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崔峦老师倡导“向内容分析式教学说再见,向方法指导式教学转身”。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常用的手段,如何实现自身的“华丽转身”,更有效地为学生的方法习得服务呢?
一、扩文“补白”引导读,领悟写法特点
睿智的语文教师都长有一双“慧眼”:一眼能看懂文本的内容;一眼能看透文本的形式。语文教材中,语言表达形式丰富多样:叙议结合、情景交融、动静相衬、咏物抒情……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文本内容特点适度增添关键的引导语,帮助学生在读中理清语段的层次或脉络,体会写法。
例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第七自然段时,为引导学生品味文字,体会“从见闻到感受”的表达方式,感受作者对生命的赞美,教师设计了如下的引读流程:
师:作者看见——
生(接读):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
师(快速接说):于是,他想,这榕树——
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师:作者又看到——
生: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师(快速接说):他又想到——
生: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小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引读完毕,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你发现了本段的写法了吗?作者是怎么写的呢?”此时,大多数的学生都已了解作者先写所见再写所想所感的表达方式。教师再去掉语段中表示感想的语句,仅出示:“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让学生将之与原文进行对比品读,学生立刻心领神会,感受到原文中作者对大榕树勃勃生机的赞美之情,读起这段文字来更有滋味。
二、故意“隐含”对比读,发现表达秘密
通过增删换改字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朗读、品词析句,是教师们常用的教学方式,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激活人物形象、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作者遣词用句之匠心。但是,常态教学中,无论教师对文章语言作何改动,学生的思维定势会使其条件反射般为原文表达“说尽好话”,难以真正站在文本之外客观地品析语言。叶老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教师在备课时,只要肯潜下心五遍十遍地啃读文本,总能从中发现个把“不起眼”的关键字词,因“其貌不扬”,学生的戒备心与惯性作用力稍弱,能较大胆而真实地各抒己见,体会其表达效果。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凡卡》一文,凡卡命运的悲惨贯穿始终,连凡卡回忆乡村美景、乡村快乐生活的描写都是为了反衬突出其莫斯科生活的痛苦。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执教者请学生思考:文段中哪个字眼儿最有“味道”,最能表现凡卡当时的心情?讨论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了极容易被忽略的语气词“啦”,对比原文语句(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在删去了语气词“啦”之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行比较,学生就易于从本身并未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叹词“啦”中,品悟到家乡美景的可爱、凡卡对家乡的思念、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恐惧。
在品读接下来的“爷爷冒着严寒带凡卡去砍圣诞树”的文段时,执教者又别出心裁地删去“喳喳、吭吭”“一斗烟、一阵子、一会儿”等词,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表演,激活了学生脑海中想象的画面,体会到了爷孙二人乡村生活的“苦中之乐”,体会到了凡卡对爷爷、对往日生活的强烈思念之情。研读过这些片段后,再将之置于全文中,学生立刻领会,作者把回忆中的情景描写得越快乐,便越能体现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这样,不但准确把握住了此部分内容朗读时的情感处理,更清楚地领会了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
三、文本“重组”欣赏读,交互诗文悟美
教材选文的表达之美无所不在。朗读的韵律美、节奏美;形式的对仗美、排比美;内容的意境美、思想美等充分展现了语言的无穷魅力。不少作家坚信“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所以,教师不妨尝试着以童真的眼光来解读教材,细心找寻诗意浓浓的典型文段,适时将其重组后呈现,耳目一新的感觉会促使学生读得入情入境,加深对内容的领悟,其潜意识里更会为语言表达形式的灵活性所折服,自然也为融会贯通、模仿运用预埋了伏笔。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一课语言质朴,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美的气息。在引导学生想象、感悟那看得见的“一行人走搭石”的具体美景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想象、描述了“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画面,然后出示相应图片美景让生欣赏。
师: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伴着悠扬柔美的轻音乐,画面旁出示变成诗歌形式的如下语段)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
美感
(在画面和音乐的双重感染下,诗歌自由明快的断句、独特的短句等表达形式让眼前文字的灵性尽现,学生读得特别动情,意蕴悠长且快速成诵。)
