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苏派名师作观摩课,常令我们一唱三叹,拍案叫绝。开讲时“一语天然万古新”,导入时“未成曲调先有情”,点拨时“巧把金针度与人”,结尾时“能探风雅无穷意”……苏派名师精彩绝伦的课堂教学,正是源于他们拥有更精彩、更智慧、更诗意的课堂教学语言。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巧引入
《走进圆的世界》片段:
……
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见过平静的水面吗?如果我们从上面往下丢进一颗小石子(播放动态的水纹),你发现了什么?
生:水纹、水纹、圆……
师: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环、用特殊仪器拍摄到的电磁波、雷达波、月球上的环形山等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这些现象中,你同样找到圆了吗?
生:找到了。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
赏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目前所展示的真理感到震惊。”老师的导入,宛若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在老师充满诗情的吟诵中,学生的学习心情经历注视—好奇—激动—惊羡—高涨这一连串的复杂变化,课堂里弥漫着与生命萌发相通的浓郁的人文气息。在这种融融的人文氛围中,学生似乎已隐约触摸到“圆”跳动的脉搏,感觉自己正慢慢地融入“圆的世界”。当听到“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时,学生会发现这里似乎没有精彩可言,这是最普通的词语,表达着最直接的情感,然而它却是对他们“走进圆的世界”最诱人的煽情之语。信手拈来、举重若轻,这也许就是苏派名师课堂语言的精妙所在。
二、腹有诗书气自华——巧夸赞
《走进圆的世界》片段:
师:你能利用这些材料,试着画出一个圆吗?
生: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工具和材料画圆。)
……
师:可是,既然不用圆规,我们依然创造出了这么多画圆的方法,那么俗语中为什么还会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说法呢?
生:我想,大概是古时候的人们没想到这些方法吧?
生:我觉得不是这样,因为,或许一开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指的是没有圆规和“矩”画不出方和圆,但是流传到后来,它的意思已經发生了改变,不再仅仅指原来的意思了,而是指很多事情,必须讲究规矩,遵循章法。
师:真没想到,一条普通的数学规律,经过千年流传,竟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一条重要的人生准则。当然,同学们能够利用各自的智慧,成功演绎“没有规矩,仍成方圆”,足以说明大家不凡的创造力。
赏析:寥寥数语,名师的学问底色显露无遗。授课的张老师虽然研究的是数学教学,但他博通经史,深谙考证,根基深厚,思路才能如此开阔,发言才能如此感人,于课堂教学评价之时才能游刃有余。当孩子出现意想不到的语言时,我们该怎么处理?我想,尊重是第一位的。要让他充分地把他们的意见表达出来。千万不能置之不理,或过早地下结论。由此可见,张老师是一位评价高手,于无形之中给予学生终生难忘的激励。因为张老师懂得:尊重学生是最好的教育手段,一个不懂得尊重学生的老师,将永远成不了一个好老师。正如法国作家贝尔纳诺所说:“重要的是提高人的价值,也就是说,使他意识到自己的尊严,相信自己的精神的自由。”
三、柳暗花明有一村——巧点拨
《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片段:
……
生1: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部分,就可以完全重合了。
生2:我认为不是。因为平行四边形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不可能重合。
师:我想和你握一次手。握手并不表示赞同你的意见。而是因为你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第二种声音。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有一种声音,那会多单调啊。
……
师:数学学习讲究深入。就五个图形,我们还有话要说,如第一个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但是……
赏析:一次握手,二三妙语,莫不体现出苏派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这段话,不仅是对发言学生的一种欣赏与激励,而且表达出教师对课堂交流多元、多样意识流的尊重,更是老师所追求的教育理念的自然物化。
四、天光云影共徘徊——巧延伸
《走进圆的世界》片段:
师:西方数学、哲学史上历来有这么种说法:“上帝是按照数学原则创造这个世界的。”对此,我一直无从理解。而现在想来,石子入水后浑然天成的圆形波纹,阳光下肆意绽放的向日葵,天体运行时近似圆形的轨迹,甚至于遥远天际悬挂的那轮明月、朝阳……而所有这一切,给予我们的不正是一种微妙的启示吗?至于古老的东方,圆在我们身上遗留下的印痕又何尝不是深刻而广远的呢。有人说,中国人特别重视中秋、除夕佳节;有人说,中国古典文学喜欢以大团圆作结局;有人说,中国人在表达美好祝愿时最喜欢用上的词汇常常有“圆满”“美满”……而所有这些,难道就和我们今天认识的圆没有任何关联吗?那就让我们从现在起,从今天起,真正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民俗、走进圆的美妙世界吧!
赏析:诗意,从来没有像这节课这样,以一种开阔、深邃、美丽的形式流淌在数学课堂。听着听着,突然有一种错觉:名师不是站在讲台上,甚至不是在学生中间,而是和学生围坐一圈,闲闲地叙,淡淡地笑——漫谈,吟诵,引领,拓展——于恬淡从容的氛围里,教学语言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教学流程如一幅意含山水的画卷,在诗情画意之中徐徐舒展。
有人说,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智慧之花。名师的语言,岂止可赞为智慧之花,简直犹如点点音符,拨动着学生情感的心弦。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巧引入
《走进圆的世界》片段:
……
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见过平静的水面吗?如果我们从上面往下丢进一颗小石子(播放动态的水纹),你发现了什么?
