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概率中的研究性学习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te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几道例题的分析,展示了分解法在求期望和方差中的作用,并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分解;数学期望; 方差
  【基金项目】曲阜师范大学教改项目
  大学的课堂与中学的课堂有着本质的差别,中学学习主要是学生从教师已梳理好的、系统的知识体系中去汲取,而大学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点,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性的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探索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正是新时代大学的使命.因此,大学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非常必要.
  数学期望和方差是随机变量的两个重要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是消除随机性的主要手段,方差则刻画了随机变量的取值在数学期望周围的“波动”程度.数学期望与方差在金融、保险、医学、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如何求数学期望和方差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了.通常情况下,我们求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主要是利用定义和性质.有些问题中随机变量的分布很难求,有些问题中虽然随机变量的分布不难求但是用定义法求期望和方差需要大量的、繁杂的数学计算.因此,仅靠定义法求数学期望和方差不是一个高效的办法.在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中,如果能够结合数学期望的线性性质并合理利用一些分解变量的小技巧就能够使求数学期望的问题变得简单,方差问题也是如此.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学会一个事半功倍的方法有助于他们快速解决一类问题,更有助于他们在日后的学习中增强信心,发散思维继而解决更多的难题.本着研究性学习的初衷,本文我们通过几个求数学期望和方差的例子展示概率中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带领学生探索求数学期望和方差的方法,希望学生能够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巧妙利用随机变量的分解法求数学期望和方差在文献[1]中已有探索.下面首先回顾一下这道例题:
  例1[2] 设随机变量X~b(n,p),试求X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解 设X1,X2,…,Xn为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且Xi都服从0-1分布b(1,p),则
  E(Xi)=p,Var(Xi)=p(1-p)且X=∑ni=1Xi~b(n,p).
  由数学期望和方差的性质得
  E(X)=∑ni=1E(Xi)=np,
  Var(X)=∑ni=1Var(Xi)=np(1-p).
  例1将随机变量X~b(n,p)分解为n个独立同分布的0-1分布的随机变量的和,然后再利用数学期望的线性性就可以方便地求得随机变量X的期望.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例1在利用分解的方式求数学期望和方差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同分布”这一性质,所以我们可以把例1中的分解方法运用到一些可以分解为相互独立的0-1分布随机变量和的问题.
  例2[2] 设进行n次独立随机试验,事件A在第k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记为pk,求事件A在n次试验中出现的总次数X的数学期望与方差.
  解 令Xk=1,第k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0,第k次试验中事件A不发生,
  则X1,X2,…,Xn相互独立且X=∑nk=1Xk.
  令pk=P(Xk=1),则E(Xk)=pk,Var(Xk)=pk(1-pk).
  所以E(X)=∑nk=1E(Xk)=∑nk=1pk,
  Var(X)=∑nk=1Var(Xk)=∑nk=1pk(1-pk).
  显然,当pk=p时,例题2就是例题1.那是不是只有在随机变量X能分解为n个独立的0-1分布随机变量X1,X2,…,Xn 的和时我们才能用前面的分解法求数学期望和方差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看下面的例子:
  例3 把m个球随机地放进 n个盒子,X表示空盒子数.求X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解 令Ak表示第k(k=1,2,…,n)个盒子是空的,则
  X=∑nk=1IAk且P(Ak)=n-1nm,P(AkAj)=n-2nm.
  由期望的线性性可得X的数学期望为E(X)=∑nk=1E(IAk)=n1-1nm.
  而E(X2)[ZK(]=E(∑nk=1IAk)2=E∑nk=1∑nj=1E(IAkAj)
  =∑k≠jE(IAkAj) ∑nk=1E(IAk)
  =n(n-1)1-2nm n1-1nm,[ZK)]
  因此,X的方差為
  Var(X)=E(X2)-(E(X))2=n(n-1)1-2nm n1-1nm-n21-1n2m.
  这里的空盒子数就可以理解为空盒子出现的“次数”,每个盒子或“是空盒子”或“不是空盒子”,所以对每个盒子而言,“空盒子”出现次数或是“0”或是“1”,并且各个盒子之间是不是空盒子不是独立的.因此,分解法对于随机变量能分解为不独立的随机变量和的问题也是适用的.
  在教学过程中,用例1作为引子,引导学生放宽题设条件,依次引入例2(独立不同分布)和例3(不独立但可以同分布).让学生在分析中自己去发现、去总结.不难看出,例1~3都是把一个表示“总次数”的随机变量分解成几个0-1分布随机变量和的方式求数学期望和方差的.那么是不是只有表示“总次数”的随机变量能分解为0-1分布随机变量和的形式才能用分解法来求期望和方差呢?当然不是!我们看下面的例4.