师:作者刘章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的时间要往返行走在搭石上,他常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情景,请读——(出示回复原文之貌的语句: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师: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虽然只是简单的“断句成诗”,却实实在在地领着孩子在诗与文之间走了个来回。既走进了画面的意境,更走进了变化多端、魅力无穷的语言世界,使学生初步会其意又知其形。
四、紧扣“文眼”回环读,推进情感体验
文章的“文眼”,可能是一个词,也可能是一句话。它们的共同点是言简意赅,所包含的意象丰富,所蕴藏的情感深远,因而往往成为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教师巧妙地创造朗读关键语句的情境,让学生回环往复地诵读,自然能把课推向高潮,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字表达推向高度融合的境地。王崧舟老师执教《二泉映月》一课时,多处运用排比式引导语创设让学生回环复读重点句的情境,使整堂课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例如,为了引导学生尝试着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时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王老师进行了如下环节的教学:
1. 想象遭遇,走进阿炳生活的时代(略);
2. 引导归纳,发现阿炳坚守的理想(略);
3. 回环复读,体会阿炳复杂的情感。
师:这一切,伴随着淙淙的流水声,伴随着师父很久以前的教诲声,一幕一幕地在阿炳的脑海里出现了。十多年的坎坷经历,在这一个中秋之夜,终于化作了这样的心声——
大屏幕出示,指名生1朗读: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想到自己被水果店老板毒打辱骂的那一幕——(生2朗读)
师:想到别人吃着团圆饭,自己却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那一幕——(生3朗读)
师:想到自己虽然穷得身无分文,却死也不肯给地主老爷拉曲卖艺的那一幕——(生4朗读)
师:想到自己十多年的苦难,十多年的悲惨,十多年的屈辱;想到自己十多年的热爱,十多年的向往,十多年的追求,阿炳终于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学生一齐朗读本句)
师:再读一遍!
师:闭上眼睛,用心去听,再读一遍……
师:这样的声音,让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拿起二胡,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月光、流水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二胡曲诞生了——(播放“二泉映月”)
课例中节奏紧凑、层层递进的七遍朗读,使阿炳坎坷遭遇的一幕幕、阿炳复杂情感的一点一滴,在学生的心头不断地汇聚。阿炳的形象在学生脑海中也就愈来愈丰满。而随着朗读不断推进的情感体验,又促使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对乐曲内涵的感知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实验小学集美分校 责任编辑:辛铭)
一、扩文“补白”引导读,领悟写法特点
睿智的语文教师都长有一双“慧眼”:一眼能看懂文本的内容;一眼能看透文本的形式。语文教材中,语言表达形式丰富多样:叙议结合、情景交融、动静相衬、咏物抒情……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文本内容特点适度增添关键的引导语,帮助学生在读中理清语段的层次或脉络,体会写法。
例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第七自然段时,为引导学生品味文字,体会“从见闻到感受”的表达方式,感受作者对生命的赞美,教师设计了如下的引读流程:
师:作者看见——
生(接读):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
师(快速接说):于是,他想,这榕树——
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师:作者又看到——
生: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师(快速接说):他又想到——
生: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小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引读完毕,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你发现了本段的写法了吗?作者是怎么写的呢?”此时,大多数的学生都已了解作者先写所见再写所想所感的表达方式。教师再去掉语段中表示感想的语句,仅出示:“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让学生将之与原文进行对比品读,学生立刻心领神会,感受到原文中作者对大榕树勃勃生机的赞美之情,读起这段文字来更有滋味。
二、故意“隐含”对比读,发现表达秘密
通过增删换改字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朗读、品词析句,是教师们常用的教学方式,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激活人物形象、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作者遣词用句之匠心。但是,常态教学中,无论教师对文章语言作何改动,学生的思维定势会使其条件反射般为原文表达“说尽好话”,难以真正站在文本之外客观地品析语言。叶老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教师在备课时,只要肯潜下心五遍十遍地啃读文本,总能从中发现个把“不起眼”的关键字词,因“其貌不扬”,学生的戒备心与惯性作用力稍弱,能较大胆而真实地各抒己见,体会其表达效果。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凡卡》一文,凡卡命运的悲惨贯穿始终,连凡卡回忆乡村美景、乡村快乐生活的描写都是为了反衬突出其莫斯科生活的痛苦。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执教者请学生思考:文段中哪个字眼儿最有“味道”,最能表现凡卡当时的心情?讨论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了极容易被忽略的语气词“啦”,对比原文语句(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在删去了语气词“啦”之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行比较,学生就易于从本身并未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叹词“啦”中,品悟到家乡美景的可爱、凡卡对家乡的思念、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恐惧。
