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等新媒体技术兴起促进了思想的传播与交流,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平台,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62-02
媒体的舆论作用,能对人们的政治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通过对媒体特征的深入了解以及媒体思想导向作用的充分发挥,可有效将媒体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不断普及,更是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必须了解这些新媒体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借助各种新媒体手段,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根据笔者的经验总结,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需要,这就需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努力认识新媒体,学习新媒体技术,学会并善于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起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结合的观念,形成与学生双向“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一方面,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沟通与交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吸引力,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借助新媒体方式的多样性和其所带来的海量资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内容,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平台、新空间。
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仍然是课堂教学,因此,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对先进思想意识认可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除了采用传统的新闻链接方式外,通过Photoshop、Author ware、Flash等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以此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对人的政治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熏陶,自然离不开环境的长期耳濡目染,这就要求除了注重课堂第一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新媒体技术应用外,还要利用网络、手机、电影、游戏等新媒体方式构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一)品德网站的建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倡创建学生的个人品德网站是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符合的。创建学生个人品德网站即在学校网络主页中设置专门的“学生品德网站”链接,每个学生可通将身边的或是自己的“好人好事、道德模范行为”以及与树立良好品德有关的文章、古训、格言上传至个人品德网络空间。旨在倡导学生主动秉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要求,做一个真正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二)微媒体的利用。从微电影、微博、微信到官方微群的出现,中国已悄然进入“微”媒体时代。“微”生活方式已被广大大学群体所接受,微博、微信已成为了学生常用的信息浏览、传播、交流工具,因此,教师可建立思想教育工作专用微博或微信,及时向学生传递先进的思想意识,使学生长时间受到正确价值观及人生观的老化,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同时,“微电影”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认知以至价值观念。微电影的内容和形式能够契合当今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微电影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而且微电影庞大的接受群体正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学校在教导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微电影的交互性以及接受群体的广泛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喜闻乐见的情景剧中隐性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断提高个人的自我追求和精神境界。
(三)严肃游戏的开发。严肃游戏是新媒体的一种产物,它的本质是将各类资源信息以及要求设计为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体验者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得到信息。网络游戏在大学生的日常娱乐中占用较大的比例,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严肃游戏的趣味性结合起来,用网络游戏的推广形式对高校在校大学生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或能成为一种合乎要求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最大化,有利于学校学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监督机制
面对日新月异的媒体技术,只有在健全的信息监督管理机制保障下,才能确保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顺利地开展。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健全大学校园新媒体信息的监督机制,对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信息传播的渠道、途径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并且做好舆情引导工作。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媒体信息意识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监督、协调、管理,综合整治,形成合力。运用科技技术手段构筑起强大的校园信息安全“防火墙”,从而屏蔽危害大学生心理、思想等媒体信息传入,对新媒体的信息实施有效的监控和合理的引导,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四、结语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途径和空间,因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影响学生群体的主流媒体技术,以便利用该媒体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邓红彬.运用新媒体技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l,(5).
【关键词】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62-02
媒体的舆论作用,能对人们的政治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通过对媒体特征的深入了解以及媒体思想导向作用的充分发挥,可有效将媒体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不断普及,更是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必须了解这些新媒体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借助各种新媒体手段,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根据笔者的经验总结,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需要,这就需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努力认识新媒体,学习新媒体技术,学会并善于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起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结合的观念,形成与学生双向“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一方面,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沟通与交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吸引力,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借助新媒体方式的多样性和其所带来的海量资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内容,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平台、新空间。
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仍然是课堂教学,因此,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对先进思想意识认可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除了采用传统的新闻链接方式外,通过Photoshop、Author ware、Flash等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以此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对人的政治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熏陶,自然离不开环境的长期耳濡目染,这就要求除了注重课堂第一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新媒体技术应用外,还要利用网络、手机、电影、游戏等新媒体方式构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一)品德网站的建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倡创建学生的个人品德网站是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符合的。创建学生个人品德网站即在学校网络主页中设置专门的“学生品德网站”链接,每个学生可通将身边的或是自己的“好人好事、道德模范行为”以及与树立良好品德有关的文章、古训、格言上传至个人品德网络空间。旨在倡导学生主动秉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要求,做一个真正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二)微媒体的利用。从微电影、微博、微信到官方微群的出现,中国已悄然进入“微”媒体时代。“微”生活方式已被广大大学群体所接受,微博、微信已成为了学生常用的信息浏览、传播、交流工具,因此,教师可建立思想教育工作专用微博或微信,及时向学生传递先进的思想意识,使学生长时间受到正确价值观及人生观的老化,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同时,“微电影”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认知以至价值观念。微电影的内容和形式能够契合当今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微电影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而且微电影庞大的接受群体正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学校在教导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微电影的交互性以及接受群体的广泛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喜闻乐见的情景剧中隐性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断提高个人的自我追求和精神境界。
(三)严肃游戏的开发。严肃游戏是新媒体的一种产物,它的本质是将各类资源信息以及要求设计为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体验者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得到信息。网络游戏在大学生的日常娱乐中占用较大的比例,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严肃游戏的趣味性结合起来,用网络游戏的推广形式对高校在校大学生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或能成为一种合乎要求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最大化,有利于学校学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监督机制
面对日新月异的媒体技术,只有在健全的信息监督管理机制保障下,才能确保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顺利地开展。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健全大学校园新媒体信息的监督机制,对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信息传播的渠道、途径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并且做好舆情引导工作。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媒体信息意识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监督、协调、管理,综合整治,形成合力。运用科技技术手段构筑起强大的校园信息安全“防火墙”,从而屏蔽危害大学生心理、思想等媒体信息传入,对新媒体的信息实施有效的监控和合理的引导,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四、结语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途径和空间,因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影响学生群体的主流媒体技术,以便利用该媒体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邓红彬.运用新媒体技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