  例4[3] 流水作业线上生产的每个产品为不合格品的概率为p,当生产出k个不合格品时即停工检修一次.求在两次检修之间产品总数的数学期望.
  解 设X表示两次检修之间的产品总数,生产到第X1件产品出现第一件不合格品,从第i-1 件不合格品出现后再生产Xi件产品出现第i 件不合格品.因此,X=X1 … Xn,且Xi~Geo(p).   由题意可知Xi(i=1,2,…,n)相互独立,因此,由期望和方差的性质分别可得 E(X)=∑ni=1E(Xi)=np,Var(X)=∑ni=1Var(Xi)=n(1-p)p2.
  例4中通过将随机变量分解为许多独立同分布的几何随机变量的和来求隨机变量的期望,说明分解法对分解出来的随机变量的类型是没有要求的.实际上,许多具有可加性的分布都是可以反过来通过分解法求期望的,比如负二项分布、卡方分布、伽马分布等.
  例1~4都是通过将随机变量经过一次分解来解题的,实际上分解是可以多次进行的.下面的游程数问题是个比较综合的问题,需要经过多次分解.
  例5[4] 设n个1和m个0随机地排成一个序列,一共有(m n)![]m!n!种可能的排列法,每种排列法都是等可能的.在一个序列中,连在一起的1构成“1”的游程.例如,n=6,m=4,6个1和4 个0构成如下的一个排列:1,1,1,0,1,1,0,0,1,0,其中第一组3个1构成一个“1”的游程,在这个序列中一共有3个“1”的游程.求n个1和m个0随机地排成一个序列时游程个数的期望.
  解 令Ai 表示一个1的游程开始于第i个位置,排列中“1”的游程个数记为R(1),“0”的游程个数记为R(0).由题意可知,R(1)=∑m ni=1IAi.经计算可知:
  P(A1)=nm n,
  对于1
其他文献
【摘要】六年级数学复习课涉及将小学阶段所学习过的全部知识点进行梳理回顾,系统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与实际应用能力.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探寻错题原因、归纳错题难点、分析解决方法等三个角度,探讨了依托错题促进复习课教学成效提高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错题教学  依托错题开展数学复习课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引导学生快速进入
【摘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由备战中考的课堂解题教学常常陷入两难的境地得出,元认知训练在解题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逻辑必然性.大量学者通过对元认知训练在解题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丰富了对元认知的理性和感性认识.  【关键词】数学解题;元认知训练;实践;认识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数学元认知训练实践研究”(编号:19PTY
【摘要】在新的课程背景下,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更倾向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在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也开始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增强学习效率、巩固知识为根本目标,主动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设计实践类作业,这是一种重课堂教学轻作业的新型教学模式.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实践类作业模式存在一定的漏洞,同时还有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环节依旧处于传统数学作业的模式,本文旨在介绍传统数学作业模
【摘要】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思维系统尚不成熟,理解有所偏差,计算能力不强等原因,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需要善待学生的这些错误,分析错误的类型和原因,善于运用学生的错误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制定针对性的解题方法进行教学.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错题汇总起来构建错题集,分析学生的错误类型,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除了教学效率需要提升外,让枯燥的课本知识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寓教于乐也成了当下研究的要点之一.适宜的教学游戏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尤其在数学方面,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合适的游戏化校本设计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对小学数学课程建设进行优化是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与兴趣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小学数学游戏化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及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力求拓宽小
【摘要】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中常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深度,帮助学生在有限的线索中找到解题思路,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加强对数形结合方法的运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而且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在解题中针对一道数学题采取多种解题方法,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本文主要对一道正方形几何证明解法进行探究,希望可以为教师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涉及很多概念,而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概念,就需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论证掌握概念本质,进而掌握概念.本文结合“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教学,就如何通过经验对话以及操作论证和问题对话展开概念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概念;数学教学;对话;操作论证  【设计说明】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
【摘要】自我国施行了新教改之后,教师更加看重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融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之所以要这样做,其本质还是为了把学生的本体地位进行还原,一改过往那套强制性灌输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加独立自主地思考数学问题,避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教学窘境出现.教师若想达成这一教学目标,必须在数学课堂上融合有效性追问,因为通过此类教学手段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让他们愿意通过自身努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數学无处不在,数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往往产生极大的影响.数学在人的生活、学习中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从入学开始就学习数学,这体现了数学在众多科目中所占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从小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关注,对其整个人生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教师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地摸索、渗透数学文化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
【摘要】利用列举和推理的方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等差数列基本知识的训练,以及利用分数拆分的方法在小学高年级进行计算能力训练,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素养,让学生积累解题经验,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疑难问题的兴趣,培养其顽强的意志品质,提升其数学能力.  【关键词】试题;深入;研究;提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内涵丰富、思路复杂的习题,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此类疑难题目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