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关乎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素质的发展,所以需要采用积极有效的方式展开。班主任作为管理班级并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人员,必须意识到当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转变原有模式单一、效用不足的状况,将激励策略融入其中,通过认识小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来展开德育教育,最终形成有效且合理的德育激励措施体系,更好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行为品德素养。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分类号:G711
激励策略是以有效的方法来鼓励人的行为动机,使人可以产生努力、向上的行为,可以更高效地完成预定目标。在德育教育中,小学班主任实施激励策略,意味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塑造良好的行为品质。
1.基于学生心理发展需求设计激励方式
班主任作为小学班级建构和运行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除了引导学生尊重相关规章制度、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还要观察学生日常的行为表现,指导他们积极主动学习德育知识,自觉塑造优良道德品质,以实现个人综合素养的发展。在具体实践中,班主任需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来设计德育激励方式,明确德育目标,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普及德育知识的同时,将其与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相结合,做出具体化地指导,让学生自觉遵守班级行为规范,提高道德品行。另外,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具有个性差异性,班主任需要认识到学生行为表现和性格的不同,进而选择分层激励策略[1]。比如,学习上表现不足的学生,班主任要观察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不同的角度挖掘他们的潜力,然后从语言上进行肯定,并创造更多表现的平台,让这部分学生受到激励,更好地认识自我,重塑自信心,感受进步的喜悦。综合来说,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各不相同,班主任要保证激励策略的灵活性与合理性,通过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肯定与关心,身心积极健康发展,逐步提升个人品德素养。
2.以学生为根本开展学生德育自律活动
小学开展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行为道德素养。那么班主任要在激励策略的实施中以学生为主体,选择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自律品格。首先,小学生受年龄限制,对个人行为品质并没有完整地认识,在班级与学生、老师的沟通交流中不知所措,那么班主任就要从班级管理出发,给予学生表现自我、认识自我的平台,可以安排班级中的德育工作轮流让学生进行管理,使学生亲身体会德育实践的过程,加强德育认知。比如,班主任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通过与班主任、同伴间的沟通合作,學生可树立自律意识,正视自律行为,关注自律精神的发扬,在日后的表现中更加的积极和主动。另外,班主任要意识到学生当前面临的客观状况,与学生共同交流,倾听学生对自律素养的认识,然后制定合理的自律表,引导学生按照个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改变行为,构建学习、品德发展计划,然后在班级中相互监督执行,从而塑造积极的处事方式和学习习惯,奠定良好的品质[2]。
3.依据学生表现实施奖罚并重的激励模式
激励策略除了要采取语言、物质上的奖励,还需要与适当的惩罚相结合,以更好地约束小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可以及时认识到品格与行为上的不足,并相应做出转变。比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德育积分制,根据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进行积分的增减,将学生行为素质的表现具体化,能够作为学生自我意识的引导。为了更好地发挥奖惩方法的效用,班主任要和学生家长、其他学科教师沟通,紧密合作,使他们能够重视学生行为表现和性格素养的转变,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进而转化为积分,通过累加的积分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另外,如若学生出现不按时完成作业、与同伴争吵、顶撞教师等不良行为品德,则要及时进行批评,让他们进行反思[3]。要注意的是,奖惩激励措施在制定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度,和学生沟通形成班级共同支持、相互监督的风气,以保证奖惩措施可以有效落实,顺利进行,对学生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在规范行为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品德素养。
4.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展开德育激励
德育激励意义重大,教学实践中需要重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良好品质行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以具体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并有效转化。在具体实践中,班主任需要从小事着手,和学生亲密接触,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同伴的交流、在班级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然后挑选具有代表意义的事情在班级中进行指导,让学生认识正确的行为规范,以在今后参与时进行实践[4]。比如,团结合作、和谐相处是现代小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品质,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小组合作活动,在学生亲身参与中引导学生了解这一品质,学习良好的沟通方法,认识集体主义大于个人利益的含义,以丰富自身的道德认知体系。另外,班主任在小组合作活动后要做好总结与评价工作,对学生优异的表现进行奖励,使学生今后可以更积极地参与德育活动。
结语
在小学德育中实施激励策略具有重大的影响力,要求班主任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根本需求出发,积极与学生沟通,联系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的力量,设计科学、合理的心理激励策略,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调整,从生活小事入手,给予学生全面指导,使学生能够更细致地、更主动地了解德育知识,并将其进行应用,塑造优良的品格,提升个人行为素养。
参考文献
[1]谢凤梅.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探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05):72-73.
