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新媒体新技术 构建智慧语文课堂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i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变革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的“教学助手”应用,由WEB端、PC端、手机端组成,集“教材资源、课前导学、同步备课、互动课堂、在线检测、课后作业”为一体,融合交互式电子白板与网络空间功能,实现了基于教育云平台面向区域与教师空间、学生空间、家长空间,以及手机客户端(家校帮)的互联互通。该平台借助互联网,把教学向课内外延伸,打破传统课堂学习的区域和时空限制,实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线上、线下,师生、生生之间全方位的互动交流,课堂更加高效。下面笔者谈谈如何借助“教学助手”平台,融合多种新媒体新技术,构建高效、新型的智慧语文课堂。
  一、课前导学——以学情数据分析为核心
  借助“教学助手”平台的课前导学,可以向学生推送自学任务、试题、微课等预习内容,形式可以是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学生利用家校帮App直接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上作答,或提交朗读录音,或上传图片资料,或直接完成试题,教师在后台随时随地查看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并进行批阅回复,根据平台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学情分析以学定教,拟制合适的学案。课堂上对于学生已經掌握的知识不再重复教学,重点讲解掌握不牢或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在平台上可以浏览其他同学的预习完成情况,互相点赞,甚至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比传统意义上的预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学生还可以根据需要在资源共享中反复查看教师课前推送的教学资源,真正进行因人而异的有效前置性学习。
  二、课中阶段——以师生互动为关键
  智慧课堂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追求的是真质量、真效益,包括差异的知识建构和创新的智慧发展,更加重视课堂的互动性、发展性、合作性和开放性。
  1. 借助网络平台,促进互动交流。“教学助手”平台的“同步备课”“互动课堂”除了具备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之外,还有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互动试题,教师可以根据年级和教材的需要,设计一些选择题、判断题、分类题、排序题,或是客观填空、完形填空、选词填空、连词成句等,让学生多方面参与课堂互动。教学中,根据课堂生成,随时调用素材库中的微课、视频等资源,借助手机“移动讲台”App远程遥控课件,把教师从讲台上解放出来,随时随地关注学生,课堂从预制转向弹性,并利用随机挑人、分组挑人等工具,面向全体,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珍珠鸟》第4自然段,抓住时间先后和活动范围变化的词语,体会珍珠鸟如何逐步亲近和信赖“我”是教学的重点之一。但这段话中,作者用一系列准确传神的动词来表现珍珠鸟的可爱和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也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体会言语表达的奥妙,在引导学生体会人、鸟内心活动后,笔者把段中“挨近、蹦到、俯下、偏过、瞧瞧”等动词隐去,指名学生上台进行完形填空,做完点击按钮自动检测对错。学生答错可以重做,直到真正掌握这些动词为止。自测自评的互动参与方式吸引了学生,也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交流。
  2. 利用思维导图,帮助梳理归纳。思维导图清晰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将新知、旧知进行整合,将零散的段落信息融会贯通成一个系统,以此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如教学《海底世界》第3自然段时,笔者以“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这句话为中心,建立一张思维导图,用6种海底动物图片加文字的方式把特点归纳整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陶校长的演讲》一课中,2~5自然段的结构相同,都是围绕“问什么—为什么这么问—怎么做”的思路来叙述,可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更快地把握文章结构。一个单元教学完也可利用思维导图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帮助学生在旧知和新知间架起记忆的桥梁,让学习更为高效。
  3. 凭借平板电脑,进行合作探究。借助平板电脑学习已经成为信息化教学的一大趋势,笔者在教学《海底世界》海底动物活动特点这一部分时,先引导学生抓住“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这句话体会海参的特点,借助微课认识说明方法,并总结:“孩子们,刚才我们学习海参活动特点时,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学习——画出海底动物特点的句子;找出说明方法,写在句子旁边;想想这样写好在哪里。下面以同桌为小组,从剩下的这几种海底动物中,挑选你们喜欢的一种,用这种方法合作学习。”同时把探究表格现场发送到学生平板电脑上,小组合作完成并提交学习成果。教师利用抢答、小组评分的方式进行汇报交流。学生上台讲解时,采用学生演示模式控制所有平板电脑,便于学生一边直观观看,一边倾听汇报,教师对学生合作成果及现场学习情况一目了然。
  4. 巧用讯飞输入,强化口语训练。“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众多新媒体新技术在课堂中创新融合,往往会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利用手机讯飞输入法辅助进行说话训练。教学《石头书》一课时,笔者问:“孩子们,石头书上的字除了雨痕、波痕,还有什么?”“仅仅这些吗,从哪知道?”生:“句子后面的省略号。”“你真是个用心读书的孩子,连一个标点都不放过。”接着播放各种各样矿物的微视频,并出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你看这些矿物有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____________,真是____________!它们不但颜色绚丽,而且形状也各不相同,有的是____________ ,有的是____________,有的是____________,真是____________!”这种情况下,传统语文课堂通常是你说我说他说,学生未必全都听进去了,或者听过就忘记了,形成不了一个系统完整的句子。而笔者借助讯飞输入法,在学生回答后,按住手机,把学生的答案重新说一遍,白板屏幕上立刻显示出学生表达的内容,然后用“互动课堂”中的截图功能把这几句话截图下来插入白板,一段完整的口语训练片段即刻出现在学生眼前。用同样的方式留住两三个学生的回答后,让学生齐读记忆,不仅强化表达,也激起了学生内在的成就感。
  5. 发挥量化功能,实行激励评价。及时评价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大法宝,无论是“教学助手”平台“课前导学”的点赞留言,还是课堂中的“随机抽人、小组争花”,都可对学生参与学习的行为进行客观的记录和评价,结课时还可查看课堂统计中师生互动的次数,以此来调节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笔者相信,课堂上教师动情、真心的语言评价加上互联网数据的量化评价,一定能加大学生参与学习的力度。
  三、随堂检测——以实时反馈为目标
