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德育活动的关系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enhai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小学到高中所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与其他学科一样,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德育是关键,以德促教,以德促学,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德育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两者之间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德育活动;渗透;相结合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德育活动的内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培养学生分享、尊重与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社会责任心与使命感。
  德育活动课程是为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政治、思想、法治和道德方面的素质而设计和组织的活动课程。但与学科德育课程比,学习的实践性、学生主体性、经验活动性是它的三个基本特征。
  德育活动课程不仅从知、情、意、行各方面发展个体的品德素质,并且能把知、情、意、行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在为德育组织的活动课程中,学生需要对一些现象和问题进行判断和选择,进行理解和推理。活动课程教师仅起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增多,因此认知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而活动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过程,行的方面得到了最充分地训练。情意方面也在活动中,在相互间的交往中得到培养。
  因此,德育活动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共同点,目的都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品德素质。
  二、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功能
  国家特别指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几个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教育,除上述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
  从近几年德育的现状分析,独生子女在宠爱下生长,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模仿能力强,创新意识差;对内过于自大,对外缺乏自信;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关心别人及周围人的意识差;功利思想重,团队精神差。以上种种现象,正需要学校教育主动地、有针对性地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正确引导。而综合实践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科学性课程。它改变了旧的教学方式和模式,它首先是对学生的思想、人格、学力、研究力、实际的操作能力以及创造力等多方面进行培养的综合课程。学生自主选择课题需要自信、独立、创新和对周围的关注。如:每一个主题开题时就让学生选择主题,最后确定一个最热门或最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内容为主题进行研究。确定主题后分解出子题,根据各自感兴趣的话题(内容)进行分组分工,再通过各小组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进行观察、调查、走访、实验、查资料、收集整理信息去解决问题,这需要学生的实际活动能力,认真求索精神以及团结协助等方面的良好品质,这些正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更好地发挥德育功能。
  三、把握好渗透德育的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也已经逐渐复杂起来。如果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渗透,势必会造成危害。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应巧抓机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可以为母亲洗一件衣服、刷一次碗、做一顿饭、洗一次脚,为她制作一张卡片等这样的小事情来表达出自己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还有“清明节”和“国庆节”之际,缅怀革命烈士,学习英雄事迹,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此在教学中只有精心设计,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把握好渗透的最佳时机,做到适时、恰当,渗透时做到适度,既到位又不越位,恰到好处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收效。
  所以要在实践活动中善于及时捕捉德育因素,注意及时引导,进行德育渗透,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努力实践,把活动课程中的德育教育更好地融入课中,才能探索出德育渗透的模式与方法,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四、德育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与其他学科一样,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处理好课程与德育的关系,把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与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1. 从活动主题的内容上相结合
  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内容选择,必须遵从“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活动主题的选择,不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德育创造一个有效的平台。而挖掘每次活动主题,可拓展德育空间。如“农村孩子的饮食习惯的调查”,学生们知道食物来之不易,懂得养成合理和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学会体贴父母,培养学生做家务的兴趣和习惯。“旧村改造与乡土建筑文化的留传”调查活动,让学生们关注家乡的发展,了解家乡的本土文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情感……这样的活动主题,既拓展了德育空间,又达到极佳的教育效果。
  2. 从活动实施过程中相结合
  未来的经济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紧密合作。然而,现代家庭规模的缩小,使学生与同龄儿童一起活动的机会减少,课堂教学中,生与生的交流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学生“自我意识”过强,缺乏合作精神和技能,同时也造成学生不尊重他人,不愿帮助别人等一些不良品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较多地采取5—7人组成的课题组。它由学习成绩优、中、差的学生,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组成,以合作形式展开探究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和需要,也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最佳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团体合作精神,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学习,如小组内成员间合作交流,以求集思广益,深化对问题的研究;小组与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以求从他人那里借鉴较好的科研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小组分工与合作学习,实现了优势互补,每个学生近距离交流的都是和自己认知模式差别最小的学生,促使其更好地向别人合作学习。而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原则也认为:学生间的相互教育所产生的效能要比教师的引导和空洞说教大得多。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协作精神。在合作时,生与生之间情感交流,能够比较好地满足学生交流的愿望,获得被他人尊重和分享成功的喜悦,养成与他人合作,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品德教育的大课堂。只要在平时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在课中乐、乐中学、学中长,德育之花将会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片沃土上尽情开放!
其他文献
【摘 要】自主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人的一生中获取知识信息、发展智力、与社会交往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阅读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和适宜的物质环境,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幼儿受益终生。  【关键词】幼儿;环境;自主阅读;兴趣  何谓自主阅读?它是指幼儿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阅读各种图文并茂的图书,可以与文本进行初步的对话与互动,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为《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能让“做”的过程落到实处的载体莫过于数学实验.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可行的数学实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面临着更多不确定性的困难和挑战,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面对这种种不确定因素时,能用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更科学的教育机智来进行处理。本文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育机智内涵,并举例分析了影响其发挥的因素,探讨了相应教育机智的运用策略,希望能给语文课堂教学界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育机智;语文课堂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情境不断
自20世纪90年代素质教育一词在我国提出以来,素质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言必称素质”当然是一种进步。然而,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在“知道”与“做到”之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犹如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其中不少因素及其作用方式尚难确知,一方面增加了探索的困扰,另一方面也蕴含着突破的契机。展读徐建军、汪强教授著的《高等学校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论》,别具匠心、别开生
【摘 要】广州市海珠区以“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培养机制研究”教育科研课题为依托,构建辅导员专业成长的培养模式,探索出促进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成长策略及途径,为促进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培养机制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是当前我国少先队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2011年,广州市海珠区少年宫专项开展了“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摘 要】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热潮,使得数学的教学正经历着一场变革。新教材注重发展性、开放性;倡导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但也存在重难点的跨度较大等不足,师生应善于利用新教材,取长补短,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教材;传统教材;特点;思考  新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密切数学与生
【摘 要】每节课的作业反馈上,都会有学生出现各种错误,其实学生的错误是一种“宝藏”,它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在实践中,笔者尝试基于错题,有效利用错题,让课前三分钟得到有效利用。有效利用课前三分钟,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课前三分钟;错题展示;课堂  一、基于错题向课前三分钟要质量  错误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启迪学生
【摘 要】“陷阱”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是锻炼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文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陷阱”教学进行了例说,并介绍了“移花接木”、“惯性刹车”、“引蛇出洞”、“咬文嚼字”、“盲从栽倒”、“偷梁换柱”等几种常用的“陷阱”教学策略,同时简单阐述了“陷阱”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陷阱”教学;策略;思维  叶圣陶先生的“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
【摘 要】化归思想对学生数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如何将化归思想融入到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找到题目的目标模型,发现问题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如何利用模型规律轻松解决题目的同时,拓展和延伸学生的思维,实现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的相互转化的问题。  【关键词】化归思想;数学模型;设计;整体思想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在新课教学中重视化归思想的渗透,但在练习中却很淡漠。笔者认为,化归思想更需要学生在练习
【摘 要】时下的父母们,却都对家长会持有一种特殊的情怀:盼着开家长会,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校的教育内容;害怕开家长会,惟恐自己的孩子哪些地方不行落后于人,而那些平素有“问题”的学生的家长就更加把家长会当成心理负担了。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策略,让家长爱上家长会。  【关键词】家长会;策略;转变  一、背景  针对我校学生做的一项关于家长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家长会的开展以负面评价为主,甚至