[2]曾柳娟.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192.
[3]田莉昕.论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措施[J].才智,2017.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小学 广东省 河源市 517300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分类号:G711
激励策略是以有效的方法来鼓励人的行为动机,使人可以产生努力、向上的行为,可以更高效地完成预定目标。在德育教育中,小学班主任实施激励策略,意味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塑造良好的行为品质。
1.基于学生心理发展需求设计激励方式
班主任作为小学班级建构和运行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除了引导学生尊重相关规章制度、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还要观察学生日常的行为表现,指导他们积极主动学习德育知识,自觉塑造优良道德品质,以实现个人综合素养的发展。在具体实践中,班主任需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来设计德育激励方式,明确德育目标,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普及德育知识的同时,将其与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相结合,做出具体化地指导,让学生自觉遵守班级行为规范,提高道德品行。另外,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具有个性差异性,班主任需要认识到学生行为表现和性格的不同,进而选择分层激励策略[1]。比如,学习上表现不足的学生,班主任要观察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不同的角度挖掘他们的潜力,然后从语言上进行肯定,并创造更多表现的平台,让这部分学生受到激励,更好地认识自我,重塑自信心,感受进步的喜悦。综合来说,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各不相同,班主任要保证激励策略的灵活性与合理性,通过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肯定与关心,身心积极健康发展,逐步提升个人品德素养。
2.以学生为根本开展学生德育自律活动
小学开展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行为道德素养。那么班主任要在激励策略的实施中以学生为主体,选择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自律品格。首先,小学生受年龄限制,对个人行为品质并没有完整地认识,在班级与学生、老师的沟通交流中不知所措,那么班主任就要从班级管理出发,给予学生表现自我、认识自我的平台,可以安排班级中的德育工作轮流让学生进行管理,使学生亲身体会德育实践的过程,加强德育认知。比如,班主任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通过与班主任、同伴间的沟通合作,學生可树立自律意识,正视自律行为,关注自律精神的发扬,在日后的表现中更加的积极和主动。另外,班主任要意识到学生当前面临的客观状况,与学生共同交流,倾听学生对自律素养的认识,然后制定合理的自律表,引导学生按照个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改变行为,构建学习、品德发展计划,然后在班级中相互监督执行,从而塑造积极的处事方式和学习习惯,奠定良好的品质[2]。
3.依据学生表现实施奖罚并重的激励模式
激励策略除了要采取语言、物质上的奖励,还需要与适当的惩罚相结合,以更好地约束小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可以及时认识到品格与行为上的不足,并相应做出转变。比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德育积分制,根据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进行积分的增减,将学生行为素质的表现具体化,能够作为学生自我意识的引导。为了更好地发挥奖惩方法的效用,班主任要和学生家长、其他学科教师沟通,紧密合作,使他们能够重视学生行为表现和性格素养的转变,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进而转化为积分,通过累加的积分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另外,如若学生出现不按时完成作业、与同伴争吵、顶撞教师等不良行为品德,则要及时进行批评,让他们进行反思[3]。要注意的是,奖惩激励措施在制定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度,和学生沟通形成班级共同支持、相互监督的风气,以保证奖惩措施可以有效落实,顺利进行,对学生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在规范行为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品德素养。
4.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展开德育激励
德育激励意义重大,教学实践中需要重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良好品质行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以具体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并有效转化。在具体实践中,班主任需要从小事着手,和学生亲密接触,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同伴的交流、在班级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然后挑选具有代表意义的事情在班级中进行指导,让学生认识正确的行为规范,以在今后参与时进行实践[4]。比如,团结合作、和谐相处是现代小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品质,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小组合作活动,在学生亲身参与中引导学生了解这一品质,学习良好的沟通方法,认识集体主义大于个人利益的含义,以丰富自身的道德认知体系。另外,班主任在小组合作活动后要做好总结与评价工作,对学生优异的表现进行奖励,使学生今后可以更积极地参与德育活动。
结语
在小学德育中实施激励策略具有重大的影响力,要求班主任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根本需求出发,积极与学生沟通,联系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的力量,设计科学、合理的心理激励策略,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调整,从生活小事入手,给予学生全面指导,使学生能够更细致地、更主动地了解德育知识,并将其进行应用,塑造优良的品格,提升个人行为素养。
参考文献
[1]谢凤梅.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探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05):72-73.
[2]曾柳娟.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192.
[3]田莉昕.论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措施[J].才智,2017.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小学 广东省 河源市 51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