  智慧课堂教学环境下的随堂检测是指: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平台,智能推送测评试题;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完成测试题并提交答案的过程。为了检验学生对某一知识或整个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备课时精心编选试题,依托“教学助手”平台的“在线检测”系统,提前发布到平台上,教学过程中或在教学任务完成后推送给学生进行随堂检测。平台系统会自动对学生的检测进行处理、反馈、统计、分析、评价,教师可以通过结果分析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即时进行错因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解、补充说明。相对传统语文教学而言,学生当堂学习效果的反馈更加智能、及时、有效。
  四、课后阶段——以个性化辅导为重点
  传统语文教学是统一布置作业,很难做到分层设计,批改和反馈比较滞后,作业讲评也只是针对共性问题,而智慧课堂教学完全改变了这一状况。第一,教师不再布置统一作业,而是根据每个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随堂检测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借助平台“作业发布”功能,有些作业全班发送,有些则勾选需要的学生名单发送。第二,学生完成作业后,根据自己的进度,通过平台将作业提交给教师。客观题系统会自动批改和反馈,主观题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作业情况录制批改微视频,推送给这名学生或更多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第三,学生基于平台观看自己的作业批改微课后,有什么感受与疑问可及时与老师、同学讨论交流,学习困难不再滞留,也有利于教师改进和实施针对性教学。“教学助手”还会自动录制整节课的课件操作、板书过程,只要点击推送,学生就可在平台上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观看复习,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测量”部分。“图形的测量”的课程内容主要安排在第一、二学段,其要求主要包括:体会测量的意义,体会并认识测量的单位及其实际意义,了解测量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一些基本图形的长度(包括周长)、面积和体积的测量方法和公式,在具体问题中进行恰当的估测等。  测量是用一个数值来表示物体的某一属性,例如:长度、面积、体(容)积、角度、质量、方位、温度、时间、货币等,都可用一个带单
期刊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排了四篇说明文的学习,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以单元形式进行的说明文训练。尽管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对说明性文章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掌握了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但让他们真正动笔写一篇像模像样的说明文,却举步维艰。大多数学生只能抓住事物的几个特点,平铺直叙,展开介绍。有两三处能运用上说明方法已是不易,更有甚者,只是对搜集来的资料照搬照抄,把说明文写成了百度百科中的词条介绍。  该如何引
期刊
纵观部编教材语文一年级上、下两册教科书,大部分的生字是随文出现的,学生生字学习的主阵地在“课文”这个板块中。随“课文”编排的生字,编者多选择常用字、高频词,由易及难,且尽可能照顾到汉字自身的构形规律,有所整合。“课文”课后的生字呈现注重细节:每课要求学生认识的生字都标注上音节,并且把要求学生掌握的偏旁部首、多音字都清晰地标注出来。注重识字与词汇积累、书面语言习得的和谐发展,在课后编排了大量由生字构
期刊
第五届“新课堂·新教師”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数学专场)于2017年10月28~29日在福州市仓山小学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教育同仁汇聚一堂,围绕“以落实核心素养为目标,构筑数学课堂崭新形态”大会主题展开研讨。名师课堂践行课程理论,专家讲座诠释教育思想,开拓的理论视野、丰富的实践研究给与会者带来深刻的启迪。  一、课程形态多层面的思考,秉持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育观  台湾鹿港小学林伯彦老师执教
期刊
金秋十月,在福州仓山小学,由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台北教育大学主办,福建教育出版社《新教师》承办的“第五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语文专场)”如期而至。全省各地一千多名小学语文学科教研员和语文教师参加了研讨活动,30多位台湾教师也专程来榕观摩。现对本场活动情况作如下综述。  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本次活动形式简单,但内容丰富。研讨活动敏锐地抓住了语文学界的最新热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现在的小学生是“谈作文色变”,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是他们写作中的最大障碍。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写作实际,符合学生写作心理的随文练笔就成了扫清障碍的秘密武器。所谓“随文练笔”,即紧随阅读教学,在课堂上随机进行的写作训练。对于如何找准练笔的切入点,我们常有“
期刊
模型思想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要真正使学生有所感悟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简单到复杂、从表面到实质、从具体到抽象,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获取知识,经历探索全过程,从而建立起数学模型。本文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抽象出一般的模型思想,掌握建模方法,逐步形成运用模型去进行数学思考的习惯。  一、问题设计,铺路架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
期刊
【编者按】教师在教学中应有全局观念,摒弃以往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模式,在环节设计时给予学生应有的发展空间,帮助学生沟通知识的由来和发展,建构起自身的知识体系。本期围绕“整体把握教材,建构知识体系”展开探讨。  “11~20各数的认识”是学生认识两位数的起始阶段,也是学习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启蒙阶段,在整册教材(人教版)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学生在抽象认识0~9数字符号后,真正开始接触和认识计
期刊
什么是“预学案”,它与传统的自学提纲有何区别?教师如何有针对性地设计预学案,以达到导学、导教、导练的目的?有了预学案之后,教师又该如何重新审视课堂,把握课堂节奏?笔者针对数学教学中的预学案谈几点看法。  一、正确认识“预学案”  预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地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1. 预学≠看书。  预学不等于让学生“自由”看书,更不等于把课本中的概念、
期刊
【教学片段1】明确任务——抛出“大问题”,聚焦核心问题进行探究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聊一聊加减法。以前我们学习过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还记得老师提醒过怎么计算吗?  生:整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数位要对齐。  生: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不变,分数相加减。  生: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要通分。  教师板书:数位对齐。  师:这些都是计算方法,今天我们来聊计算的道理。这节课的任务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