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各级各类的语文公开课中,发现不知从何时开始,多媒体已经渐渐淡出了语文教学的课堂,或者说多媒体已经纯粹变成了小黑板的替代品。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利用自己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等诸多特点,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血液。曾经受到许多语文老师的万千宠爱,盛极一时,缘何现在又被打人冷官,乃至销声匿迹呢?
也许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盛极必衰也许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历史规律。所以,在多媒体教学最鼎盛时期,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让语文课堂回归本色!于是乎,返璞归真成了语文课堂追求的新目标,似乎凡是运用了多媒体手段的语文课就是不成功的语文课,一时间,多媒体成了很多语文教师排挤的对象。
语文的外廷等于生活的外延。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又为何要把多媒体教学手段拒之门外呢?
笔者认为,凡事都不能绝对化,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利弊都是并存的,关键是如何合理地使用。多媒体的使用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活环境的挑战,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还是处于“一本教材一支笔,一根教鞭一张嘴”的传统现状,就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在信息时代对语文知识的渴求,而多媒体的应用则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突破难点、创新思维等方面的不足,显示出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因此,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不能滥用,但也不能不用,只要将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起来,根据课堂需要,适量、适当地使用,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大放异彩。
下面笔者就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浅谈几点个人认识。
一、多媒体——敲开兴趣大门的试金石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活动不仅能使人积极主动而又愉快地进行学习,而且能使人全神贯注,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与教材相适应的情景气氛,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发起求知欲望,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我在进行《说真话,抒真情》写作教学时,在课前播放了韩红的歌曲MTv《天亮了》,先用动人的歌声感染学生,然后向学生讲述这首动人歌曲创作背后的感人故事,在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后,向学生提问:你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真挚的爱?在学生纷纷各抒己见后,教师再作引导:生活中轰轰烈烈的壮举是爱,平平淡淡的细节也是爱。进而让学生敞开心扉,进行《说真话,抒真情》口头练习,激起同学们“说”的欲望,这样一来,学生被真情所包围,“情”字当头,“说”字为先,课堂气氛活跃而热烈,达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二、多媒体一丰富语文课堂的魔法棒
多媒体的运用,不仅可以在课前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中同样可以极大地丰富语文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一)巧用资源,培养朗读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会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感知课文的情感内容,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但是,同样的一篇文章,有人能读出感情,引起别人共鸣,而有人平铺直叙,没有丝毫感隋。再加上方言等因素的影响,课堂朗读的教学还不尽如人意,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样,课文朗读可以交给专业人员来完成,他们能够很好地把握课文的情感,用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锉的声调,准确、传神地传达出课文的感情基调。同时,图片、声音、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一起参预进来,可以渲染气氛,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帮助学生感受全文,把握文章的基调。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春》,这一课的朗读配有音乐、文字、图片,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自动切换,朗读声隋并茂,音乐灵动,使人仿佛感受到春的活力,这对理解课文的主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愉快地投入到了对这一课的学习中去,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朗读能力。
(二)创设情境,促进作文教学。作文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反映,但现在的学生不喜欢作文的占了大多数,究其原因,多是因为他们的生活范围狭窄,不善于观察周围事物,所以作文材料贫乏。传统的作文教学单凭老师空口说教,简单枯燥,引不起学生的作文兴趣,而多媒体能够提供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教学信息,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设计教学,从优化训练内容出发,使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都参与感知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训练了思维,丰富了想象,能够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三)借助网络,增加课堂容量。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单位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受着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教师一面讲课,一面板书,很难最大容量地把要讲的知识在四十五分钟内充分表现出来,而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广取博览,博采众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大容量的接触知识,经过自己的分析取合,最后形成语文知识的积淀。因此学生在初中阶段学好语文,打好语文基础,要建立在广取博览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资源,可以打破上课时空的限制,穿越时间的隧道,思接千载,神游万里。这种大量占有教学资源的优势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实现的,而借助于多媒体资源,则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从而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45分钟利用效率,让学生在45分钟内获得最大量的知识。
三、多媒体——促进情感提升的催化剂
多媒体还可巧妙用在课终,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一篇好的文章讲求“凤头豹尾”,同样,一节好课,老师也要善于在课堂结束时,把结尾推向高潮。在课堂的结尾处,运用自制的电脑课件,或欣赏一些优美怡人的画面,或聆听一首催人奋进的歌曲,或朗诵一首声情并茂的诗歌等,用到好处,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教学《乡愁诗两首》一课时,在课堂小结时,我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费翔的歌曲《故乡的云》,当教室里响起了费翔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歌声时,教师低声吟诵: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乡愁是别离时母亲依依的挥手…”借助多媒体手段的烘托和渲染,再加上一节课下来的赏析感悟,学生对乡愁的体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可以收到曲终奏雅,回味幽长的效果,让学生大有课虽尽而意无穷之感。
四、多媒体一要锦上添花,勿喧宾夺主
利用多媒体教学时,用得恰到好处,可以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要锦上添花,切勿喧宾夺主。
l、要适当应用多媒体,不是什么地方都用
2、利用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没有教师的板书,优秀的板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思维,同时还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
3、利用多媒体教学注意节奏,避免哗众取宠、走马观花。
4、利用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不可能取代教师,教師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的改革必然是一种扬弃。但语文课程改革不能为了“立”而破除一切,当然更不能矫枉过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的语文课堂何不张开自己宽广的胸怀,吸取多媒体手段的优点!也许,山回路转,柳暗花明,传统的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手段将会相得益彰,重新大放异彩!
语文课堂,呼唤多媒体的回归!
参考文献
[1]方晓明.《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评价问题》.
[2]龚道敏.《网络环境下探究学习活动的典型实例剖析》.
