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学习古诗词不仅是了解中国历史的一种方式,也是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小学的古诗词尤其是低年级的大多都比较简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对文字以及诗词情感的学习,是加强低年级学生文化底蕴的重要手段,而且经典诗词的学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其发展打下坚定的精神基础。在小学低年级古诗词的教学中,应注重授课导入的方式,且多注重对于文章的诵读,在整体把握后再进行理解加深,由易到难依次递进,让低年级学生更容易接受古诗词,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2-279
引言
小学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语言能力和知识基础都比较弱,在课堂听讲时也难以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应注重教学方式的改变,不能按照固定模式,要灵活多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一、问题引导、激发兴趣
小学古诗词虽然都不难,而且大多都是朗朗上口的,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还是会显得有些难以理解,从而容易丧失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低年级学生阅历浅,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常充满着好奇心,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对于未知都充满着极大好奇心,因此课前的问题引导教学,是开展学习的好办法。在学习之前,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引出接下来学习的古诗词,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听讲时的专注度,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注重问题与古诗词内容的联系是否紧密,只有恰当的问题引导,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积极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如在贺知章的《咏柳》中一句“不知细叶谁裁出”就能够引发提问,学生会迫切想要知道,到底是谁呢?因此,就可以顺利将学生引入课堂的氛围中,教师在接下来的讲解中,带领学生一步一步揭开谜底—“二月春风似剪刀”,不仅揭开了问题,而且能让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更加深刻。精巧的问题设计,一定是要与诗词有着密切联系的,这样学生在解答出问题的同时不仅会感受到解答出问题的成就感,而且对于诗词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注重诵读、培养语感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文字的认识上还不够充分,常会有不认识、不会读的字,在古诗词中更是常见。因此,教师在教学初期,应更加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诵读,首先就是要把诗词读熟、读好,而诵读方式也有很多,自读、对读、群读等形式多样,每一种也都有每一种的优缺点。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古诗词做出相应调整,通常情况下按照群读、自读、对读的顺序进行。在群读过程中,不仅诵读氛围良好,而且对于文字的读音也有纠正作用;自读就是自我熟悉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把握诗词诵读的语感;而对读更多的是互相学习,学生之间相互纠正,相互讨论,加强对于诗词的诵读感觉。
而且低年级的古诗词大多都是朗朗上口的,如《勒牧歌》,诗词语句都比较简单,容易理解,诗词音调也都体现出豪爽的特性,学生在诵读“天苍苍,野茫茫”时,就会很容易想象出这首诗的情景,一望无际的北国草原,晴朗的天空下充满绿色的草原显得更加广阔了;再有“风吹草低见牛羊”更加简单明了,草原上吹着微风,成群的牛羊时隐时现,如此舒适的情景也会让学生更加放松,更加享受地去学习这首诗。因此,低年级的古诗词学习,应更加注重诵读而非直接进行内容学习,高质量的诵读不仅有助于学生识字,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诗词语感,有助于教学的推动。
三、创设情境、加强理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都比较直接,学生对诗词中的抽象情景并不能进行有效想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具体的情景创设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诗词中所写的内容,更好地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意境与情感。
在《望洞庭》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洞庭湖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如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图片就能直接地显现出“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情景;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作画的方式,加强对诗词的理解,如在《小池》这首诗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画图描绘出该首诗的所表达的初夏情景,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就能对诗句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的记忆与理解。良好的情景创设不仅能够让学生摆脱枯燥的文字学习,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增强其学习主动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不能按照常规的老师讲学生听模式,教师要利用多种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思维集中,高效学习。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也有助于其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学生为主体,多种途径进行教学,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习惯,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去学习,在古诗词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及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符合當代课程中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敏. 乐教古诗词,教书育新人——低年级古诗教学落地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 16(03):121.
[2]李世胜. 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经验谈[J]. 语文课内外, 2018, 000(017):213.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2-279
引言
小学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语言能力和知识基础都比较弱,在课堂听讲时也难以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应注重教学方式的改变,不能按照固定模式,要灵活多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一、问题引导、激发兴趣
小学古诗词虽然都不难,而且大多都是朗朗上口的,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还是会显得有些难以理解,从而容易丧失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低年级学生阅历浅,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常充满着好奇心,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对于未知都充满着极大好奇心,因此课前的问题引导教学,是开展学习的好办法。在学习之前,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引出接下来学习的古诗词,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听讲时的专注度,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注重问题与古诗词内容的联系是否紧密,只有恰当的问题引导,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积极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如在贺知章的《咏柳》中一句“不知细叶谁裁出”就能够引发提问,学生会迫切想要知道,到底是谁呢?因此,就可以顺利将学生引入课堂的氛围中,教师在接下来的讲解中,带领学生一步一步揭开谜底—“二月春风似剪刀”,不仅揭开了问题,而且能让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更加深刻。精巧的问题设计,一定是要与诗词有着密切联系的,这样学生在解答出问题的同时不仅会感受到解答出问题的成就感,而且对于诗词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注重诵读、培养语感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文字的认识上还不够充分,常会有不认识、不会读的字,在古诗词中更是常见。因此,教师在教学初期,应更加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诵读,首先就是要把诗词读熟、读好,而诵读方式也有很多,自读、对读、群读等形式多样,每一种也都有每一种的优缺点。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古诗词做出相应调整,通常情况下按照群读、自读、对读的顺序进行。在群读过程中,不仅诵读氛围良好,而且对于文字的读音也有纠正作用;自读就是自我熟悉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把握诗词诵读的语感;而对读更多的是互相学习,学生之间相互纠正,相互讨论,加强对于诗词的诵读感觉。
而且低年级的古诗词大多都是朗朗上口的,如《勒牧歌》,诗词语句都比较简单,容易理解,诗词音调也都体现出豪爽的特性,学生在诵读“天苍苍,野茫茫”时,就会很容易想象出这首诗的情景,一望无际的北国草原,晴朗的天空下充满绿色的草原显得更加广阔了;再有“风吹草低见牛羊”更加简单明了,草原上吹着微风,成群的牛羊时隐时现,如此舒适的情景也会让学生更加放松,更加享受地去学习这首诗。因此,低年级的古诗词学习,应更加注重诵读而非直接进行内容学习,高质量的诵读不仅有助于学生识字,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诗词语感,有助于教学的推动。
三、创设情境、加强理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都比较直接,学生对诗词中的抽象情景并不能进行有效想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具体的情景创设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诗词中所写的内容,更好地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意境与情感。
在《望洞庭》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洞庭湖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如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图片就能直接地显现出“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情景;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作画的方式,加强对诗词的理解,如在《小池》这首诗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画图描绘出该首诗的所表达的初夏情景,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就能对诗句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的记忆与理解。良好的情景创设不仅能够让学生摆脱枯燥的文字学习,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增强其学习主动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不能按照常规的老师讲学生听模式,教师要利用多种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思维集中,高效学习。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也有助于其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学生为主体,多种途径进行教学,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习惯,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去学习,在古诗词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及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符合當代课程中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敏. 乐教古诗词,教书育新人——低年级古诗教学落地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 16(03):121.
[2]李世胜. 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经验谈[J]. 语文课内外, 2018, 000(01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