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生参与,提高课堂实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f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为学生提供各种数学活动的平台,帮助其在自主探索与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并培养其数学思想及方法。如何施教?引路尤显其贵,开窍尤显其妙。因而,好的教师不是因“教”数学而教,而是促使学生主动去学;好的教师不以自己的演讲囊括学生思考,而是把探索拱手让给学生。唯其这样,学生方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确实变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情感随情境相生,这就是所谓的触景生情。数学教学,亦然也。我们应牢牢抓住学生“未闻意趣,心懈怠之”的心理规律,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使其在颔首、侧目、默叹之余领悟数学的真谛。
  1.以巧激趣,引导参与。
  美妙的课始导入能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把学生紧紧地套住。如,在授课“平方差公式”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柯铭同学到商店购买单价为7.8元每千克的麦片8.2千克,售货小姐才刚拿起计算器准备预算,柯铭立即就说出需付63.96元,而售货小姐计算得出结果已经是两分钟后的事了。售货小姐惊奇地问:“你怎么能算得这么准而快?”柯铭同学说:“我利用了在课堂上才学的一个公式。”你知道柯铭同学借助了什么公式吗?你现在能立即得出答案吗?学了本堂课的内容之后,你也能在别人面前露一手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全力以赴奔向新知识,进入了一种“课伊始,情妙生”的美妙境界。
  2.由奇诱趣,强化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把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带入课堂,创设多种有形、有色、有声、有情的教学场景。比如,我在教学“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章节时,设计了一个旭日初升的画面:以旭日“微露半边脸”表述相交的内容,用旭日才跳出地平线阐述相切的知识,用旭日高于地平线阐述相离的内容。又如,在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内容时,如果用多媒体展示两圆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五种位置关系,就显得直观形象易懂。我们要能够把乏味的数学知识蕴于生动可感的形象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由“奇”诱“趣”,因“趣”而“爱”,这是学生认知的心理过程。教师可用创设情境、设置疑问、叙述故事、做游戏等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造条件,提供参与平台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再发现的学习过程,一定要使主体主动参与,才有可能实现高效课堂。教师要重视认知的产生发展过程,赋予学生主动权,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参与的平台。
  1.说说话,培养思维能力。
  丰富的教学语言和发展思维能力有着较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留出一定的时间,为学生展示“说数学”的平台。比如,在实践操作时,使学生表达其过程;在推导公式后,让学生述说推导的过程;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说出他求解的思路等。诚然,说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可以小组交流,也可以一边操作一边演说。
  2.动动手,深化自主探究。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知识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可以尽可能地利用Flash、PPT及图片等各种教学用具,进行可行性的实际操作,促使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探索,在操作中积极思考,在思考中认真操作。如,在教学“菱形”的内容时,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根据手中的材料,做出具有:(1)对边平行且相等;(2)对角相等;(3)对角线相互平分性质的“特殊平行四边形”。同学们着手组拼,小组交流探讨结果。最后,我随机展示学生作品,并做总结。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其投入学习活动中,并对活动操作后的结果进行比较,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出菱形概念,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三、拓展思维,强化参与能力
  认知型的教育教学主要以知识的获取作为侧重点,能力型的教育教学将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做重点,而学者型的教育教学则把人的品格、理性探索精神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让学生在自己思维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不但有助于其知识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还推动其形成独立的思维品质。
  1.激发求异,培养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培养学生多维度、多视角地考虑问题的能力,探寻各种处理问题的办法,找出较好的方法。如,在授课“测量物体的高度”时,我特意事先准备了“一题两解”的题目,在启发中,学生理解掌握了相关内容。本准备小结并据需完成预设的内容,没想到一名学生突然举手,这显然影响到预设的教学进度,经过片刻的衡量,我最终决定让其发言,没料到其解法不但准确而且精炼,出乎预料。我高兴地对他说“OK”。这下激起了同学们强烈的表现欲望,大家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求异性思维,而且增强了其创新意识。
  2.鼓励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只有感到“困惑”,才能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也才可能积极探索、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确保相应的时间与空间,促使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思考,进而发挥主体作用,深化问题意识。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这些内容时,在理解了“两点间线段的长度也就是两点间的距离”后,我留了相应的时间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距离的理解。于是,学生或提出线段是有长度的,那射线有长度吗?或提出直线有长度吗?在同一平面上描画,这三者怎样表示?又有什么区别?又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一节内容时,学生抛出了这样的疑问:①一次函数的图像怎么会是一条直线?②如果k=0,图像会是什么?③学习一次函数有哪些用途?在质疑之中,学生的求知欲被激起了千层浪。如此一来,借问题来求探索,借探索来求发现,借发现来求创新,进而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的深广度,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构建高效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学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最终培养其科学性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使其变“学会”为“会学”,从而真正“乐学”、“善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该课程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由于该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目标不明确,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上述情况,作者结合教学经验介绍了几种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等数学 教学方法 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作为一门科学,高等数
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它具有多向性、变异性、独特性的特点,包括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及多向思维.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我们要有目的地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一、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培养横向思维  知识间总有纵向、横向、多向或
数学是思维缜密的一门学科,逻辑思维是其核心所在.“做数学”成为当今数学教育一个重要而富有能动性的观念.它强调了学生学习数学时理解和联想的过程;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特别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注重师生的共同活动,鼓励学生交流,向老师阐述自己的观点,展现思维过程,从而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是学校授课的主要阵地,如何在一节课上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摘 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与“学”的变革。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有:信息技术变“学数学”为“做数学”;动态图像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教学应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信息技术手段为重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可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信息技术能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资源配备,使得优
摘 要: 本文从师生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总结鼓励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 新课改 数学教学 有效策略  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育的一切方法都必须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极力倡导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起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