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可视化教学是基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型教学理念,也是落实深度学习的有效手段,是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开展的重要理念。笔者通过对数学学科深入分析,认为可借助多媒体、思维导图等教学手段实现数学可视化,落实深度学习要求。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旨在让小学数学学习更有深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可视化;深度学习
引言:教育改革日益深化,教学活动深度开展成为学科改革的重点方向,深度学习理念日益成熟,可视化教学受到教师的普遍认可。数学学科相对特殊,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落实深度学习十分必要,合理利用可视化教学过程推进深度学习效果是一次有益尝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知识学习,发展数学思维,提高综合能力,因此保证可视化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一、制定合适教学目标,指导教学有效开展
可视化教学与传统的口头讲解和板书形式不同,它是将数学知识利用直观、形象的形式呈现,辅助数学学习高效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可视化教学是一种相对概念,是以数学内容为基础,以深度学习为目标,以可视化为手段,在正确引导下提高教学成效,发展学生思维,引导他们通过可视化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认识、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数学综合能力,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1]。在可视化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结合深度学习目标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从知识、方法、情感层面分别细化,将多媒体、思维导图及自制教具等可视化手段融入其中,并以此为指导设计教学方案,让深度学习全面落实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之中,发展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满足深度学习要求。当然,在可视化教学中不能一味追求深度而脱离实际,或过度可视化忽略了实际教学要求,教学目标须有可行性和针对性,体现可视化的优势,指导教学有效开展。
二、合理運用思维导图,加强知识联结深度
小学数学课程涉及的内容相对基础,其中包含很多基础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看似分散,实则内部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规律,就能顺着一个知识点理解相关联的一系列知识点,达到深度学习要求。因此,教师可将分散的数学知识可视化呈现,有意识地加强知识联结深度,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利用思维导图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可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及课后练习等环节引导学生分析、整理所学知识,使其在脑海中形成初步的知识结构图框架,并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将知识结构具象化,如此既能可视化数学知识,也能可视化学生思维[2]。同时,引导学生对旧知反思总结,对新知联想辨析,把握新知与旧知之间的关联,利用学习笔记或语言表述可视化学习成果,逐渐培养出良好的总结归纳能力、联想推理能力以及迁移建构能力,面对问题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保证深度学习有效性。
三、发挥多媒体作用,辅助设计问题情境
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从问题中发现数学知识,经过总结归纳后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性理论,最终让所学知识回归于解决实际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从多个切入点落实可视化教学,依据深度学习要求,教师可针对性设计问题情境,应用多媒体或自制教具辅助学生理解问题本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发挥作用,在可视化学习中深度思考探究,理解重难点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充分锻炼思维广度与深度。另外,在多媒体教具应用时,教师要注意应用的适宜性,不可为了应用而应用,重点体现多媒体教具的优势,指引学生由浅及深不断探索,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增长知识,锻炼思维,完成可视化教学要求,让小学数学学习更有深度。
四、开展小组实践活动,促进教学可视引导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可忽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结合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设计个性化教学方案,能够促进学科教学的可视引导,将课本当中的知识体系融入到实际的活动当中,帮助学生明确学科要点,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得学科教学更有深度。
比如,在进行北师大版“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的相关知识学习时,本节课的要点是带领学生了解并应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如下课题,“请你翻阅相关资料,了解你所在城市的月平均气温,并将去年全年的月平均气温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进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各种网络、报纸等途径搜集数据,并完成统计图的制作。有的小组选择了条形统计图展示数据,有的小组则选择了折线统计图展示数据,大家产生了意见的分歧,教师应该利用此时的教学时机,促进深度学习,帮助学生再次区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应用途径,使其找出两个图像的异同之处。通过对比,学生不难发现,两个图像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月份和温度,而区别在于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每个月份的温度数据,折线统计图更加适合体现月份的温度变化情况。在这样的可视化活动中,学生的学科认知和实践能力均得以提升[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视化教学是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数学课程的本质特征,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全面体现可视化要求,落实深度学习目标,提高数学教学成效,发展学生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崔易.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20(10):22-23.
[2]王飞玲.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探究[J].中小学校长,2020(10):39-41.
