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年级的课本教学中均有古诗词的教学篇目。在日常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对古诗词的教学要求与教学操作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针对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探讨立体式教学策略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立体式教育
一、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單向灌输式教学
初中古诗词教学,其任务就在于引领学生学习古诗词,使他们感悟其中的意境,初步增加文化积淀和文学修养和创新思维。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中学语文教师习惯采用单向灌输式教学,“轻视诵读教学”“以一元阐释代替多元赏读”,没有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
1.轻视诵读教学
在古诗词教学中,不少教师利用机器代替了人读,让学生听后进行简单读诵,便直接跳到诗词的讲解。课堂上的诗歌朗读缺乏数量和质量,更谈不上细腻的诵读指导和训练。这样的教学只会让学生对诗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无法达到悟的高度。
2.以一元阐释代替多元赏读
现实教学中,不少老师仍然把诗词品读课当作教参的拷贝课,课堂上根据教参对诗歌中的字词句作一一对应的机械分析,以教师个人理解代替不同学生个体的自我赏读。这样逐字逐句标准化讲解的诗歌教学,程序机械,手段单调,抑制学生学习诗歌主动性和创造性,更难以让学生品味诗歌中蕴藏的意境美。
(二)难以构建系统的古诗词知识框架
数量惊人的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单项灌输式的诗词教学后,只片面地跟随老师围绕文本识记每篇的作家作品,虽然是日积月累,但带有一定的零散和随意性,不少学生张冠李戴,作家和作品胡乱搭配。笔者在任教的省级重点初中进行调查,时至初三,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知道陶渊明和杜甫谁先谁后,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混为一谈,更谈不上构建系统的古诗词知识框架。
(三)难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真兴趣”
笔者在自己任教的省级重点初中的初二学生中做一个简单的调查:“你是否感到诗词很美,愿意在这方面投入精力学习?”调查涉及实验班50人,平衡班45人。结果回答“是”的学生,实验班12人,占24%,平衡班5人,占11.1%。可见,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诗词学习是被动的,甚至是排斥的。在学习过程中具体表现为:被动式地背诵积累;死记硬背诗词的大意,读不懂诗词的内涵:缺乏鉴赏诗词的相关常识;不会用恰当的语言评价诗词。
针对上述情况,我一直在思考:初中古诗词可以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更加高效?本文尝试探讨立体式教学策略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二、立体式教学策略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维度诵读奠定学生对情感的体会
诵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培养语境、陶冶良好语文习惯的基础,也是关键。对于处理琅琅上口、节律感强的诗歌,自然离不开这一法宝。因此指导诵读是做好诵读教学的关键。为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素养。首先,凭标点符号或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停顿,读出诗句的节奏;接着,对起强调作用的词语加重语气,读出重音,分清轻重;然后,随着诗句流露的情感或悲或喜,读诗过程要投入自己的感情。
让学生抑扬顿挫有感情地朗读,是理解诗歌情感的坚实基石,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要不断变换方式,齐读、个人读、分小组读、配乐读……让诵读贯串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
(二)情景体验引发学生对背景的理解
所谓情感体验,是指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投入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教学策略。音乐、图画、视频、表演等一系列情感营造的方法,都可以适当选择来营造情景体验。如讲授陆游的《卜算子》时,可以通过图画和视频,了解陆游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到,陆游一生在仕途上屡遭排斥,他笔下的梅花,正式他的人格写照。由此情感体验铺垫,学生自然更容易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
(三)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对内容的分层认知与理解
在诗歌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对内容的分层认知与理解,关键是看教师能否设置高质量的探究性问题。利用问题让学生逐层深入地对诗歌进行理解、赏析,比较合适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我们可以设置三个步骤进行。首先,让学生在朗读中找出诗中刻画的形象。其次,通过分层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浮现在字面上的浅层意思。接着,用心体悟诗中的诗眼:佳句、妙字,是深入诗歌意境的关键。最后,结合诗人的身世经历和写作背景,甚至读者自身的生活感受,大胆猜想品赏诗歌深层的内涵。
(四)“线”“珠”“面”结合,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诗词知识框架
教师可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程度和初中课程进度安排,首先以诗史时间段及每个时间段内的诗歌代表样式为“线”进行梳理,理“线”的目的在于廓清学生脑海中较为模糊甚至是混乱的古代诗歌发展历程。“珠”即围绕这根“线”展开的专题,专题的选定主要依据教科书所涉及到的作家、作品。如“诗经”“楚辞”“汉乐府”“建安风骨”“陶渊明”“山水田园诗派”“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由学生整理,把课文所选篇目纳入各专题,重点篇目可提出来与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利用这种“线”“珠”结合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古代诗歌发展脉络,而且在搜集整理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力。教师还可以采取“面”式的协同活动,由教师“立面”,学生“填涂”,即教师负责整理、讲解理论性较强的部分,而学生负责依据讲解找出诗歌实例加以印证,以此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三、立体式教学的局限性
