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高效数学课堂教学行为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i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我国施行了新教改之后,教师更加看重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融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之所以要这样做,其本质还是为了把学生的本体地位进行还原,一改过往那套强制性灌输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加独立自主地思考数学问题,避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教学窘境出现.教师若想达成这一教学目标,必须在数学课堂上融合有效性追问,因为通过此类教学手段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让他们愿意通过自身努力来解决数学难题,进而更加高效地吸收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养分,达到内化于心的教学目的.鉴于此,本文将以高效数学课堂教学行为为切入点,就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追问的各方面展开深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数学;有效性追问;策略;探讨
  一、引言
  在现实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环节中,教师常遇到此类情况:提出问题后举手回答的往往总是那一两个学生,课堂氛围毫无灵动性,整节课上学生的积极性与有效性都不高.形成这种局面,教师自身的有效性追问方式肯定存在偏颇之处.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来相关的教育工作实践,就初中数学课堂追问的原则展开简要论述,分析初中数学课堂的追问技巧,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强化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追问的科学策略.
  二、初中数学课堂追问的原则
  “追问原则”的具体定义其实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它主要是在学生回答了教师既定问题之后,再次接受新问题的一个学习过程.追问过程中并不会限定问答次数或是形式,核心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反复的回答问题来激发大脑的创新思考,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在过程中更加深入地探寻知识的重难点.当然,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追问并不是漫无目的的,教师要遵循一系列的追问原则,否则很有可能对学生造成反效果.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追问的原则,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
  (一)追问过程中应有层次性
  事实上,初中课堂的有效性提问是一项关键教学技术,有效性提问的作用可以是调研、引导、确认、接续、过渡等.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遵守追问过程中的层次性,要让提出的问题具备实际的引导机制,能循序渐进地把学生的疑惑解开.因此,教师应该花时间思考如何创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数学问题.其中,有效性追问的方式有设问、自问(自答)、疑问、反问、追问.好的追问具备延续性,可以把课程内容贯串始终,把学生带入一个全神贯注的学习状态,其还可以起到温故知新、启迪心智的作用.
  (二)课堂追问过程中的有效性
  初中数学课程包含许多难以理解的抽象化知识,特别对于初中学生,其自身理解能力比较有限,如若教师只是简单地提出几个问题,未能契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那么肯定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追问的时候要注意提问的有效性,避免所有教学提问只流于形式.简单来看,如今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喜欢用“对不对?”“是吗?”“会了吗?”之类的问题来作为课堂追问方式,虽然看上去很多学生都点头称“是”,但是实际上这对学生消化数学课本的知识效果未必理想.所以,在开展追问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守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绝不能武断地认为自己已经将所有知识的重难点都阐述到位了,必须关注追问教学的实际成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
  三、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追问技巧
  (一)诊断思考过程,巧妙设计提问
  就传统初中课堂教学而言,很多教师在导入课程体系的时候都以教学导入、疑惑解答、知识评价、课后训练等模式来开展工作.那么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懂得诊断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因为如若出发点都没有找对方向,后续给出的答案肯定是错误的.在推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懂得巧妙设计提问,必须将课本内容与趣味性融合在一起,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核心部分放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上.到了后续的教学评价环节,教师要用正确的追问来达到良好的思维训练成效,这样学生在此过程中就会逐步紧跟教师的教学步伐,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让数学课堂的教学更有品质.
  (二)切中要害,鼓励学生大胆回答
  一堂绘声绘色的数学课,其氛围肯定是属于有问有答、沟通密切的状态,如果教师在进行问题架设时只是偏向于单方面诉求,那么学生在回答的时候其实毫无意义,因为很有可能这时候教师开展的追问并不能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初中生都害怕被老师点名回答問题,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对于数学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心里没有十足的把握,害怕在课堂上出现“一问三不知”的窘境;另一方面,很有可能是教师的提问方式存在缺陷.无论出于哪种考量,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提问必须切中要害,要懂得对学生存在的疑惑点进行精准定位,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才能够导入极具针对性的教学补错.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追问的时候要注意将问题尽量设置得更加开放、多元,不可盲目照搬别人已经设置好的提问案例,要懂得在提问时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不要让学生立刻回答,要预留好充足的思考时间,不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赶鸭子上架”的压迫感,这样只会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将影响学习效果.
  (三)对数学问题进行科学分配
  经过科学设置的提问要立足学生与课本实际,能够将不同答案进行发散,在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难题的同时,还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追问必须懂得将数学问题进行科学分配,要掌控好“开放性追问”与“封闭性追问”的比例.因为开放性问题很多时候答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答案都有可能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依此环环相扣,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思考链,此类问题比较看重教师的提问技巧;而“封闭性追问”的答案具备唯一性,因此比较节约教学时间,但是很多学生即便回答出的答案是正确的,也有可能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疏忽.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懂得在追问之时观察学生的现场反应,要平衡好“封闭性追问”与“开放性追问”之间的比例,尊重循序渐进、逐层深化的学习规则.   四、强化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追问的科学策略
  (一)在矛盾分歧中进行追问
  初中学生无论是在心智上还是在理解能力上都处于关键的过渡期,教师在追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矛盾之处进行精准定位,也就是要让学生在分歧中找到“解题根源”,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日后遇到类似题目的时候懂得举一反三.例如,在学习“正数与负数”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这样的问题:一个负数与正数相加会得到什么数?这时候学生会陷入思考,有些学生回答是正数,有些学生觉得是负数,甚至有些同学觉得刚好等于0.此时学生正处于矛盾分歧状态,教师必须把握住追问时机,接着再发问:等于负数的理由是什么?等于正数以及刚好等于0的理由又分别是什么?等学生给出答案之后,教师再将课程中关于正数与负数的关键点进行阐述,让学生明白其实并没有哪一种答案是正确的,因为问题在设置之初就没有明确给出既定的几个数字,学生自然会在这样的问题处激发出无限的思考,这样也能加深他们对正负数的认知.