在品读接下来的“爷爷冒着严寒带凡卡去砍圣诞树”的文段时,执教者又别出心裁地删去“喳喳、吭吭”“一斗烟、一阵子、一会儿”等词,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表演,激活了学生脑海中想象的画面,体会到了爷孙二人乡村生活的“苦中之乐”,体会到了凡卡对爷爷、对往日生活的强烈思念之情。研读过这些片段后,再将之置于全文中,学生立刻领会,作者把回忆中的情景描写得越快乐,便越能体现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这样,不但准确把握住了此部分内容朗读时的情感处理,更清楚地领会了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
三、文本“重组”欣赏读,交互诗文悟美
教材选文的表达之美无所不在。朗读的韵律美、节奏美;形式的对仗美、排比美;内容的意境美、思想美等充分展现了语言的无穷魅力。不少作家坚信“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所以,教师不妨尝试着以童真的眼光来解读教材,细心找寻诗意浓浓的典型文段,适时将其重组后呈现,耳目一新的感觉会促使学生读得入情入境,加深对内容的领悟,其潜意识里更会为语言表达形式的灵活性所折服,自然也为融会贯通、模仿运用预埋了伏笔。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一课语言质朴,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美的气息。在引导学生想象、感悟那看得见的“一行人走搭石”的具体美景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想象、描述了“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画面,然后出示相应图片美景让生欣赏。
师: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伴着悠扬柔美的轻音乐,画面旁出示变成诗歌形式的如下语段)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
美感
(在画面和音乐的双重感染下,诗歌自由明快的断句、独特的短句等表达形式让眼前文字的灵性尽现,学生读得特别动情,意蕴悠长且快速成诵。)
师:作者刘章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的时间要往返行走在搭石上,他常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情景,请读——(出示回复原文之貌的语句: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师: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虽然只是简单的“断句成诗”,却实实在在地领着孩子在诗与文之间走了个来回。既走进了画面的意境,更走进了变化多端、魅力无穷的语言世界,使学生初步会其意又知其形。
四、紧扣“文眼”回环读,推进情感体验
文章的“文眼”,可能是一个词,也可能是一句话。它们的共同点是言简意赅,所包含的意象丰富,所蕴藏的情感深远,因而往往成为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教师巧妙地创造朗读关键语句的情境,让学生回环往复地诵读,自然能把课推向高潮,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字表达推向高度融合的境地。王崧舟老师执教《二泉映月》一课时,多处运用排比式引导语创设让学生回环复读重点句的情境,使整堂课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例如,为了引导学生尝试着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时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王老师进行了如下环节的教学:
1. 想象遭遇,走进阿炳生活的时代(略);
2. 引导归纳,发现阿炳坚守的理想(略);
3. 回环复读,体会阿炳复杂的情感。
师:这一切,伴随着淙淙的流水声,伴随着师父很久以前的教诲声,一幕一幕地在阿炳的脑海里出现了。十多年的坎坷经历,在这一个中秋之夜,终于化作了这样的心声——
大屏幕出示,指名生1朗读: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想到自己被水果店老板毒打辱骂的那一幕——(生2朗读)
师:想到别人吃着团圆饭,自己却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那一幕——(生3朗读)
师:想到自己虽然穷得身无分文,却死也不肯给地主老爷拉曲卖艺的那一幕——(生4朗读)
师:想到自己十多年的苦难,十多年的悲惨,十多年的屈辱;想到自己十多年的热爱,十多年的向往,十多年的追求,阿炳终于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学生一齐朗读本句)
师:再读一遍!
师:闭上眼睛,用心去听,再读一遍……
师:这样的声音,让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拿起二胡,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月光、流水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二胡曲诞生了——(播放“二泉映月”)
课例中节奏紧凑、层层递进的七遍朗读,使阿炳坎坷遭遇的一幕幕、阿炳复杂情感的一点一滴,在学生的心头不断地汇聚。阿炳的形象在学生脑海中也就愈来愈丰满。而随着朗读不断推进的情感体验,又促使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对乐曲内涵的感知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实验小学集美分校 责任编辑: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