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达此目的,几年来在培养学生大量阅读,扩大阅读面方面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做法。
一、营造读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一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要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把课外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才能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为了使学生乐读,我首先通过在班级中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营造良好的班级书香氛围。为了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在班级设立了图书角。漂亮的书柜上放上小朋友从家里带来的经过教师筛选的最好看的书,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给图书角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例如:“漫步书林”、“书海拾贝”“星光书屋”“扬帆”等充满诗意的名字。再由班级里的图书管理员进行登记后供学生借阅。班级里有了这么一个可供随时借阅精彩图书的角落,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知识之窗”。
另外还巧妙地运用教室的墙壁、黑板来发布信息,引导学生阅读:如在墙壁上贴一些名人名言的条幅、学生字画和一些激励学生读书的图片等;在黑板一角开辟出“每日格言”一栏,每日一句,由学生轮流抄写。学生经常处在这样充满书香的环境中,看看记记,耳濡目染,往往能感受到书海的浩瀚和读书的乐趣,从而形成跟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愿望。
2.推荐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让学生读更多更好的书,教师可根据学段阅读要求,给学生规定一些“必读书”和“选读书”,如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科普书籍等,让学生都有所接触。经常有意识、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的人物、内容梗概、精彩片断,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推荐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教师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把故事讲给学生听,让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可利用班级推荐书目、班级图书角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些他们喜欢的图书,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3. 环境优雅图书馆,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走进书香天地,使其浸润于祖国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更能丰富情感世界,建构精神家园。近年来,提高学生阅读率是我校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营造一个“热爱读书,崇尚读书,读书光荣”的浓厚氛围,我校图书馆从建设规划到管理使用都经过了精心营造:馆内以绿色为主色调,优雅的读书环境带给学生心理环境的适应点;墙壁上张贴名人画像,配有伟人阅读的名言警句,既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使学生从生理上和精神上均得到享受,也起到了抚慰人心、陶冶情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效果,从而大力倡导了“师生共读”的校园书香氛围。图书馆门口:张贴了图书分类目录表,每月推荐书目,每学期必读书目、选读书目、新书介绍等栏目,为学生借书导航。图书馆在橱窗中展示学生的手抄报、读书心得,并进行评比。学生为了办好手抄报,写好读书心得,就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积极主动地去收集处理信息。图书馆为学生订阅了《教育周刊》《少年文艺》《小学科学》《小哥白尼》等报刊。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也开辟了佳作赏析节目,并向同学们推荐优秀的图书……橱窗的读书园地定期向学生介绍好书;每周的周一我必定把学生们的摘抄本、阅读笔记收上来,认真的批阅,把优秀的摘抄本、阅读笔记在学生中传阅,在班级中展示;还有“阅读之星专栏”,表扬看书积极的学生,粘贴他们的照片……就这样,室内也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教师始终是学生和作者之间的的红娘。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充满人文气息、文化底蕴的环境,才能激发了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4.倡导亲子共读,营造家庭读书氛围。在家长会上建议家长每天与孩子一同阅读不少于30分钟,每月浏览一本孩子阅读的书籍,和他一起讨论书里的人和事。根据各自的居住条件,设立书房、书架、书柜、读书角等读书读报阵地,创设好读书读报的氛围。听孩子述说读书的内容和体会,分享他们的快乐,给他们以热情地赞扬鼓励。
5.召开读书交流会,享受阅读的成果。小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好胜心盛,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表演和竞赛活动,来展示自己的才能。因此,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不仅能调节班级的学习气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也能使学生享受阅读的成果,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每两周举办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示读书的机会和平台,让孩子们把自己读到的精彩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与大家交流、共享。使讲者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勤奋读书;听者也受其感染,而渐渐喜欢阅读。读书交流会不仅仅是交流和展示,更是促进和提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促进学生读书的方法和途径。
二、注重方法指导,培养阅读习惯
学生阅读的热情有了,如果漫无目的,所得也就有限了,甚至这种热情也会变得荡然无存,兴趣也会大打折扣,因此,点引方法培养习惯是不断加温,培养兴趣经久不衰的重要一环。
1.培养学生读书动笔的阅读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益,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并自己给一个名字,坚持要求学生摘录所阅读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写读书笔记,或写阅读感受。通过几年的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其次,重视仿写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真实的感受,借鉴别人的某些写法,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例如,《亲近母语》(适合五年级读)中有一组题为“知己”的文章,共三篇,从不同角度、不同国度向我们描述了邂逅知音的快乐与幸福。在学生读懂原文,体会到文章主要内容,弄清文章所表达的中心后,指导学生学习文章中语言的运用以及表达方法的突出特点,找出自己生活中与范文相类似的事进行仿写,写出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2.培养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心惟口诵,读思结合”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而得之则深”, 激发学生思索的兴趣和思索的方法,让他们带着问题读书,引导他们在读书过程中向自己提出种种问题,并通过反复阅读和查阅工具书,力求自己进行解决。如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句子和上下文悟出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3.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林语堂先生在谈读书时说,“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这里的“自然”应该就是喜爱读书的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制定读书计划。在实施计划过程中,要养成选一本书就要读完一本书的习惯,鼓励学生读书要持之以恒,保证阅读量的积累。
