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科学运用批判思维教学,能够有效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有效开展和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形成,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质疑精神的最佳途径,也是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本文就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技巧等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借力批判性思维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及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批判思维教学 策略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5-0107-01
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实质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核心是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进行有效的自我反思。语文阅读是学生重组文本中有效的信息后进行的丰富自身内涵的学习活动,这种阅读活动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等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语文学习中阅读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教学中的文本阅读不仅仅强调阅读的数量,而且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自我反省能力等。其中,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科学的培养,既是新课改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時代的需求。
1.运用批判思维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的价值意义
语文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基础科目,语文学习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不可忽视。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由此不难看出,通过语文阅读的学习,不但可以锻炼学生在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方面的能力,同时在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等方面得到逐步提升。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明确提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语言被视为思维的工具,而思维又被看作是语言的内容,彼此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由此可见良好思维方式对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必要条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
2.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分追求教学情境化。教学情境是教师帮助学生的学习,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有目的创设的特殊教学环境。教学情境创设既促进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技能,又让学生体验教学内容蕴含的情感,使语文知识变得丰满而生动。在现实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注重教学情境化,“冥思苦想”创设情境,反而让语文阅读脱离了情境。教师辛苦创设的情境并未起到预想效果,学生反而被教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
(2)教师阅读教学方法缺少多样化。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未能有效体现。教师阅读教学方法单调乏味,语文阅读教学仅停留在字词读音、段落划分、语句理解、主题思想以及课后练习等方面,背离新课程理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精髓是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文本中作者思想情感。但现实阅读课堂教学教师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放在了应试方面。由此可见教师缺乏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意识,阅读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3)学生对语文阅读重视程度不够。在语文阅读教学和阅读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多阅读,多思考和多设问,不断增强自身阅读能力。同时教师在上进行阅读教学时,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加大阅读作业量,通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文言文等不同的文体进行阅读,扩充学生的阅读知识量,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程度。
3.运用批判教学进行阅读教学策略技巧
(1)革新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打造特色活泼课堂教学。教师要巧妙利用学生的性格差异和身心特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特点和情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勇于创新。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更要掌握一定的激励学生质疑的小技巧,有效而巧妙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问题的兴趣与激情,尝试让学生自主解答疑问。鼓励学生敢于提问、直接提问,而不是老师预设的问题,这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更是引导学生开展发现学习、鼓励学生带着探寻的好奇心开展学习、生成观点的基础。
(2)创新课题教学方法,创建新型课堂。教师运用批判思维教学时,首先要处理师生间的关系,走进学生群体与学生成为学习上的好伙伴,为学生打造轻松、活泼和积极地阅读环境,这是教师有效阅读开展的前提。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前保持欢快是有效阅读开展的条件。
(3)关注阅读教学的提问艺术和技巧。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问题提出要有针对性,设置问题目标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问题提出要有启发性。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并不都感兴趣,教师要针对学生心理特点,采用不同方法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在课堂上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发散思考。问题提出要有曲折性。课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曲问”就是变换提问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切入口。问题提出要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一问多解,让学生要善于联系课内课外知识思考,扩大知识利用价值。问题提出要有创新,全新设计提问,让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教师善于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增强语文阅读课堂的多彩性,为学生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周玉.批判性思维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鲁东大学,2018.
[2]陆锦霞.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2(31).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批判思维教学 策略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5-0107-01
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实质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核心是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进行有效的自我反思。语文阅读是学生重组文本中有效的信息后进行的丰富自身内涵的学习活动,这种阅读活动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等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语文学习中阅读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教学中的文本阅读不仅仅强调阅读的数量,而且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自我反省能力等。其中,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科学的培养,既是新课改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時代的需求。
1.运用批判思维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的价值意义
语文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基础科目,语文学习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不可忽视。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由此不难看出,通过语文阅读的学习,不但可以锻炼学生在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方面的能力,同时在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等方面得到逐步提升。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明确提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语言被视为思维的工具,而思维又被看作是语言的内容,彼此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由此可见良好思维方式对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必要条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
2.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分追求教学情境化。教学情境是教师帮助学生的学习,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有目的创设的特殊教学环境。教学情境创设既促进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技能,又让学生体验教学内容蕴含的情感,使语文知识变得丰满而生动。在现实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注重教学情境化,“冥思苦想”创设情境,反而让语文阅读脱离了情境。教师辛苦创设的情境并未起到预想效果,学生反而被教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
(2)教师阅读教学方法缺少多样化。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未能有效体现。教师阅读教学方法单调乏味,语文阅读教学仅停留在字词读音、段落划分、语句理解、主题思想以及课后练习等方面,背离新课程理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精髓是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文本中作者思想情感。但现实阅读课堂教学教师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放在了应试方面。由此可见教师缺乏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意识,阅读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3)学生对语文阅读重视程度不够。在语文阅读教学和阅读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多阅读,多思考和多设问,不断增强自身阅读能力。同时教师在上进行阅读教学时,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加大阅读作业量,通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文言文等不同的文体进行阅读,扩充学生的阅读知识量,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程度。
3.运用批判教学进行阅读教学策略技巧
(1)革新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打造特色活泼课堂教学。教师要巧妙利用学生的性格差异和身心特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特点和情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勇于创新。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更要掌握一定的激励学生质疑的小技巧,有效而巧妙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问题的兴趣与激情,尝试让学生自主解答疑问。鼓励学生敢于提问、直接提问,而不是老师预设的问题,这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更是引导学生开展发现学习、鼓励学生带着探寻的好奇心开展学习、生成观点的基础。
(2)创新课题教学方法,创建新型课堂。教师运用批判思维教学时,首先要处理师生间的关系,走进学生群体与学生成为学习上的好伙伴,为学生打造轻松、活泼和积极地阅读环境,这是教师有效阅读开展的前提。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前保持欢快是有效阅读开展的条件。
(3)关注阅读教学的提问艺术和技巧。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问题提出要有针对性,设置问题目标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问题提出要有启发性。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并不都感兴趣,教师要针对学生心理特点,采用不同方法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在课堂上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发散思考。问题提出要有曲折性。课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曲问”就是变换提问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切入口。问题提出要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一问多解,让学生要善于联系课内课外知识思考,扩大知识利用价值。问题提出要有创新,全新设计提问,让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教师善于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增强语文阅读课堂的多彩性,为学生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周玉.批判性思维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鲁东大学,2018.
[2]陆锦霞.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