,似乎记起了当年“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日子。因妻子用心专注,故此他可以驻足慢慢欣赏;因窗子小巧,故此他可以“偷窥”而不用担心被发现——其实,发现了也没关系的,读者不妨自己想象被发现后可能会发生的情境吧。
六个字,再现了不加掩饰的原味生活,再现了夫妻间的恩爱之情。其琴瑟和鸣的情韵之美,已是至浓至醇!
第三重美感:悲剧美。
倘若“小轩窗,正梳妆”的美学意义仅仅停留在以上两个层面上,那么其价值就难免流于凡俗了。事实上,苏轼终究是苏轼,他似乎深谙西方近现代悲剧美学理论,或者说,他的审美意识已经具备了近现代悲剧美学的精髓,他通过画面给读者留下了第三重美感,那就是最为震撼人心的——悲剧美。具体而言,“小轩窗,正梳妆”的悲剧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实与梦境的巨大反差,另一是暖色与冷色的鲜明对比。
梦中的情境愈是真实,对于现实而言它就愈是虚幻迷离;爱人之间愈是相亲相爱,其死别就愈令人心痛垂涕。作者以乐景衬哀情,“小轩窗,正梳妆”将这对年轻夫妻别后重逢的场景描摹得如此逼真可感、温馨甜蜜,实际上就意味着梦醒之后无边的凄苦,以及在现实世界中永远无法抹平的创痛。不仅如此,作者在结句中对举而出另一幅画面——“明月夜,短松冈”,给予读者以更强烈的感官刺激。月明如水,短松森森,多么凄清的环境呵!亡妻已杳,远客独悲,多么悲怆的心境呵!弹指十年竟已物是人非,念及于此,不由悲从中来。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十年茫茫,生死难忘。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说:“悲剧是最高形式的藝术。”悲剧美是沉痛的,因此能深入骨髓;悲剧美又是崇高的,因此可映照千秋!对苏轼而言,难忘的是生死相隔之痛,是那未了的情缘。而对于我们今人而言,难忘的则是《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美学价值,以及其美感情境带来的不朽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