一、营造读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一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要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把课外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才能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为了使学生乐读,我首先通过在班级中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营造良好的班级书香氛围。为了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在班级设立了图书角。漂亮的书柜上放上小朋友从家里带来的经过教师筛选的最好看的书,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给图书角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例如:“漫步书林”、“书海拾贝”“星光书屋”“扬帆”等充满诗意的名字。再由班级里的图书管理员进行登记后供学生借阅。班级里有了这么一个可供随时借阅精彩图书的角落,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知识之窗”。
另外还巧妙地运用教室的墙壁、黑板来发布信息,引导学生阅读:如在墙壁上贴一些名人名言的条幅、学生字画和一些激励学生读书的图片等;在黑板一角开辟出“每日格言”一栏,每日一句,由学生轮流抄写。学生经常处在这样充满书香的环境中,看看记记,耳濡目染,往往能感受到书海的浩瀚和读书的乐趣,从而形成跟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愿望。
2.推荐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让学生读更多更好的书,教师可根据学段阅读要求,给学生规定一些“必读书”和“选读书”,如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科普书籍等,让学生都有所接触。经常有意识、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的人物、内容梗概、精彩片断,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推荐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教师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把故事讲给学生听,让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可利用班级推荐书目、班级图书角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些他们喜欢的图书,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3. 环境优雅图书馆,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走进书香天地,使其浸润于祖国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更能丰富情感世界,建构精神家园。近年来,提高学生阅读率是我校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营造一个“热爱读书,崇尚读书,读书光荣”的浓厚氛围,我校图书馆从建设规划到管理使用都经过了精心营造:馆内以绿色为主色调,优雅的读书环境带给学生心理环境的适应点;墙壁上张贴名人画像,配有伟人阅读的名言警句,既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使学生从生理上和精神上均得到享受,也起到了抚慰人心、陶冶情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效果,从而大力倡导了“师生共读”的校园书香氛围。图书馆门口:张贴了图书分类目录表,每月推荐书目,每学期必读书目、选读书目、新书介绍等栏目,为学生借书导航。图书馆在橱窗中展示学生的手抄报、读书心得,并进行评比。学生为了办好手抄报,写好读书心得,就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积极主动地去收集处理信息。图书馆为学生订阅了《教育周刊》《少年文艺》《小学科学》《小哥白尼》等报刊。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也开辟了佳作赏析节目,并向同学们推荐优秀的图书……橱窗的读书园地定期向学生介绍好书;每周的周一我必定把学生们的摘抄本、阅读笔记收上来,认真的批阅,把优秀的摘抄本、阅读笔记在学生中传阅,在班级中展示;还有“阅读之星专栏”,表扬看书积极的学生,粘贴他们的照片……就这样,室内也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教师始终是学生和作者之间的的红娘。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充满人文气息、文化底蕴的环境,才能激发了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4.倡导亲子共读,营造家庭读书氛围。在家长会上建议家长每天与孩子一同阅读不少于30分钟,每月浏览一本孩子阅读的书籍,和他一起讨论书里的人和事。根据各自的居住条件,设立书房、书架、书柜、读书角等读书读报阵地,创设好读书读报的氛围。听孩子述说读书的内容和体会,分享他们的快乐,给他们以热情地赞扬鼓励。
5.召开读书交流会,享受阅读的成果。小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好胜心盛,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表演和竞赛活动,来展示自己的才能。因此,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不仅能调节班级的学习气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也能使学生享受阅读的成果,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每两周举办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示读书的机会和平台,让孩子们把自己读到的精彩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与大家交流、共享。使讲者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勤奋读书;听者也受其感染,而渐渐喜欢阅读。读书交流会不仅仅是交流和展示,更是促进和提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促进学生读书的方法和途径。
二、注重方法指导,培养阅读习惯
学生阅读的热情有了,如果漫无目的,所得也就有限了,甚至这种热情也会变得荡然无存,兴趣也会大打折扣,因此,点引方法培养习惯是不断加温,培养兴趣经久不衰的重要一环。
1.培养学生读书动笔的阅读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益,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并自己给一个名字,坚持要求学生摘录所阅读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写读书笔记,或写阅读感受。通过几年的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其次,重视仿写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真实的感受,借鉴别人的某些写法,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例如,《亲近母语》(适合五年级读)中有一组题为“知己”的文章,共三篇,从不同角度、不同国度向我们描述了邂逅知音的快乐与幸福。在学生读懂原文,体会到文章主要内容,弄清文章所表达的中心后,指导学生学习文章中语言的运用以及表达方法的突出特点,找出自己生活中与范文相类似的事进行仿写,写出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2.培养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心惟口诵,读思结合”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而得之则深”, 激发学生思索的兴趣和思索的方法,让他们带着问题读书,引导他们在读书过程中向自己提出种种问题,并通过反复阅读和查阅工具书,力求自己进行解决。如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句子和上下文悟出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3.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林语堂先生在谈读书时说,“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这里的“自然”应该就是喜爱读书的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制定读书计划。在实施计划过程中,要养成选一本书就要读完一本书的习惯,鼓励学生读书要持之以恒,保证阅读量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