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介绍
1.《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十五课。“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本文采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把这一道理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里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它一连去了三次,观察得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终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点: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多有趣呀!只要仔细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2.《食物链》
人教版小学自然第十一册第三课。前两课研究的是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本课研究的是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生物之间的关系中,食物关系是很重要的一种关系。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片段
1.语文
师(燕子妈妈): 你到菜园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
生(小燕子):妈妈,妈妈,冬瓜大,茄子小。
(一年级(1)班的学生一边说,一边张开自己的双臂作上下飞舞状,如此,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燕子出现了。)
分析:对此,正在听课的笔者认为,形象生动的教学环节及教学课件给了学生充分的心灵滋养,让学生融入了本节课的课文内容,从而使得“小燕子”飞了起来。
2.自然
师:这么多食物链穿插在一起,你觉得它像什么?(教师将所有的食物链分别用线画出来。)
生:好几条铁链,像方阵。
生: 像循环的东西。
生:像树枝。
分析:对此,正在执教此课的笔者认为,学生之所以没有说出来像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食物链连接不够形象,使得学生的脑海中呈现不出网状的图样,于是,尽量地在脑海中搜寻相似的物体。但实际上这些并不是笔者需要学生发现的“答案”。
反思: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更倾向于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片段1中生动形象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课件使学生真正融入了课堂,以至于在复述时,学生忘我地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小燕子”,在表述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加上了肢体语言。
这里,学生从单纯的复述自然上升到边复述边表演,教学的推进水到渠成。这就好比上台阶,学生是自然地一级一级迈上去的,没有吃力的两级或者三级跳,也没有原地踏步,所以,这是相当难得的学生展示有效学习成果的时刻,也是本课闪光的地方。
而在片段2的教学中,学生自始至终都没有说出教师想要的答案,相较于片段1的自然生成,为什么这里的生成这么困难呢?
片断2是小学高年级的自然课,相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建构相对抽象但不能过于复杂的思维形式,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课堂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适度引导学生去分析、综合,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小学自然课中,猜想是科学探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教师在《食物链》一课中着意让学生进行更多的猜想,这符合本学科、本级段的教学目标。但需注意的是,如果想让学生顺利地从直观的图形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性的网状结构,教学设计时就必须合理地考虑抽象性与生动性方面的度。如果过分抽象,缺乏进行复杂思考的直观依据,课堂教学就很难在预设下实现科学生成。片段2教学中图象的“不形象”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学生的猜想,可以说,正是教学设计生动性的缺失导致了生成与预设的错位。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学的自然生成,其关键之一就在于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适宜的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教学才能走向自然生成。□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柏阳学校)
编辑 杜 锐
1.《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十五课。“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本文采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把这一道理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里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它一连去了三次,观察得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终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点: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多有趣呀!只要仔细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2.《食物链》
人教版小学自然第十一册第三课。前两课研究的是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本课研究的是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生物之间的关系中,食物关系是很重要的一种关系。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片段
1.语文
师(燕子妈妈): 你到菜园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
生(小燕子):妈妈,妈妈,冬瓜大,茄子小。
(一年级(1)班的学生一边说,一边张开自己的双臂作上下飞舞状,如此,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燕子出现了。)
分析:对此,正在听课的笔者认为,形象生动的教学环节及教学课件给了学生充分的心灵滋养,让学生融入了本节课的课文内容,从而使得“小燕子”飞了起来。
2.自然
师:这么多食物链穿插在一起,你觉得它像什么?(教师将所有的食物链分别用线画出来。)
生:好几条铁链,像方阵。
生: 像循环的东西。
生:像树枝。
分析:对此,正在执教此课的笔者认为,学生之所以没有说出来像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食物链连接不够形象,使得学生的脑海中呈现不出网状的图样,于是,尽量地在脑海中搜寻相似的物体。但实际上这些并不是笔者需要学生发现的“答案”。
反思: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更倾向于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片段1中生动形象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课件使学生真正融入了课堂,以至于在复述时,学生忘我地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小燕子”,在表述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加上了肢体语言。
这里,学生从单纯的复述自然上升到边复述边表演,教学的推进水到渠成。这就好比上台阶,学生是自然地一级一级迈上去的,没有吃力的两级或者三级跳,也没有原地踏步,所以,这是相当难得的学生展示有效学习成果的时刻,也是本课闪光的地方。
而在片段2的教学中,学生自始至终都没有说出教师想要的答案,相较于片段1的自然生成,为什么这里的生成这么困难呢?
片断2是小学高年级的自然课,相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建构相对抽象但不能过于复杂的思维形式,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课堂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适度引导学生去分析、综合,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小学自然课中,猜想是科学探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教师在《食物链》一课中着意让学生进行更多的猜想,这符合本学科、本级段的教学目标。但需注意的是,如果想让学生顺利地从直观的图形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性的网状结构,教学设计时就必须合理地考虑抽象性与生动性方面的度。如果过分抽象,缺乏进行复杂思考的直观依据,课堂教学就很难在预设下实现科学生成。片段2教学中图象的“不形象”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学生的猜想,可以说,正是教学设计生动性的缺失导致了生成与预设的错位。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学的自然生成,其关键之一就在于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适宜的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教学才能走向自然生成。□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柏阳学校)
编辑 杜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