(一)要求教师对古诗词的教学要素把握全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语文素养给予如下定位: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决定了语文老师本身的语文素养必须处在较高的层面。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只有具各了良好的语文素养,才能将教学引领到行云流水般的化境。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因此,在实施立体式教学的过程中,策略再好,如果教师的古诗词修养功夫不到家,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对教师课堂的“控场”能力要求较高
在实施立体式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求教师的古诗词修养功夫到家,还得要教师有较高的“控场”能力。如在教学中实施“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对内容的分层认知与理解”策略时,课堂气氛比较活,学生很容易出现浅层次的互动,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发挥“控场”能力,搭设相应的支架,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追问,甚至是引导学生生成新的问题,促使学生互动交流由浅入深,认知理解由表及里。
四、立体式教学的意义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她有自己深厚的文化背景、典雅凝练的语言形式、委婉含蓄的表意手法、意境深远的艺术境界,都值得细细咀嚼品评。初中教材中入选的古诗词,都是经过淘洗的名篇佳作。学生阅读这些名家名作,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厚实语言文化素养。
立体式教学的意义在于:以实际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出发点,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探索古诗词教学活动的多元发展,推出古诗词立体式教学,使古诗词教学难度能适应各能力层次的学生水平,内容的取舍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形式的选择能激发学生对诗词学习的真兴趣。从而强化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进而更有力地帮助学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的文化遗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同时也给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有效性方面提供可借鉴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光龙主编.语文学习方法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2]彭小明.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唐建新.中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立体式教育
一、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單向灌输式教学
初中古诗词教学,其任务就在于引领学生学习古诗词,使他们感悟其中的意境,初步增加文化积淀和文学修养和创新思维。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中学语文教师习惯采用单向灌输式教学,“轻视诵读教学”“以一元阐释代替多元赏读”,没有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
1.轻视诵读教学
在古诗词教学中,不少教师利用机器代替了人读,让学生听后进行简单读诵,便直接跳到诗词的讲解。课堂上的诗歌朗读缺乏数量和质量,更谈不上细腻的诵读指导和训练。这样的教学只会让学生对诗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无法达到悟的高度。
2.以一元阐释代替多元赏读
现实教学中,不少老师仍然把诗词品读课当作教参的拷贝课,课堂上根据教参对诗歌中的字词句作一一对应的机械分析,以教师个人理解代替不同学生个体的自我赏读。这样逐字逐句标准化讲解的诗歌教学,程序机械,手段单调,抑制学生学习诗歌主动性和创造性,更难以让学生品味诗歌中蕴藏的意境美。
(二)难以构建系统的古诗词知识框架
数量惊人的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单项灌输式的诗词教学后,只片面地跟随老师围绕文本识记每篇的作家作品,虽然是日积月累,但带有一定的零散和随意性,不少学生张冠李戴,作家和作品胡乱搭配。笔者在任教的省级重点初中进行调查,时至初三,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知道陶渊明和杜甫谁先谁后,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混为一谈,更谈不上构建系统的古诗词知识框架。
(三)难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真兴趣”
笔者在自己任教的省级重点初中的初二学生中做一个简单的调查:“你是否感到诗词很美,愿意在这方面投入精力学习?”调查涉及实验班50人,平衡班45人。结果回答“是”的学生,实验班12人,占24%,平衡班5人,占11.1%。可见,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诗词学习是被动的,甚至是排斥的。在学习过程中具体表现为:被动式地背诵积累;死记硬背诗词的大意,读不懂诗词的内涵:缺乏鉴赏诗词的相关常识;不会用恰当的语言评价诗词。
针对上述情况,我一直在思考:初中古诗词可以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更加高效?本文尝试探讨立体式教学策略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二、立体式教学策略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维度诵读奠定学生对情感的体会
诵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培养语境、陶冶良好语文习惯的基础,也是关键。对于处理琅琅上口、节律感强的诗歌,自然离不开这一法宝。因此指导诵读是做好诵读教学的关键。为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素养。首先,凭标点符号或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停顿,读出诗句的节奏;接着,对起强调作用的词语加重语气,读出重音,分清轻重;然后,随着诗句流露的情感或悲或喜,读诗过程要投入自己的感情。
