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心理视角,提升数学教学实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20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进位加法”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算式:28 4。为了促成学生算法多样化,课前教师给每个学习小组都准备了小棒和模块等学具。教师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然后请学生汇报。
  生1:我把28分成20和8,8 4=12,20 12=32。
  师:聪明!谁还有其他方法?
  生2:我把28分成22和6,6 4=10,10 22=32。
  师:真棒!还有吗?
  生3:把4分成2和2,28 2=30,30 2=32。
  师:很好。
  生4:30 4-2=32。
  师:还有其他算法吗?(学生面面相觑,教师接下来又问了两三遍也没有学生回答。)
  师: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学生举手表示)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做吧。(出示练习)
  这样的教学活动表面上热火朝天,事实上,学生只是在按照教师的“指令”去操作,并没有真正地投入到学习和思考之中。笔者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调控学生心理的手段,引导学生发挥主体能动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了一定的探索。
  
  一、增强情境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心理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握住方向,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
  例如,“储蓄零距离”教学,为了让学生真实地了解教学内容,真正理解存款的意义及相关规定,教师把自己的一张存款单放到了实物投影仪上:
  师:请同学们结合具体的存款单说说自己了解的信息。
  生1:我从单子中可以知道,李老师是2008年12月12日把钱存到银行的,到2011年12月12日可以取出,存期是三年,本金是10000元。
  生2:从“印密”中可以看出,这张存单是加了密的,别人没有密码是没办法取钱的。
  生3:我发现用本金10000元去乘年利率再乘存期,刚好是1566元。
  师:是吗?算算看。
  (学生通过计算,得出三个相关数量关系:本金×年利率=利息,利息÷本金=年利率,利息÷年利率=本金。)
  师:你们还能看出别的信息吗?
  生4:我能看出很多信息:从“001”可以知道这张存单是定期的,“0114”是银行工作人员的代码,到期利息是1566元,说明到2011年12月12日,李老师可以取出11566元。
  生5:不对!据我了解,利息到期后缴纳5%的利息税。所以,李老师到时肯定拿不到11566元。
  师:那么,到期时,老师能拿到多少钱呢?于是学生又纷纷埋头计算起来……
  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勾起学生的无意回忆,不知不觉参与到知识的学习氛围中,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还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拓展探究空间,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课本中所蕴含的超过和校正学生期待心理的结论、解法、策略等,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例如“三角形”教学片断:
  师(出示一个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这是什么三角形?
  生:直角三角形。
  师(出示一个三角形的一个钝角):这是什么三角形?
  生:钝角三角形。
  师(出示一个三角形的一个锐角):这是什么三角形?
  生(脱口而出):锐角三角形。(师揭去盖着的纸)
  生(奇怪地):不对,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师:刚才看到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就可以判定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为什么看到一个锐角这个办法就不管用了呢?请大家仔细观察比较这三种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紧接着开展游戏: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并量出其中两个角的度数后,让教师猜第三个角的度数。这样的设计,拓展了学生可探究的空间,学生自主展开学习活动,有观察、有思考、有操作、有表达、有困惑、有顿悟,达到了融会贯通、促进新的知识结构形成的目的。
  
  三、加强实践活动,激活学生的动态心理
  
  数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一些重要的发现和科学探究都要借助于操作。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学生的动态心理,充分运用好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并且根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需要补充必要的数学实验,引导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阐述、动脑思维,凭借一系列的“动”发挥操作的各种功能,激活学生的动态思维,使思维始终处于兴奋、活化状态,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圆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拿出剪刀把刚才自己所画的圆剪下来,在剪的过程中你能发现什么?
  生:在剪的过程中,剪刀要不停地变换方向。
  师:为什么?
  生:因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所以在剪的时候要不停地变换方向。
  师:请同学们拿出剪好的圆纸片,像老师一样对折,再打开,反复几次,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许多痕交于一点。
  生:像一把雨伞。
  生:所有的折痕都是从一点散发出的。
  ……
  从学生的剪圆,到动手去折圆,再到不断地去猜想、验证,从动态活动到静态思考,既满足了小学生爱动的心理,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内化。
  
  四、留出教学“空白”,保护学生的创造心理
  
  所谓教学“空白”,就是教师在施教中未曾明说而让学生思考、想象的部分。
  教学中,一个巧妙的“留白”,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使他们思潮翻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片断:
  师:请大家拿出老师课前发的平行四边形纸片,想想怎样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学生剪拼,得出可以拼成长方形。
  生:我沿着高剪开,然后拼成长方形。
  师: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开?
  课堂顿时安静下来。片刻,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说:高有直角。又一个学生补充:长方形有四个直角,只有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才可能出现四个直角。课堂立即沸腾起来……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舞台,教学这首歌需要师生共同演绎才会精彩。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能够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课,只有这样,在学生主动参与和教师正确的引导下,教学的魅力才得以展示。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问题,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大小、风险形式、外部风险因素、风险控制模式和银行内部控制等五个角度进行了探讨。
本文结合湖南工程学院实际,分析了工科类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从教材、教学方法、网络教学平台、文献检索教学队伍、教学考评体系等相关的改革建
校园欺凌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戈夫曼的拟剧论为分析校园欺凌成因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利用拟剧论中“面子”“面子功夫”“前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阐述过:“生活即教育”,这揭示了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数学教育也是如此。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实施“生活化教学”。怎样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堂上——教学内容突出现实性    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样,数学也离不开生活。让数学走进生活实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正处在少年儿童时期,他们的思维主要处于表象思维阶段。在教学中,教师以“创设情境”为突破口,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地学习,从而使“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一、 钻研教材中的情境因素  当今关于学习机理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学习行为是外部刺激与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
长期以来,识字教学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脱离了学生个体,过分注重识字技能的传授,一味强调识字的工具性作用。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既重视以识字技能为重点的认知目标,又要关注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学习能力。这就是说,识字教学首先应是对人的教学,应渗透人文精神,关注学生的发展。  一、贴近实际,生活化地识字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小学生识
本文探讨了一种在吊装过程中可使吊装物缓慢放置目标地点的方法和系统,缓解了吊装设备起升频率高、步距大、存在视觉盲点等导致大型预制构件安装时构件就位不准确、就位距离
樱桃是我国栽培果树中效益较高的时令水果,其富含维生素A、胡萝卜素和矿物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我国在樱桃的生产面临着栽培方式不科学、品种结构待优化、授粉配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