[3]马伟中.思维可视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探索与实践[J].教育视界,2020(35):64-65.
关键词:小学;数学;可视化;深度学习
引言:教育改革日益深化,教学活动深度开展成为学科改革的重点方向,深度学习理念日益成熟,可视化教学受到教师的普遍认可。数学学科相对特殊,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落实深度学习十分必要,合理利用可视化教学过程推进深度学习效果是一次有益尝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知识学习,发展数学思维,提高综合能力,因此保证可视化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一、制定合适教学目标,指导教学有效开展
可视化教学与传统的口头讲解和板书形式不同,它是将数学知识利用直观、形象的形式呈现,辅助数学学习高效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可视化教学是一种相对概念,是以数学内容为基础,以深度学习为目标,以可视化为手段,在正确引导下提高教学成效,发展学生思维,引导他们通过可视化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认识、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数学综合能力,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1]。在可视化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结合深度学习目标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从知识、方法、情感层面分别细化,将多媒体、思维导图及自制教具等可视化手段融入其中,并以此为指导设计教学方案,让深度学习全面落实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之中,发展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满足深度学习要求。当然,在可视化教学中不能一味追求深度而脱离实际,或过度可视化忽略了实际教学要求,教学目标须有可行性和针对性,体现可视化的优势,指导教学有效开展。
二、合理運用思维导图,加强知识联结深度
小学数学课程涉及的内容相对基础,其中包含很多基础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看似分散,实则内部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规律,就能顺着一个知识点理解相关联的一系列知识点,达到深度学习要求。因此,教师可将分散的数学知识可视化呈现,有意识地加强知识联结深度,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利用思维导图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可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及课后练习等环节引导学生分析、整理所学知识,使其在脑海中形成初步的知识结构图框架,并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将知识结构具象化,如此既能可视化数学知识,也能可视化学生思维[2]。同时,引导学生对旧知反思总结,对新知联想辨析,把握新知与旧知之间的关联,利用学习笔记或语言表述可视化学习成果,逐渐培养出良好的总结归纳能力、联想推理能力以及迁移建构能力,面对问题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保证深度学习有效性。
三、发挥多媒体作用,辅助设计问题情境
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从问题中发现数学知识,经过总结归纳后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性理论,最终让所学知识回归于解决实际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从多个切入点落实可视化教学,依据深度学习要求,教师可针对性设计问题情境,应用多媒体或自制教具辅助学生理解问题本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发挥作用,在可视化学习中深度思考探究,理解重难点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充分锻炼思维广度与深度。另外,在多媒体教具应用时,教师要注意应用的适宜性,不可为了应用而应用,重点体现多媒体教具的优势,指引学生由浅及深不断探索,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增长知识,锻炼思维,完成可视化教学要求,让小学数学学习更有深度。
四、开展小组实践活动,促进教学可视引导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可忽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结合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设计个性化教学方案,能够促进学科教学的可视引导,将课本当中的知识体系融入到实际的活动当中,帮助学生明确学科要点,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得学科教学更有深度。
比如,在进行北师大版“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的相关知识学习时,本节课的要点是带领学生了解并应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如下课题,“请你翻阅相关资料,了解你所在城市的月平均气温,并将去年全年的月平均气温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进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各种网络、报纸等途径搜集数据,并完成统计图的制作。有的小组选择了条形统计图展示数据,有的小组则选择了折线统计图展示数据,大家产生了意见的分歧,教师应该利用此时的教学时机,促进深度学习,帮助学生再次区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应用途径,使其找出两个图像的异同之处。通过对比,学生不难发现,两个图像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月份和温度,而区别在于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每个月份的温度数据,折线统计图更加适合体现月份的温度变化情况。在这样的可视化活动中,学生的学科认知和实践能力均得以提升[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视化教学是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数学课程的本质特征,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全面体现可视化要求,落实深度学习目标,提高数学教学成效,发展学生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崔易.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20(10):22-23.
[2]王飞玲.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探究[J].中小学校长,2020(10):39-41.
[3]马伟中.思维可视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探索与实践[J].教育视界,2020(35):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