让学生抑扬顿挫有感情地朗读,是理解诗歌情感的坚实基石,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要不断变换方式,齐读、个人读、分小组读、配乐读……让诵读贯串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
(二)情景体验引发学生对背景的理解
所谓情感体验,是指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投入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教学策略。音乐、图画、视频、表演等一系列情感营造的方法,都可以适当选择来营造情景体验。如讲授陆游的《卜算子》时,可以通过图画和视频,了解陆游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到,陆游一生在仕途上屡遭排斥,他笔下的梅花,正式他的人格写照。由此情感体验铺垫,学生自然更容易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
(三)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对内容的分层认知与理解
在诗歌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对内容的分层认知与理解,关键是看教师能否设置高质量的探究性问题。利用问题让学生逐层深入地对诗歌进行理解、赏析,比较合适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我们可以设置三个步骤进行。首先,让学生在朗读中找出诗中刻画的形象。其次,通过分层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浮现在字面上的浅层意思。接着,用心体悟诗中的诗眼:佳句、妙字,是深入诗歌意境的关键。最后,结合诗人的身世经历和写作背景,甚至读者自身的生活感受,大胆猜想品赏诗歌深层的内涵。
(四)“线”“珠”“面”结合,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诗词知识框架
教师可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程度和初中课程进度安排,首先以诗史时间段及每个时间段内的诗歌代表样式为“线”进行梳理,理“线”的目的在于廓清学生脑海中较为模糊甚至是混乱的古代诗歌发展历程。“珠”即围绕这根“线”展开的专题,专题的选定主要依据教科书所涉及到的作家、作品。如“诗经”“楚辞”“汉乐府”“建安风骨”“陶渊明”“山水田园诗派”“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由学生整理,把课文所选篇目纳入各专题,重点篇目可提出来与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利用这种“线”“珠”结合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古代诗歌发展脉络,而且在搜集整理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力。教师还可以采取“面”式的协同活动,由教师“立面”,学生“填涂”,即教师负责整理、讲解理论性较强的部分,而学生负责依据讲解找出诗歌实例加以印证,以此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三、立体式教学的局限性
(一)要求教师对古诗词的教学要素把握全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语文素养给予如下定位: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决定了语文老师本身的语文素养必须处在较高的层面。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只有具各了良好的语文素养,才能将教学引领到行云流水般的化境。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因此,在实施立体式教学的过程中,策略再好,如果教师的古诗词修养功夫不到家,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对教师课堂的“控场”能力要求较高
在实施立体式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求教师的古诗词修养功夫到家,还得要教师有较高的“控场”能力。如在教学中实施“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对内容的分层认知与理解”策略时,课堂气氛比较活,学生很容易出现浅层次的互动,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发挥“控场”能力,搭设相应的支架,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追问,甚至是引导学生生成新的问题,促使学生互动交流由浅入深,认知理解由表及里。
四、立体式教学的意义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她有自己深厚的文化背景、典雅凝练的语言形式、委婉含蓄的表意手法、意境深远的艺术境界,都值得细细咀嚼品评。初中教材中入选的古诗词,都是经过淘洗的名篇佳作。学生阅读这些名家名作,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厚实语言文化素养。
立体式教学的意义在于:以实际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出发点,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探索古诗词教学活动的多元发展,推出古诗词立体式教学,使古诗词教学难度能适应各能力层次的学生水平,内容的取舍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形式的选择能激发学生对诗词学习的真兴趣。从而强化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进而更有力地帮助学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的文化遗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同时也给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有效性方面提供可借鉴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光龙主编.语文学习方法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2]彭小明.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唐建新.中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