生:水纹、水纹、圆……
师: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环、用特殊仪器拍摄到的电磁波、雷达波、月球上的环形山等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这些现象中,你同样找到圆了吗?
生:找到了。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
赏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目前所展示的真理感到震惊。”老师的导入,宛若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在老师充满诗情的吟诵中,学生的学习心情经历注视—好奇—激动—惊羡—高涨这一连串的复杂变化,课堂里弥漫着与生命萌发相通的浓郁的人文气息。在这种融融的人文氛围中,学生似乎已隐约触摸到“圆”跳动的脉搏,感觉自己正慢慢地融入“圆的世界”。当听到“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时,学生会发现这里似乎没有精彩可言,这是最普通的词语,表达着最直接的情感,然而它却是对他们“走进圆的世界”最诱人的煽情之语。信手拈来、举重若轻,这也许就是苏派名师课堂语言的精妙所在。
二、腹有诗书气自华——巧夸赞
《走进圆的世界》片段:
师:你能利用这些材料,试着画出一个圆吗?
生: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工具和材料画圆。)
……
师:可是,既然不用圆规,我们依然创造出了这么多画圆的方法,那么俗语中为什么还会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说法呢?
生:我想,大概是古时候的人们没想到这些方法吧?
生:我觉得不是这样,因为,或许一开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指的是没有圆规和“矩”画不出方和圆,但是流传到后来,它的意思已經发生了改变,不再仅仅指原来的意思了,而是指很多事情,必须讲究规矩,遵循章法。
师:真没想到,一条普通的数学规律,经过千年流传,竟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一条重要的人生准则。当然,同学们能够利用各自的智慧,成功演绎“没有规矩,仍成方圆”,足以说明大家不凡的创造力。
赏析:寥寥数语,名师的学问底色显露无遗。授课的张老师虽然研究的是数学教学,但他博通经史,深谙考证,根基深厚,思路才能如此开阔,发言才能如此感人,于课堂教学评价之时才能游刃有余。当孩子出现意想不到的语言时,我们该怎么处理?我想,尊重是第一位的。要让他充分地把他们的意见表达出来。千万不能置之不理,或过早地下结论。由此可见,张老师是一位评价高手,于无形之中给予学生终生难忘的激励。因为张老师懂得:尊重学生是最好的教育手段,一个不懂得尊重学生的老师,将永远成不了一个好老师。正如法国作家贝尔纳诺所说:“重要的是提高人的价值,也就是说,使他意识到自己的尊严,相信自己的精神的自由。”
三、柳暗花明有一村——巧点拨
《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片段:
……
生1: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部分,就可以完全重合了。
生2:我认为不是。因为平行四边形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不可能重合。
师:我想和你握一次手。握手并不表示赞同你的意见。而是因为你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第二种声音。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有一种声音,那会多单调啊。
……
师:数学学习讲究深入。就五个图形,我们还有话要说,如第一个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但是……
赏析:一次握手,二三妙语,莫不体现出苏派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这段话,不仅是对发言学生的一种欣赏与激励,而且表达出教师对课堂交流多元、多样意识流的尊重,更是老师所追求的教育理念的自然物化。
四、天光云影共徘徊——巧延伸
《走进圆的世界》片段:
师:西方数学、哲学史上历来有这么种说法:“上帝是按照数学原则创造这个世界的。”对此,我一直无从理解。而现在想来,石子入水后浑然天成的圆形波纹,阳光下肆意绽放的向日葵,天体运行时近似圆形的轨迹,甚至于遥远天际悬挂的那轮明月、朝阳……而所有这一切,给予我们的不正是一种微妙的启示吗?至于古老的东方,圆在我们身上遗留下的印痕又何尝不是深刻而广远的呢。有人说,中国人特别重视中秋、除夕佳节;有人说,中国古典文学喜欢以大团圆作结局;有人说,中国人在表达美好祝愿时最喜欢用上的词汇常常有“圆满”“美满”……而所有这些,难道就和我们今天认识的圆没有任何关联吗?那就让我们从现在起,从今天起,真正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民俗、走进圆的美妙世界吧!
赏析:诗意,从来没有像这节课这样,以一种开阔、深邃、美丽的形式流淌在数学课堂。听着听着,突然有一种错觉:名师不是站在讲台上,甚至不是在学生中间,而是和学生围坐一圈,闲闲地叙,淡淡地笑——漫谈,吟诵,引领,拓展——于恬淡从容的氛围里,教学语言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教学流程如一幅意含山水的画卷,在诗情画意之中徐徐舒展。
有人说,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智慧之花。名师的语言,岂止可赞为智慧之花,简直犹如点点音符,拨动着学生情感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