  (二)错误之处追问,把握纠错时机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错误的时候会急于对其进行指正,导致错过了正确的纠错时机.因此,教师在开展追问式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有效把控,要懂得带着发散性的思维去看待学生为什么会出现此类错误.例如,在解答方程式x-1[]2 - 1 2x[]6=1时,有些同学给出的答案是x=5,那么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出现这个错误的根源在于去分母的时候产生了概念混淆,最终导致计算错误.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不要急于说出正确答案,要让学生自行检验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他们亲自验算之后就会发现问题.然后,教师再提出问题:分式加减法是先加减还是先通分得同分母?这样就能引导学生进行正确通分,找到错误的原因.当然,此类教学案例其实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则,核心之处在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错误来发现知识疑惑,然后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
  (三)意外之时追问
  所谓意外之时追问,其实就是指教师在学生感到惊奇的时候设置问题,以此来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挖掘与探索.例如,在教学“平方差公式”的时候,主要教学目的集中在如何让学生将公式进行灵活运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速算游戏来开展追问教学,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可以这样设置:去超市买一样货品,其价格是10.2元每千克,需要购买货品总量为9.8千克,那么实际要给出多少钱?这时候有学生用极短的时间就计算出了正确答案.在其余学生惊奇之余,教师立刻追问该学生:10.2与9.8这两个数之间有什么相近的地方?与哪个整数比较接近?通过此类追问,学生很容易会联想到整数10,然后就会明白速算的方法在哪里.通过此类意外式追问,学生不仅大脑在飞速运转,还强化了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
  五、结语
  本文主要结合了笔者自身多年来相关的教育工作实践,就初中數学课堂追问的原则展开简要论述,分析初中数学课堂的追问技巧,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强化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追问的科学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初中数学教育体系势必会转变得愈发多元化、创新化,如何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干能动性进行最大化挖掘,让他们能够通过自身实际知识来深化数学知识,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重点考虑的课题.教师应该敢于摒弃过往那套陈旧的教育模式,跳出传统教育束缚,融合更具有效性的课堂追问方式,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在日后懂得举一反三、灵活变通,最终成长为具备高等数学素养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韩根初.例谈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追问[J].人文之友,2020(5):220.
  [2]徐步达.例谈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追问[J].中学数学,2020(4):86-87.
  [3]钱翠华.论中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追问:以初中数学为例[J].人文之友,2019(21):189.
其他文献
【摘要】概念教学是在认真分析学生年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其知识与技能,掌握过程与方法,训练思维与表达,提升反思与交流的能力(其中包括学生个体自我组织、规划数学活动的能力以及对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自主监督、控制的能力等)的一种重要课型.本文以“数列的概念”的教学为例,简单谈谈如何基于课程标准,注重目标导向,科学合理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组织好教与学的过程,如何帮助学生对数学内容做完整性与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综合教育水平持续提升,人们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探讨各个学科与德育融合的途径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内容.由于数学本身具有良好的德育功能,教师在教学中推动小学数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品质,还能够发挥数学这门学科的优势,促进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方式、良好的探究习惯,对学生一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
【摘要】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改变一下思维方式,不能让传统的方式桎梏了自己的思维.数学课堂的语言也应该幽默一点,风趣一点,并且能够诗意一点,那么教师的魅力就会无限提升.不仅要让数学课堂充满理性的味道,而且要绽放诗意的花朵,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学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理想的境界.  【关键词】数学语言;语文味;精练;多姿;精彩  在我们的眼里,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诗意是语文教学的专利,是一种浪漫主义的表现,和
【摘要】六年级数学复习课涉及将小学阶段所学习过的全部知识点进行梳理回顾,系统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与实际应用能力.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探寻错题原因、归纳错题难点、分析解决方法等三个角度,探讨了依托错题促进复习课教学成效提高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错题教学  依托错题开展数学复习课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引导学生快速进入
【摘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由备战中考的课堂解题教学常常陷入两难的境地得出,元认知训练在解题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逻辑必然性.大量学者通过对元认知训练在解题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丰富了对元认知的理性和感性认识.  【关键词】数学解题;元认知训练;实践;认识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数学元认知训练实践研究”(编号:19PTY
【摘要】在新的课程背景下,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更倾向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在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也开始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增强学习效率、巩固知识为根本目标,主动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设计实践类作业,这是一种重课堂教学轻作业的新型教学模式.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实践类作业模式存在一定的漏洞,同时还有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环节依旧处于传统数学作业的模式,本文旨在介绍传统数学作业模
【摘要】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思维系统尚不成熟,理解有所偏差,计算能力不强等原因,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需要善待学生的这些错误,分析错误的类型和原因,善于运用学生的错误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制定针对性的解题方法进行教学.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错题汇总起来构建错题集,分析学生的错误类型,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除了教学效率需要提升外,让枯燥的课本知识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寓教于乐也成了当下研究的要点之一.适宜的教学游戏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尤其在数学方面,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合适的游戏化校本设计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对小学数学课程建设进行优化是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与兴趣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小学数学游戏化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及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力求拓宽小
【摘要】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中常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深度,帮助学生在有限的线索中找到解题思路,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加强对数形结合方法的运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而且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在解题中针对一道数学题采取多种解题方法,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本文主要对一道正方形几何证明解法进行探究,希望可以为教师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涉及很多概念,而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概念,就需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论证掌握概念本质,进而掌握概念.本文结合“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教学,就如何通过经验对话以及操作论证和问题对话展开概念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概念;数学教学;对话;操作论证  【设计说明】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