[3]潘爱琴.《中小学电教》吉林省电化教育馆.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利用自己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等诸多特点,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血液。曾经受到许多语文老师的万千宠爱,盛极一时,缘何现在又被打人冷官,乃至销声匿迹呢?
也许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盛极必衰也许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历史规律。所以,在多媒体教学最鼎盛时期,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让语文课堂回归本色!于是乎,返璞归真成了语文课堂追求的新目标,似乎凡是运用了多媒体手段的语文课就是不成功的语文课,一时间,多媒体成了很多语文教师排挤的对象。
语文的外廷等于生活的外延。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又为何要把多媒体教学手段拒之门外呢?
笔者认为,凡事都不能绝对化,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利弊都是并存的,关键是如何合理地使用。多媒体的使用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活环境的挑战,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还是处于“一本教材一支笔,一根教鞭一张嘴”的传统现状,就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在信息时代对语文知识的渴求,而多媒体的应用则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突破难点、创新思维等方面的不足,显示出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因此,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不能滥用,但也不能不用,只要将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起来,根据课堂需要,适量、适当地使用,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大放异彩。
下面笔者就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浅谈几点个人认识。
一、多媒体——敲开兴趣大门的试金石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活动不仅能使人积极主动而又愉快地进行学习,而且能使人全神贯注,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与教材相适应的情景气氛,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发起求知欲望,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我在进行《说真话,抒真情》写作教学时,在课前播放了韩红的歌曲MTv《天亮了》,先用动人的歌声感染学生,然后向学生讲述这首动人歌曲创作背后的感人故事,在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后,向学生提问:你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真挚的爱?在学生纷纷各抒己见后,教师再作引导:生活中轰轰烈烈的壮举是爱,平平淡淡的细节也是爱。进而让学生敞开心扉,进行《说真话,抒真情》口头练习,激起同学们“说”的欲望,这样一来,学生被真情所包围,“情”字当头,“说”字为先,课堂气氛活跃而热烈,达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二、多媒体一丰富语文课堂的魔法棒
多媒体的运用,不仅可以在课前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中同样可以极大地丰富语文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一)巧用资源,培养朗读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会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感知课文的情感内容,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但是,同样的一篇文章,有人能读出感情,引起别人共鸣,而有人平铺直叙,没有丝毫感隋。再加上方言等因素的影响,课堂朗读的教学还不尽如人意,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样,课文朗读可以交给专业人员来完成,他们能够很好地把握课文的情感,用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锉的声调,准确、传神地传达出课文的感情基调。同时,图片、声音、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一起参预进来,可以渲染气氛,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帮助学生感受全文,把握文章的基调。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春》,这一课的朗读配有音乐、文字、图片,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自动切换,朗读声隋并茂,音乐灵动,使人仿佛感受到春的活力,这对理解课文的主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愉快地投入到了对这一课的学习中去,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朗读能力。
(二)创设情境,促进作文教学。作文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反映,但现在的学生不喜欢作文的占了大多数,究其原因,多是因为他们的生活范围狭窄,不善于观察周围事物,所以作文材料贫乏。传统的作文教学单凭老师空口说教,简单枯燥,引不起学生的作文兴趣,而多媒体能够提供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教学信息,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设计教学,从优化训练内容出发,使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都参与感知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训练了思维,丰富了想象,能够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三)借助网络,增加课堂容量。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单位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受着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教师一面讲课,一面板书,很难最大容量地把要讲的知识在四十五分钟内充分表现出来,而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广取博览,博采众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大容量的接触知识,经过自己的分析取合,最后形成语文知识的积淀。因此学生在初中阶段学好语文,打好语文基础,要建立在广取博览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资源,可以打破上课时空的限制,穿越时间的隧道,思接千载,神游万里。这种大量占有教学资源的优势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实现的,而借助于多媒体资源,则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从而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45分钟利用效率,让学生在45分钟内获得最大量的知识。
三、多媒体——促进情感提升的催化剂
多媒体还可巧妙用在课终,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一篇好的文章讲求“凤头豹尾”,同样,一节好课,老师也要善于在课堂结束时,把结尾推向高潮。在课堂的结尾处,运用自制的电脑课件,或欣赏一些优美怡人的画面,或聆听一首催人奋进的歌曲,或朗诵一首声情并茂的诗歌等,用到好处,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教学《乡愁诗两首》一课时,在课堂小结时,我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费翔的歌曲《故乡的云》,当教室里响起了费翔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歌声时,教师低声吟诵: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乡愁是别离时母亲依依的挥手…”借助多媒体手段的烘托和渲染,再加上一节课下来的赏析感悟,学生对乡愁的体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可以收到曲终奏雅,回味幽长的效果,让学生大有课虽尽而意无穷之感。
四、多媒体一要锦上添花,勿喧宾夺主
利用多媒体教学时,用得恰到好处,可以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要锦上添花,切勿喧宾夺主。
l、要适当应用多媒体,不是什么地方都用
2、利用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没有教师的板书,优秀的板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思维,同时还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
3、利用多媒体教学注意节奏,避免哗众取宠、走马观花。
4、利用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不可能取代教师,教師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的改革必然是一种扬弃。但语文课程改革不能为了“立”而破除一切,当然更不能矫枉过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的语文课堂何不张开自己宽广的胸怀,吸取多媒体手段的优点!也许,山回路转,柳暗花明,传统的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手段将会相得益彰,重新大放异彩!
语文课堂,呼唤多媒体的回归!
参考文献
[1]方晓明.《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评价问题》.
[2]龚道敏.《网络环境下探究学习活动的典型实例剖析》.
[3]潘爱琴.《中小学电教》吉林省电化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